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危机:解析日本第二代直升机母舰

来源 :航空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cc8541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极富争议的命名
  2009年3月18日,首艘16DDH直升机母舰“日向”号进入日本海上自卫队服役,2号舰“伊势”号也于2011年3月16日服役。这两艘军舰虽然也称为直升机驱逐舰,但其平甲板-岛式舰桥的构型、13500吨的标准排水量(满载排水量17000吨),都与之前的“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截然不同。但日本仍未满足,在建造第2艘“伊势”号的同时,日本防卫省继续规划建造后续的大型直升机驱逐舰,其用途按照日本人的说法是接替“白根”级。在2011年10月初的时候,正式提出了22DDH大型直升机驱逐舰的建造计划,并于2012年1月27日在位于日本横滨市的石川岛播磨重工安装龙骨。22DDH的首舰“出云”号,延续了用日本古代小国名命名的传统。但在二战中,日本海军派驻中国的第1外遣舰队(第3舰队)旗舰也叫“出云”号,作为日军侵略的急先锋,该舰在中国可谓罪恶累累,后被盟军空袭击沉。在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夕,悍然以这样的舰名命名日本海自最大的战舰,只能加深周边国家对日本政治动向的疑虑和担忧。
  整体布局
  22DDH “出云”号可以看作是“日向”级的升级放大版,但其规模比后者大很多。22DDH的标准排水量19500吨,满载排水量27500吨,舰长248米,舰宽38米,外形尺寸远大于“日向”级。该舰全长超过了日本最大的军舰“摩周”级补给舰,同时也超过了意大利“加富尔”号航空母舰(全长235.6米),以及西班牙新制造的“胡安·卡洛斯”战略投送舰(全长230.8米);舰宽也比“日向”级多出了5米。舰型为类似航空母舰的全通式飞行甲板、右舷舰岛布局方式。该舰的“密集阵”近防系统移至舰桥前,并增加了最新的“海拉姆”近程舰空导弹系统。
  22DDH宽敞的甲板空间有助于提高舰载机的起降与停放等运作能力,在舰体尺寸扩大的情况下,其吃水深度与16DDH一样,同为7米,主要考虑的是为了降低今后停泊港口与码头泊位的水深要求。
  强调多用途
  从主要性能参数看,22DDH除了加大舰体外,另一特点是非常强调多功能与多用途。同其他日本大型军舰相比,22DDH在设计时就考虑到了运输的问题,在该舰的右舷处设有专门的车辆库,可以搭载50多辆陆上自卫队的3.5吨级卡车。同时,22DDH在补给能力、医疗能力等方面也有大幅度的提高。
  22DDH不仅具有运输物资的能力,还拥有在海上对舰艇之间快速输送的能力。22DDH拥有充足的燃料与一套高效的补给系统,可以长时间独立执行作战任务;或在没有远洋补给舰的情况下,为舰队内的其他舰只进行综合补给。
  22DDH拥有完善的医疗救护能力,在舰内设有35张医疗床位,可在船上实施大型手术,使得该舰拥有医疗救护船的功能。日本在舰船多用途上十分符合现代潮流。法国的“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和西班牙的“胡安·卡洛斯”战略投送舰在建造中都体现了一舰多用的概念,日本人这么精明的算计,不会不借鉴的。
  强劲的动力系统
  16DDH直升机母舰采用了4台25000马力(约18375千瓦)的燃气轮,舰体尺寸增加的22DDH也装备了四台LM2500燃气涡轮机,单机功率提高到了33600马力(约24696千瓦),使最大航速维持在 30节(55.5千米/小时)的水平。22DDH的舰上电力由LM500燃气涡轮发电机提供,每个机组功率约6000马力(约4410千瓦);LM2500燃气涡轮主机与LM500燃气涡轮发电机都由美国通用电气授权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生产。
  全通式飞行甲板
  与“日向”级相比,“出云”号的甲板更加宽敞,长度也有所增加,而直升机的起降位置也达到了5个。这些都增加了“出云”号的航空兵力投送能力。“出云”号没有采用“日向”级的舷内升降机,而是采用了舷侧升降机。舷侧升降机虽有结构复杂、抗风浪能力差的缺点,但能运送更大的舰载机,同时也便于起降固定翼飞机。这也是现在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普遍采用的升降机布置方法。从这一点看,22DDH为将来F-35B之类的舰载机上舰做好了准备。
  舰载武器
  22DDH没有安装先进的MK41垂直发射系统,也没有安装“海麻雀”防空导弹和“阿斯洛克”反潜导弹等,但是自身拥有较强的防空作战能力。防空系统为两套“密集阵”防空系统和两套“海拉姆”防空导弹系统。“密集阵”系统采用的六管20毫米火炮,而“海拉姆”使用舰空导弹。二者相结合,炮弹合一,有效增加了杀伤范围,增大了拦截概率。
  舰队指挥中枢
  22DDH“直升机驱逐舰”拥有强大的电子作战能力。由于该舰没有安装“海麻雀”等中程防空导弹,而“海拉姆”拥有自导系统。所以,没有采用FCS-3有源相控阵雷达,只是采用了简单的OPS-50对空雷达系统,主要担负对空搜索/监视以及航空管制。相较于FCS-3型雷达,OPS-50雷达经过进一步改良,最大搜索距离增加到360千米以上。
  22DDH“直升机驱逐舰”本身就是作为反潜主力来使用的,除了利用舰载直升机执行反潜任务外,也有可能安装OQQ-22声呐系统。该系统是日本最新通用驱逐舰19DD“秋月”级的主动声呐系统。但是从舰队安静性要求来说,使用主动声呐系统很容易被远处的敌舰侦测到,因此,该舰还应安装有舰艏被动式声呐系统。
  舰载机的选择
  日本不能正确面对战争历史,也是中日之间争端不断的原因。近代日本,几乎就是伴随着对中国侵略与掠夺而崛起的。在二战战败后的经济恢复时期,日本政府尚能比较清醒地认识过去的侵略历史,对国内的右翼还有一定的压制作用。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日本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在谋求正常化国家地位的口号下,日本政府不断美化侵略战争,内阁成员屡屡参加拜鬼事件,甚至政府首脑也经常发表过激的言论。这些言行无疑会受到了全亚洲人民的强烈谴责。而日本对国内极右翼势力的纵容和支持,也表明政府的政治立场,正向着军国主义的方向渐行渐近。这是对人类正义和良知的公然挑衅。
  日本谋求正常化国家地位的一个主要突破口,就是解除没有宣战权的和平宪法,获得主动交战的权力,同时大力扩充军备,为发动新的侵略做好准备。冷战期间,为了应对苏联在北方的军事压力,日本在美国的支持下,建立了一支精干的军事力量,特别是空中和海上力量,质量相当高。冷战结束以后,日本的北方威胁已经消除,但日本并未停止国防建设的步伐,目光开始转向了东海,武装力量建设的重点,首选的是海上力量。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再次掀起了军用舰船的建设高潮。其海上力量虽名为海上自卫队,但实力早已超过了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海军。日本海自的建设采用了“多试少造”的模式,每一级的建造数量不多,但新舰型推出得很快,并且一型比一型的排水量大、技术水平高,还保证了各舰的舰龄都不大。到了90年代,已经开始建造装备“宙斯盾”系统的“金刚”级驱逐舰。“金刚”级驱逐舰的综合作战能力与美国最先进的“阿利·伯克”级驱逐舰性能不相上下,在某些方面还超过了美国海军,“金刚”级驱逐舰甚至还拥有了一定的战区反导能力。同时,日本海自的舰队规模也越来越大,从最开始的所谓 “八·八舰队”(舰队编成为8艘水面舰艇和8架舰载直升机),一直发展成后来的“九·十舰队”。“八·八舰队”这个称呼同样来自前日本帝国时期(主力舰队编成为8艘战列舰与8艘战列巡洋舰)。旧海军时期的名称再次复活,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日本在历史上的扩张与侵略的本性。至此,东北亚地区的战略平衡被打破了。
  到了21世纪初,日本海上自卫队在质量与规模上都仅次于美国海军,已经成为了亚太地区极有影响力的海上力量。而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乏舰载航空兵力,无法在远洋独立遂行作战任务,尽管这样的作战任务根本不是以专守防卫为目标的海上自卫队的职责。2009年,日本装备了首艘16DDH直升机驱逐舰“日向”号。这种全通式甲板的新直升机母舰,明显不同于早年生产的“榛名”级和“白根”级直升机驱逐舰。该舰的出现,极大加强了日本海上自卫队的舰载直升机力量,增强了舰艇编队的远洋反潜能力。其独特的舰型,也让人怀疑日本未来发展航空母舰的企图和构想。果然,随着更具航母特性的22DDH的出现,日本大力打造舰载航空兵的目的昭然若揭。不仅22DDH本身可在需要时改装成轻型航母,下一步正式建造真正的航空母舰,也不会太出乎人们的预料。拥有了航母空母舰这种强大的进攻力量的日本海上自卫队,也很难指望它仅仅被用于自卫。
  日本军事实力能有如今的发展,最终是在美国的暗中扶持下才获得的。美国将战败的日本重新武装,并在自己的控制之下壮大日本的军事实力,其目的是为美国的全球战略服务。无论是冷战时期对抗苏联,还是在当前与中国不断发生摩擦,都在美国的整体战略框架内。钓鱼岛争端及东海问题,只是具体的表现而已。制造中日的矛盾与冲突,可以拖住中国经济发展的步伐,维持美国全球第一的政治、经济地位,又可以名正言顺地将军事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亚洲,完成美国全球战略的转换,顺便还可以继续控制日本。
  只是,放出日本当先锋的做法,其实是一柄双刃剑,在伤人的同时也容易伤己。在谋求正常化国家地位的同时,日本国内军国主义思想复活,右翼势力迅速发展,就是很好的表现。这一现象不仅引起了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亚洲国家的高度关注,也值得美国的警惕。
  日本军事实力的发展,特别是海上力量的提高,无疑加剧了目前东北亚的紧张局势。韩国海军、俄罗斯太平洋舰队都在进一步加强实力。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海军的发展速度也很快。虽然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相比,中国暂时还有一定差距。但随着“蓝水海军”的建设加速,以及“辽宁”号航母逐步形成战斗力,这种差距在很快缩小,并最终会形成超越。
  反观日本,在发展军事力量的同时,必然会引发东北亚各国极度不安。这种做法既不能真正扼杀中国的崛起,也无益于日本获得正常国家地位。正像媒体指出的那样,日本重回军国主义的企图,必将落得二战中那艘“出云”号同样的下场。
其他文献
中航工业掀重组浪潮  根据中航工业贯彻“五化”战略中“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的要求,要实现集团公司专业化资本整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 1月6日,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阎良正式揭牌,国内首家飞机业务板块重组上市完美收官。进入12月,中航工业迎来加快资本重组的新一轮“冲击波”,旗下各板块动作频频。中航工业成立五年来,对所属100多家企业进行了整合,组建了19家专业化的子公司。旗下
自从2012年7月美国海军陆战队将首批12架MV-22B“鱼鹰”倾转旋翼机从加州圣迭戈运抵日本山口县岩国基地后,这个既能像直升机垂直起降,又能像固定翼机快速巡航的“空中怪兽”就让日本社会不得安宁,普通民众担忧其糟糕的安全记录会带来“不测之灾”,而醉心于与美国军事结盟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却急于通过允许部署“鱼鹰”来表白忠诚,进而“挟美自重”,在钓鱼岛问题上“硬对”中国。正因为“同床异梦”,令上台不过一
现在,不少读者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福特”号航母为什么会减少一根拦阻索?一种说法是因为采用电磁拦阻装置的缘故;还有人则认为这是着舰精度提高了,不需要太多的拦阻索也能保持舰载机着舰时的挂索概率。前者显然是错误的,因为拦阻装置不管是电磁还是液压,都对提高挂索概率没有任何关系,安装几台拦阻装置就有几根拦阻索。那么后者的说法是否有道理?  在媒体上有这样的说法:拦阻索的根数与舰载机着舰后的挂索概率有关系,
2011年12月4日,伊朗国家电视台突然播出了一条新闻,称伊朗军方在东部地区击落了一架美国RQ-170“哨兵”(sentinel)无人侦察机,并在几天後又公开播出了RQ-170无人机的画面。作为美国的最新型隐身侦察平台,“哨兵”原本应该来无影、去无踪,秘密地徘徊在空中,窥探和搜集别国的各种情报,然而此时却几乎“毫发无损”地落入伊朗手中,彻底曝光在世人目光下,无疑令美国极为难堪,也让原本已经僵持不下
画中的CV-12号航母并不是参加轰炸东京行动的“大黄蜂”号,而是“埃塞克斯”级航母的第4艘舰。1943年美海军为了纪念这次行动将,再次该舰命名为“大黄蜂”号。真正参加轰炸东京行动的“大黄蜂”号(CV-8)实为“约克城”级航母的3号舰,该舰在瓜岛海战中被击沉。  B-25轰炸机是美国北美航空公司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设计生产的中型双发轰炸机,它是以美国一位有名的将军的名字命名的。它于1941年圣诞节前夜
滇池路103号·中孚大楼  仁记路97号在哪里呢?仁记路现已改名为滇池路,如今的滇池路97号是中国建设银行上海分行大楼。但查阅旧资料的时候发现,仁记路97号曾经是当时中国最好的面粉厂之一,孙氏通孚丰集团建设过一栋中孚大楼;再查,中孚大楼现为滇池路103号,是中国建设银行(第四支行)。那么就确定了,这里是等待搬入新居而暂时落脚的欧亚航空公司旧址所在。  1936年,是上海滩最繁华的时刻之一,比之战后
1970年3月31日,日本左翼激进团体赤军分子登上由东京前往福冈的国内航班,途中将这架名为“淀”的客机劫持。他们要求飞机前往朝鲜,但机长却试图迫降韩国汉城(今首尔)附近的金浦机场。事隔30年后,当时曾亲自参与对“淀”号客机实施营救的韩国空军退役航空管制员蔡熙锡向韩国《月刊朝鲜》记者讲述了那段往事。  拿着中学生地图去朝鲜  1970年3月31日上午,东京羽田机场,以田宫高麿为首的9名赤军成员登上前
2012年11月,我有幸被百年灵喷气表演队(Breitling Jet Team)选为幸运观众参加第九届中国航空航天博览会,并参加他们在珠海的各项活动。  其实在今年10月16日,百年灵喷气表演队入境中国的第一站——呼和浩特白塔机场,我就已经先睹为快了。7机箭型编队通场,依次脱离编队并加入小航线着陆的画面吊足了我的胃口,以前只是在电视节目中看到百年灵喷气表演队的精彩表演,如今有机会亲眼观看这个世界
随着未来经济政治的发展,航母战斗群的任务发生了变化,面临的威胁也日趋严重,特别是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的出现对航母构成了新的威胁。航母基本功能是作为飞机搭载平台,其作战效能通过舰载飞机来实现,舰载机决定着航母的攻击和防御能力,是现代海军实现集群、高效、远程打击的核心。随着空天飞机技术的发展,空天飞机的攻击能力、侦察能力、信息传输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不断提升,未来航母战斗群的明日当家主力很可能是类似好莱坞大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这段毛主席著名的语录,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对当年曾在莫斯科大学礼堂亲耳聆听毛主席讲话的留学生关桥来说更是倍感亲切。新中国建立之初,国家面临的首要任务是恢复千疮百孔的国民经济。在“以苏为师、以俄为师”的口号下,国家向苏联派遣了大批留学生。祖国对留学生寄予了厚望,在一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