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下,新媒体不仅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还改变了人们的时空体验,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背景下,人们不再是被动体验,而是主动参与时空的建构。个体、时空与媒介互相作用、互相影响,构成了新媒体时代用户时空体验的基本模式。
【关 键 词】新媒体;微博;时空体验
【作者单位】高档妮,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3.021
当下,随着新媒体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碎片化阅读成为流行的生活方式。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还改变了人们的时空体验,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博拥有3.3亿的庞大用户群体,是新媒体的典型代表。以前,大众媒体上传播的空间信息与人们所处的具体位置关系不大,如今微博通过实时刷新、位置定位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时空体验。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改变了被动接受的阅读习惯。
一、即时、同步、交织的时间网络
传统大众媒体在发布新闻资讯时非常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和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但受到传播方式的影响,传播的时效性不强,只能是一种事后反应。而微博与传统媒体有本质的区别,除了长微博,微博的一般发布规格要求文字精简。微博发布主体数量众多,随着用户不断刷新阅读,微博实现了即时、高效的传播。在微博上,虽然很多消息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但其传播速度接近于“瞬间发布”,让用户可以体验新闻事件的同步感。此外,传统媒体要求尽量发布比较新鲜的信息,比如集中发布一天或一周内的新闻资讯,因为大部分新闻资讯如果失去时效性,也就失去了新闻价值,但这样的新闻发布方式存在滞后性,微博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模式。微博可以将某个事件过去、当下与未来的相关信息组合呈现,形成即时、同步、交织的时间网络。
第一,微博具有时间空间化的特点,这里的空间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空间,而是指时间线上的相关信息被拉到同一空间。比如“吴谢宇案”,涉嫌弑母的大学生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获不久,微博中便出现了大量相关消息,包括吴谢宇被抓捕与审讯的实时跟进信息,这几年关于吴谢宇心理分析和相关教育题材的文章与视频,甚至连多年前案发时的相关报道也再次被推上热搜。在时间线随着“吴谢宇案”的侦查不断推进的同时,不同时间节点的相关信息在同一空间里交汇,实现了时间的空间化。第二,微博可集中单位时间内的信息热度。微博往往会通过大数据推送的方式引导用户阅读和讨论相关主题,同时发动新闻官博、微博红人、粉丝群体转发相关主题。用户刷微博时很容易注意到这些主题,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围繞主题展开讨论,那么这类信息在单位时间内就会形成一个较高的热度。比如由多位明星大V共同推广的环保话题#为海洋发声#,经新闻官博、微博红人、粉丝群体的转发,相关信息不断发酵,热度较高。第三,微博可以为用户营造阅读的即时感和同步感。比如高考期间,新闻官博的报道围绕全国各地的高考热点推进,用户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不断获知新消息,包括现场秩序、偶发意外、考题难度等信息,感受接近直播的效果。
微博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给用户阅读营造了一种紧迫感。这种紧迫感表现为,当用户长时间不刷新信息、了解咨询,就会产生跟不上时代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因而他们总是忍不住刷新微博。在微博界面上,用户可以在同一个空间里感受一条时间线上不同时间节点的信息,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种阅读感受,只有新媒体才能提供。
二、个性多元、场景拼贴的空间图景
在传统大众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空间是一个被忽略的概念。在传统媒体中,空间的呈现是相对狭窄的、片面的。比如当读者翻阅某份城市日报时,这个地方的发展状况只能用几张照片来呈现。又如读者观看电视新闻时,镜头多采用宏观的上帝视角来表现地方图景。这些新闻呈现方式比较传统、单一。新媒体凭借多样的表现形式打破了这一窠臼。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担心,微博等新媒体上传播的信息过于庞杂,既有地方性资讯,又有大量超出地方边界的共享信息,不像都市日报、地方新闻那样瞄准特定地方的新闻资讯来报道,那么,新媒体上鱼龙混杂的信息会不会消解地方信息的独特性?显然,大部分普通用户的观点与这些学者相反,当他们浏览微博时,其他地方的信息以一种可知可感的方式呈现,打破了地方边界,呈现了更广阔的地方图景,用户通过这种方式,由单一地了解地方新闻转变为体验地方生活。
微博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空间展示上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相对于传统媒体在呈现篇幅上的局促性,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和刷新的方式获得海量的信息。《解放日报》摄影记者把纸媒对照片的处理要求称为“一刀留”,因为要用一张照片把事情讲清楚,就要拼命寻找“决定性瞬间”。微博集合了多图、动图、全景、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进行丰富的空间展示。比如微博传播的“巴黎圣母院大火”相关消息,既有表现巴黎圣母院失火现场如骚动人群、起火位置、倒塌尖顶等不同局部状况的静态图片和动图,又有表现巴黎圣母院起火前内部景象的360度全景体验图,还有各影视剧中从不同视角观看巴黎圣母院的视频片段。这些空间展示不仅包含官方新闻视角信息,还包含多元的主观视角信息。此外,当下流行的vlog视频博客更是把空间碎片如街道一角、建筑的局部、房间中的摆设等剪辑成带有个人情感的空间体验视频,进行个性化的空间传播与解读。其次,微博的空间展示打破了人们从前对地方甚至城市的理解。从前人们所认知的地方空间是以城市边界和文化边界来区隔的,在地图上表现为分界线,在文化中表现为习俗、方言、历史等。而在微博中,地方成为一幅由不同地点、地标、场景构成的体验式拼图。在微博中,用户可以查看本地消息,可以通过定位功能在微博上打卡,点评地方的网红餐厅、知名景点和其他热门场所,还可以浏览他人的打卡点,不断强化地方印象。除了当地的人,许多外来的游客也可以通过微博打卡的方式来体验地方特色。由此,微博空间不再以地理空间为边界,而是通过不同的体验串联起来,建构丰富的场景。 总的来说,在建构地方图景的过程中,新媒体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即通过串联地点的体验和感受,形成全新的城市地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建构地方图景,如形成地方的美食地图、历史文化地图或风景街区地图。空间展示成为媒体连接个人、群体、场景、地方的重要纽带。
三、微博用户参与时空建构
传统大众媒体阅读时代,人们习惯于直接接收新聞信息。新媒体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发掘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时空的意义也需要重新界定。比如上海外滩这片交织着历史时间、具有许多重要功能的特殊场地,其时空意义是不断变化的。许多学者借助分析新媒体上人们对外滩的展示、评价,来重新考量其现实价值。由此可见,新媒体在技术上的可控性,为受众、媒介与时空的互相影响、互相建构提供了可能。对某一历史时间、某一特定空间持有不同看法的人们,通过在微博上发布信息、转发评论内容、加入话题等方式参与城市时空的重塑,赋予城市时空个性化的意义。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媒介与地方融合的新型空间——媒体城市诞生了,“媒体城市旨在凸显媒体技术在当代城市空间的动态生产中的作用”。苏州大学陈霖教授表示:“新媒介技术作为一种建构的力量,促成参与者主体的介入,使意义建构在主体之间更多的互动中完成。”由此可见,通过在新媒体上的交互,人们的时空体验从被动观看转变为主动参与;经过媒介的勾连,线上空间与线下实体空间建立了联系并相互影响。
在传统大众媒体中,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是共同的、无差别的,这些信息不会与人们所处的特定位置产生联系,也不会随着人们的移动而发生变化。而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则十分重视定位功能,再加上关键词搜索等功能,使得用户计划要去某个地方或者刚到达某个地点时,就可以立刻浏览其他用户实时分享的关于这个地方的信息。微博上对于某一空间信息的展示,不仅包含地理上的,也包含人文方面的。比如近期笔者在微博上搜索关键词“外滩”,即时显示有21.4万人签到,相关的实时分享信息有25万多条。微博等新媒体的这些功能促使人们养成一个习惯,即根据自己的行动位置,随时查看新媒体上的相关信息,以提前获取情报,或实时分享自己在当地的信息,方便他人浏览参考。这种习惯对人们的空间体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更方便人们熟悉陌生的空间。以往人们对一个空间的认知与了解依赖现场体验,如今借助新媒体,许多人还未到达该地就已经对这个空间有了较多的了解;以往人们要经过深入了解才能探索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如今丰富、实时的新媒体信息分享使许多“不可见”变为“可见”。其次,人们心中的空间变成了一种混合模式的空间,即空间不再是单纯的实体,而是数据信息与物理空间的混合。数据信息会影响人们对实体空间的认知和体验。再次,人们除了获取空间信息,本身也是定义空间、塑造空间群体中的一员。比如笔者在微博中搜索“故宫”,点击故宫博物院的位置链接,即刻出现了130373条位置信息,有的摄影师将其定义为现代时尚大片的古典拍摄场所,有的游客将其作为“老北京”景观的印象一瞥,更有青年人将故宫文创店、咖啡吧、火锅店视为必到的打卡点……许多区别于厚重历史文化意义的解读丰富了故宫的现代人文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发布的微博可按时间顺序排列,当用户回看自己发布的信息时,这些信息便成为一段浓缩的回忆。微博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以记录事件来定义时空的方式,有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担心原本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共同的认同感”会被消解,然而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共同感”减弱了,但“认同感”没有消失,其以多元的形式存在且存在感更为强烈。
综上所述,新媒体带来的不仅是新的内容,更是一种新的时空架构。在这样的架构中,时间更多表现为即时、同步、交织的时间网络,空间则表现为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交叠的融合空间。在这样背景下,人们不再是被动体验,而是主动参与时空的建构。个体、时空与媒介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新媒体时代用户时空体验的基本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同文. “位置即讯息”:位置媒体与城市空间的融合[J]. 新闻记者,2018(6).
[2]谢静. 时空之流:移动新媒体的城市尺度[J]. 探索与争鸣,2018(10).
[3][澳]斯科特·麦奎尔. 媒体城市[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4]陈霖. 城市认同叙事的展演空间——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8).
【关 键 词】新媒体;微博;时空体验
【作者单位】高档妮,陕西科技大学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19.13.021
当下,随着新媒体和智能手机的普及,碎片化阅读成为流行的生活方式。新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还改变了人们的时空体验,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博拥有3.3亿的庞大用户群体,是新媒体的典型代表。以前,大众媒体上传播的空间信息与人们所处的具体位置关系不大,如今微博通过实时刷新、位置定位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时空体验。通过这种方式,人们改变了被动接受的阅读习惯。
一、即时、同步、交织的时间网络
传统大众媒体在发布新闻资讯时非常注重新闻的时效性和信息传播的及时性,但受到传播方式的影响,传播的时效性不强,只能是一种事后反应。而微博与传统媒体有本质的区别,除了长微博,微博的一般发布规格要求文字精简。微博发布主体数量众多,随着用户不断刷新阅读,微博实现了即时、高效的传播。在微博上,虽然很多消息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核,但其传播速度接近于“瞬间发布”,让用户可以体验新闻事件的同步感。此外,传统媒体要求尽量发布比较新鲜的信息,比如集中发布一天或一周内的新闻资讯,因为大部分新闻资讯如果失去时效性,也就失去了新闻价值,但这样的新闻发布方式存在滞后性,微博的出现改变了这种模式。微博可以将某个事件过去、当下与未来的相关信息组合呈现,形成即时、同步、交织的时间网络。
第一,微博具有时间空间化的特点,这里的空间不是指日常生活中的地理空间,而是指时间线上的相关信息被拉到同一空间。比如“吴谢宇案”,涉嫌弑母的大学生吴谢宇在重庆江北机场被抓获不久,微博中便出现了大量相关消息,包括吴谢宇被抓捕与审讯的实时跟进信息,这几年关于吴谢宇心理分析和相关教育题材的文章与视频,甚至连多年前案发时的相关报道也再次被推上热搜。在时间线随着“吴谢宇案”的侦查不断推进的同时,不同时间节点的相关信息在同一空间里交汇,实现了时间的空间化。第二,微博可集中单位时间内的信息热度。微博往往会通过大数据推送的方式引导用户阅读和讨论相关主题,同时发动新闻官博、微博红人、粉丝群体转发相关主题。用户刷微博时很容易注意到这些主题,当越来越多的用户围繞主题展开讨论,那么这类信息在单位时间内就会形成一个较高的热度。比如由多位明星大V共同推广的环保话题#为海洋发声#,经新闻官博、微博红人、粉丝群体的转发,相关信息不断发酵,热度较高。第三,微博可以为用户营造阅读的即时感和同步感。比如高考期间,新闻官博的报道围绕全国各地的高考热点推进,用户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不断获知新消息,包括现场秩序、偶发意外、考题难度等信息,感受接近直播的效果。
微博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给用户阅读营造了一种紧迫感。这种紧迫感表现为,当用户长时间不刷新信息、了解咨询,就会产生跟不上时代的紧张感和焦虑情绪,因而他们总是忍不住刷新微博。在微博界面上,用户可以在同一个空间里感受一条时间线上不同时间节点的信息,了解事件的来龙去脉,这种阅读感受,只有新媒体才能提供。
二、个性多元、场景拼贴的空间图景
在传统大众媒体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空间是一个被忽略的概念。在传统媒体中,空间的呈现是相对狭窄的、片面的。比如当读者翻阅某份城市日报时,这个地方的发展状况只能用几张照片来呈现。又如读者观看电视新闻时,镜头多采用宏观的上帝视角来表现地方图景。这些新闻呈现方式比较传统、单一。新媒体凭借多样的表现形式打破了这一窠臼。当然,也有部分学者担心,微博等新媒体上传播的信息过于庞杂,既有地方性资讯,又有大量超出地方边界的共享信息,不像都市日报、地方新闻那样瞄准特定地方的新闻资讯来报道,那么,新媒体上鱼龙混杂的信息会不会消解地方信息的独特性?显然,大部分普通用户的观点与这些学者相反,当他们浏览微博时,其他地方的信息以一种可知可感的方式呈现,打破了地方边界,呈现了更广阔的地方图景,用户通过这种方式,由单一地了解地方新闻转变为体验地方生活。
微博等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在空间展示上有独特的优势。首先,相对于传统媒体在呈现篇幅上的局促性,微博用户可以通过搜索和刷新的方式获得海量的信息。《解放日报》摄影记者把纸媒对照片的处理要求称为“一刀留”,因为要用一张照片把事情讲清楚,就要拼命寻找“决定性瞬间”。微博集合了多图、动图、全景、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可以进行丰富的空间展示。比如微博传播的“巴黎圣母院大火”相关消息,既有表现巴黎圣母院失火现场如骚动人群、起火位置、倒塌尖顶等不同局部状况的静态图片和动图,又有表现巴黎圣母院起火前内部景象的360度全景体验图,还有各影视剧中从不同视角观看巴黎圣母院的视频片段。这些空间展示不仅包含官方新闻视角信息,还包含多元的主观视角信息。此外,当下流行的vlog视频博客更是把空间碎片如街道一角、建筑的局部、房间中的摆设等剪辑成带有个人情感的空间体验视频,进行个性化的空间传播与解读。其次,微博的空间展示打破了人们从前对地方甚至城市的理解。从前人们所认知的地方空间是以城市边界和文化边界来区隔的,在地图上表现为分界线,在文化中表现为习俗、方言、历史等。而在微博中,地方成为一幅由不同地点、地标、场景构成的体验式拼图。在微博中,用户可以查看本地消息,可以通过定位功能在微博上打卡,点评地方的网红餐厅、知名景点和其他热门场所,还可以浏览他人的打卡点,不断强化地方印象。除了当地的人,许多外来的游客也可以通过微博打卡的方式来体验地方特色。由此,微博空间不再以地理空间为边界,而是通过不同的体验串联起来,建构丰富的场景。 总的来说,在建构地方图景的过程中,新媒体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即通过串联地点的体验和感受,形成全新的城市地图,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建构地方图景,如形成地方的美食地图、历史文化地图或风景街区地图。空间展示成为媒体连接个人、群体、场景、地方的重要纽带。
三、微博用户参与时空建构
传统大众媒体阅读时代,人们习惯于直接接收新聞信息。新媒体时代,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发掘了。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价值观念的转变,时空的意义也需要重新界定。比如上海外滩这片交织着历史时间、具有许多重要功能的特殊场地,其时空意义是不断变化的。许多学者借助分析新媒体上人们对外滩的展示、评价,来重新考量其现实价值。由此可见,新媒体在技术上的可控性,为受众、媒介与时空的互相影响、互相建构提供了可能。对某一历史时间、某一特定空间持有不同看法的人们,通过在微博上发布信息、转发评论内容、加入话题等方式参与城市时空的重塑,赋予城市时空个性化的意义。在这种建构过程中,媒介与地方融合的新型空间——媒体城市诞生了,“媒体城市旨在凸显媒体技术在当代城市空间的动态生产中的作用”。苏州大学陈霖教授表示:“新媒介技术作为一种建构的力量,促成参与者主体的介入,使意义建构在主体之间更多的互动中完成。”由此可见,通过在新媒体上的交互,人们的时空体验从被动观看转变为主动参与;经过媒介的勾连,线上空间与线下实体空间建立了联系并相互影响。
在传统大众媒体中,我们所获得的信息是共同的、无差别的,这些信息不会与人们所处的特定位置产生联系,也不会随着人们的移动而发生变化。而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则十分重视定位功能,再加上关键词搜索等功能,使得用户计划要去某个地方或者刚到达某个地点时,就可以立刻浏览其他用户实时分享的关于这个地方的信息。微博上对于某一空间信息的展示,不仅包含地理上的,也包含人文方面的。比如近期笔者在微博上搜索关键词“外滩”,即时显示有21.4万人签到,相关的实时分享信息有25万多条。微博等新媒体的这些功能促使人们养成一个习惯,即根据自己的行动位置,随时查看新媒体上的相关信息,以提前获取情报,或实时分享自己在当地的信息,方便他人浏览参考。这种习惯对人们的空间体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更方便人们熟悉陌生的空间。以往人们对一个空间的认知与了解依赖现场体验,如今借助新媒体,许多人还未到达该地就已经对这个空间有了较多的了解;以往人们要经过深入了解才能探索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如今丰富、实时的新媒体信息分享使许多“不可见”变为“可见”。其次,人们心中的空间变成了一种混合模式的空间,即空间不再是单纯的实体,而是数据信息与物理空间的混合。数据信息会影响人们对实体空间的认知和体验。再次,人们除了获取空间信息,本身也是定义空间、塑造空间群体中的一员。比如笔者在微博中搜索“故宫”,点击故宫博物院的位置链接,即刻出现了130373条位置信息,有的摄影师将其定义为现代时尚大片的古典拍摄场所,有的游客将其作为“老北京”景观的印象一瞥,更有青年人将故宫文创店、咖啡吧、火锅店视为必到的打卡点……许多区别于厚重历史文化意义的解读丰富了故宫的现代人文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个人发布的微博可按时间顺序排列,当用户回看自己发布的信息时,这些信息便成为一段浓缩的回忆。微博为用户提供了一种以记录事件来定义时空的方式,有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担心原本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共同的认同感”会被消解,然而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的是,“共同感”减弱了,但“认同感”没有消失,其以多元的形式存在且存在感更为强烈。
综上所述,新媒体带来的不仅是新的内容,更是一种新的时空架构。在这样的架构中,时间更多表现为即时、同步、交织的时间网络,空间则表现为数字空间与物理空间交叠的融合空间。在这样背景下,人们不再是被动体验,而是主动参与时空的建构。个体、时空与媒介交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了新媒体时代用户时空体验的基本模式。
|参考文献|
[1]许同文. “位置即讯息”:位置媒体与城市空间的融合[J]. 新闻记者,2018(6).
[2]谢静. 时空之流:移动新媒体的城市尺度[J]. 探索与争鸣,2018(10).
[3][澳]斯科特·麦奎尔. 媒体城市[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4]陈霖. 城市认同叙事的展演空间——以苏州博物馆新馆为例[J]. 新闻与传播研究,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