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指导策略研究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课程性质”中明确将语文课程定性为“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强调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且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对各年段综合性学习都有具体阐述。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然而综观目前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开展情况,停留于表面化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当做常规语文课来上,有的则又当做课外活动对待。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这一新型课程的本质特点、现实意义认识不足,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指导策略。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就小学高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指导策略展开研究,以期与广大专家、同行商榷。
  二、课程标准中与综合性学习相关的主要表述
  本部分将梳理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表述,阐述对小学高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基本认识。
  1.“课程性质”部分
  课标将语文课程性质定性为“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2.“课程基本理念”部分
  在第三条“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具体表述中提出 “综合性学习既符合语文教育的传统,又具有现代社会的学习特征,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应该积极提倡。”
  3.“学段目标与内容”部分
  “综合性学习”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一起被列出,其中第三学段(5~6年级)综合性学习的目标与内容体现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综合性、实践性及开放性。
  4.“教学建议”部分
  第二条“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综合性”中有这样的表述:“善于通过专题学习等方式,沟通课题内外,沟通听说读写,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具体建议”中更明确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5.“评价建议”部分
  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重考察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探究精神和合作态度。”并新增分学段评价重点,第三学段的评价要“多关注学生在语文活动中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以及展示学习活动成果的能力。”此外还提出“对有新意的思路和表达以及有特点的展示方式,尤其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除了老师的评价之外,要多让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综合以上课程标准对综合性学习的表述,可以帮助我们形成以下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具有综合性、活动性、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等特点,应贯串语文学习的全部过程。
  三、小学高段语文综合性学习指导策略
  基于以上对小学高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认识,笔者认为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地采取多样的活动方式,通过多种途径开展活动,并从多元角度对学生的活动进行评价,从而让学生在有效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习得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
  (一)多样活动方式
  1. 社会活动策略
  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学生融入社会,在观察与交往中体验社会生活。
  2.虚拟活动策略
  互联网是一个偌大的虚拟世界,是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虚拟的活动中收集资料、讨论合作、制作网页、交流欣赏,从而体验合作和成功的喜悦。 3.模拟实践策略
  指通过模拟的物化世界,让学生去实践。如在班级中开展“图书跳蚤市场”活动,同学们在自制宣传海报、拟定宣传口号、撰写书摊广告、设计售卖标签各个环节中均自行策划、组织,很好地在实践中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
  4.角色活动策略
  指利用角色效应,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表演等言语实践活动中,获得对学习的体验和对学习材料进行积极的智力加工形成的学习能力。
  5.专题研究策略
  指让学生综合运用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科学与艺术等资源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课文围绕“祖国在我心中”专题编排,学生们围绕这个专题进行了综合性学习,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当然,以上各种活动模式并非截然对立,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根据具体需要,是可以有机渗透与综合应用的。
  (二)多种途径开展
  1.与课堂教学整合。
  (1)与阅读课整合。
  六下第二单元中的《和田的维吾尔》这篇课文,我们在学习时就是确立了“民风民俗”这个学习主题,课前通过搜集资料等途径了解维吾尔族人民的民族风俗,在课堂上把这些资料结合课文来学习,效果非常好。
  (2)与习作课、口语交际课相结合。
  作文的题材也来自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时作文的题材也可以是我们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所以我们可以让作文课与综合性学习整合。
  2.与校内活动结合。
  语文综合性学习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各项活动,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开展。
  3.与学校特色结合。
  我们在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中,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确定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如我校大力推广课外阅读,每年都举办“书香满豫章,乐读迎新年”的读书节活动,等等。
  (三)多元角度评价
  小学高段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应着眼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表现,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运用多种方法,從不同角度探究。在评价中做到:
  1.评价主体多边。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我采取学生自己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师长评价,家长评价或四者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主要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认识,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能够明白活动过程中自己的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还应进行对同学的评价,根据合作小组各个同学的表现、交流的成果情况,评出本次学习活动的优秀者。因为有些活动是在课余开展的,所以也视活动的情况让家长参与评价。
  2.评价指标多元。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评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参与意识:能否积极参与活动。
  (2)合作态度:能否组内合作,取长补短,发挥才智。
  (3)问题意识:能否主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4)运用能力: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
  (5)创新能力:能否根据课内外占有的材料,形成自已的假设和观点。
  (6)展示能力:能否将学习成展示交流。
  3.评价方式多样。
  (1)建立“个人综合性学习档案袋”
  鼓励每个学生建立自己的综合性学习的档案,将学习活动的计划、提纲、笔记、体会、搜集到的各种资料等,都收入其中,并进行一定的归类整理。完成后首先在合作小组内交流,然后交给老师查阅,主要考查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感与态度、方法与能力。
  (2)总结、交流、分享体会和成果。高年级每个学生都要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正确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同学之间交流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经验,互通有无,从而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辨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勇于申辩。
其他文献
摘 要:设身处地的了解学生的“处境”, 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德育工作的核心,特别是年龄处境、学生在学校的地位处境及在家庭中的处境。学生的处境状况,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班主任应该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换位”思考,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目标,体会学生的处境,有针对性地给学生以积极的引导和帮助,让学生在职业学校的生活真正成为人生的转折点,为学生的未来铺好道路。  关键词:年龄处境;地位处境;家庭处境
数学阅读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它是数学思维的基础和前提。“阅读”,乍一看好像是语文课和外语课中的专用名词,但实际上,数学课更离不开阅读能力培养这一环节。而现在许多题目叙述长、条件多,不知如何取舍。还有些条件就更难理解了。因此,阅读作为一种学习的技能,必须把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放在重要的位置。  一、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  1.明确阅读的目的。阅读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确阅读的范围、重点、目的、
教学中应该遵循因材施教、推陈出新的理念。在进行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课堂教学中,通过学生练习时出现的错误,我的纠正以及我的课后反思,我认为教材上的动作要领有不足之处,或者是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讲究三章法,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一是构建和谐的语文课堂,是学生“会语能文”的基石。其二是插上语言想像的翅膀,是学生“会语能文”的激素。其三是生成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会语能文”的捷径。  关键词:和谐 基石 想像 激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捷径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的历程中,生搬硬套过,彷徨过,无所适从过。有了课改,有了接受普通和高级的课改培训,有了在课改理论与实践的摸、
构建和完善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和规范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不仅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护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我国的特殊群体,已经成为当今社会重要的社会问题,特别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具有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不仅不利于农村留守儿童发展,而且也会对教育造成一定
中职学校的教学强调以技能训练为中心,思想政治课教学日益边缘化,使思想政治课在整个学校的教学体系中变成可有可无,结果,学生道德无知,是非模糊,行为失范,自卑疑惧,忧学怨学
随着新课改在我国教育系统内的不断深化,“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在这背景下,小学体育科目在小学教育体系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活
1990年9月7日,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以下简称保护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保护归侨侨眷权益的专门法律,是目前我国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