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改进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t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许多国家在基础教育改革中提倡课程内容的生活化,但生活化的教学资源开发和教学实施主要集中于常规课,鲜少在实验课中体现。生物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存在很多问题:缺乏系统的实验设计;忽视实验的“生活化”应用等。本文以“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为例,浅谈如何对高中生物实验进行生活化设计。
  【关键词】高中生物;实验改进;生活化
  1.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尽可能采用比较规范的实验仪器设备完成实验,条件不具备时,要充分利用当地常见的材料或废弃材料设计低成本实验,提高实验或其他活动的开出率”“鼓励学生和教师充分利用身边廉价的器具和材料,设计富有创造性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但目前,高中生物实验还存在很多不足,如缺乏系统的实验设计;理论和生活相脱节,忽视实验的“生活化”应用等。
  《新高考改革方案》要求,理科综合要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指出,“理科综合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出发,通过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真实情境和实验观察、自然体验,考查学生联系实际,深化、应用知识的策略和学科素养。”高中生物知识属于微观层面,比较抽象不易于理解,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实验设计改进案例只集中在某个或某几个方面,其中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这三个实验为主,鲜少对实验教学进行系统的、生活化的设计。
  2.实验设计生活化策略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是教育”的观点,生活化策略具体指:在教学时根据生活中具体的对象、常识、学生熟悉的事件等创设教学情境,带领学生进入他们感兴趣的情境之中,使学生乐于发现、探究生活中隐藏的课堂知识,同时学生也能够感受到课堂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验设计生活化具体可表现为:实验目标设计要符合生活情境(课程标准中要求生物学实验要联系生活,教师在设计实验目标时要注意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即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实验教学活动方式生活化,实验方式应贴近生活,从生活中发现有利于实验进行的最佳方式;实验材料从日常生活中获取,尽可能选取简单、易获取的日常材料,从而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实验动机。
  3.生活化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改进
  生活化高中生物实验设计旨在创设生活化的实验情境,改进或优化教材原有实验的实验方式、实验步骤等,设计生活化的实验应用,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笔者选取了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1节中的实验“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进行设计,该实验能够帮助学生较为直观地理解膜的透性。
  3.1實验目标要求设计改进
  目前,教材将该实验安排在“问题聚焦”部分,常规的实验目的要求是:说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尝试模拟实验的方法。结合生活化理论和核心素养,可将实验目标设计改进为:从生活中寻找半透膜的材料,如鸡蛋膜、膀胱膜、肠衣等;设计实验,寻找想探究的一个点(与膜的透性有关),如探究某一半透膜的半透性效果、探究肠衣对淀粉(或者是碘)的通透性、探究分子量与细胞膜通透性关系、探究半透膜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透过性、模拟细胞膜对气体分子(氨气)的通透性,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历程。
  3.2实验材料设计改进
  教材中的实验材料为玻璃纸,根据生活化理论可改进为鸡蛋膜或膀胱膜、肠衣膜等更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且鸡蛋膜作为生物膜更具实际意义。
  教材中用蔗糖溶液,教师可让学生自由发挥,结合探究课题,选择不同的材料。比如,探究某一半透膜的半透性效果,可选择鸡蛋膜、猪膀胱、50%蔗糖溶液;探究肠衣对淀粉(或者是碘)的通透性,则选择肠衣、淀粉溶液和碘液;探究分子量与细胞膜通透性关系,可选择小鼠红细胞悬液(或者鸡血等)、乙二醇、甘油;探究半透膜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透过性,可选择鸡蛋膜、5%氯化钠溶液、5%淀粉溶液和5%蛋清溶液;模拟细胞膜对气体分子(氨气)的通透性,可选择鸡蛋膜、50%氨水。
  教材中的装置为长颈漏斗,主要目的为通过观察、测量液面上升高度,体验膜的透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长颈漏斗倒入溶液再封上半透膜,倒置后,由于重力作用,漏斗口容易凸出,而漏斗颈部液面则会下降,操作复杂。对此,可改为试管装置,或烧杯+筷子装置,然后测量溶液体积,更简便易行,且可定量比较。
  3.3实验内容设计改进
  教材中的实验内容为用玻璃纸将蔗糖溶液和水分隔开,通过观察长颈漏斗液面高低变化观察半透膜的选择透过性。除了常规内容,还可将实验设计改进为:
  3.3.1探究某一半透膜的半透性效果
  3.3.1.1探究鸡蛋膜的半透性效果
  在长颈漏斗的球状部端注入适量50%蔗糖溶液,倒置,直至溶液量充满整个球体,抵达漏斗颈部。在球状部口部覆盖一张完整的代选择透过性薄膜,用线扎紧。将长颈漏斗的球状部端浸入烧杯清水中,颈部固定在铁架台上,在液面处系一根细线。
  间隔几分钟用尺测量长颈漏斗液面上升高度,记录30分钟时液面上升的总高度。
  鸡蛋是生活中常见的材料,鸡蛋膜也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半透膜,蔗糖溶液在生活中也非常常见,一个简单的装置就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书上非常抽象的内容。
  3.3.1.2探究猪膀胱的半透性效果
  将装有20ml50%蔗糖溶液的膀胱制作的囊袋浸入清水中,30分钟后,取出囊袋,用吸管吸取囊内全部溶液,用量筒测量体积,计算渗透体积百分比。
  该实验用量筒测量体积,因变量的观测上做到了定量,且装置非常简易,操作简单。   3.3.2探究肠衣对淀粉(或者是碘)的通透性
  将淀粉溶液(或稀释的碘液)装入肠衣,浸泡在清水中,30分钟后,在水中滴加碘液(淀粉溶液),观察颜色变化,分析肠衣对淀粉颗粒(碘分子)的通透性。
  这个实验因变量改成观察溶液的颜色,非常直观。
  3.3.3探究分子量与细胞膜通透性关系
  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2ml待测溶液:0.32mol/L乙二醇(分子量62),0.32mol/L甘油(分子量92)。在2支试管内各加入红细胞悬浮液2滴,即时混匀,用秒表计时,将试管插入试管架,在试管架后面放印有相同大小字体的纸张。
  当可通过试管内溶液看到其背面清晰印刷字体时,即为该溶液中溶质分子透入红细胞所需的时间,记录实验结果。
  本实验用的材料为细胞膜,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细胞膜的透性,且效果明显。
  3.3.4探究半透膜对不同营养物质的透过性
  取3支小试管,标号。1号试管内加入10ml5%氯化钠溶液;2号试管内加入10ml5%淀粉溶液;3号试管内加入10ml5%蛋清溶液。每支试管口覆以鸡蛋膜,并用线结扎。取3个小烧杯,标号。将上述3支小试管倒置分别放入小烧杯清水中,水量以浸没试管扎线口为宜。
  15分钟后测试水样:1号烧杯水样用0.5%硝酸银溶液測试;2号烧杯水样滴入碘液数滴;3号烧杯水样加入1ml双缩脲试剂,观察现象。
  教材中经常讲膜的选择透过性,但从没讲过通过实验验证膜的选择透过性。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地理解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3.3.5模拟细胞膜对气体分子(氨气)的通透性
  试管中加入无色的1%酚酞溶液,试管口覆盖鸡蛋膜,用线扎紧管口,倒扣在装有50%氨水的细口瓶上。
  我们常规实验中都是做的液体实验,那么膜对气体透性如何呢?本实验材料简单常见,且实验现象明显,小小的改进就能让学生在膜对气体的透性上形成具体的认识。
  4.反思
  生活是丰富的,生活是充满未知趣味的,给学生足够的自由,学生便能围绕膜的透性,设计出各种实验装置、探索各种方向的问题,而不再是课本里单调统一的实验。
  将实验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寻找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充分挖掘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联系,能使实验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体验建立起联系,能够创设有挫折、有成功、有忧愁、有喜悦、有猜想、有惊讶、有思考、有活动、有交流、有争论、有笑声的生活课堂。
  【参考文献】
  [1]陈英水.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思考及改进[J].中学生物教学,2013(3):10-12
  (福建省厦门实验中学,福建厦门361000)
其他文献
为了实现数字图像的版权保护与认证,设计了一种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和离散小波变换(DWT)的双数字水印算法,一个水印鲁棒性强,用于版权保护,另一个是脆弱水印,用于图像认证。水印同时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与发展,教育不再重视学生基础学科的教育学习,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新课标指出,高中美术鉴赏是培养学生艺术探究能力的关键课程,有助于高中生发
【摘要】知识的生成与内化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本文就如何有效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益,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化理解,有效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展开讨论,并阐述了在“教学做合一”模式实验教学实践中的收获与反思。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研究  物理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当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注重自主探究教学,教育家陶行知“教学做合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推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愈发受人关注。中专数学教师不但要重视学生数学知识的教授,同时更要致力于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生活化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中职数学教学之中,有力地推动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就中专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应用策略做了分析,旨在为广大中专数学教育者提供一些新的借鉴。  【关键词】中专数学;生活化教学;应用策略  数学教学作为中专教
针对目前房地产市场上的小区规划方案大多是由人工来评价这一现实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不规范性,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支特向量机的小区规划方案评价方法,归纳了小区规划方案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及量化方法,并构建了一个基于二叉树的多类分类评价模型。最后,通过仿真实验证明了基于支持向量机的小区规划方案评价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摘要】STEM理念是指将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四门学科整合为一体,借此发展学生思维结构的一种全新教学理念,但是并不是这四门学科知识的简单重合,而是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保证学生自主展开知识整合、知识创新的能动迁移过程。因此,小学科学教师要借助STEM理念优化本学科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本文从以生活资源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设计兴趣;丰富趣味性活动,改善学生的思维参与情况;丰富实验体验活
【摘要】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中核心概念的理解是试题正确求解的前提,本文立足物质变化、发生的场所,通过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归纳出核心概念的表示方法,帮助学生有效消除学习上的理解误区。  【关键词】高考设置;理解误区;教学策略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生物界中两大极为重要的生命活动,其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较为复杂,是历年高考的常青树,在教学中,教师可采取逐层推进的办法,使学生理解知识的实质
【摘要】当前处于核心素养教育时代,应加强对课程内容、目标及评价的改革。高中化学知识点多而复杂,学生在做题中会遇到许多难题,导致化学成绩停滞不前。高中化学习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需要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体系、灵活的思维体系及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在化学习题开发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以优质的习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习题开发;解题能力  教育改革的深入
【摘要】信息化教学是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微课是一类全新的教育形式,其优势是多样化,是提高信息化教学实效性的助推器。因此,本文立足见“微”知效,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观探讨了微课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以期在激活传统数学教学的同时,深度衔接教与学两大层面,让学生在信息化情境中高效学习数学知识及技能,促进学生数学能力及信息素养的同步发展。  【关键词】见“微”知效;巧用;小学数学;微课技术 
1数据和方法1.1研究区域介绍长江流域位于北纬24°27’-35°54’,东经90°13’-122°19’,南北跨11个纬度,东西距32个经度,呈东西长、南北短的流域平面形状。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