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区樗蚕的生物学特性及人工饲育技术研究

来源 :蚕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ywhywhy_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樗蚕(Samia cynthia Walker et Felde)是一种珍贵的泌丝及食用昆虫资源.通过室内及野外人工饲育的方法,观察分布在辽宁地区的樗蚕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发现与分布于其它地区的樗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辽宁地区的樗蚕年发生1-2代,喜食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山花椒(Zanthoxylum schinifollum)、枣树(Zizyphus jujube)、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等的树叶,幼虫4眠5龄,龄期经过25-37 d,饲料种类不同可造成龄期差异;以蛹滞育.人工饲育樗蚕可采用小蚕室内育,大蚕野外育的饲养形式;种茧保护可采用柞蚕(Antheraea pernyi)的种茧越冬保护技术与方法,春季种茧出库后在温度20~23 ℃、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暖茧,成虫交配时间超过4 h的卵孵化率较高;樗蚕的主要病害有细菌性软化病、白僵病、微粒子病,春、秋季野外饲养的樗蚕易被蚕饰腹寄蝇(Blepharipa zebina)寄生危害.樗蚕茧丝的纤度为1.80~3.60 dtex,茧层丝胶练减率平均为25%,茧丝中的丝素蛋白约78%.
其他文献
对中国26个人群中Y染色体小卫星位点MYS2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MYS2*4是常见的等位基因类型,MYS2*3在中国不同人群中分布差异很大(0-32.4%);并对该位点在不同人群中分布
简述化学灌浆工艺流程,介绍化学灌浆在大坝基础处理中的质量控制指标及质量检查控制指标。 The process of chemical grouting is briefly introduced. The quality control
分析了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安全管理面临的新挑战,指出了部队安全管理出现的新形式,探讨了当前抓好部队安全管理,维护部队安全稳定的对策建议.
本文针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采场的实际特点,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标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采场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分析,指出金属非金属矿山露天采场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
目的 了解脑红蛋白 (NGB)mRNA在大鼠脑内的定位。 方法 用地高辛标记的cRNA探针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NGBmRNA在成年大鼠脑中的正常分布。 结果 NGBmRNA在成年大鼠
目的研究X射线全身照射对小鼠骨髓细胞p53、wafl、gadd45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以探讨电离辐射诱导小鼠骨髓细胞G1阻滞的分子机理.方法采用Northern blot和半定量RT-PCR方法分
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环保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推动我国环保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深入开展,对当前落实党中央的关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非常重要意义。环保部门在信息化基础建设上一
目的: 降低鼠源性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SZ-2的免疫原性, 为其进一步研究、应用奠定基础.方法: 用Trizol试剂从SZ-2杂交瘤细胞抽提RNA, 应用RT-PCR技术, 扩增出SZ-2重链、轻链可
住房问题一直是影响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哪种配置住房的方法最有效也一直是学术界理论界讨论的话题。本文主要从理论上介绍四种住房配置的方法,并进行简要分析,从
采用杂交育种和系统选择的方法,育成强健性夏秋用皮斑双限性家蚕品种夏月×秋玉.实验室和农村生产鉴定结果表明,新品种不仅具有强健好养、发育整齐、可根据幼虫体色和斑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