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乙状窦后进路切除桥小脑角肿瘤(摘要)
【机 构】
:
441003 湖北襄樊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襄樊医院耳鼻咽喉科(现调至空军广州医院,510602)
【出 处】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发表日期】
:
1993年28期
其他文献
为探索利多卡因中耳注射对耳蜗的影响,对112只豚鼠进行了CAP检测、Corti器显微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示药物组CAP潜伏期延长,阈值升高;基底膜铺片见浓度为10%、15%组在7、14天时均有底回始部外毛细胞纤毛脱失,范围在1.8~2.5mm,交界区残存听毛呈点状聚集;扫描电镜下5%、10%、15%组外毛细胞纤毛紊乱,浓度高者紊乱加重并有脱失,离圆窗膜越近改变越明显;透射电镜主要观察了底回始部,见
对30例听力正常者和75例不同类型耳聋患者进行了纯音测听和言语测听,结果为:①传导性聋、轻度感音神经性聋和轻度老年聋患者,言语接受阈(SRT)和纯音听阈均值(PTA)之间差异无显著性;②中度、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和老年聋患者,SRT约大于PTA 10dB;③言语最大辨别率值应选择SRT阈上强度进行测试,一般为SRT阈上30dB。表明:对上述①类的耳聋患者,PTA可直接取代SRT作为评估言语功能的指标
作者应用抗人IgE介导的反向人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探讨了变应性鼻炎患者和正常人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分析了变应性鼻炎患者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血清总IgE和血液嗜酸粒细胞计数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和血清总IgE显著高于正常人;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血清总IgE和血液嗜酸粒细胞计数任何两者之间均无相关性。提示变应性鼻炎患者的嗜碱粒细胞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