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勒索台湾首富3200万

来源 :侨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wa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12月14日下午,台湾台新银行敦南分行贵宾室里,一场“交易”正悄然上演。眼见3200万台币就要装进自己的口袋时,站在桌边的女记者臧家宜与男友黄尚平眼里露出贪婪的神色。突然,7名埋伏在外的警员破门而入,将沉浸在疯狂中的臧家宜与黄尚平抓了个现行。
  至此,台湾《壹周刊》女记者臧家宜以出书为由,威胁爆料鸿海集团逃漏税等丑闻,勒索该集团董事长郭台铭3200万元新台币买断版权封口一事落下帷幕。
  
  女记者为首富写书费尽心思
  
  郭台铭,1950年出生,是台湾叱咤风云、纵横四海的科技首富,台湾最大科技企业集团——鸿海集团的老总,其麾下企业遍及欧美,有台湾科技枭雄之称。以32亿美元的身价,位列全球富豪第170名。
  与众多的名人一样,事业成功的郭台铭成了媒体热烈追捧的对象,台湾《壹周刊》杂志女记者臧家宜就是其中之一。
  臧家宜现年32岁,是台湾《壹周刊》杂志的女记者,主跑财经科技。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与郭台铭夫人林淑如结识,当她把打算为郭台铭写一本书的想法透露给林淑如时,林淑如表示不同意,事情就此作罢。
  臧家宜又绞尽脑汁,联系到了郭台铭的秘书于慧,请于慧帮忙,引荐自己给郭台铭认识,为郭台铭撰写一本“鸿海”企业的兴起与郭台铭家族故事的书。于慧经不住臧家宜的软磨硬泡,答应试试看。
  臧家宜开始积极做一些前期准备工作。她先把自己的采访计划上报给《壹周刊》杂志社,请求为郭台铭写书,但社长认为郭台铭是台湾名流,采访难度非常大,恐怕到时不能客观地写出郭台铭,因此当场拒绝了臧家宜的采访计划。被社长拒绝后,臧家宜并不灰心,她私下去联系《财讯》出版社总编辑,总编辑权衡利弊后,对于出书计划,不置可否。
  尽管两家杂志的老总都拒绝了臧家宜出书的要求,但她并没有就此放弃采访计划,而是紧锣密鼓地筹备为郭台铭写书。
  
  贪婪恋人索要千万封口费
  
  经过于慧的游说,为郭台铭写书一事出现了转机。2006年6月12日,臧家宜在于慧的安排下第一次与郭台铭见了面。
  面对着这位稳重威严又充满霸气的商业巨子,臧家宜的心里直打鼓,但记者天生的倔强与好奇又占了上风。经过臧家宜的努力,郭台铭决定接受她的采访。饭后,郭台铭和藏家宜进行了详谈。对于臧家宜的提问,久经沙场、有着“暴君”之称的郭台铭显得非常的大度和豪气。在说到自己的管理理念时,郭台铭说:“我们要的是能团队合作的人才,不要天才,因为天才型的研发人员到哪家公司都会令人头痛,天才就让他留在天上。”这最后一句话将紧张中的臧家宜逗乐了,她“噗”地一声笑了出来,严肃的采访气氛倾刻间变得融洽起来。臧家宜又找了些比较轻松的话题,两人开始像拉家常似的聊了开来。
  也许是郭台铭觉得和这位女记者比较投缘,在于慧的安排下,臧家宜此后就出书一事又和郭台铭进行了密切的联系。郭台铭就自己的发家史作了细致的阐述。郭台铭说:“不了解我的人觉得我很霸气,其实我这个人很温柔。鸿海的成功是4000年前就已决定了!”郭台铭侃侃而谈,从最初创业的艰辛到如今的发达,郭台铭第一次完全把自己展现在了臧家宜的眼前,为臧家宜大开绿灯。因为郭台铭原本为人十分低调,一直恪守不接受采访、不参加公开演说、不任意拍照的“三不”原则,这次能够接受藏家宜的采访,应该说是藏家宜的幸运。
  对于自己在郭台铭那里所获得的特殊待遇,臧家宜欣喜不已。她回来后认真地整理着采访材料,并打算如实地把一个真实的郭台铭记录下来。
  因为一直忙于采访,臧家宜已有很久没有和男朋友出去玩了。臧家宜的男友叫黄尚平,现年35岁,与臧家宜相恋已有一年多,曾担任过4年的证券营业员,后又投资网络公司,因经营不善而倒闭,如今连个工作都没有。据说他还有赌博、伪造有价证券的前科。虽然明知道他的缺点,但臧家宜仍很爱他。
  2006年8月14日,黄尚平请臧家宜出去玩,臧家宜头也不抬地说要整理材料,打算为一个富人写书。听到富人这两个字,黄尚平的心动了一下,他忍不住问她:“你说的富人是谁呀?真的很富有?”臧家宜随口说:“就是台湾首富郭台铭啊。”黄尚平听她这么一说,好奇心大增,缠着她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复述了一遍。
  晚上,黄尚平和臧家宜又说起了富翁郭台铭,再想起自己多年来的打拼如今却还是一无所有,黄尚平不禁有些心理失衡,他对女友愤愤不平地说:“现在既然有这么一个接近富人的机会,一定要好好地利用一番,不如编造一些鸿海集团偷税漏税的丑闻,以出书相威胁,逼迫郭台铭拿一大笔钱出来,买断版权。”
  黄尚平的想法让臧家宜大吃一惊,她觉得这个做法风险太大,不能为了钱出卖自己的良心。黄尚平狠狠地瞪了她一眼:“你懂什么,这样的机会这一辈子只有一次,如果不努力抓住,也就错过了。”在黄尚平的极力鼓动下,臧家宜不禁有些心动了。
  2006年8月22日,臧家宜在黄尚平的授意下发了封电子邮件给于慧,表示将出版《烈日灼身,你所不知道的郭台铭》一书,并希望郭台铭代为写序。看到这个耸人毒辣的书名,于慧立即拨通了臧家宜的电话,询问全书的内容,并以警告性的口吻叫她换一个书名。而臧家宜在黄尚平的训导下已经是财迷心窍,她生硬地对于慧说:“这个书名很有卖点,怎样写书,我自有主张。”第二天,于慧把臧家宜出书一事禀报给郭台铭,郭台铭沉思了一会说:“先看看,如果她硬要这样做,肯定会有下一步行动。”
  9月20日,臧家宜将书的目录寄给郭台铭,郭台铭发现有“鸿海集团在美国逃漏税”、“鸿海集团在大陆逃漏税并教唆人头坐牢”和“鸿海集团大陆雇用劳工违法收取中介费”等3个主题。这3个歪曲事实的主题让郭台铭感到触目惊心,如果报道出来,对自己和公司的声誉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毁。他愤怒地质问臧家宜究竟想怎么样,为何要出尔反尔,歪曲事实,不顾后果,并表示如果按这样的主题写,他决定放弃出书,说完挂断了电话。
  没成想这正合了臧家宜的意。晚上,她把郭台铭的话复述给黄尚平听,黄尚平狠狠地说:“既然这样,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要搞就搞大的,要他个几千万再说。”
  2006年10月15日,急功近利的臧家宜再一次与郭台铭通了话,她厚颜无耻地狮子大开口:“郭董,您不出书也可以,但你得给我100万美金(约台币3200万)买断版权,否则我便和《财讯》合作,让这本书面世。”郭台铭强压住心头的怒火,反问臧家宜:“你一个小小的记者,怎么会这样胆大包天,贪得无厌?是什么人在背后指使你?”一直在臧家宜耳边关注着事情进展的黄尚平一把抢过话筒,他激动地喊道:“告诉你,我是臧家宜的男朋友,是我教她这么做的,你几十亿的身家,100万美金算什么!”
  
  女记者赴约“交易”被捉现行
  
  面对臧家宜的威胁,郭台铭震惊之余,愤怒不已。他没想到一个小小的女记者,竟然会暗藏着这样卑鄙无耻的恶念。如果自己向她妥协,不加以打击,势必会增长这种邪恶思想的蔓延。
  于是,郭台铭指示于慧暗中录下了从今与臧家宜来往的电话内容,掌握证据。为此,于慧分几次给臧家宜打电话,希望她能慎重考虑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要为了金钱不择手段,走入歧途。但掉进钱眼里的臧家宜已深深地陷了进去,听不进任何劝告。
  为了不使公司产生负面影响,郭台铭悄悄地指示于慧,秘密与臧家宜碰面,表明希望不要出书,郭台铭愿意买断版权。这让臧家宜很是欣喜,她不禁在心里窃笑,想不到叱咤风云的郭台铭竟会败在她一个无名小卒的手下。令臧家宜做梦也想不到的是,郭台铭暗地里迅速作出了两种打算。
  郭台铭决定放长线,钓大鱼。他一边向台北检署秘密地报了案,一边派出部下与她交涉买断版权事宜。
  11月25日,他派出于慧最后一次与臧家宜进行谈判。于慧以怀疑的口气说:“谁知道你拿了钱后,到时候还会不会继续出书呢?”臧家宜说:“如果你们拿了钱,我保证不出书,如果不信,可以找律师签保密协议书,如果我违约,愿意赔偿1亿元新台币。”听完臧家宜与于慧的谈话录音,郭台铭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随后约定2006年12月14日下午在台新银行贵宾室进行“交易”,臧家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郭台铭在确认臧家宜会按期赴约后,叫于慧迅速向警方汇报了情况。于是有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随后,警方在臧家宜住处查扣恐吓电子邮件,发现她已写了3万字的文章。
  此事发生后,《壹周刊》立即召开紧急会议,以“偏离记者的职场伦理”为理由将臧家宜开除,并立刻以书面形式向郭台铭道歉。
  而臧家宜从被捕后就不断喊冤并辩称,她从头至尾都没有开口向郭台铭要钱,她是遭到设计陷害。与《财讯》出版社合作出书,是一宗商业交易,书出版后的价值绝对超过3200万元新台币,卖给郭台铭的版权还算便宜!对此,《财讯》总编辑则表示,确实与臧家宜商讨过为郭台铭出书一事,但并没有正式进行签约。
  臧家宜以出书为由,敲诈勒索台湾首富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台湾岛内有学者指出,臧家宜利用职务之便,向采访对象勒索,不仅破坏了记者应有的形象,更严重地打击了媒体的形象。
  在警方调查时,臧家宜强调下一步将要求保全证据,透过司法维护自己的名誉。而臧家宜的种种动作,鸿海方面暂时没有响应,台湾首富郭台铭与《壹周刊》前记者臧家宜的战争,势必会从言语争战转到法院解决。
其他文献
沈阳创建中国北方“光谷”  规划面积为20平方公里的沈阳光电信息产业园,4月28日启动,其发展目标是建成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环境最优的光电信息产业创业基地和光电产品制造基地,最终成为中国“北方光谷”。  产业园启动的当日,总投资达64.5亿元的欧美亚总部基地、辽宁先锋国际软件外包出口基地、德信手机研发生产与沈阳工程学院光能源大学科技园等4个项目同时举行了开工仪式。  沈阳光电信息产业园启动后,将重点
期刊
据海外的一些资料记载,明成祖朱棣的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达东非莫桑比克的海岸索法拉地区,这有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华人涉足于莫桑比克。另据生活在莫桑比克的老侨民口述,莫桑比克的华侨历史已有220余年,但最早定居下来的华侨是谁?因何种原因或以何种方式抵达此地?现因缺乏详尽的史料而无从考证。真正具有文字实效的记录约在1875年之后,第一批华人移民蹒跚地踏上这块非洲人的土地,开始他们异常辛酸的创业之路。  
期刊
65万移民具申请意大利长期居留资格  5年前,意大利政府曾大赦非法劳工,有65万非法移民获得了短期合法工作居留。随着时间的推移,依据意大利的法律, 65万在2002年通过大赦获得居留的移民,今年终于盼来了申请长期居留的机会。  2002年的大赦始于9月10日,当时规定在此日期前3个月,也就是从6月10日开始,给非法移民提供工作的雇主可以填写一份声明和缴纳相应税款,便可以使这名非法移民的身份合法化。
期刊
随着澳大利亚各高校成绩陆续发榜,留学生中有一些上了一年8门课程的学生,居然有4-8门课程考试不及格,或者出勤率不足80%,这样的学生即将被学校勒令要么7天内参加听证会说明其原因,或者接受被学校开除的决定。由于大部分这样的学生主要原因都是学习能力问题,或者是个人一些因素,所以这样的签证被学校报移民局后,面临的就是移民局直接取消签证。除非申请人可以提供出受到不可抗力和令人同情的因素影响的可靠证据。  
期刊
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进入了一个加快建设和进一步完善时期。这项宏大的事业不仅将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更坚实的基础,也将为市场经济和现代化进程提供有力支持。但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涉及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加强对社会保险资金的监督管理等诸多问题。在这些方面,国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有重要借鉴意义。由于世界各国国情的不同决定了社会保障模式的差异,从资金运作的角度看,目前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四种代表
期刊
近年来,持有自考文凭或专科文凭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自考生和大专生开始把目光投向出国深造。现在中国的自考和大专文凭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学校的认可。目前包括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20多个国家都承认中国教育部颁发的自考生和大专生的学历证书,这种认可包括学历互认和学分互认,所以这部分人群留学可选择的国家和专业仍然较多,但是他们的申请难度要比一般的本科生大。  此外,
期刊
赴英读科学技术和工程将面对严审  新加坡最高专员公署日前发文告说,从现在起,要到英国修读科学、技术或工程的非欧洲经济区研究生,必须根据技术修读核准制度领取许可证。  研究生必须在获得许可证后,才能申请学生签证。有意申请者可到英国外交及联邦办公厅网站www.fco.gov.uk下载申请表格,或发电邮到atas@fco.gov.uk索取。  文告说,这个规定只影响修读工程、科学和技术的部分领域研究生,
期刊
中国首个副省级  城市“慈善日”成立  中新社沈阳9月1日电(石岩)9月1日是首个“沈阳慈善日”,也是中国首个副省级以上城市、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确定的“慈善日”。  在首届“沈阳慈善日”当天,沈阳市倡导全市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捐一日工资”、驻沈部队官兵“捐一日津贴”、个体劳动者“捐一日利润”、中小学生“捐一日零花钱”、普通市民“捐一元善款”的“五个一”慈善日系列捐赠活动。  慈善日期间,
期刊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赴日留学的新华人,经过十几年的拼搏,大多在日本学有所成,安家立业,而他们的子女也在异国他乡渐渐成长起来。  这些华人孩子,也在日本经历着文化摩擦、文化冲突和洗礼。他们所经历的甜酸苦辣,也是艰辛地养育和培养他们的父母的甜酸苦辣,而他们在异国文化环境中形成的性格和意识,有时使他们的父母感到喜悦,但是也有许多时候使他们的父母惊愕、不安和烦恼,不知所措,他们在过去的艰苦奋斗中刚刚愈合
期刊
做保姆无需技能,带孩子、打扫房屋只要有足够耐心和爱心就可以胜任。在美国,有一批华人女性在做保姆。  华人保姆的群体比较特殊,她们大多没有菲律宾保姆挣得多,她们没有美国文化的背景,也不会英文,她们带着各种不同的目的和不平衡的心态走进这个群落。这几年她们似乎很“红火”,中文报纸上找保姆的远远多过提供保姆服务的,纽约的一家职业介绍所最高的纪录是曾经3天之内送走17位保姆。但华人保姆都有着各自的酸甜苦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