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孙中山的义务教育思想

来源 :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xingshua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孙中山认为,民生主义的最高境界就是要通过教育来提高民众的素质。孙中山的义务教育思想包括:基于历史、现实和发展的原因,中国必须普及义务教育;应该实行平等的教育权,所有的中国公民都必须接受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必须免费,政府不但要免收学童的学费,还要解决他们的衣、食、住、书籍等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国民经济,为义务教育提供充足的经费;要普及义务教育,还必须重视师范教育,特别是女子师范的教育,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孙中山;义务教育;教育权
  在孙中山一生的革命实践中,他以革命家、政治家的敏锐与思想家的深沉,一贯重视教育,并在许多论著和演讲中,阐述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许多问题,形成了深刻的教育思想,指导了民国时期的教育决策,揭开了民国教育史的新篇章。孙中山的教育思想内涵丰富,本文就其义务教育的思想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实行义务教育的原因
  孙中山普及义务教育的思想是基于中国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多个因素。
  从历史上看,几千年的封建统治者剥夺了广大民众受教育的权利,造成现实中教育落后、民智衰退的严重局面,国民当中目不识丁者十有七八,妇女识字者百中无一,说明国民受教育的程度极低。
  从革命和建设的观念出发,孙中山也认为普及义务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而教育是人的智力开发、素质培养、能力提高的重要手段。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都应受教育,此乃国家建设、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全体国民皆有受教育的权利,提高科学文化程度,民族才能兴旺,国家才能富强。
  孙中山还曾多次指出:中国应该像西方国家那样讲究“教养之道”,做到“学校遍布中国”,通国之人,皆奋于学。他认为西方各国近世崛起的根源就在于“人无贵贱皆奋于学”。要想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积贫积弱的状况,不发展教育是不行的,只有“多设学校,使天下无不学之人”,中国才可以与西方相媲美。
  孙中山把人口的质量看作国家强弱、民族兴衰的重要因素。他认为,中国国土辽阔,地带温和物产富繁,实占天然之优越,剩下来就是人口的数量和质量问题了。表现在实业技术和人才的缺乏。这正是民族资本发展困难的原因之一。“养老之制,育儿之制,周恤废疾者之制,普及教育之制……凡此皆民生主义所有事也”。
  孙中山遵循循序渐进的教育规律,认为实行普通义务教育是发展高等教育的基础。他十分关注教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认为普及义务教育首先应普及普通教育(尤其小学教育),然后再普及中等教育。教育的顺序应该“由幼稚园而小学而中学,当陆续按级而登,以至大学而后已”;而在各级学校教育中,“中小学校之急应开办,当视高等专门为尤要”。可见,孙中山始终重视普及义务教育,强调发展普通教育。
  孙中山热切地希望中国人民接受良好的教育。他看到,中国人民知识程度的不足,传统的封建思想在农民中根深蒂固,他们都习惯于做奴隶,而不知道做主人,所以人民的觉醒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前提。
  孙先生曾对中国的教育抱有很大期望,热切地希望“欲使中国教育居世界第一等位置,必当使全国人民无不识字,有一百数十万的专门学者,有一万几千的发明家,必如此乃可以为世界第一等教育”。
  二、免费义务教育
  孙中山主张普及义务教育必须免费。他认为:“让人人都能读书,才可以说是普及义务教育制度;若是不然,便是贵族制度,便是资本制度。” 民国元年(1912年),孙先生提出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条件下,法定男子5~6岁入小学堂,以后由国家教之养之,至20岁为止,并视此为中国国民的一种权利。1920年,他在《地方自治实行法》中强调说:“凡在自治区域之少年男女,皆有受教育之权利。学费、书籍与及儿童衣食,当由公家供给。” 1922年1月,孙中山又提出无论贫富,凡在10岁以下的儿童,都要“给教育到底”。1924年4月,他在广州对广东第一女子师范学校的演说中更加明确指出,“要那些穷家小孩子都能读书,不但是学校内不收费,有书籍给他们读,还要那些读书的小孩子有饭吃,有衣穿,有屋住;要那些小孩子自出世以后,自小长成人,国家有教有养,不要小孩子的父母担忧。” “无论贫富,凡在10岁以下儿童,都要给教育到底。”“多办义务学校,让一般没有钱的人都可以去读书。”
  孙中山认为义务教育的经费由国家拨付,使那些家境贫困的人不至于辍学。要使贫苦儿童都能安心上学,就要免收学费,并且要解决他们的衣、食、住、书籍等问题。因此,他主张学费、书籍与学童之衣食全由政府供给,以免除贫苦学童的后顾之忧。
  三、办好义务教育的条件
  孙中山认为,要想发展教育,必先发展经济,仓廪实而民知礼节,衣食足而民知荣辱,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才会有受教育的要求。他认为,繁荣的经济是发展义务教育的坚实基础。他主张通过发展铁路、矿山、航运等国有经济来筹集资金,满足义务教育发展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达到免费普及义务教育,他还极力主张招商引资,利用外资,利用外才,以发展生产,繁荣经济。
  孙中山在强调普及义务教育,广泛开办教育的同时,指出必须有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必须开设师范学校,培养更多的合格师资,发展师范教育是普及义务教育的当务之急。孙中山对师范教育特别重视,肯定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做“国民之模范”,他认为要普及义务教育就必须解决师资问题。“欲兴办中小学校,非养成多数教员不可。欲养成多数中小学教员,非多设初、优级师范学校不可。”
  他认为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合格的教师是普及国民教育的关键。他说:“欲四万万人皆得受教育,必倚重师范,此师范所而急办者也……惟有学识,方可担任教育:盖学生至学识,恒视教师以为进退,故教师之责任甚大。”
  【参考文献】
  [1]郭海清.民国时期的广州教育[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3.
  [2]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1.
  [3]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一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4]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二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5]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五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5.
  [6]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六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7]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十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
  [8]舒城新.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下册),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9]何国华.民国时期的教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6.
  [10]韩剑锋.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研究[M].北京:三联书店, 2013.
  [11]王来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新探索[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
  [12]董一冰.刘少奇民生思想研究[M].北京:中国文献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期刊
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是政府预防和解决行政争议的重大举措,是提高行政机关良好形象和行政效率的良好路径.本文从烟草专卖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出发,从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本文基于对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效果的思考,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认为当前一些农民工培训工作之所以没有取得多少实际的效果,是因为开展的职业培训没有符合农民工群体的特
民生新闻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感染力,来自于在客观报道的基础之上科学、合理的运用情感元素。通过在新闻报道中注入情感色彩,能够引发观众共鸣,进而达到信息的有效传播,实现
——抓基础,提高建言献策水平.一年来,湖北省政协提案委员会坚持从提高提案质量抓起,为推进提案工作奠定基础.一是引导做好提案选题.为增强提案选题的准确性,省政协十一届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有声语言的运用,做到干净利落、简明扼要,生动活泼、鲜明形象、热情洋溢,符合教学内容需要,符合逻辑规则和语法规范;而且要善于运用无声语言,以达到传递知识信息、进行情感交流、熏陶感化学生的目的。课堂教学中的无声语言包括学生的无声语言和教师的无声语言。  一是教师对学生无声语言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无声语言无时不有,教师只要仔细观察,就会了然于心。青少年学生天真无邪,他
2012年6月,在一家知名媒体以MSN软件用户体验差、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为内容大幅报道后,网络上一度掀起了对这款全球最大的即时通讯软件可能退出中国市场的猜测。当时,MSN中国公司专门对此予以否认,并表示“我们还活着,而且活得不错”。  但5个月后的11月6日,微软公司对外宣布,MSN服务将在2013年第一季度停止,这一用户量曾超过3亿的知名通讯软件即将成为历史。微软旗下的通讯软件Skype同时在官
这些年来,信息技术在社会上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而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也开始被信息技术所改变.如今,各个行业的工作方式,也开始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比方说,高校图书馆的图
新时期高等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高等教育管理理念必须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对高等教育管理创新的内容进行了细致分析,提出了新时期高校教育管理的创新措
心情不错的时候,我会不停地吃东西.心情糟糕的时候,我也会不停地吃东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