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建筑批评话语建构

来源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man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为“建筑批评”的言说提供了空前广阔的平台,建筑批评也因此得到极大的扩展并获得新的特质。这种特质不仅表现在批评途径的丰富性,批评模式的即时性与交互性,批评主体圈层的多样化、分众化等方面,更凸显在新媒体对建筑批评话语的强大构建力上。文章以“东方之门”事件为研究对象,从议题设置、话语表达方式、语态设定、话语权争夺等方面,考察新媒体在事件传播过程中对建筑批评话语构建的作用,由此阐述建筑批评在新媒体时代的生存策略与新特质。
  东方之门;新媒体;建筑批评;话语建构
  TU05;G206.7A005906
  2012年8月27日,苏州网友“常想一二02”在其微博中上传了苏州标志性建筑“东方之门”的一组图片。之后这一条微博在短时间内被大量转发,引发大批网民热议,“东方之门”也因此获得了“秋裤楼”的绰号,成为媒体和大众关注的焦点。其间民间各路高手纷纷现身,通过微博、微信、网站等载体对“东方之门”进行PS的再创作,将这场建筑批评事件推向高潮。以此为始,“大铁圈”、“比基尼”、“靴子楼”等一批“绰号建筑”(表1)也陆续引发网民关注,在以微博为中心的新媒体平台中广泛传播,并迅速蔓延至各大新闻网站、主流报刊。一场历时持久的建筑批评狂潮由此掀起,产生了广泛影响。
  表1绰号建筑媒体报道一览表
  序号绰号地点建筑名称类型新闻报道开始时间
  1秋裤楼苏州苏州东方之门商业+酒店式公寓2012年8月
  2大铁圈辽宁抚顺生命之环景观建筑2012年9月
  3比基尼楼杭州杭州奥体博览城体育馆+游泳馆2012年9月
  4圈套门河南伊川县伊川北大门拱门2012年10月
  5大肠塔北京兴创大厦写字楼2013年1月
  6靴子楼上海上海尚嘉中心商业+写字楼2013年3月
  新媒体推动下的这次建筑批评事件,凸显了新媒体为“建筑批评”言说所提供的空前广阔的平台。“建筑新媒体事件”①由此作为建筑批评传播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态,集中反映了建筑批评在新媒体中获得的新传播特质。这种特质不仅表现在批评途径的丰富性,批评模式的即时性与交互性,批评主体圈层的多样化、分众化等方面,更凸显在新媒体对建筑批评话语的强大构建力上。在以“东方之门”为代表的一系列建筑批评事件中,为建筑起花名的“微话语”模式超越建筑本体,成为事件的焦点,公众主体也被推送至前台,成为与专业人士、职业媒体人并肩的重要的建筑批评主体力量。新媒体的出现到底给建筑批评的话语带来了怎样的特质?这种特质又是如何被建构的?本文试图以“东方之门”事件为研究对象,从议题设置、表达方式、语态设置、话语权争夺等诸多方面,对新媒体的建筑批评话语构建作用加以考察。
  一、 新媒体引发的批评议题偏好
  在专业和主流媒体塑造的建筑批评传统场域中,建筑往往被作为社会与时代问题的表征而成为批评议题。21世纪初的新闻类周刊和建筑专业期刊对“中国城市化问题”的共同关注就证明了这一点。尽管两者的阐述角度不尽相同,但在议题的选择与演绎上都以模式化的全知全能视角强化着精英意识。其下产生的议题内容相对单一、稳定,媒体对于批评的导向都是十分明确的,批评信息所产生的舆论导向效果与媒体预期的效果差别不大,并主要局限于专业人士和精英阶层之内。相比之下,新媒体传播主体的分散、群体身份多元、交互性强、评论的非理性因素突出等特性,带来了建筑批评议题选择的新偏好,即更倾向于娱乐化、对抗性的议题,强调事件的轰动效应。归根究底这是由当下“注意力经济”的强大统治力和控制力所决定的。面对大量、多样的视觉冲击,受众容易出现“审美疲劳”,因此具有“震惊”特征的议题往往更容易受到关注。
  在“东方之门”事件中,这种娱乐化的议题倾向是通过“审丑”实现的。公众以“秋裤楼”这种“为建筑起花名”的方式,为事件设定了反讽的批评语态,赋予事件新奇性、幽默性、瞬时性的语言特质。也正是“秋裤楼”这一审丑式主题,提供了公众参与建筑批评的空间。例如,网友“许如壁”发表评论:“北京有大裤衩,苏州有牛仔裤,多么标新立异的建筑,人生终于完整了!”“张伯康2011”发表评论:“东方之门秋裤将引领中国建筑进入下半身时代,裤子家族来了!”张舒:《苏州摩天大楼另类造型被吐槽:北有裤衩南有秋裤》,载《山东商报》,2012年9月3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209/03/c_123665606.htm。这种与日常审美经验相关联的娱乐化、冲突化的议题更接近建筑批评的真实向度。事实上,因为“丑”比“美”的议题往往有更多的新元素和变量,因此更容易在公众中引发讨论、形成关注。“东方之门”事件中的“方头鞋”、“老子吐舌像”等关键性议题,都体现了一定的“审丑”意味,为建筑批评的持续提供了娱乐化的动力。而同时期的建筑新媒体事件如“大铁圈”、“比基尼”、“靴子楼”等,也都是通过“审丑”的娱乐化议题获得了“诱发因子”,将批评推向高潮,同时激发出受众的创作灵感。
  李凌燕:新媒体的建筑批评话语建构
  其次,对抗性议题由于可使新媒体受众的立场与话语权得以彰显,由此获得极大的参与感,也受到新媒体批评主体的偏爱。“东方之门”事件中,广大新媒体受众对《苏州日报》发表的评论文章《没文化就看不懂“东方之门”》所表达出的具有煽动性的议题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对其进行了对抗性的围攻,网友“与可语之人语”认为:“看勃兰登堡门不觉得像秋裤,看凯旋门也没觉得像秋裤,看天安门就更和服装不搭界了,但是看‘东方之门’真的很像秋裤!”网友“细雨和风飘雪”更是认为:“所有看到此建筑造型的人没有不认为像裤子的,建筑造型是给世人看的,不是给你设计师孤芳自赏的。”李琪:《没文化就看不懂“东方之门”?》,载《东方早报》,2012年9月6日, http://www.dfdaily.com/html/63/2012/9/6/857099.shtml。这些评论在一定程度上与建筑专业和主流媒体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更真实地反映了建筑受众的实际心理,在构建公共议题方面呈现出主动化的态势,这也是新媒体自身的独特优势。   同时,新媒体对议题“娱乐性”、“对抗性”的追求,使其主动回避着无法承担这种功能的议题。“东方之门”事件中,主流媒体关于“工程质量”、“建设进度”等建筑专业人士较为关心的议题并未引起新媒体受众的关注,导致议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消失沉底。而事件一旦没有了新的“诱发因子”,批评也就随即连同事件本身一起跌入低谷。从这样的“热点刺激”模式看,新媒体中建筑批评的议题设置体系是开放的、随机的、无法预知的。
  新媒体对“娱乐化”、“对抗性”偶发议题的偏好,激发了建筑作为新闻事件和矛盾载体的批评内容特质。其议题的偶发性选择也使建筑批评成为人们关注日常的手段。也正因为如此,在“东方之门”事件之后,“大铁圈”、“比基尼”、“靴子楼”、“马桶楼”等一系列不曾在专业与主流传媒上露过面的普通作品,被公众借助新媒体的平台推向了舆论的前台,引发了人们对“奇奇怪怪的建筑”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出席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在会上强调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由此引发建筑专业内外的广泛关注。现象的普遍思考与批评,也将受众的主体参与性烘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在新媒体构建的公共空间中,建筑批评将越来越强调“受众本位”,超功利性与感性体验将长期主导着建筑批评事件的议题选择倾向。
  二、 新媒体的批评话语表达方式
  新媒体的传播模式模糊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之间、公共交流与私人交流之间的差别,也在根本上对抗与消解着群体与权威观念。新媒体受众用自己创建的新话语方式对传统的核心话语进行修正与纠偏,由此作为对抗的重要方式。在“东方之门”事件中,“碎片化”、“日常化”的文字书写与“视觉化”的话语传播是事件获得独特的批评话语特征的重要途径。
  1. “碎片化”、“日常化”的文字书写
  在传统学院派的精英式建筑批评模式中,无论是专业媒体还是官方媒体,规范的行文与提炼式的观点解读成为批评话语的主要方式。建筑批评在这样的惯有方式中维持着话语背后主体的特殊性与阶层性。而文字书写上的“碎片化”,成为新媒体对建筑批评话语方式最为明显的改变。旧有的文字创作所必需的文字规范、逻辑严密、论述完整的金科玉律被新媒体时代的受众们打破,进而转向了片段式、寓言式、意向式、格言式的批评指向。在“东方之门”事件的批评文本中,建筑“绰号”式的批评方式摒弃了严肃、刻板的评论书写规范,几乎重新定位了建筑的修辞,使批评获得了口号般的语言标识。“秋裤楼”这一反讽式命名的流行,其影响与意义远远超越了传媒形式与语汇本身,构建了批评与事件的民间语文特色。相比学院派批评在评论中讲究逻辑和充分论证的特征,“东方之门”事件中的建筑批评更加一针见血、开门见山、落点明确。在这样的“碎片化”书写中,诉求的是人对建筑此刻的、当下的批评状态,而非前因后果的、有时间纵深和来龙去脉的批评模式。
  其次,建筑批评的微话语往往体现出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联,批评的言说基于个人的日常体验。如“东方之门”事件中网友把建筑与“秋裤”、“方头鞋”等日常物品的强势关联:“央视的大裤衩终于不再孤单,话说这是memorecool吗?”“大头皮鞋还不是尖头的,一点也不时髦!最好刷上鞋油,有点反光才好看呢!”“洋光摄客”将“秋裤楼”放置到了特殊场景中加以想象:“想想,当节日庆典时,一根根彩色布条从楼顶上垂下,那是何等壮观的一幕!”这种与日常的强势关联,派生出了建筑批评的想象空间,从而形成寓言式、意向式的批评指向。事实也证明,新媒体的这种差别化表达也逐渐影响着主流传媒。在“东方之门”的相关建筑评论中,如“‘秋裤楼’PK‘大裤衩’”、“秋裤楼遭网友恶搞——奥特曼出击、巫妖王霸气下漏”等网络语言与日常语言的掺杂使用,不仅集中出现在新媒体的跟帖或是互动评论中,也堂而皇之地成为传统媒体报道的标题,标志着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受众的交锋中也在不断调试自身的话语惯习,并试图与新媒体话语方式进行调和。
  新意迭出、妙趣横生的“碎片化”、“日常化”文字书写,以其强大的情感张力和鲜活的生命力渲染着事件的进程,直接丰富了建筑批评的言说方式。在此话语形式之下,权威被颠覆、传统被蔑视、身份被消解,民众以“绰号”的形式表达着自身对地标建筑的调侃、嘲讽和亲切之感,以及对当前城市与建筑发展模式的不满和对社会与时代话题的参与意愿。借此,有着同样语言样式、情感倾向的群体,在集体语言的狂欢中获得了与精英话语、权力话语分庭抗礼的力量与短暂的身份认同。
  2. “视觉化”的批评方式
  “视觉化”则是新媒体传播中另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图片、视频等视觉化的素材总是能成功地获取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受众以此方式在标榜内容独特的同时,也向世人昭示着其图像话语权使用的权力与自由。
  “东方之门”事件中,民众对建筑图片进行的PS创作已经超越话语的表达方式,变成建筑批评的重要内容。网友“轻松家朱时毛”给“东方之门”这条“秋裤”安了“上身”,有强壮的男子,也有曼妙身材的女郎。不仅如此,绿巨人、奥特曼、变形金刚也被拼接了一通,网友们惊奇地发现“东方之门”具有深厚的时装潜力,不管是淑女装还是文艺范儿、小清新,都能完美搭配。这些PS图片在新媒体提供的各种平台上被“转发”、“分享”,其活跃程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所能掌控的范围。为此2012年9月5日中国新闻网不禁发出评论《大神PS苏州东方之门“秋裤楼”你就是为了PS建的啊》王思翔:《大神ps苏州东方之门“秋裤楼”你就是为了PS建的啊》,见中国新闻网,2012年9月5日,http://www.ce.cn/cysc/newmain/yc/jsxw/201209/05/t20120905_21245838.shtml。,文章中张贴了多幅令人忍俊不禁的PS照片,奥巴马和希拉里两位美国国家高层也穿上了“秋裤”,高兴地挥手致意。这种存在于我们有意识无意识的文化误读和身份获取之中的“视觉化”话语方式,本身就构成了极具感染性与争论性的建筑批评。通过“视觉化”的批评方式,建筑批评一方面不断强化“秋裤楼”的外形特征,加快建筑内核与讨论议题的脱离;另一方面通过PS的创作事件,建筑批评得以与日常和社会的热点事件相连接,为文字批评获得宝贵的发挥空间。   从话语表达方式看,新媒体的传播手段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新的语言经验,这种新的语言经验如果长期与主流话语保持疏离的态度,势必会形成一股对抗传统主流意识形态的强大力量。而这正是新一代受众在消解中心、对抗权威方面的重要策略。
  3. 情绪化的批评语态设定
  对于大众媒介的影响力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形成舆论的能力。在新媒体技术平台之上,草根文化的兴起使得新媒体舆论的本体成为“态度”而非“具体意见”。这种生根于新媒体受众中的态度,比如对于特定事件的同情、不满、愤怒等等,使建筑批评在其中的批判能力明显加强,成为公众参与建筑批评最重要的方式,并以此形成与权威话语相抗衡的舆论基础。在“东方之门”事件中,这种基本的舆论态度倾向往往通过“反讽”、“拼贴”等具体方式得以实现。
  和传统媒体的严肃、权威、高调所导致的过度模式化甚至仪式化倾向以及专业批评刻意维持自身专业性的努力相比,新媒体中的建筑批评往往更浅表、更直接,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例如在“东方之门”事件中,“反讽”语态的设定通过形象化、生活化、立体化的全通道传播方式,让人们的情感得到了较大程度的调动和激活。由此公众对“东方之门”的想象式批评被激发出来,并PS图片、文字、漫画、视频等将建筑与日常体验相对接,消除了认识上的距离感,也获得了批评场域的心理优越感。与新媒体出现之前专业或官方媒体搭载的建筑批评所体现的教化式、知识普及式的呆板语调相比,新媒体重“态度”而非“意见”的特征,为建筑批评带来明确的批评语态的植入,成为有效的“众声喧哗”的黏合剂,在将事件不断推入舆论中心的同时,奠定了批评与事件的情感基调,使批评的内容与观点更具活力。
  同时,“东方之门”事件中“反讽”的语态设定,恰恰体现着媒体传播背后平民意识的崛起,使批评场域体现着强烈的广场性质。众多无权势的网民正是通过对反讽语态的使用,释放道德紧张,舒缓怨恨情绪,彰显着大众对建筑不合理现象的抵抗,借以完成一次“想象的报复”,表达着自身的批评诉求,进而创造了在场感。弥漫在“东方之门”事件批评文本中的反讽语态,实际上也彰显着新批评主体对参与到建筑批评中的渴望与批评渠道缺失的抵抗。这种态度明确的批评趋向符合受众希望充分表达自身诉求的批评意愿,也正在消解着传统官方话语建立起来的精英文化。
  三、 话语权的争夺
  新媒体所开辟的话语平台为大众提供了更为便捷、丰富的表达元素和传播途径。这使得消隐于传媒格局中的庞大的草根评论群体走上前台,原来处于新闻制造和传播边缘的公众成为批评话语权的拥有者。在新媒体开辟的虚拟空间里,过去传统建筑批评中“一家”或“多家”之言的点状话语版图繁衍成寻找着“同声相求”、相互拥趸、多元言论的“部落格”,批评话语权也由于新媒体的参与逐渐发生分化和转移,成为各方力量博弈的权力场。
  “东方之门”事件中,虽然主流传媒的参与扮演了重要的“意见领袖”角色,但是在“方头鞋”、“老子吐舌像”等事件的关键转折点,新媒体代表的草根力量影响并改变着事件的议题设置与转向,并发挥出强大的联想与关联能力,最终将“秋裤楼”的单一事件扩大为“绰号建筑”的群体事件,充分体现了新媒体的灵活性与拓展性。其议题引领中的灵活性和话语表达方式及语态设置中的强势表现,在很大层面上打破了传统建筑批评生态中的话语垄断态势,使得公众的话语得到正名,并引发与精英圈层、专业人士的批评对话,成为平衡传统建筑批评的“屋脊”话语。面对沸沸扬扬的“奇葩建筑”之争,著名建筑评论家唐克扬于2014年5月发表《当代中国都市中的“奇葩”建筑》唐克扬、周娴:《当代中国都市中的“奇葩”建筑》,载《公共艺术》,2014年第5期,第45页。一文,对地标建筑惨遭比喻的现象进行分析,以此阐述当前中国的公共建筑建造中的诸多误区;而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表示“不要搞奇奇怪怪的建筑”,也可视为以“东方之门”事件为代表的公众话语已引起官方关注。
  然而话语权的赋予与话语权的效力并不对等。正如学者丁未对博客空间里话语权的特殊性所做的表述,“话语权并不是指博客技术能提供的自言自语式的表达和展示权,而是在公共空间的意义上,博客的声音能否被听见、被多少人听见,能否引起共鸣并产生社会影响的问题”丁未:《从博客传播看中国话语权的再分配——以新浪博客排行榜为个案》,载《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第54页。。虽然微媒介理论上是使人人都成为话语的中心成为可能,但新媒体塑造的公共空间中,多元的、差异性的批评主体由于各自身份地位、职业阶层、弱联系能力、交往能力、受关注程度等的不同,其占有的话语资源与话语权也不同。因此新媒体的传播系统仍带有天然的阶级性。在“秋裤楼”的微博传播中,也凸显着“意见领袖”的话语引领权作用,广大的草根阶层更多地充当着意见跟随者。同时由于微博、微信等是基于信任的一种传播方式,因此,新媒体场域中不可避免地映射着传统现实生活中的话语权分布,具有一定的话语权和权威的话语精英仍旧能够脱颖而出。例如王石、潘石屹等名人博客中有关建筑内容的关注度大大超越了建筑类官刊微博、建筑名人等“意见领袖”类别。在这个新的场域中,话语权的分布不再是以专业为关联度,而是以社会关联度为标准。多样的话语主体以原子式的或群体式的方式相互勾连、博弈,相互构建、互动传播。
  其次,在新媒体的批评场域中,批评主体的身份往往是多重的,并且具有强烈的流动性: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其社会效忠、从属关系也会改变、转移或叠加,既可以是霸权的共谋者,也可以是霸权的抵抗者。这种主体流动性与多重身份的转换,彻底改变了建筑批评话语主体的固定圈层概念,呈现出多种话语势力随着议题不同而引起的话语资源与权力“场域”争夺的动态平衡。
  新媒体形成的话语权的新机制,为建筑批评的理性提供了新的平台,即建筑批评的发生、发展与决策都是基于所有话语权拥有方的理性交往和理性行动的结果,并且成为一个持续的、动态的系统。对于原来学院派、精英式的建筑批评而言,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更复杂的新作用体制,它使得建筑批评议题与意见的产生依托在交往与协商的理性基础上,这正是我们形塑建筑批评新理性的重要源头。   每一种媒介都关联着一种新尺度。“东方之门”事件中新媒体对建筑批评话语的建构力量,引领我们看到了新媒体时代建筑批评话语生存的新模式,以及由此形成的建筑批评主体、内容和传播模式的全方位改变。当然新媒体所导致的盲目、不理性、参差不齐的批评缺陷更是不可忽略。而“以管窥豹”式的点状研究虽不能全面开启全媒体时代赋予建筑批评的“潘多拉盒子”,但至少让我们看到了接近它的可能路径。如果将建筑批评纳入整个传媒的发展进程中来看,它对建筑批评的构建过程从来也未曾停止,正因如此我们才收获着今天建筑批评的传播图景。当我们试图厘清新媒体对当代建筑批评的话语构成所产生的影响的时候,我们应该正视新媒体的积极力量,也唯有此才能以批判的眼光建立真正的公共空间与批评深度。
  许鑫. 新媒体事件的概念与类型辨析[J]. 天中学刊,2011,(1):109112.
  [2] 熊光清. 网络公共领域的兴起及其影响:话语民主的视角[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1,(3):169173.
  [3] 郑恩,纪亚东,龚瑶. 新媒体事件的话语生产框架:基于类型学社会话语的分析视角[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9399.
  [4] 郑恩,龚瑶,邓然. 基于话语分析与公共治理视角的新媒体事件话语生产类型及叙事模式[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8999.
  [5] 赵桂华.“新媒体事件”与传媒公共性[J]. 新闻爱好者,2010,(9):1415.
  [6] 周葆华. 突发事件中的舆论生态及其影响:新媒体事件的视角[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620.
  [7] 蒋建国. 新媒体事件:话语权重构与公共治理的转型[J]. 国际新闻界,2009,(2):9194.
  [8] 赵万里,王菲. 网络事件、网络话语与公共领域的重建[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112119.
  [9] 孙永兴. 涉诉类新媒体事件的传播特征及其功能分析——以20052011年公布的影响性案例为切入点[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38141.
  [10] 周勉. 论新媒体下议程设置的受众参与[D].西南政法大学,2009.
  [11] 龙佳. “新媒体事件”传播中的受众角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12] 冯丙奇. 城市媒体事件与城市形象传播——媒体关系视野下的节事活动分析[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7):1821.
  [13] 卞清. 民间话语与政府话语的互动与博弈[D].复旦大学,2012.
  [14] 吴猛. 福柯话语理论探要[D].复旦大学,2004.
  [15] 张守荣. 网络话语权的表现与特征[J]. 网络财富,2008,(9):196197.
其他文献
持续七年(20052013年)的“老城南保卫战”是南京旧城改造运动的转折点,也是南京当代城建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文章以该事件中数度出现的一幅明代古画《南都繁会图卷》为主线,对事件进行剖析,为该事件提供一种新的诠释的可能性——该画卷在2005年以景观雕塑的形式首次介入城市空间,这使画卷中的“场所精神”被唤醒,对“老城南保卫战”的进程产生影响,最终带来画卷中的空间形态、使用方式的回归。  《南都繁会图
期刊
一、 施米特:一个霍布斯主义者?  施米特(Carl Schmitt)最为人知的论点,便是他对“政治”(the political)的界定:政治即划分敌友。人类构成的“世界”,是一个政治的世界,那是因为:“敌人”总是一个事实性存在,任何时候都具有“敌人的坚实可能性”。而“战争,就是敌人的显现形式”,“只要敌人这个概念仍然有效,战争便具有现实的可能性”。①人类不能摆脱敌友划分,这也就意味着,人类无从
期刊
加缪与卡夫卡都对普罗米修斯神话做了新的演绎:加缪以绝望的普罗米修斯对美的感知力与创造力来反抗历史意志与宗教审判,而卡夫卡则以化作山崖的普罗米修斯来预示无法获得神圣审判与救赎的现代人之绝境。加缪的“局外人”默尔索与卡夫卡的“乡下人”K皆非因“罪”被处死,两个现代普罗米修斯神话同两场现代人不得不出席的法庭审判,构成了一次深刻的对话与交锋:加缪强调卡夫卡的作品是“普遍的”,不属于真正伟大的荒诞性作品,而
期刊
文化空间具有双向维度,与文化生产的双重性一脉相承。文化生产是文化硬生产与文化软生产的结合。文化软生产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是不同因子在文化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网络游戏是文化空间软生产的一种形态,对上海文化空间软生产体系的延伸与活跃具有关键作用,其示范效应成为构建上海文化软生产体系的起点。上海文化软生产的集聚是一种“R(现实)&V(虚拟)模式”。文化软生产的发展格局、态势与趋向将牵引上海文化空间格局
期刊
作为同济人的杰出代表,李国豪的70多年的科教人生留给中国高教界和科技界以深远的影响。文章试图结合德国的洪堡教育思想与大学理念来解读作为大学校长的李国豪的办学理念和作为教育宗师的李国豪的教学教育思想。同时也通过李国豪与同济大学的办学实践来分析洪堡教育思想与大学理念在中国的影响,并提供一些对洪堡大学理念的再思考。  “同济魂”;李国豪;洪堡;大学理念  G640A000110  一、 学之师表,国之英
期刊
文章以212名本土企业员工为研究对象,利用层级回归分析方法探索了工作疏离感对员工知识共享的影响,并揭示了中国人传统性在以上影响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工作疏离感显著负向影响知识收集,且中国人传统性对二者关系起显著调节作用,即高传统性的中国员工更容易因为工作疏离感而减少知识收集;但工作疏离感并不显著负向影响知识贡献,中国人传统性对二者无显著调节作用。  工作疏离感;知识共享;中国人传统性
期刊
在卡夫卡的作品中,时间叙事不仅仅是一种叙事技巧,更多的是一种哲学观念对文本的直接参与。卡夫卡的时间哲学构成其时间叙事体系内各部分之间的本质性关联。卡夫卡的时间叙事技巧与时间哲学在根本上具有不可调和的双重性悖反特征。就时间叙事艺术而言,对立物表现为运动与静止、循环与延宕、断裂与绵延;在更深的时间哲学层面,则是有关永恒与瞬间、艺术时间与日常时间、确定性与不确定性、行动与徒劳、希望与绝望、存在与虚无。 
期刊
同济大学欧洲思想文化研究院自2013年起设立“尼采论坛”与“海德格尔论坛”,按年度轮流进行,时间通常在每年下半年911月期间。2015年11月78日,第二次“海德格尔论坛”举行,我们照例邀请了四位国内外重要哲学家参加论坛。本次论坛特邀的报告人有:美国波士顿学院约翰·萨利斯(John Sallis)教授,德国弗莱堡大学君特·菲加尔(Günter Figal)教授,山东大学张祥龙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张志
期刊
文章主要从海德格尔的尼采阐释出发,分析和解说尼采“相同者的永恒轮回”学说的形成、证明及意义,重点揭示该学说的实存论维度。文章认为,在以“神性”为标志的传统形而上学的“永恒”和“超越”思考终结之后,尼采关注“如何安顿个体此在生活”这样一个实存论问题,不再主张任何具有形而上学色彩的谋求永恒的超越论,而是采取了一条可以说“把瞬间永恒化”的路径——此即尼采永恒轮回说的意义。  尼采哲学;权力意志;相同者的
期刊
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系,慕尼黑80992  《善恶的彼岸》第一章是一条从形而上学回到灵魂学的道路。形而上学家遗忘了真理之爱必不可少的前戏,尼采继康德的认识论批判之后,提出真理与生命的关系问题,对形而上学展开灵魂学批判,其实质是对柏拉图主义的柏拉图式批判。灵魂学打破“我思”、“我愿”等灵魂原子,揭示了灵魂的权力意志结构;同样,只有从灵魂学层面出发,权力意志概念才能得到恰当的理解。权力意志的灵魂学重新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