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风险化解路径探析

来源 :西南金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984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尽管我国中小银行数量众多,但普遍存在规模偏小、管理经验欠缺、市场经验不足等问题,导致其抗风险能力弱,重大案件时有发生。本文首先介绍中小银行风险的内涵、特征与传导机制,深度剖析当下中小银行风险的根源所在,通过对比分析美国、日本、德国中小银行发展的成功经验,认为在业务空间持续受挤压、外部约束不充分的背景下,下一阶段中小银行必须紧跟外部金融形势变化和国际银行转型潮流,通过增强战略管理、强化内控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等方式,主动防控金融风险,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监管机构也需找准中小银行改革的发力点,多模式探索优化中小银行内部治理,推动完善监管与市场约束等外部治理,多措并举防范化解相关风险。
其他文献
报纸
目的 分析乳腺癌化疗病人应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的效果与使用维护策略。方法 将我院92例乳腺癌化疗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在2018年6月~2019年8月进行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将4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植入式静脉输液港化疗,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观察两组患者置管前后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化疗效果。结果 置管后两组生活活动能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是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科学精神、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课程的设置要求满足层次性、多样性、可选择性,立足于现代生活以及未来发展,引导学生关注与化学相关的生活问题和社会问题,培养责任意识与决策能力。本研究采用项目式教学,融合教学生活化理念,根据学科特点,立足于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巧妙设置生活情境,凸显知识本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已有生活经验进行理解运用,获得感悟,情感态
显热储热是解决太阳能热利用中不稳定与波动性的一种有效方式。以常见水介质作为显热储能的媒介材料,采取蓄热罐体装置实现太阳能的储放热应用。初选水箱基本形状为圆柱形,对罐底进行锥形结构优化,探究了圆锥底角分别为40°、45°、50° 3类工况下蓄热水箱的各自蓄热变化特性。利用Flunet数值软件,基于非稳态层流换热模型,对蓄热装置的体平均温度变化和体最大温度变化等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当圆锥底角为5
新能源汽车行业正处于出行行业的风口浪尖,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动辄百亿级的融资行为经常发生。基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特殊性,企业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是能否在该行业站稳脚跟的前提。为了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本文就影响融资效率的因素进行研究。本文以上汽集团为研究对象,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整车制造行业的特征,分别从融资风险、融资规模、以及融资成本以及四大能力方面对上汽集团进行详尽的行业对比分析。同时,运用DEA数
Tth DNA聚合酶与广泛使用的Taq DNA聚合酶有8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具有更适合粗样品直接扩增,对受损DNA模板有高耐受性,以及利用单酶可实现一步法RT-PCR等优势。然而,在以往研究中也发现Tth DNA聚合酶比Taq DNA聚合酶更容易产生非特异性产物,并且由于针对Tth DNA聚合酶的改造研究以及相应的配套产品开发远远落后于Taq DNA聚合酶,使得Tth DNA聚合酶的应用十分受限
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旅游的全面发展,笔者以武陵山地区为例,探讨了武陵山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策略,剖析了乡村振兴和旅游的基本发展概况。研究结果表明,乡村旅游产业的兴起,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协调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土地的内部关系,拓宽了市场资源,推动了乡村生态旅游建设。
为解决传统白酒包装作业成本高、效率和良品率低的问题,设计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酒盒天地盖定位贴合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思想,将系统划分为裱纸输送模块、纸盒自动上盒模块和视觉系统模块;将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作为主控系统,机器人、输送线、气缸等作为执行机构,设计裱纸输送模块和自动上盒模块;采用Sobel算子、模板匹配等算法设计视觉系统模块。基于此系统开展酒盒天地盖定位贴合实验,结果表明:该酒盒天地盖定位贴合系统
本文采用透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研究0.3-2.5 THz范围内本征GaSe、S掺杂2.5 mass% GaSe和S掺杂7 mass% GaSe晶体的电导率特性,并利用Drude-Smith-Lorentz模型对复电导率进行了很好的拟合。研究发现GaSe晶体的电导率实部随S掺杂浓度的增加而减小,主要是由于S掺杂使GaSe晶体的费米能级逐渐向电荷中性能级转移,载流子浓度下降引起的。本征GaSe和S掺
20世纪90年代,迈克尔·吉本斯(Michael Gibbons)提出“知识生产模式1向知识生产模式2转型”这一观点,知识生产新模式理论初步成型,并开始被频繁用于解释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现实问题,成为研究生教育领域的重要理论依据。大学,作为知识生产的主要场所之一,自然也会受到该理论的影响,知识生产模式2对大学的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推动大学人才培养不断改善,而大学对人才的培养反过来也能促进知识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