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的监控:大数据时代的信息战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ybj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0月26日,德国《明镜周刊》在报道中称,有文件显示,美国自2002年起就开始监听德国总理默克尔的手机。默克尔是出了名的手机控,她喜欢用手机上脸谱网站,热衷于发送推特信息。《明镜周刊》这样评论:“攻击她就等于攻击德国政治心脏。”
  而白宫方面却矢口否认,白宫发言人卡尼说:“我现在可以说的是,总统向总理保证,现在美国没有监听总理的通话,以后也不会。”但这一表态中所暗藏的文字游戏并没有逃过媒体的眼睛,显然“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是不是暗示过去一直都在做呢?
  楼顶的白色盒子
  从德国柏林的巴黎广场出发,走几步,便可以看到德国国会大厦,美国驻德国大使馆就建在这里。2008年,美国政府将驻德国大使馆搬到巴黎广场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剪彩仪式,时任总统小布什亲自剪彩,并邀请了4500位嘉宾出席,德国总理默克尔还受邀做了即兴演讲。从那以后,每当有高级别客人造访使馆时,总会被邀请到使馆顶楼散散步,看看风景。在顶楼天台上,国会大厦前的风景尽收眼底,甚至还可以远远地瞥见德国总理府。
  《明镜周刊》称,在美国驻德国大使馆的顶层有一个并未注册的美国情报小组,这个小组可以监听政府大楼内大部分的电话通讯内容,其中就包括默克尔的手机。该杂志援引美国国安局2010年的一份绝密文件:美国在全球共布设了80个情报服务站,专门监听所在地区政府部门的通信,这一计划简称为SCS计划。
  在大使馆进行窃听,这几乎在任何国家都是违法的,但这就是SCS的主要内容。这些服务站的复杂系统设备几乎可以窃听任何方式的通信,包括手机信号、无线网络以及卫星通信。而这些设备一般都安装在使馆的楼顶。在许多国家的美国大使馆楼顶都能见到一种神秘的白盒子,《明镜周刊》将这一装置称之为“间谍窝”,它从外观上看起来像是建筑的一部分,内部却隐藏了可用于复杂电子监视的技术。
  在美国驻特拉维夫、马德里、莫斯科、北京、柏林和斯德哥尔摩使馆的屋顶上都安装有相似的神秘白色装置。而根据《明镜周刊》公布的2010年SCS全球监控地图,可以看到中国的北京、上海、成都、香港和台北五个城市都属于被监控地点。
  自监控丑闻曝光之后,美国国家安全局成了千夫所指。值得一提的是,国安局的英文缩写NSA(National Security Agency)在其内部却有着不一样的解释:有人说这三个字母代表着No Such Agency!(根本没有这样的机构!),还有一种说法叫Never Say Anything!(永远不要透露任何信息!)这些解释都透出了这个组织的神秘。然而现在这个神秘的NSA被聚焦在舆论的拷问之下,大家都想知道,作为美国最大的情报部门,这里到底埋藏着多少秘密。
  谁是不可信任的
  2013年10月29日,针对愈演愈烈的监控丑闻,美国众院情报委员会召开听证会。听证会上,国安局局长亚历山大直接把盟国抖出来,说窃听监控的情报是与盟国共享的,这遭到一些政府官员的批评,不过亚历山大说的的确是实话。
  电影《夺命手机》中曾提到“梯队”计划,这是冷战时期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国安局联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情报机构组建所谓的“梯队”系统,利用卫星跟踪监听全球大部分的民用电话通讯、传真和数据通讯。虽然“梯队”计划里的很多服务站已经关闭,但五国合作还在继续。当初的梯队计划协议国也变成了“五只眼”协议国,共享高度机密的情报,并承诺互不监视。
  11月1日,《纽约时报》披露,澳大利亚就曾参与美国国安局一项名为“特等舱”的全球监控计划,通过其驻亚洲多国的使馆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收集情报。然而这个计划却不是什么新鲜事,因为澳大利亚方面爆出的信息显示,这样的计划澳大利亚已经跟美国合作了20-30年了。
  事实上,上述内容中无论是“梯队”还是“五只眼”,美国早已把自身与其盟友分为三个等级:第一等级国家是美国;第二等级国家就包括梯队计划中的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德国和法国则为第三等级国家,即“可信任度最差的合作伙伴”,对于这类国家的监视程度与伊拉克、沙特阿拉伯等国相同。
  据德国《明镜周刊》的报道,美国情报人员不仅入侵欧盟驻华盛顿办公室的电脑,对加密传真机进行监控,还对欧盟驻联合国代表团、欧盟总部等进行代号为“帕蒂多”的窃听活动。通过安装电子设备,获取代表团电脑硬盘中所有内容的副本。此外,欧盟总部大楼的电话系统也遭到拦截监听。
  美国国家安全局总部位于马里兰州里德堡郊区,距离华盛顿特区25英里,树林中掩映着几座大楼,整个占地面积达15公顷,戒备森严。1952年11月4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下达秘密指令:在1949年成立的国防部武装力量安全局的基础上正式组建国家安全局,全面负责通信情报工作,主要监听外国的情报信息。
  美国国家安全局名义上隶属于国防部,实则直接受美国总统领导,它的经费开支和人员编制都不受财政部的监督和约束。权力巨大的机构当然有一个权力巨大的掌门人。现任局长基思·亚历山大是美国陆军四星上将,同时兼任美国网站司令部司令。如此显赫的跨界权力让他获得了“亚历山大大帝”的外号。
  大数据战略
  《明镜周刊》的数据显示,2013年美国国家安全局拥有4万名员工,这些员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数据分析师,他们每周都要拦截上万亿份信息,通读筛选后,撰写报告,然后在报告上加盖绝密印章,分发到政府各部门官员的手中。据美国军事历史学家马修·艾德披露,美国60%的情报源自监听。而对这些报告最感兴趣的是财政部和国务院。
  2013年10月30日,《华盛顿邮报》曝光了美国国安局一份代号为“肌肉发达”的秘密监控文件,这份2013年1月9日的机密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每天都会从雅虎和谷歌两家公司的内部网络收集上百万个数据,包括电子邮件、附件、音频、视频等,秘密将其发送至马里兰州的总部数据库。对此,雅虎和谷歌都表示不知情。而亚历山大直接予以否认,他为所谓“网站数据库”披上了合法的外衣:打击恐怖主义。
  脱去军装,穿上一件T恤衫,国安局局长亚历山大不止一次出现在黑客大会演讲台上。而在美国国安局内部,也隐藏着一支鲜为人知的黑客部队,其名曰:获取特定情报行动办公室,专门刺探海外情报。据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披露,早在大约15年前,这一部队就开始针对中国的电脑信息系统发动攻击。除了招兵买马,美国国安局还加快了新技术研发的步伐,同时截获数据的途径也趋于多样化。
  而更早一些,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国安局就进行过海底光缆的实际窃听试验。在那一次实验中,操纵人员通过一艘特制的深潜器潜入海底,将一束海底光缆拉进该潜水器的特制工作舱内,成功切开一条光缆。
  如今,随着通讯方式不断升级,国安局的监控手段也在花样翻新。进入21世纪,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2013年3月2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政府将投资两亿美元拉动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 毫无疑问,如果说克林顿政府时代美国驶入了“信息高速公路”,那么奥巴马以及未来几届的美国政府将会主导这个国家乃至世界开发出“大数据波斯湾”,让数据成为新时代的石油,这样的前景完全可以预料。
其他文献
远古文明密码  探访埃及,其实是前来“猜谜”。  每每站在某一个耳熟能详的著名景点前,我如同在翻阅一本封面布满了厚厚尘诟的史册,沉浸在一种时光倒流的氛围里。往回追溯到公元前1550年,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埃及人就如同今天的游客,从四面八方长途跋渉前往神圣的吉萨高地,凭吊他们的伟大先王。  埃及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太多难解的谜团,太多的神秘。  在茫茫黄沙中遗世独立几千年的金字塔,千年不腐的
失控的军犬  一个名叫圣安东尼奥的阿富汗医生最近在犯愁,因为最近他那名经历过阿富汗战争的“病人”一直蜷缩在行军床上不愿意下来。即便他把玩具丢给它,它也懒得搭理。  于是,圣安东尼奥打了个电话给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拉克兰空军基地的美军,行为医学主任沃尔特·伯格哈特接了他的电话,经过交谈以后,他初步确认,这些军犬也像人一样患上了创伤后压力综合征。  “犬创伤后压力综合征”放在两年以前没人知道,因为这个症状
近几年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中国游客出国的人数越来越多。据世界旅游组织估计,到2020年,每年将有1亿中国人出国旅行。中国游客日益鼓起的钱袋吸引了各国商家的目光,加之中国游客具有出国购物的习惯,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中国人出国旅游的走向。为了吸引到尽量多的中国游客前来旅游购物,各国商家也纷纷学习中国礼仪,增强中文服务,甚至推出银联卡购物优惠,争抢中国游客。    英国:别让对手抢走中国游客  3个月前
1911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阳历4月27日),黄兴在广州率领起义军起义,发起了攻打总督衙门的战斗,因牺牲的七十二烈士的遗骸合葬于广州郊外的黄花岗,而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当时,由于广东的民风比较强悍,而农村中农民大众的生活又比较艰苦,许多年轻的农民抛弃了牛绳,丢下了犁锄,入团结社,习枪弄棒,形成了一股股各自为伍的草泽英雄。本来他们并没有什么太高的理想和抱负,更谈不上什么高深的思想、信仰及主义,只是
第一个英雄的诞生  1938年,美国经济大萧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失业率,犯罪率也随之水涨船高。随着社会境况的黯淡,19岁的杰瑞·西格尔脑子里有个形象越来越清晰:这是一个伸张正义的男性,脚蹬红靴身穿蓝色紧身衣,不仅如此,在他健硕的身体上还外穿这一条鲜红内裤:他是钢铁之子,是未来的光芒,他是超人。  几年以前,当杰瑞还是个学生的时候,他就创作过类似的形象:那是一个光着脑袋的邪恶形象,也叫超人,不过没能
迅雷正在“双战线作战”。  其中一条战线在法庭,包括索尼、华纳、环球等在内的7家音乐公司联名状告总部位于深圳的迅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迅雷”),以“向网络用户提供侵权音乐制品的复制品”为由,提出了2050万元的高价索赔。而迅雷对此的回答是,他们只提供搜索功能,那些侵权的音乐均来自第三方服务器,并非迅雷“提供”。这个理由与此前百度音乐侵权官司的口径一致:我们只是平台。  音乐公司则咬住了迅雷
看世界:在中国,日剧和韩剧一度都很受欢迎,还形成了哈日、哈韩族,但不少人认为相比韩剧,日剧更深刻有内涵一些,您怎么看?有研究显示,看日剧、美剧的人学历更高、收入更高,您认同吗?  唐辛子:这点我不是特别认同。当然我不敢反对,因为自己没有专门为此做过调查。但我不认同的原因,是我知道我周围有不少博士(主要是女博士),她们看韩剧看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泪的。就连在国内家喻户晓的“小豆豆”——《窗边的小豆豆》作
政治人物的一言一行往往有着强烈的象征和寓意。领导人的着装及其色彩往往与时局与政局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其实也是一种语言,不仅传递着领导人的个性信息,也传递着丰富的政治信息。衣服也是少数全球共同的话题之一,因此也是一种最强有力的沟通工具。对于国际舞台上的政客,面对纷繁复杂的多国语言,只有衣着语言是通用的,所以也是无价的。不承认这一点不是清高,而是愚蠢。  国务卿的衣服会说话  你见过扎小辫的希拉里吗?除
嘲讽总统  可能遭牢狱之灾  据俄新社近日报道,波兰人弗雷奇制作了嘲讽波兰总统科莫罗夫斯基网页,可能因此面临5年有期徒刑。他制作的网页包含了嘲笑科莫罗夫斯基的照片贴画、电脑游戏和其他材料。4月份,波兰国内安全局对弗雷奇的住宅进行了搜查,并带走了他的电脑和笔记本。此后,检察院起诉这位年轻人犯有侮辱国家元首罪。而弗雷奇表示,他不认为自己犯罪,也不为制作网页感到后悔。  瑞士前银行家举报偷税获巨奖  据
提起巴西,无论是足球迷还是普通人首先想到的恐怕都是那支在世界足坛上久享盛誉的桑巴军团。对巴西人来说,足球是运动,更是不可或缺的主流文化。近日,巴西再次因为足球吸引世界的关注,但这一次,出人意料地,巴西人对世界杯说不。拒绝世界杯,或是一种无奈:不是不爱足球,是爱不起。  6月底,巴西大规模抗议爆发之初,抗议者的目标是反对腐败和造价高昂的足球场,而现在这场抗议活动逐渐演变成一场全国范围的政府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