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式的探究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96298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日趋完善,大多数课堂教学能针对学生学习的具体状况全方位地做出评价,并能及时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下面,我就简要谈谈自己在教学评价方式方面的粗浅认识。
  一、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评价要有积极性,以鼓励为主。以往的教学评价无论在课堂,还是在作业中,或是在考试后。 更多的是以一个法官的身份对学生的认知情况予以“是非” “对错”、“好坏”的评价,过于突出了评价的甄别功能。评价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执教《美丽的大公鸡》一课。 设计的教学任务完成了,还剩下一点时间,我随机出了一道问题,学生们都争着要把自己编好的念给我听。分析:教师不一定样样先于学生,学生在许多方面可能已经超过了老师。教育家蔡元培说过:赞赏是一种由衷的真情的表扬。在语文课堂中许多教师碍于脸面,吝惜赞扬之词,即使学生回答得完全正确,也只是用“说得不错”“ 对”等稍作肯定。 2.打破百分制,优化“检测”功能。《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评价是为了全面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促进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重要手段。”但长期以来。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都是“一卷定乾坤”,以片面的成绩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评价的检测功能弱化。 片面突出了它的甄别功能。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对以往考试的载体——所谓《标准化试题》进行改革。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精心设计相宜的问题情境,对学生知识的理、感悟、应用,进行考察。(1)问题要突出实践性。 如学习《云雀的心愿》后,学生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我设计了这样的题目:“请你设计两条有关保护动物、保护环境的宣传标语。”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也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大语文观思想。(2)问题体现多元化。语文课程本身具有重情感体验、重感悟的特点。因此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往往是多元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上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个性特点。 允许学生自由表达他们的思想观点、价值取向。因此在问题的设计上具有相当的开放性。 给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空间,如:“在学过的课文中。 你最喜欢的课文是——,你最不喜欢的课文是——。”案例:一位课题组的教师在班里进行了一系列的课查问卷,结果让她认识到:一张试卷不仅不能考出学生的各项能力。 还会束缚学生的思想。 限制学生能力的发展,以致达不到检测的目的。因此在后来的一次考试中。 她采取了一种新的考试方式一打破百分制,考分不封顶。分析:“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 更重要的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 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打破百分制对现代的教育改革,是一项大胆而又实效的举措,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会取得巨大的成效。
  二、学生的自我评价
  案例:《我是你们的朋友》中“蛇有毒,还咬人。 它是我们的朋友吗?”这一问题引起学生们的争论。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蛇对人类的作用”,分工合作完成查找搜集资料。在活动中,我发现了一个小组活动开展的特别顺利,很快就完成了任务。我就请这个小组的组长向大家介绍了一下经验。他想了一想说:“我们小组,有的负责说,有的负责写,有的上网查找资料,还有的把资料和图片制成幻灯片。 分工合作, 很快完成了任务。”我及时地给予了鼓励。 并号召其他组的同学向他们学习。
  分析: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 这也是最难以培养的一种能力。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平时鼓励学生多做自我反思,进行自我比较,找出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三、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
  案例:教学《荷叶伞》一课,教师读课文前,我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同学。 诚恳地说:“老师要读课文了,你们对老师有什么建议和要求吗?”孩子们稍加思索,大胆地说出了许多看法:“我希望老师的声音要哄亮。”老师读的时候注意小鱼对荷叶的感情要深。“我读完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老师读得很好,很有感情。“老师的声音有的地方不够洪亮。”我对学生点点头。微笑着说:“谢谢同学们,我再读的时候一定注意。”接着。 我又充满感情地读了一遍,学生高兴极了。他们有的露出了会心的笑容,有的竖起了大拇指! 因为老师真的听从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和自己一起读书、一起学习了!分析:平等是增进情感、融洽关系的柔和剂。小学生渴望同学之间的平等。 也希望师生之间的平等。老师与学生互换角色。 教师处在学生的地位上昕学生评价,学生在 “欣喜”“受宠若凉”之余,更多的是快乐。他们一定会抓住机会,好好地表现一番。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哪种评价方式。 不管是针对学习内容的评价,还是针对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情感态度和合作学习等方面的评价,都要注重每个学生的感受,以激励为主,敏锐地捕捉其中的闪光点。 并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从而使课堂教学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以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信心,不乐于写作文。作为语文教师的我深感作文教学工作的艰巨与困难。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作文,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解决学生“想写”的问题  作文教学难,首先难在学生没有原始的,基本的想它、爱它的欲望、冲动和兴趣;其次是“巧妇
期刊
所谓心理健康,是措人对于环境及相互关系具有高效面愉悦的适应;是一种积极、丰富而持续的心理状态,表现为积极性、创造性、人格统一,有行为热情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当代中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  作为学校不能把心理教育视为一种附加的教育,而应该把它当作一项完整的育人工程,语言是发展人的心理
期刊
新课程倡导学生在课堂上建立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有利于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精心备课,用心上课,扮演好课堂的主导角色,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自主、合作、探究,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的课堂岂能不高效?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下面我就谈谈自己浅陋的见解:  一、把握课堂内外,创设合作学习氛围
期刊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为了保证低年级学生的阅读质量,应该避免乏味、单调的读,灌输式的讲解。我利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读书形式,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他们尽情展示自己的风采,流露出自己的真情,放飞自己的理想,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高。  【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训练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训练。它既是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认识水平的训练。在这个训练过程中体现着听、说、读、思、写诸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着学生整体素质的高低。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小学生有着很强的表达欲望,学生们在一起往往有说有笑,滔滔不绝。但与之矛盾的是,作文课上他们却常常口叼笔杆,眉头紧锁,冥思苦想,下笔艰难,最后不得不涂沫几笔,敷衍了事
期刊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朗读作出了明确的规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对于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及阅历所限,对感性知识的接受能力仍大大超过对理性知识的接受能力,所以,要提高他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就要善于激发学生的情趣,使他们的思维融入课文的意境中去,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朗读是实现这一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  一、带着情感朗
期刊
中国是一个文化大国,诗歌这种体裁更是古今文人抒发感情的载体,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诗歌。从《诗经》到现当代诗歌,需要我们中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鉴赏能力,现就高考诗歌鉴赏考察内容以及应对技巧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 把握诗歌所塑造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把握作者思想内容的主要方法。诗歌形象主要包括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  (1) 人物形象的鉴赏方法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阅读兴趣的培养是阅读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帮助学生树立起阅读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阅读教学中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必须打破传统阅读教学模式  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受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影响而产生的僵化的阅读教学,其特征表现为对文本解读的概念化、机械化和传统教材选文的过于政治化。因此,首要的
期刊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关键词】 小
期刊
爱因斯坦认为:“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阅读教学中,笔者尝试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一、激活文字,创设形象  语文教材出现在学生眼前的仅仅是一行行文字。如果不展开想像,不懂得进行再创造,那么出现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词语所代表的抽象概念,而无表象组成的生动画面。这样,就不可能进入作者所创设的意境之中,不仅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