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王宇文忆石鲁

来源 :民间故事选刊·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秋,与学者王为民老师一同拜访了老画家王宇文先生。王宇文先生1930年生,思维敏捷,身体康健,全然没有90翁的老态。听他回忆了自己的少年时光,从艺經历及恩师石鲁的一些往事,遂记之。
  1956年的一天,王宇文在北京某公园看画展。观众大都走了,只有几个人在展厅中徘徊。有人在议论,说某某认为画家石鲁的画风“野乱怪黑”时,王宇文插话说:“这也是一种肯定,说明他的画有风格。”其中一人问王宇文是干什么的,王宇文告诉对方,说他是专门来北京看画展的,自己是河北文联《河北文艺》杂志美术编辑,喜欢画画。那人又问他是否学习过美术,王宇文回答说自己数理化比较差,没机会上美术学院。那人见王宇文拿着速写本子,便要过去一页页翻看,然后吃惊地说:“小伙子你速写水平不低啊!”看完速写本,那人又说:“来年,你可以来考一下西安美院。”王宇文说我行吗,对方说你一定能行的。问对方姓氏,那人说:“我是石鲁。”这是王宇文初次见到石鲁。
  那年,日本鬼子来袭,到处抓百姓去修工事,王宇文也被抓了去。大家每天挖土,填沟,累得要死,而且吃不饱肚子。于是,见鬼子监工走了,大家就怠工,见鬼子监工回来了就继续干活。这天,一个鬼子突然冲到王宇文背后,抡起刺刀背,向他头顶砸下去,他栽倒在地,不省人事。在工友中,王宇文年龄最小,鬼子把他视为了怠工的典型。
  “后来,乡亲们把我抬回村里,家人看我已经没有活命的可能,就把我的后事准备妥了。”王宇文说:“谁都没想到,我在昏迷了三天后,又活了过来。”
  一次,鬼子又来扫荡,王宇文跟着乡亲们逃出村子,在壕沟里向邻村方向奔。忽然,一个骑马的鬼子出现在壕沟上方,鬼子看到下面有人,一边哇哇叫着一边探身,挥刀乱刺,王宇文的脸部瞬间流下很多血。“当时也是这个季节,天比较凉了,上衣的血跟身体粘在了一起。”老人指着自己右脸说:“这个疤就是那时留下的。”
  因为年景差,家中没有粮食吃。听人说,邯郸煤矿招干活的人,干一年,给300斤小米,王宇文想:“别说给300斤,给30斤也行啊。”于是,他辞别家人独自去煤矿做工。一天,王宇文同一个矿工交谈,对方说自己在这里干活五六年了,一斤米也没有见过,更不用说得到许多米了。王宇文知道自己上当了。那位大叔悄悄地对他说,咱们一起逃吧。
  天黑后,趁着监工不在,王宇文与那位大叔一起摸到铁丝网下,他们扒开一个口子,逃离了那里。
  逃出煤矿后,王宇文一路乞讨着,奔着家乡的方向走去。那一年是荒年,相比来说邯郸附近村子的灾荒不太严重,百姓善良,还能要得到吃的东西,要熟食人家给,要粮食,人家也给。于是,除了要现吃的熟食之外,他还要了些粮食,大概有五六斤的样子,背在身上,他继续往家赶。
  那天天下大雨,他一不留神滑倒在地,因为又渴又饿,便喝起地上的雨水来,雨水中有一些杂草,也一起嚼着吞进肚子。在一天傍晚时分,总算看到自己村子边上的周仓庙了。王宇文进到庙里想歇下脚,突然听到有人大叫,细看,见庙中站着几个逃荒者,他们以惊骇的目光一起看向王宇文。经询问,知道逃荒者是一家人,这家人是北上闯关东路过这里,暂借小庙过夜的。看到王宇文的衣着,认为也是乞讨的人,便说希望王宇文跟他们一起去闯关东。王宇文告诉对方,自己的家就在这个村子,自己到家了。
  “考西安美院成绩公布了,想不到我考了个第一名。”王宇文先生说:“我由于平时画速写很多,在基本功方面加分不少。”分专业时,老师对王宇文说得上油画系,不能选择。因为考油画的人少,专业只好由老师定。
  开学后的一个星期六,王宇文来到石鲁老师办公室请教先生,后来,便成了习惯,渐渐地,与石鲁老师无话不谈。
  一次,石鲁老师通知王宇文开党员会,王宇文说我还不是党员,老师说你已经够党员条件了,所以要参加会议。王宇文说参会的除他之外,还有王朝闻,王朝闻平时很少说话。
  在备战备荒时期,学校交给同学们一个任务,去找硝石矿。王宇文与几位同学打听到秦岭山脉可能有硝石矿脉,大家决定前往寻找。
  一到大山深处,大伙儿便开始了忙碌。不经意间,王宇文发现这里住着一个人,看上去很怪异。这个怪人平素衣服很破旧,常摘野果野菜来吃。经了解,知道他是个外地人,不知什么原因,在这个地方住了下来。怪人跟野人一样,住在一个很简陋的房子里,他基本上不与当地人交往。王宇文说我们去他屋中小坐时,怪人告诉我们出行时要多加小心,说附近有很多野兽,很危险。他手指前方某处对同学们说:“天黑时,前面那个地方会有黑熊出来打架。”果然,在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真的有黑熊出现在怪人所指的地方。
  河沟里有螃蟹,怪人把小口的大陶坛子放在河边,里面放入捉来的螃蟹,然后,怪人便隐藏起来,当猴子经不住诱惑,去抓取坛子中的螃蟹吃,被坛子口卡住手时,怪人便冲上去,抓住猴子烹了吃肉。
  任务结束,同学们回到学校。王宇文把找矿的情况向石鲁老师作了汇报,同时,也把他们在大山中遇到“怪人”的事儿,讲给石鲁老师听。
  王宇文先生十分敬重石鲁老师,老师也把弟子当知己。光阴似箭,石鲁大师故去近40年矣,王老言语之间,流露着对老师的缅怀崇敬之情。他说石鲁老师对自己恩重如山,是老师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自己在美术思想和美术创作上受老师影响很大。如今王老虽已到耄耋之年,但美术创作上依然佳作不断。
  王老仍保存着当年石鲁老师送给自己的一枚古代石斧。他指着石斧对我说:“你仔细看,上面还有石鲁老师的签名呢!”
  我俯身端详石斧,从磨制情况来看,石斧属新石器时代遗物无疑。石斧青石质地,磨制平整,造型美观,其大小,或者更适合女性抓握。
  本来我想,自己今天触摸到这枚石斧,如同握得画坛巨匠石鲁先生之手了,心中小小激动了一下,但转念一想,石斧如此珍贵,甚至,上面还有石鲁先生亲笔字迹,所以只能谨慎观看,我便没有上手触碰它。
  “当年,我把偶然得到的一块殷商甲骨,送给了石鲁老师,那块甲骨上有十来个字呢,石鲁老师非常高兴!”王宇文先生对我说:“我估计呀,他的章啊,他不是弄成章了吗,他(格式)是受甲骨文的影响!”
  我们知道,1966年精神疾病未愈的石鲁大师被批斗游街,在被关“牛棚”时出逃,下落不明。人们后来得知,他逃到了四川广元大巴山中,经历了56天野人般的生活。在他这个“疯子”偷吃农民田里的庄稼时被发现后送回西安。
  我想,或许石鲁大师是受到弟子曾讲述的“秦岭怪人”的故事启发,而逃进深山中的吧?
  在我脑海中,逃走的石鲁,总是不自觉地与王宇文先生讲述的那个“秦岭怪人”的影子重合在一起。也许他不疯,也不傻,他只不过是进入了另一种世俗不易接纳不易认可的艺术状态,或者,是呈现出另一种维度表象的谪仙级艺术大师。
  石鲁逃走后思考问题,写文章,进行诗词创作的日子,是他人生中一段极特殊的时光,这对他来说,应是一种特别的心灵的洗涤。虽然那次“潜逃”是被迫的无奈之举,但无疑,也是石鲁大师人生章回和艺术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想,芸芸众生中的艺术家们,如果一生中能够有机会置自己在一个远离尘嚣的空间,去进行灵魂的洗涤、提纯或煅烧,去进行思想意识的纠偏和加固,去沉浸其中物我两忘,去进行一个大冥想,去为道日“损”,或许,可以创作出一些能够触及心灵的有分量的作品,不然,何以谈艺术呢。
其他文献
女人可以不爱钱、不爱房子,但一定爱美!今天的女人如此,古代的女人也如此,其疯狂的程度不比现代人逊色。就拿减肥来说,在没有减肥药、瑜伽和普拉提的年代,女人们为了拥有苗条的身材,就纷纷对自己采取“魔鬼手段”──整天整天地饿肚子,结果很多人减肥没成功,却先成了饿死鬼。春秋时期的楚国,就是这样。  楚靈王有个很怪的喜好,即喜欢腰身纤细的人,不管男女,凡看见腰长得粗的,他就嫌烦。楚国的士大夫们为了拥有细腰,
期刊
姐姐浑身胆  右玉县七十里外有个叫杀胡口的地方。明朝中期,这杀胡口一时成了匪徒杀人越货的发财地。这伙劫匪心狠手辣,从来不留一个活口。当地官府虽然也进行多次围剿,可官兵一动,他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官兵一撤,他们又卷土重来。  万历年间,朝廷派王历清到右玉任县令,要他在半年内将劫匪一网打尽,还天下太平,否则,革除官职,以通匪罪名灭九族!  君命不可违,王历清忧心忡忡地到了右玉县。这王历清只是个手无缚鸡
期刊
出 门  那年夏天,我第一次出远门,从陕西到山西晋城一个叫白沙的地方去下窑井,做苦力。  以前我没做过这种活儿,也没见过煤,小西对我说,那只是个粗活,没啥技术含量,只要有点力气就行了。  小西刚过十八岁就开始下窑井,挣了不少钱,可他总觉得不够。他的对象艾冬梅不想让他去,说是太危险了,要他留在家里和她成亲。他说:“我还没有把楼房盖起来,我还没有把彩电买回来呢,你就想用一根裤带拴住我啊。”  艾冬梅一
期刊
一  古时有个人叫张大福,他是地主家的伙夫,每天的工作之一是到河边淘米,每次洗米时都会洒出些米来。河里有一只小蛤蟆,每次都会在张大福洗米时吃他洒出的米粒,张大福有时会故意多洒出些米来喂小蛤蟆,洗米时还会和小蛤蟆说说话来打发乏味的生活。  转眼几载,张大福变成了张老福,在地主家干这几年也攒了些银子,打算回老家看看亲人,在临走之前他到河边,看着那只吃了他几年米的蛤蟆说:“蛤蟆啊蛤蟆,你陪了我这么些年,
期刊
曹操率领大军在官渡和袁术对峙的时候,由于军粮匮乏,一个饿得不行的士卒在沼泽中抓泥鳅烧着吃,被以违反军纪的罪名抓来交给曹操处罚。  正当众人以为这个士卒必会受到严重处罚时,曹操却让这个士卒依样烧了两条泥鳅给他吃,曹操吃过泥鳅觉得味道非常鲜美,很高兴,不仅没有处罚这个士卒,反而让他将这道菜推广到全军,并因此解除了这次饥荒。  官渡之战大胜后,曹操再次奖赏这个士卒,并且把这道菜命名为“官渡泥鳅”。  选
期刊
民国时期,有一日乡民们清晨早起,见镇边小山上平日空置的“蛮子洞”中有人影晃动,晚些时候里面出来一位白面先生,來到街上溜达。这位先生看起来不像乞儿、流民,蓝布长褂破旧却整洁,反而颇有风度。  这川中乡镇天高皇帝远,镇上少有外来户,大家都颇为好奇。下午时分,闻讯而来的阮镇长便去探问究竟。那先生自称姓李名大章,说是躲避兵祸来到贵宝地,会识文断字,可以教镇里稚子学些文章,不收学费,只求管饭食即可。阮镇长听
期刊
大内禁宫是皇帝生活的地方,皇宫之严密,就连一只苍蝇也休想飞进去。  然而,清咸丰年间,却有个卖馒头的小贩,把生意做到了皇宫里。  这个小贩名叫王库儿,十二岁那年随父母到了京城,在猫耳朵胡同租了个店面,开起馒头店。只是店面位置偏僻,生意始终不火。  在十五岁那年王库儿独自挑着蒸笼担子,四处叫卖馒头。他没读过什么书,但懂得一條简单的道理:哪儿人多就把馒头担子挑哪儿去!  王库儿慢慢找到了人最多、最热闹
期刊
马车虽然不烧油,但马是吃粮食草料的,吃多少草料?司马迁说“马一匹则百金”,如果用粮食来计算,一驾豪华车的费用,一年为一千石粮食,相当于现在的27000斤粮食。将近三万斤粮食,养一部“车”,够一个五口之家十年的吃饭费用了。所以古代能坐得起马车的,大多数还是官员,以及富得流油的商人。  汉朝的副部级干部,每年的薪酬是两千石粮食,但如果养一部“豪华马车”,需要拿出一半俸禄喂马。  为了养车挣面子,有的清
期刊
孔融是汉末一个贤士,深为曹操所忌恨,常想借故把他捉来杀掉。  有一次,机会终于来了,曹操就派遣了一个使者,带领了许多人马,到孔融家里去逮捕他。  这时候,孔融的两个孩子——大的才9岁,小的才8岁——正在庭院的阶沿上拿了石头和竹钉东敲敲西打打做游戏,看见使者带领人马来了竟一点也不觉得害怕,仍旧玩耍他們的。  倒是孔融见儿子们天真烂漫、不懂人情世故,心里难过,不禁悲哀地向使者求情道:“我孔融有罪,希望
期刊
宝中堂,宝兴,道光十八年初任四川总督,七月他迁,十一月再任,一直干到道光二十六年底,回京陛见。到了京里,检点宦囊所得,积赀巨万。  一夕,在官邸内室之中与宠姬凤兮对酌,忽然看见绣帘大动,有如被狂风吹起一般,接着便看见一名豪客手持白刃挑帘而入,屈下一膝对中堂说:“中堂还安稳么?”宝兴大惊,忙问:“你是什么人?”那豪客道:“小人由成都一路护送中堂到此,今晚四下无人,特来向中堂请安。中堂如果不信,可以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