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感情自然地流露在作品中

来源 :中国书法·翰墨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minnp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挖掘和剖析到书法的艺术精华
  金秋九月,我们迎未了刘正成老师四周的行草书临摹与创作课,通过这门课,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收获颇多。在这短短的四周里,我们一步步地从暴露问题,改善问题,直至解决。从一开始的写实性,创造性临摹,通过对苏轼的《黄州寒食帖》,王铎的《临张芝帖》的分析研究;再到模仿性自作诗文,纯行书创作;最后的草书创作,这一个个阶段的训练,让我们挖掘和剖析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精华。
  阶段一:临摹
  临摹,是学习任何书帖必不可少的第一步,徐海老师上课时曾给我们打过这样的比方:临摹就是在不断地赚钱,而创作就是在花钱,临摹功夫不到,创作时就没有本钱。一句话,道明了临摹的重要性……
  临摹阶段划分为两步:写实性临摹与创造性临摹。写实性,从字面的意思上可知,就是尊重客观对象,强调反映法帖的准确逼真。同时,在这个的基础上,又不能忽视作者的情绪感染,尤其是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更应该在写实性临摹的基础上,考虑到苏东坡被贬职,仕途受挫的悲愤情绪宣泄的,在首先做到形似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体会摹本作者的精神意图。而创造型临摹又划分了两小类:1、结字变化,线质不变;2、线质变化,结字不变。在这个训练中,临摹王铎的八尺草书速度显得尤为重要。草书,难在快速书写中把握字型结构,章法布局,因此,我选择改变结字的办法,将字势往右上方倾斜,并突出折笔,尝试做出尖锐、险峻的布局;同时墨色中又加入枯墨,在丰富墨色变化的同时,加强书写的速度感,弱化其摹本的特色,增强了创造性。
  通过这个训练,我意识到有意学书,但仅学其形,得不到摹本作者的精神意图,不算学到真东西。临摹既然如此,学其法,分明利弊,有取有舍,情感发自于内心,更不用说创作了,做不到情感积累,必然会了无生气……
  阶段二:纯行书创作
  纯行书创作,是我创作中的一大问题。随着破体书风的流行,行书中杂糅了太多的草书元素,行书点画已不再完整,字字之间的连带过多,破坏了纯行书的味道。尤其是在条幅作品格式中,单纯的行书章法总是显得缺乏连贯性,速度感也难以表达,因此,不得已加入了草字结构,虽然整体连贯了很多,却没有完成纯行书的命题。
  再次尝试时我注意到苏轼的作品变化主要依靠字的大小来完成,或许我也可以利用增加字组,改变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来解决这一问题……
  模仿性自作诗文要求我们在临摹《黄州寒食诗帖》的基础上,用自己的随笔诗文加以创作,改变以前一味地抄唐诗宋词,创作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作品。自己的随笔,因为有感,所以能用毛笔抒发;因为有变,所以自然,或许,这就是刘老师给我们布置这项作业的缘由吧!
  阶段三:草书创作
  草书,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另一符号系统,在张旭、怀素草书卷出现后,狂草成为人们日常的书写方式,在快速书写中体会毛笔与纸的摩擦,草书也是有草法于其中,并非把行书楷书写快就可以,需要理解、学习草法,倾注自己的激情于其中,破坏理性但又不失法度,通过对狂草的创作,让我知道了如何更加熟练地运用毛笔。
  八尺条幅狂草的书写,在一定的书写速度、一定的墨色变化基础上,尽量破坏了理性状态时的处理办法,并加入了自己所认为的感情渲染……
  四周的行草书训练,从临摹到创作的转变,引领着我们一步步地了解着书法史,窥探着书法艺术的奥秘……
  (文/高文)
  业精于勤知行合一
  在我少时,刚刚开始学习书法就听说过刘正成老师,当时刘老师主导的中青展以及《中国书法全集》的编辑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那时的我可能还不理解为什么我的每一位老师在讨论书法问题时都会谈及中青展和刘正成老师,可能是因为太小并不能真正理解中青展对于书法艺术发展的意义,这些记忆大概就是我对刘正成老师的第一印象吧!
  等到大一些后,有了自己的思想和判断,回头去看中青展的一些资料,才真正懂得了其中的意义所在,中青展的举办成就了一大批的书法人才,其中包括我现在的老师。刘彦湖、徐海、蔡梦霞三位老师都是当时中青展的佼佼者,同时,中青展也加快了书法走向多元化的步伐。中青展的策划者刘正成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我心目中的偶像,能够听刘正成老师一堂课的愿望从那时起也油然而生。时至今日,这种愿望一直存在于心里,期间我一直关注着刘老师出版的各种著作,渴望从中能够吸取到先进的书法技巧和理论知识。
  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大学生,在书法的道路上独自摸索,然而刘老师对我的影响从未减弱,当我看到新学期课表的那一刹那,心中有一种激动涌上心头,因为课表上清楚地印着刘正成老师的课程——行书综合训练与创作,这说明我的愿望马上就要实现了,我可以走进刘老师的课堂了!
  2014年9月1日,刘老师开始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第一次见到刘正成老师,他是如此和蔼,讲课时又是那么富有激情,作为一位学术与技法都卓有成就的书法家,刘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确实能够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他学识的渊博,在他那里任何问题中都可以有许许多多的解决办法,这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行合一的含义。刘老师跟我们探讨的问题,如一幅作品对神采和形质“兼之者”是怎么理解的?虽然看似是很平常的问题,但是经过仔细思考,却能够分出许多的小问题。行走在书法学习的道路上,这些小问题都是要面对的问题。刘老师更在班里语重心长地提出本科生的教育非常重要,我作为本科生迷茫过很多次,在一些问题上也曾碰过壁,如果这时有老师为我解惑,那一定会在专业上得到很大的提高。刘老师正是这么做的,他要求我们把自己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提出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会使我们更加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为研究其他更深层次问题打下基础。当然,解决了问题之后是需要我们以更大的努力去探索。在老师为我们指点迷津的同时需要我们更加努力把自身做得更好!
  在之后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开始按照刘老师的方式进行临摹与创作之间的转换学习,刘老师告诉我们作为临摹,并不是简简单单临像就可以,临像是前提,但是还要通过不同的方面去深入对所临对象的研究、提取,所以我们通过新的方式对王铎草书条幅以及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进行了系统的临摹学习。首先,要把两帖实临;其次,要提取出两帖的线质,分析线质,然后保留原帖线质对字形进行改变;最后,提取两帖字形,分析结字特点,在字形不变的前提下变化线质。经过这三个步骤之后,我们对字帖的理解加深,对于原帖的面貌就会更加的清晰,而且在变化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一个创作的过程,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创作。同时,我们在变化的过程中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正是因为古人书写作品时已经把这幅作品做到了极致,任何一个问题都会思考清楚。崔瑗在《草书势》中写到“就而察之,一画不可移”,表明书法作品是有法度存在的,有着“一画不可移”的规则和规律性。这种对自由与规律、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高度统一的要求,正是我们所要学习和追求的。对每一点画所在位置的考究都极为重要。   做完临摹训练的第二节课,我们开始进行创作,本以为可以轻轻松松的完成,但是刘老师告诉我们的是要用纯行书去书写创作,纯行书的书写难度可想而知,在刘老师的《书法艺术概论》中提出现在是破体书盛行的时代,行草书的创作几乎占据了九成半,没有人再老老实实地去书写纯行书,刘老师提到当代书家中只有曹宝麟先生还是老老实实地用纯行书在书写,如果没有深厚的楷书基础,纯行书的创作肯定是难于上青天,刘老师给我们所讲的都是当今书坛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解决的。
  在我们完成了许多的创作作品之后,刘老师又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更高的要求——让我们自作诗文,去完成一幅书法作品。这对我们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很早之前,看刘老师的书法作品就是自作诗文、日记。曾经还读过一些刘老师表达自己学术观点的文章,其中有一篇是关于刘老师对“书法不是写字”这一观点的理解的文章,看完之后我有所感悟,如果书法不是写字那会是什么?写字是书法的基础,书法是写字的艺术表现。也就是说,没有写字就没有书法,写字与书法是密切关联的。而写字的“写”,也是具有两种含义的,它不仅仅是简简单单的用毛笔去书写,还有一层就是要去书写记录自己内心的所感所悟,从中注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纵观古今,所有传世的作品之中都有一段感情经历丰富的故事,作品所传达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字形有多么的优美,其中也因为本身有独特的含义!所以说刘老师给我们提出的这点要求仅仅是让我们向书法大道迈出的第一步。但当我们开始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才真正感受到它的不易,自己心里虽然有许许多多的想法但是却怎么也写不到纸上。如果一个人没有扎实的文学功底,文章怎么可能信手拈来?这时用“词穷”一词来形容我自己真的再合适不过了!这一次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已久的弱点,我不由自主地开始思考“居安思危”这个词。作为一名中央美术学院的学生,连写一篇文章都感到“词穷”,我们所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这确实给我了一个不小的警示!我们在观看刘老师《陇上鸿泥》作品集时,里面有许多的自作诗文,刘老师说他每走到一个地方就会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写一篇文章或者作一首诗词,业精于勤荒于嬉,我们每日所做的事情是否能及刘老师所做的十分之一?
  一个月的学习时间匆匆流逝,刘老师的课总是那么值得回味,富有激情的演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刘老师真正留给我的是一串巨大的问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这个问号在刘老师的第一堂课就提出来了,这个哲学问题确实是值得我们深思,我们现在所思考的问题并不应该是仅仅把字写好那么简单,而是应该怎样做到知行合一,正如刘老师所说的,在书法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人不需要去刻意追求风格,因为风格本身就像是我们的背影,自己是无法看到的,我们现在所要做的并不是去追求风格的塑造,而是需要不断地成长和吸收营养,使自己的背影逐渐强大起来。因为中国书法艺术需要我们用辩证的、客观的视点来解读它,需要我们用联系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它。只有这样,我们的艺术长河才能永不枯竭!(文/国仕堃)
  将感情自然地流露在作品中
  在第一周实临苏轼《黄州寒食诗帖》后,刘老师进一步给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自己作诗并用《黄州寒食诗帖》风格创作。刘老师讲到,现如今书法缺乏文化,如若只是拿来古人的诗词作为创作内容,那么就不能够把情感带入到创作当中,故很难成为佳作并被大家所记住。另外,写自己的诗文也是破坏作品程序化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使之有出其不意的效果。中国古代文人都是即兴作文作书,如苏轼的《黄州寒食诗帖》,作者在创作时融合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将跌宕起伏的心情自然地流露于作品中,使作品的章法以及笔墨节奏变化丰富且有新意。
  课下我根据刘老师所讲的,试着去作诗,因为是第一次作诗,内容避免不了青涩,但用自己的作文内容创作写起来果真是游刃有余,参照苏轼《寒食帖》之意,将自己的感情自然地流露于创作作品中,形成章法自然的节奏感。刘老师用这样的方法调动了我们的潜能,就像刘老师说的那样“使我们的小宇宙爆发”!
  为了能够熟练流畅地进行草书创作,刘老师特意为我们选了首大家熟悉的刘禹锡的《陋室铭》,要求点线精细。刘老师强调,不要将楷书和行书的笔意带到草书中,草书不是把行书快写,草书是另外的符号系统,是由章草演变过来的。在这幅创作中我参照怀素《自叙帖》的笔意风格,中锋行笔注重节奏和墨色的变化,落款小字使用小草并参照《千字文》之意。刘老师讲到,不要将楷、行的笔意放到草书中,草书是另外的符号系统,而狂草又是非理性的书写,像张旭、怀素就是其代表。并且还讲到中国书法史上一些“破坏型”的书家,如徐渭破坏笔法、苏东坡破坏墨法,王铎破坏章法。讲究视觉与创作过程的美,是一种忘我的表达,强调笔墨境界,神采为上。(传)卫夫人《笔阵图》讲到笔墨与自然现象结合,书法的下意识、非理智是最好的。强调意境的表达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因此我在临摹张旭《古诗四帖》时,加入了墨色及节奏的变化。草书条幅创作杜甫《春夜喜雨》,参照王铎草书,对每行空间与作品幅面的视觉效果进行处理变化,注重作品的章法的轻重疏密以及节奏感和墨色变化。
  (文/魏冉)
其他文献
一般情况下,将春秋文字与西周文字放在一起研究,现根据历史阶段将春秋与战国合二为一。墨子“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正反映了当时的文字存在形态。从目前考古所发现的实物成果来看,殷商、西周时期的字体不论载体还是形体都比较统一。殷商文字以甲骨文为主,金文为辅,还包括少量的玉刻、陶器、石器文字等;西周以铜器铭文为主,还包括甲骨、玉刻、陶器、石器文字等。到了春秋战国,文字的载体名目繁多,有铜器、铁器、金
期刊
在当代书坛,孙伯翔先生是以书写北碑见长的著名书法大家,耄耋之年的孙伯翔,以其非凡的胆魄,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及在传统的书法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为当代中国书法谱写了新的篇章。他不仅仅局限于书法,在书法理论、绘画方面也多有建树。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孙伯翔八十寿诞书法展,在全国书法界引起轰动。两年过去了,很多关注孙伯翔书法艺术的人不仅想了解他的书法,还想更多地了解他的书法理论及绘画艺术。因此全面认识
期刊
《九成官醴泉铭》的用笔、结体基本特征  欧阳询在学习继承汉魏隶书、南北朝和隋代楷书的基础上,不仅刻苦临习,虚心求教,熟练驾驭各种书体,得心应手,还不受禁锢,能够大胆突破,寻求笔法、结构和意态的变化,创造出独具特色的风格和体式。  一、用笔平实稳重  保留了魏晋以来二王的楷法,吸收了隶书、北碑以及隋碑笔法一些特征。  以主要的基本笔画变化而言,横画末笔收笔时平收,不同于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的楷书横画明
期刊
在我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关于题目的选定着实让我费了一番脑筋。因为我每次看到吴东民的作品,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新的感觉。近些天我有幸看到他的六十幅山水和书法扇面新作,很让我激动了一番。他的经常给人以意外的惊喜的创作历程,在我们几十年的交往中,是我司空见惯了的,但是这次他的扇面作品又让我有了新的发现,于是我又要写些文字了。  聊天时他说,现在的书画界正在向传统回归,跟风和怪异的时代已然过去了。简短的话语透
期刊
吴东民  吴东民,1956年9月出生于海南。现为中国书协副主席、刻字委员会主任、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海南省政协常委,中国文联第九届委员,海南省文联巡视员,海南省书协主席,海南省政协书画艺术研究院执行副院长,中国美协会员,海南省书画院名誉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多次担任全国各大展览评委会主任、副主任。出版发行《关东民书法作品集》《沈鹏吴东民书画作品集》《吴东民行书千字文》等多部个人专集。
期刊
2015年元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和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央视网络电视台承办的“我们的中国梦——万名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系列公益活动正式拉开帷幕。  这一系列公益活动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中宣部、中国文联等五部委《关于在文艺界广泛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意见》和《关于2015年元旦春节期间广泛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
期刊
书法家写错字为人诟病已久,而写错“诗”也实在不鲜见,而且越是熟悉的诗越容易出问题。这里拈出的两首,有一定的代表性,稍作解析,或能有所启发。  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  若也有人能会此,方知书画本来同。  这是赵孟頫自题于《疏林秀石图》上的一首诗,其流传之广、影响之大,说在书画界无人不知、无人不哓恐怕也不为过。正因为如此,这首诗的讹传版本也很多,连《中国书法全集·赵孟頫卷》《中国书论辑要》
期刊
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的今天,空前的书法遗存为书法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创作资源,人们的视野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由此带动当代书法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技术变革的大爆发时期,书法技法的全面复兴是当代书法艺术全面繁荣的标志,无数有志于书法艺术的年轻学子们正朝着更高的“书技之路”前行!  然而,毕竟书道玄微,“技”只是外衣,穿的再漂亮也是一时炫人眼目,而从心灵发出的光芒才是最耀眼夺目的。起于技、终于心、进乎道,心的
期刊
《说文》曰:“篆,引书也。谓引笔而箸之于竹帛。”书法史自周史籀作大篆,秦李斯作小篆,又有摹印者作缪篆等形式,是篆书发展的中兴阶段。自两汉之后,随着篆书实用性的下降,其书写性逐渐被主流书风所埋没。而从清代至民国时期,碑学兴起,篆隶得到了书家的重新重视,风格表现为提按使转,变化丰富,书写自然流畅,节奏变化明显,逐渐打破了工稳“玉箸篆”的束缚。吴昌硕作为碑学的推波助澜者,其创作于1914年的《西泠印社记
期刊
范正红是我的老友,一位朴素而有内涵的实在人,也是难得的能够把握中国笔墨精髓的艺术家。以往大家更多关注他在书法篆刻方面的成就但却很少知道他在绘画方面的坚持与探索。他新近创作的水墨写生作品,以书入画,写山水境界,笔墨苍润有度,意境简淡空灵,书、画、印融为一体,追随前人笔墨意趣,驰骋其才气,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图式。展卷品读,游目骋怀,心境出入于笔墨随心铺陈的山野景色之间,获得一种澄明朗润的感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