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的分析和对策

来源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xin2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如火如荼发展,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享受到了改革的红利。企业自然也不例外,在新形势下,對企业后勤实施社会化管理,是近些年来企业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其管理模式进行革新的必然举措。然而,经过几年的发展,企业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之路并不顺畅,面临诸多挑战。论文主要分析在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概念、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China, all aspects of social life has enjoyed the dividend of reform. Enterprises are no excep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the socialize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is an inevitable measure for enterprises to innovate their management mod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in recent years. However, after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ment, the way of socialized reform of logistics is not smooth and faces many challenges.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problems of the socialized management mode of enterprise logistics in the new situation, and puts forward some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its future development.
  【关键词】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创新
  【Keywords】enterprise logistics; socialized management;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8-0022-02
  1 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全国启动企业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 在数十年的后勤改革基础上,企业后勤服务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特别是在基建维修、楼宇管理、餐饮服务等核心服务领域取得了重点突破,公开招标、择优选用、大物业、大后勤的综合治理理念已经逐步成为共识[1]。如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后勤管理已经基本完成了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社会化管理模式的转变,大大提高了后勤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2 企业后勤社会化模式相关概念辨析
  2.1 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
  企业后勤的社会化管理模式,顾名思义就是把之前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传统管理模式,变成如今市场经济下社会化的管理模式。这一改革并不仅仅是把企业的管理活动进行简单的迁移,而是涉及企业后勤管理的方方面面,把市场经济下诸多先进的管理方法、管理理念等融入后勤管理中。
  2.2 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的常见类型
  经过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的发展,如今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形成了几种比较常见的模式。
  2.2.1 企业内部组建服务团队
  在企业刚开始实行后勤社会化管理改革时,大多数企业并没有面向社会招兵买马,而是从内部现有的人员中挑选后勤社会化管理人才,建立起管理部门,来专门管理后勤工作。但是经过实践证明,这种模式下,由于内部管理人员水平参差不齐,改革效果并不理想。
  2.2.2 面向市场购买服务
  企业在吸取了第一次改革的经验之后,把发展的方向调整到面向市场购买服务上来。在这一管理模式下,相比之前无论是管理的水平还是效率都取得了质的飞跃。
  2.2.3 后勤逐步信息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得到全面应用,在企业的后勤管理中也充分应用了互联网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建立起科技化的管理体系。在这一管理模式下,借助大数据,极大提高了企业后勤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并且大数据使得后勤的各方面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企业可以据此部署工作,优化工作内容。
  2.3 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的要求
  要使得企业后勤的社会化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抓住改革的重点。首先,不能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而盲目追求高目标,而是要踏实做好改革的具体过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调整战略,一切以企业更好的发展为目标。另外,不同的企业其内部的发展情况是有很大差异的,因此,并不一定要遵循某个具体的发展步骤,在进行后勤社会化管理过程中, 务必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后勤社会化发展的侧重点,如运行状态、组织管理、运行费用等,让后勤社会化管理能够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2]。并且,在具体运行中要接受其他部门的监督,确保每一笔后勤管理的资金都用到实处。   3 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尽管大多数企业都已经采用了先进的社会化管理模式,但是在具体的执行层面上显示出参差不齐的情况,并且区域差异明显。例如,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企业后勤社会化改革较早,率先建立起专门的管理人才队伍,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然而在一些社会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后勤社会化改革之路并不顺利,很多后勤管理工作依然受到行政部门的干预,社会化管理模式改革进展缓慢。有些企业尽管参照一些南方企业的优秀经验设立了企业化运作的后勤服务中心或是后勤服务集团,但是这些后勤责任组织不能够完全独立,不能自负盈亏,不能独立决策,还需要接受来自别的部门的补贴,并且受到企业的行政干预[3]。因此,这种南北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是摆在改革路上的一个首要问题。
  3.2 管理体制不健全
  从目前来看,有些企业在企业化的后勤管理模式下,往往使得天平过多向经济效益倾斜,然后以經济收益来支持公司发展以及后勤管理工作等事宜。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经常会把握不好尺度,甚至出现逾越规定的现象。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是因为企业的后勤管理体制并不完善,影响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进程。
  3.3 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在新形势下,在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过程中加入信息化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新形势的发展,真正提高后勤管理的质量以及效率。然而目前的情况并不乐观,相当多企业在进行后勤社会化管理的过程中,信息化远远不够,相应的配套设施也不足,因此很难发挥后勤社会化的优势。
  3.4 企业后勤实体和产权的关系不清晰
  毋庸置疑,企业之所以对后勤管理进行社会化改革,其目的是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加科学高效,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后勤管理无论是人员构成抑或是经费开支,都和企业支出是分离的,可是企业依然对后勤管理的开支拥有绝对的控制权,这严重影响了企业后勤管理社会化的步伐。
  4 新形势下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对策
  4.1 坚持社会化的改革方向
  根据以往的发展经验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之路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想使得企业后勤管理社会化改革之路顺利向前推进,各方主体就要团结一致,坚定不移朝着社会化的方向前进,而不能因为改革中遇到的挫折就轻易改变发展方向。对于企业来说,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成果对于企业的发展都会产生一定影响,正是由于责任重大,所以在改革的过程中越要坚定信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切以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后勤服务为目的。
  4.2 建立完整的社会化管理体制
  要想使得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就要建立起完整的社会化管理体制。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依据企业自身的发展情况,综合评估企业的人力、物力水平,最终挑选最适合自己的社会化管理类型。另外,针对前文所分析的企业后勤实体和产权关系不清晰的问题,也要及时进行处理。同时,要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和复盘,及时调整发展战略,提出更加优化的工作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要遵循事先建立的社会化管理模式,使得各项工作的开展有理有据、有条不紊地往前推进。此外,也要设立专门人员对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的成效进行监督,促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4.3  提高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已经造福各行各业,同样,企业的后勤管理工作中也要及时采纳大数据等其他先进技术,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起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当然,这一愿望的实现离不开学财政支持,及时购入一些信息化设备,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只有这样才能更加高效、高质量地完成后勤管理工作。
  4.4 提高管理队伍的总体水平
  毫无疑问,企业后勤管理队伍的人才构成对于企业后勤管理工作的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企业要十分重视管理队伍的水平,针对后勤管理的实际情况,充分倾听现有工作人员的需求,在此基础上,武装起一支高素质、有技术的后勤管理人员。在进行人才挑选时,一定要与时俱进,把眼光放长远,根据当下社会化运作中的人才要求进行人员的挑选。同时,由于当今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加快,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加快,因此,对于已经入职的后勤管理人员也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培训,更新他们的技能,使得他们能够更好地胜任后勤管理工作。
  5 结论
  总而言之,企业后勤的社会化改革不仅仅是内部某一个部门的改革,而是涉及诸多环节,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是一个长期且繁杂的工程。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后勤管理的社会化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并且南北企业后勤管理的社会化程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企业后勤管理只有坚持社会化的改革方向,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会化管理体制,与时俱进,加大信息化管理力度,提高后勤管理人员的水平,才能加快企业后勤管理社会化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张云轩,薛艾琳.企业后勤社会化服务与经营管理的探讨[J].天津经济,2019(06):29-33.
  【2】贾剑晖.企业后勤社会化管理创新模式研究[J].管理观察,2019(02):127-128.
  【3】贾海龙.我国企业后勤社会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其他文献
从国际贸易理论出现的背景进行分析,其主要受到了国际贸易实践活动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个国家加强了和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其会根据国家所制定的经济发展规划,结合整个经济发展态势,开展相关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从其影响来看,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出现和形成,有效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和贸易交流,对其文化的传播、国家地位的稳定性增长和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十分迅速。房地产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为使房地产行业稳定健康地发展,我国政府出台了多个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完善对于房地产市场的控制和监督。论文以无锡雅居乐项目为例,结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通过概述项目所属公司的背景以及雅居乐项目的基本情况、营销现状,分析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改进对策。
【摘 要】新会计准则更加规范了公司的信息披露过程,同时也增强了公司信息价值的关联度和可信度,其对企业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盈余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和要求上的变化。论文从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出发,讨论企业如何在新会计准则下进行盈余管理,以及为了规范市场秩序,防止过度盈余管理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Abstract】The new accounting standards make the proces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机关事业单位开展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同时,机关事业单位在整体改革发展方面明显滞后于企业,且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方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改革发展的需求。因此,机关事业单位在经营服务过程中,要正确认识财务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应用,并积极在经营服务活动中开展财务精细化管理,严格把控财务管理环节,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精准性。
“互联网+”在政府行政管理模式中的应用是现阶段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子政务平台的发展给公众的行政管理需求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也最大程度地提高了政府行政管理效率。论文首先介绍了“互联网+”背景下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模式创新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几点行政管理创新策略,以期能够给相关机构或者类似研究起一定的借鉴作用,促进政府机构行政管理模式的不断优化创新。
农业产业发展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减少相对贫困的重要路径,而农产品网络直播能够扩宽区域特色农产品的营销渠道。论文通过对阜蒙县“直播助农”模式的发展和应用现状的分析,发现了阜蒙县在电商直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该模式的对策,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提供参考。
在现代化社会中,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也在逐渐增加,大数据在其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各个企业也逐渐意识到大数据的商业价值,在未来大数据的应用也会趋于成熟。大数据在商业经济管理中提供了技术支持,是实现商业经济管理稳定的有利工具。论文从大数据的应用出发,阐述了大数据运用在经济管理上所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措施。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供应链结构的重新调整布局,“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逐步建立起来,并成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之下,以跨境电商为代表的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已经成为引领传统国际贸易数字化发展的主力军。探讨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面临的新机遇与挑战,优化跨境电商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但是从其自身和外部来看,存在较多风险。论文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现状,针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内外部风险提出切实可行的化解对策。
论文首先对近年来的餐饮行业进行整体分析,展示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以北京市为例,梳理餐饮店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发放问卷和实地访谈的形式了解餐饮店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