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媒体时代通讯员队伍建设的路径创新

来源 :采写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m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门办报是党在新闻工作实践中长期形成的优良传统.一直以来,通讯员是主流媒体尤其是党报“开门办报”的一支重要力量.作为“千里眼”和“顺风耳”,广大通讯员是主流媒体报道基层好声音、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重要保障.进入“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全媒体时代,通讯员队伍建设面临新的环境和机遇,主流媒体应积极探索通讯员队伍建设的新路径,从而进一步壮大正能量内容生产队伍,助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其他文献
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英文网站在城市品牌的推广宣传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如何用网站的语言文本结合图像文本讲好“中国故事”成为其外宣功能的重点.文章从视觉修辞视角出发,以西安市政府英文网站为例,综合分析其外宣功能与策略,希望对同类国内中心城市政府英文网站提供良好的借鉴.
高职学生是网民中思想活跃、情感丰富的群体,他们的表达意愿强、参与度高、对网络热点的主观性较强,这些特征使之成为网络舆论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高职院校的网络舆情是社会网络舆情的重要展示窗,通过观测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状况,我们可以了解高职学生的思想倾向、情绪情感、价值导向.通过分析高职院校网络舆情的传播机制,我们可以找出应对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有效方法和措施,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净化网络空间.
微信公众号是新媒体当中最重要而且最平稳的一种类型.传统新闻媒体要想利用好这种媒体形态,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需要了解它的根本特点和规律.微信是一种有情感、有温度、能真实反映读者喜好与阅读效果的媒体,是一种能总结出读者阅读需求与规律的媒体.要想在这种形态的媒体传播上取得成功,一定要有读者思维.
当前新媒体时代的到来,给社会产业的转型升级既带来了发展机遇又带来了严峻挑战.以河南文化产业为例,多年来在国家政策、经济助力的多方支持下,河南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但在如今媒体融合新时代背景下,却暴露出文化资源挖掘不深、创新人才不够、社会主体参与不强、内驱动力不足的问题,极大制约了河南文化产业的媒体化、信息化创新发展.对此,今后河南相关部门需认清自身文化站位,立足自身多方优势,从人才建设、多方主体联动、更新方式、挖掘文化资源等方面探索当地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文化产业创新途径,为当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可行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进入新媒体时代,各种传统媒体行业都在进行巨大的转型升级以期得到更好的发展.地市级纸媒作为传统媒体一直延续着传统的传播方式,但是在新媒体环境下,地市级纸媒要想得以生存,就需要清晰明确地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及优点,寻找切入点进行变革,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转型与发展,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源远流长,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也有非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且其中已经有非常多的被人们传承与发展,但是也有很多是由于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缺乏保护、理解与认识而慢慢地被消失.数字时代的镜头下,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照相机或者其他方式被记录、传承、再现、发展,并且为其在继承和保护的过程中打开了一条新的途径.镜头中保留的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保留了中华人民对历史的记忆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新媒体时代对视觉传达设计也造成较大的影响,为利用好新媒体技术,保障在视觉设计中能发挥较高的视觉设计传达与报纸新闻关系获取能力,提升设计传达优势,提升设计水平,保障在设计工作开展中,科学应用视觉设计传达手段,提升新闻传播的冲击力,获得直观化、内容丰富化的表达,营造轻松阅读氛围,提升阅读体验感,要做好现场直播的视觉传达,探索实施交互性视觉传达模式,提高新闻传播的简洁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5G网络的普及,信息传递和交流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媒体的迅速崛起,自媒体数量的逐渐增多,让我们迎来了新的媒体格局,走向了全媒体时代.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媒体要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走出一条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之路,关键就在于探索重大新闻题材创作与网络受众之间的多元互动和交流.现场直播就是实现与新媒体网络受众交流互动的一个重要途径.5G技术促成了直播时间窗口和空间广度的极大延展,也为全媒体现场直播形式创新提供了可能.文章就以《让长三角更紧密——连淮扬镇铁路全线通车融媒体现场直播
信息时代中,信息主权已经成为了国家主权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别国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潜移默化的输入需要谨慎对待,现代社会中对好莱坞大片的追捧而对本国影片嗤之以鼻、对西方自由民主的向往等等都显露出影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而在当今全球化语境下讲好中国故事需要的是以更熟悉且能更好地诠释出中国文化价值的中国人叙事者视角,通过聚焦普通、平凡的中国人来展现具有中国意识形态和精神理念的中国故事,以及借助着全球化的趋势在生产制作和发行放映等各方面来借助全球化的力量来“讲好中国故事”.这不仅是对于文化帝国主义侵略行
新闻游戏作为一种新闻产品的传播载体与表达形式,虽在文化激烈碰撞与融合、媒介形式颠覆式改变的全球传播环境中诞生,融合与矛盾、创新与停滞是其与生俱来的特点.对于这种新的表达形式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从宏观层面分析其属性、文化意义和伦理悖论,鲜有基于新闻游戏制作过程跟踪的实践探究,导致新闻游戏脱节于国内文化产业创新与变革的发展.基于已经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新闻游戏应该走向更为丰富的实践,为新闻传播的改革创新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