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中国孝文化概览
1. 孝文化的内涵
孝道原本所涉及的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人伦关系,以“事父母”为核心。后来,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逐渐融入了“兄友第恭,义行天下”,乃至于“居处不庄,非孝道也;朋友不信,非孝道也;战阵不勇,非孝道也。”进而达到了“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道也”的广泛境界。可见,传统孝道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几乎包括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伦理。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从在家里奉事父母做起,这就是孝的起始。 “中于事君”,这是由家里的“事親”,走向社会的“事君”,侍奉国君,为国家做事,把孝道推广开来了。在此过程中间,孝行又转化为侍奉国君的“忠”,这是“移孝为忠”。孝之终,“立身行道”,终极目标就是“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2. 孝文化的发展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孝”字最初见于殷商卜辞。在甲骨文中,孝字的上部是个老人,弯腰弓背,而孝字的下部是个孩子,伸出双手,托着老人,作服侍状。
孝最初仅限于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并无社会规范的意义。国家出现以后,仅限于血缘家庭的崇敬祖先、善事父母的“孝”逐渐延伸到政治、宗教、社会的广阔领域,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
3. 孝文化的功能
第一, 社会稳定功能。历经千年的传统孝道,教育于全社会,实行于各阶层,使全社会具有一种共同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标准, 成为一种民族意识,使国民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忠孝合一,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内在道德修养结为一体,人人行孝悌之道,服从和维护权威,从而有利于天下太平,维护了社会政治的稳定。
第二,文化教化功能。孝是中国传统的美德,是一种宝贵的教化资源。弘扬孝道,是增强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亲和力、凝聚力的一块基石。加强孝道教育,对培养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自尊、自信、言行一致等理想人格具有积极作用,能使学生更加注重与父母沟通,接受父母的指导,树立远大的理想。
第三,家庭和谐功能。对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孝自古以来就有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谐的功能。
二、孝文化的核心品质
1. 责任感
在中国孝文化中,责任感是很重要的一个核心品质。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不能把活得怎样,怎样活仅仅当做是自己的事,既要对自己负责任,也要对父母负责任。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保全身体的责任。爱惜自己的身体,身体健康是做子女的责任。不能认为身体是自己的,与父母无关。在《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第二,立身的责任。《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所谓立身,是指成就一番事业,让父母感到欣慰,感到光荣,感到自豪。“不耻其亲,不灾其身”。承担着对家庭亲人的义务感、责任感去为人处世,建功立业,多做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事,使父母从中感到光耀,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来源。
第三,善事父母的责任。《说文解字》称:“孝道,善事父母者也。”事亲的内涵又是多层次的,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内容,都是子女的责任。
2. 同理心
在中国孝文化非常重视同理心。“养儿方知父母恩”,当子女能体会到父母的心情感情时,孝才会有责任感,才真正发自内心。不能体谅父母,不能抚慰父母,往往是对父母最大的打击。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同理心的表现。
3. 尊敬
第一,子女的尊敬。人异于禽兽之处,是供养不仅只停留于物质层面,而能上升到精神层面,以尊敬和爱心对待父母。在现代,父母所需要的更多是精神层面上的供养。。曾子说过“孝道子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也就是说,子女要尊敬父母,必须做到侍奉父母要和颜悦色,让父母身心愉悦,使父母心情快乐,不违背父母的意愿。
第二,他人的尊敬。《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不耻其亲,不灾其身”。所谓立身是指做子女的应该有所作为,光宗耀祖,成就一番事业,父母会因此感到欣慰、光荣和自豪,得到他人的尊敬。
第三,仪式的尊敬。古代孝文化有一整套的礼仪。如《礼记·曲礼》说: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礼仪与随意是相对立的,礼仪表面上是一种仪式,但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尊敬。
4. 辩证思维
孝道的另一重要表现就是“无违”,即按照父母的合理的意见办事,不违背父母的意愿,更不能忤逆父母。但并不是说不论对错,都无条件的听从父母,对父母的失误,要适当的“谏亲”,以防陷父母于不义,不“谏亲”也属不孝。《孝经》谏诤章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
从孝文化的内容来说,也要辩证看待其内容的精华与糟粕。如迷信、愚昧、及不人道的孝道故事,就要具备分辨能力。
5. 沟通与情绪控制
孝道讲求既要孝顺和无违,又要做“争子”。亲子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沟通能力和情绪控制力非常重要。否则,有可能对的事做不好,事与愿违,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常见的就是双方都从自己的想法出发,都认为是对对方好,但对方却偏偏不接受,结果双方起争执,都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很委屈,如此一来也就很难不“色难”了。
6. 自觉性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对于父母的孝敬是人情的自然回报。对父母的孝,必须是出自内心的真诚和自觉,如果将其当作尽义务,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情感的契约,血缘关系的纽带就是脆弱的、冷冰冰的。
三、孝文化与学生政治素养的契合点 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其与中国孝道文化的契合点分述于下。
1. 政治认同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其对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文化教化的功能,应得到认同。培育有孝道的公民,共建和谐家庭和良好家风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
2. 理性精神
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品质,不是愚孝、愚顺,而是能“谏诤”。在尽孝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不仅出自本能,也是自主思考的结果。
3. 法治意识
中国孝道文化中有一套礼仪,是孝道的规则、程序等,即孝道的“法律”。依照唐律的规定,凡是侍奉父母不“善”的,以不孝罪给予处罚,譬如违反教令、闻父母丧而不举哀等违反“善事父母”的行为都属于此列。
4. 公共参与
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品质有责任感、共情力、沟通力(经营人际关系的能力)等,是公共参与的必备能力。
四、孝文化融入学生政治素养的路径初探
1. 调查学生品质,加强孝文化教育的针对性
学校做过一份《学生尊长敬老情况调查问卷》,样本数600人。统计数据为:①早上起床能向父母长辈问候的占16%;②平时与父母长辈说话态度和气的占36%;③每次闹别扭的时候,自己主动打破僵局的占22%;④知道父母工作辛苦,能关心父母为其倒茶、盛饭的只占13%;⑤知道父母爱吃什么的占25%;⑥能帮助做家务的只占20%;⑦觉得父母说话太多,希望他们尊重自己的决定的占59%;⑧任性对父母长辈发脾气、顶嘴的高达70%;⑨缺乏爱心好吃的菜要放到自己面前,想不到让父母长辈先吃的占85%;⑩自理能力差,自己的事要让父母操心的占83%。
这份统计数据表现出来的问题是:现在学生对孝道文化的认识和践行度极差。学生不尊亲、不顺亲、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目无尊长;出言不逊,辱骂、挖苦、讽刺师长;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宽容和忍让。
上述问题套入政治学科素养,也就是政治认同差,理性精神缺乏,法治意识淡薄,公共参与能力不足。针对学生品质上的缺失,应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融入孝文化教育。
2. 以孝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所有的教育,本质上都是德育。学生学业的进步,根本上要靠学习自主性,即自主的态度,自主的能力,自主的习惯,这正是当下学生所缺乏的。而孝文化中的责任感、立身等要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奋发向上的内驱力。
3. 以孝文化故事为载体,培育学生素养
由上述可知,孝文化的核心品质与中学生政治学科素养具有众多契合点,在政治课教学中,援引中国孝文化故事,可以生动、贴切、易接受地展现素养要求,从而提升中学生的素养养成。孝文化故事多种多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孝文化的品质,也从不同角度契合中学生政治学科的素养。
4. 开设政治学科孝文化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学校可根据地区、学校的实际,开发中国孝文化校本课程,作为政治学科国家课程的补充。精编理论,精选案例,可较好地将孝文化核心品质融入到政治学科素养中。
5. 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政治学科课堂
学校可以依据自身实际,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孝道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孝道文化主题班会、家长座谈会、讲座等。利用诸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等特殊节日,开展“学会感恩,孝敬父母”的主题演讲比赛或征文活动;开展“当一天父母”的换位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父母的生活艰辛和教养子女的苦心;还可以利用广播台、晨会、国旗下讲话等平台,全方位地宣讲孝道文化,褒扬孝道。
6. 孝文化辩论赛
可以孝文化的发展历程、孝文化的内容、对孝文化态度或孝文化故事为题进行辩论。这种形式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
通過以上一系列措施,将孝文化融入学生政治素养,并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融入孝文化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从而提高思想品德与素养养成。
责任编辑 魏家坚
1. 孝文化的内涵
孝道原本所涉及的是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人伦关系,以“事父母”为核心。后来,其内涵和外延不断扩展,逐渐融入了“兄友第恭,义行天下”,乃至于“居处不庄,非孝道也;朋友不信,非孝道也;战阵不勇,非孝道也。”进而达到了“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道也”的广泛境界。可见,传统孝道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几乎包括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一切伦理。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从在家里奉事父母做起,这就是孝的起始。 “中于事君”,这是由家里的“事親”,走向社会的“事君”,侍奉国君,为国家做事,把孝道推广开来了。在此过程中间,孝行又转化为侍奉国君的“忠”,这是“移孝为忠”。孝之终,“立身行道”,终极目标就是“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
2. 孝文化的发展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源远流长。“孝”字最初见于殷商卜辞。在甲骨文中,孝字的上部是个老人,弯腰弓背,而孝字的下部是个孩子,伸出双手,托着老人,作服侍状。
孝最初仅限于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家庭伦理,并无社会规范的意义。国家出现以后,仅限于血缘家庭的崇敬祖先、善事父母的“孝”逐渐延伸到政治、宗教、社会的广阔领域,成为一种社会性的道德准则。
3. 孝文化的功能
第一, 社会稳定功能。历经千年的传统孝道,教育于全社会,实行于各阶层,使全社会具有一种共同的道德认识和行为标准, 成为一种民族意识,使国民在家尽孝,为国尽忠,忠孝合一,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内在道德修养结为一体,人人行孝悌之道,服从和维护权威,从而有利于天下太平,维护了社会政治的稳定。
第二,文化教化功能。孝是中国传统的美德,是一种宝贵的教化资源。弘扬孝道,是增强家庭、社区乃至社会的亲和力、凝聚力的一块基石。加强孝道教育,对培养学生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自尊、自信、言行一致等理想人格具有积极作用,能使学生更加注重与父母沟通,接受父母的指导,树立远大的理想。
第三,家庭和谐功能。对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孝自古以来就有促进家庭和睦、代际和谐的功能。
二、孝文化的核心品质
1. 责任感
在中国孝文化中,责任感是很重要的一个核心品质。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不能把活得怎样,怎样活仅仅当做是自己的事,既要对自己负责任,也要对父母负责任。表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保全身体的责任。爱惜自己的身体,身体健康是做子女的责任。不能认为身体是自己的,与父母无关。在《孝经·开宗明义章》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第二,立身的责任。《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所谓立身,是指成就一番事业,让父母感到欣慰,感到光荣,感到自豪。“不耻其亲,不灾其身”。承担着对家庭亲人的义务感、责任感去为人处世,建功立业,多做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事,使父母从中感到光耀,得到社会的尊重,这是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重要来源。
第三,善事父母的责任。《说文解字》称:“孝道,善事父母者也。”事亲的内涵又是多层次的,包含敬亲、奉养、侍疾、立身、谏诤、善终等内容,都是子女的责任。
2. 同理心
在中国孝文化非常重视同理心。“养儿方知父母恩”,当子女能体会到父母的心情感情时,孝才会有责任感,才真正发自内心。不能体谅父母,不能抚慰父母,往往是对父母最大的打击。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是同理心的表现。
3. 尊敬
第一,子女的尊敬。人异于禽兽之处,是供养不仅只停留于物质层面,而能上升到精神层面,以尊敬和爱心对待父母。在现代,父母所需要的更多是精神层面上的供养。。曾子说过“孝道子养老也,乐其心,不违其志。”也就是说,子女要尊敬父母,必须做到侍奉父母要和颜悦色,让父母身心愉悦,使父母心情快乐,不违背父母的意愿。
第二,他人的尊敬。《孝经》云:“立身行道,扬名于世,孝之终也” “不耻其亲,不灾其身”。所谓立身是指做子女的应该有所作为,光宗耀祖,成就一番事业,父母会因此感到欣慰、光荣和自豪,得到他人的尊敬。
第三,仪式的尊敬。古代孝文化有一整套的礼仪。如《礼记·曲礼》说: “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礼仪与随意是相对立的,礼仪表面上是一种仪式,但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尊敬。
4. 辩证思维
孝道的另一重要表现就是“无违”,即按照父母的合理的意见办事,不违背父母的意愿,更不能忤逆父母。但并不是说不论对错,都无条件的听从父母,对父母的失误,要适当的“谏亲”,以防陷父母于不义,不“谏亲”也属不孝。《孝经》谏诤章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
从孝文化的内容来说,也要辩证看待其内容的精华与糟粕。如迷信、愚昧、及不人道的孝道故事,就要具备分辨能力。
5. 沟通与情绪控制
孝道讲求既要孝顺和无违,又要做“争子”。亲子关系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关系,沟通能力和情绪控制力非常重要。否则,有可能对的事做不好,事与愿违,造成亲子关系紧张。常见的就是双方都从自己的想法出发,都认为是对对方好,但对方却偏偏不接受,结果双方起争执,都觉得自己不被理解,很委屈,如此一来也就很难不“色难”了。
6. 自觉性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对于父母的孝敬是人情的自然回报。对父母的孝,必须是出自内心的真诚和自觉,如果将其当作尽义务,是远远不够的。没有情感的契约,血缘关系的纽带就是脆弱的、冷冰冰的。
三、孝文化与学生政治素养的契合点 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四个要素,其与中国孝道文化的契合点分述于下。
1. 政治认同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其对于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和文化教化的功能,应得到认同。培育有孝道的公民,共建和谐家庭和良好家风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意。
2. 理性精神
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品质,不是愚孝、愚顺,而是能“谏诤”。在尽孝中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不仅出自本能,也是自主思考的结果。
3. 法治意识
中国孝道文化中有一套礼仪,是孝道的规则、程序等,即孝道的“法律”。依照唐律的规定,凡是侍奉父母不“善”的,以不孝罪给予处罚,譬如违反教令、闻父母丧而不举哀等违反“善事父母”的行为都属于此列。
4. 公共参与
中国孝道文化的核心品质有责任感、共情力、沟通力(经营人际关系的能力)等,是公共参与的必备能力。
四、孝文化融入学生政治素养的路径初探
1. 调查学生品质,加强孝文化教育的针对性
学校做过一份《学生尊长敬老情况调查问卷》,样本数600人。统计数据为:①早上起床能向父母长辈问候的占16%;②平时与父母长辈说话态度和气的占36%;③每次闹别扭的时候,自己主动打破僵局的占22%;④知道父母工作辛苦,能关心父母为其倒茶、盛饭的只占13%;⑤知道父母爱吃什么的占25%;⑥能帮助做家务的只占20%;⑦觉得父母说话太多,希望他们尊重自己的决定的占59%;⑧任性对父母长辈发脾气、顶嘴的高达70%;⑨缺乏爱心好吃的菜要放到自己面前,想不到让父母长辈先吃的占85%;⑩自理能力差,自己的事要让父母操心的占83%。
这份统计数据表现出来的问题是:现在学生对孝道文化的认识和践行度极差。学生不尊亲、不顺亲、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目无尊长;出言不逊,辱骂、挖苦、讽刺师长;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宽容和忍让。
上述问题套入政治学科素养,也就是政治认同差,理性精神缺乏,法治意识淡薄,公共参与能力不足。针对学生品质上的缺失,应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融入孝文化教育。
2. 以孝文化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
所有的教育,本质上都是德育。学生学业的进步,根本上要靠学习自主性,即自主的态度,自主的能力,自主的习惯,这正是当下学生所缺乏的。而孝文化中的责任感、立身等要求,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奋发向上的内驱力。
3. 以孝文化故事为载体,培育学生素养
由上述可知,孝文化的核心品质与中学生政治学科素养具有众多契合点,在政治课教学中,援引中国孝文化故事,可以生动、贴切、易接受地展现素养要求,从而提升中学生的素养养成。孝文化故事多种多样,从不同角度展现了孝文化的品质,也从不同角度契合中学生政治学科的素养。
4. 开设政治学科孝文化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学校可根据地区、学校的实际,开发中国孝文化校本课程,作为政治学科国家课程的补充。精编理论,精选案例,可较好地将孝文化核心品质融入到政治学科素养中。
5. 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拓展政治学科课堂
学校可以依据自身实际,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孝道教育活动。例如,组织孝道文化主题班会、家长座谈会、讲座等。利用诸如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感恩节等特殊节日,开展“学会感恩,孝敬父母”的主题演讲比赛或征文活动;开展“当一天父母”的换位教育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父母的生活艰辛和教养子女的苦心;还可以利用广播台、晨会、国旗下讲话等平台,全方位地宣讲孝道文化,褒扬孝道。
6. 孝文化辩论赛
可以孝文化的发展历程、孝文化的内容、对孝文化态度或孝文化故事为题进行辩论。这种形式能够较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
通過以上一系列措施,将孝文化融入学生政治素养,并在政治学科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融入孝文化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孝文化的认知与认同,从而提高思想品德与素养养成。
责任编辑 魏家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