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內容提要】2017年接连发生多起中国留学生海外失踪事件,引起国内外媒体与公众的广泛关注。其中在美国交流学习的女硕士章莹颖失踪事件影响最大,案件真相至今扑朔迷离。章莹颖失踪事件不仅透露了中美司法理念与行事方式的差异,也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华人华侨与国内网民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本文通过梳理章莹颖失踪事件中的媒体报道与网民言论,旨在从留学生群体、媒体和政府三方面给予同类事件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章莹颖 传播趋势 民族认同
一、章莹颖事件传播趋势与传播路径
美国时间2017年6月9日下午,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香槟分校(UIUC)做访学交流的25岁北大女硕士章莹颖,外出办事途中被一辆黑色轿车带走后失联。6月10日,芝加哥当地媒体news-Gazette报道了章莹颖失踪的案件,并在12日首次更新其最后出现地点以及相关细节。12日,以留学生高校专业排名著称的美国新闻(US News)报道,伊利诺伊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自9日失踪。在章莹颖失联超过48小时后,国内媒体开始纷纷报道寻找章莹颖,引发了中国公民的高度关注。随后,美英主流媒体密集报道,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等机构也相继介入。这是2017年首起引起国内媒体广泛关注的中国留学生安全事件,由此,留学生安全事件再一次进入公众关注的视野。
截至2018年2月初,由于嫌犯克里斯滕森仍拒不交代章莹颖下落,该案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据美联社报道,章莹颖的家人已于2017年11 月 12 日起程返回中国。本文依据蚁坊软件鹰眼舆情观察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6月9日至20日是章莹颖事件的舆情高发期,有关章莹颖事件的舆情量在2017年6月12日达到顶峰。国内主流网站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媒体也相继进行了跟踪报道。
在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拥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网民往往成为某一热点事件的爆料源,章莹颖事件也不例外。2017年6月10日,最先有境外网民爆料称“紧急寻人!香槟伊大中国女学生离奇失踪”,随后,芝加哥当地媒体才报道该事件。由个人到媒体,由境外到境内,由非官方到官方,再到网民的持续关注,公众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公众的持续关注与热议,才倒逼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等机构的相继介入。从图一章莹颖事件传播趋势图来看,章莹颖失联事件在短短十几日之内出现了两次峰值。2017年6月12日,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开始介入“章莹颖失联案”,案件正式移交美国联邦调查局(FBI);6月1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悬赏1万美元寻找章莹颖,再次唤起公众的关注。
在百度新闻高级搜索中,以“章莹颖”为搜索关键词,时间范围限定在2017年6月9日至12月31日,显示关键词位置“仅在新闻标题中”,检索到相关新闻14100篇;在同一时间段,显示关键词位置“在新闻全文中”,检索到相关新闻3750篇。2017年12月底,美国《侨报》梳理出“2017年美国华人十大新闻”,“中国访学女生章莹颖遭绑架失踪”事件入选其中。无论从章莹颖事件的传播趋势与传播路径分析,还是从国内外各新闻报道量上来看,章莹颖失踪事件的影响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二、媒体:博人眼球抑或担当道义?
2017年6月9日至20日,媒体关于“北大女硕士章莹颖在美失踪”的新闻报道篇数不计其数。而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北大女硕士在美失联”案件实时报道、FBI介入“章莹颖失联案”的报道和章莹颖家人重金悬赏寻人报道等几个方面。例如:2017年6月13日,环球网发布《失联北大女硕士下车有人跟随 校友破解其手机ID》的文章;2017年6月14日,“北京时间”发文《FBI接手中国女留学生失联案:最初美警方不重视》,文中称FBI接手已查到涉案车辆信息;2017年6月16日,章莹颖家属抵达美国后,中国新闻网发文《失联北大女硕士父亲:若找到她不让她再留在美国》;还有一些媒体关注了中国留学生在外如何保障安全的话题。
然而,部分媒体接连用一些与章莹颖事件相关的噱头来吸引公众阅读。例如《不要把国内深夜撸串的安全感带到美国》,经微信公众号推送后得到10W+的浏览量,并相继被媒体转载。7月4日,《成都商报》转载网上标题为《心理学教授:嫌犯系病态心理 或与章莹颖认识》的文章,该信息未经核实,媒体揣测尽含其中;还有相关“性奴”之类的报道,部分媒体为获取点击量,不惜利用各种背离基本事实的“标题党”吸引读者眼球,这显然违背了新闻人应有的职业操守。
正如我们熟知的那样,新闻媒体应该充当船头的“瞭望者”“环境的监视者”,具有报道社会现实,感知社会变化的监视器作用,然而部分媒体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偏离事实本身,令人唏嘘不已。媒体本应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去报道、传播事件的本来面貌,倘若为博人眼球而制造“二元”对立的报道立场,很容易误导受众。类似这样的报道不仅体现在章莹颖事件中,国内日常新闻报道中也不乏体现,这是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时刻警惕的问题。
三、章莹颖事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章莹颖失踪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美国当地华人华侨极大的关注,志愿者参与人数达700多人,他们竭尽所能协助当地警方调查,建立起多个“寻找莹颖”的志愿者交流群,系统分析章莹颖失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与细节。国内网民关于“北大女硕士章莹颖在美失踪”的言论也集中出现在各大言论社区,自媒体、官方媒体接连发声。在这一时期,有关“FBI和华裔神探李昌钰将接手章莹颖失踪案”的言论和华人华侨发起“白宫请愿寻找章莹颖”的言论较多呈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的关注点,足见章莹颖失踪事件的国际影响力。
章莹颖案件中当地华人华侨自动发起“白宫请愿寻找章莹颖”的行为,以及网民言论中透露的对美国办案理念与法律体系实施效果的质疑在不同侧面暗含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成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民对我国司法体系执行效能的内向认可。另外,部分媒体报道华裔神探李昌钰将会参与该案件调查,虽然可能性比较小,但也透露出媒体与公众希望通过民族认同与情感共同体来加速案件的侦查力度。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普遍性上来说,民族认同是一种局限于部分国民的特殊性认同,属于国家内部特定族群的认同,而非一种涵盖所有国民的普遍认同;从属性上来说,民族认同是一种文化认同,而非政治认同;从源起上来说,民族认同是一种自然性社会认同”①,即天生同宗同源的人们置身于有着共同的语言和历史而模铸的共同体中。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感情依附和自觉认知②,然而,在复杂的社会化生活中,我们自身原有的价值观念难免受到多元价值的冲击,一旦感受到了“差异性”的存在,就开始逐渐认识到自身民族文化的优越性,不由自主地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并产生民族归属感。网民对美国司法体系与司法理念的怀疑,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自身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四、章莹颖事件的总结与反思
(一)留学生群体——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从2016年中国女留学生在德国夜跑被杀害,到两名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被IS绑架杀害,再到这次的章莹颖在美失踪等一系列事件,都在警示在外的国人尤其是留学生群体,在为学业、事业而忙碌的时候,不要忽略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人身安全问题。留学生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安全问题,要加强防范意识,有必要了解更多安全常识。如:不随身携带大额现金,不显财露富;避免深夜独行,至少要走明亮的道路;在遭遇困难时及时报警、配合警察;主动联系驻外使领馆,并且查明中国驻外使馆的联系方式,确保紧急情况下寻求援助;与家人和朋友保持畅通的联系;尽量不要晚上在外面逗留太晚,特别是没有朋友陪伴,单独搭乘大众运输系统或单独走路回家等。更为重要的是,留学生群体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出国学习准备,要充分了解留学所在国家的文化习惯,增强对他国文化了解的深度与厚度,学会应对突发危机事件。
(二)媒体——充当文化差异的“弥合器”
正如狄更斯《双城记》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当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瞬息万变,新闻媒体应更好地尽职尽责,不仅要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还应充当文化差异的“弥合器”,搭建中西司法差異的桥梁。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7.51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媒体要做好文化阐释者的角色,而不是单单口诛笔伐。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多元文化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相互碰撞、磨合,使得文化的边界意识逐渐淡化。而文化边界的淡化,必然会触发文化的自我防卫机制,使得文化与文化之间产生剧烈的冲突,这不利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此次章莹颖案件中,媒体应充当中美司法理念与文化阐释的布道者,而不是煽风点火;应客观呈现事实的本来面貌,而不是添油加醋,误导公众。媒体不仅要站在“自身的主体性”立场去解构“他者的主体性”,还要多阐释不同文化国度的司法理念差异。互联网世界的网民也要做到承认双方文化的差异、司法理念的不同,而不要充当网络世界的“喷子手”“离场介入者”和“英勇无比”的“键盘侠”。
(三)政府——加强国际合作与政府间沟通
人无往来而不通,政府在重大国际突发事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长期以来西方戴着“有色眼镜”,以意识形态划分来看待中国。在对外文化传播上,我们几乎还是处于失语、挨骂的状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体系尚未形成。但是,笔者认为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对事件反映得及时迅速,不仅有利于本国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更能加快事关本国公民的重大国际事件的解决,同时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本国公民的民族认同感与国家归属感。
此次,中国驻美领事馆在促进学校和警方重视章莹颖失踪事件,促成美国警方加大警力和FBI的介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体现了我国政府的重视与对本国公民人身安全的关注。因此,国家政府部门应更好地建立健全国际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以捍卫本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应与美国政府及司法机关保持密切沟通,必要情况下可为本国公民申请相关国际司法援助。
结语
无论章莹颖失踪事件本身,还是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影响都是深远的。它更让公众从不同层面了解了中西文化与司法理念的差异。从传播学视角解读章莹颖失踪事件,重在探讨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信息接受者的态度倾向,讨论公众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而隐含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期呼吁海外留学生群体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注释:
①周光辉、刘向东.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认同危机及治理.中国社会科学[J].2013(9).
②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J].1995(6).
参考文献:
[1]鹰眼舆情观察室.北大女硕士章莹颖在美失踪[DB/OL].http://www.eefung.com/hot-report/20170622100037
[2]赵灵敏.章莹颖失踪案,嫌犯为何可以一直保持沉默?[J].华夏时报,2017(7):2.
[3]胡康静.“深夜撸串”的安全感问题探讨——留学安全事件报道的隐喻运用与国家认同[J].今传媒,2017(10):76.
作者简介:赵树金,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
【关键词】章莹颖 传播趋势 民族认同
一、章莹颖事件传播趋势与传播路径
美国时间2017年6月9日下午,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香槟分校(UIUC)做访学交流的25岁北大女硕士章莹颖,外出办事途中被一辆黑色轿车带走后失联。6月10日,芝加哥当地媒体news-Gazette报道了章莹颖失踪的案件,并在12日首次更新其最后出现地点以及相关细节。12日,以留学生高校专业排名著称的美国新闻(US News)报道,伊利诺伊中国访问学者章莹颖自9日失踪。在章莹颖失联超过48小时后,国内媒体开始纷纷报道寻找章莹颖,引发了中国公民的高度关注。随后,美英主流媒体密集报道,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等机构也相继介入。这是2017年首起引起国内媒体广泛关注的中国留学生安全事件,由此,留学生安全事件再一次进入公众关注的视野。
截至2018年2月初,由于嫌犯克里斯滕森仍拒不交代章莹颖下落,该案件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据美联社报道,章莹颖的家人已于2017年11 月 12 日起程返回中国。本文依据蚁坊软件鹰眼舆情观察室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6月9日至20日是章莹颖事件的舆情高发期,有关章莹颖事件的舆情量在2017年6月12日达到顶峰。国内主流网站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媒体也相继进行了跟踪报道。
在人人都是传播者,人人拥有麦克风的互联网时代,网民往往成为某一热点事件的爆料源,章莹颖事件也不例外。2017年6月10日,最先有境外网民爆料称“紧急寻人!香槟伊大中国女学生离奇失踪”,随后,芝加哥当地媒体才报道该事件。由个人到媒体,由境外到境内,由非官方到官方,再到网民的持续关注,公众在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正是由于公众的持续关注与热议,才倒逼美国联邦调查局(FBI)等机构的相继介入。从图一章莹颖事件传播趋势图来看,章莹颖失联事件在短短十几日之内出现了两次峰值。2017年6月12日,中国驻芝加哥总领事馆开始介入“章莹颖失联案”,案件正式移交美国联邦调查局(FBI);6月18日,美国联邦调查局(FBI)悬赏1万美元寻找章莹颖,再次唤起公众的关注。
在百度新闻高级搜索中,以“章莹颖”为搜索关键词,时间范围限定在2017年6月9日至12月31日,显示关键词位置“仅在新闻标题中”,检索到相关新闻14100篇;在同一时间段,显示关键词位置“在新闻全文中”,检索到相关新闻3750篇。2017年12月底,美国《侨报》梳理出“2017年美国华人十大新闻”,“中国访学女生章莹颖遭绑架失踪”事件入选其中。无论从章莹颖事件的传播趋势与传播路径分析,还是从国内外各新闻报道量上来看,章莹颖失踪事件的影响力都是不可估量的。
二、媒体:博人眼球抑或担当道义?
2017年6月9日至20日,媒体关于“北大女硕士章莹颖在美失踪”的新闻报道篇数不计其数。而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北大女硕士在美失联”案件实时报道、FBI介入“章莹颖失联案”的报道和章莹颖家人重金悬赏寻人报道等几个方面。例如:2017年6月13日,环球网发布《失联北大女硕士下车有人跟随 校友破解其手机ID》的文章;2017年6月14日,“北京时间”发文《FBI接手中国女留学生失联案:最初美警方不重视》,文中称FBI接手已查到涉案车辆信息;2017年6月16日,章莹颖家属抵达美国后,中国新闻网发文《失联北大女硕士父亲:若找到她不让她再留在美国》;还有一些媒体关注了中国留学生在外如何保障安全的话题。
然而,部分媒体接连用一些与章莹颖事件相关的噱头来吸引公众阅读。例如《不要把国内深夜撸串的安全感带到美国》,经微信公众号推送后得到10W+的浏览量,并相继被媒体转载。7月4日,《成都商报》转载网上标题为《心理学教授:嫌犯系病态心理 或与章莹颖认识》的文章,该信息未经核实,媒体揣测尽含其中;还有相关“性奴”之类的报道,部分媒体为获取点击量,不惜利用各种背离基本事实的“标题党”吸引读者眼球,这显然违背了新闻人应有的职业操守。
正如我们熟知的那样,新闻媒体应该充当船头的“瞭望者”“环境的监视者”,具有报道社会现实,感知社会变化的监视器作用,然而部分媒体的相关报道越来越偏离事实本身,令人唏嘘不已。媒体本应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去报道、传播事件的本来面貌,倘若为博人眼球而制造“二元”对立的报道立场,很容易误导受众。类似这样的报道不仅体现在章莹颖事件中,国内日常新闻报道中也不乏体现,这是媒体从业人员应该时刻警惕的问题。
三、章莹颖事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章莹颖失踪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美国当地华人华侨极大的关注,志愿者参与人数达700多人,他们竭尽所能协助当地警方调查,建立起多个“寻找莹颖”的志愿者交流群,系统分析章莹颖失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与细节。国内网民关于“北大女硕士章莹颖在美失踪”的言论也集中出现在各大言论社区,自媒体、官方媒体接连发声。在这一时期,有关“FBI和华裔神探李昌钰将接手章莹颖失踪案”的言论和华人华侨发起“白宫请愿寻找章莹颖”的言论较多呈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的关注点,足见章莹颖失踪事件的国际影响力。
章莹颖案件中当地华人华侨自动发起“白宫请愿寻找章莹颖”的行为,以及网民言论中透露的对美国办案理念与法律体系实施效果的质疑在不同侧面暗含着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成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民对我国司法体系执行效能的内向认可。另外,部分媒体报道华裔神探李昌钰将会参与该案件调查,虽然可能性比较小,但也透露出媒体与公众希望通过民族认同与情感共同体来加速案件的侦查力度。每个公民都有自己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从普遍性上来说,民族认同是一种局限于部分国民的特殊性认同,属于国家内部特定族群的认同,而非一种涵盖所有国民的普遍认同;从属性上来说,民族认同是一种文化认同,而非政治认同;从源起上来说,民族认同是一种自然性社会认同”①,即天生同宗同源的人们置身于有着共同的语言和历史而模铸的共同体中。民族认同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感情依附和自觉认知②,然而,在复杂的社会化生活中,我们自身原有的价值观念难免受到多元价值的冲击,一旦感受到了“差异性”的存在,就开始逐渐认识到自身民族文化的优越性,不由自主地确认自己的民族身份并产生民族归属感。网民对美国司法体系与司法理念的怀疑,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自身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 四、章莹颖事件的总结与反思
(一)留学生群体——提升安全防范意识
从2016年中国女留学生在德国夜跑被杀害,到两名中国公民在巴基斯坦被IS绑架杀害,再到这次的章莹颖在美失踪等一系列事件,都在警示在外的国人尤其是留学生群体,在为学业、事业而忙碌的时候,不要忽略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人身安全问题。留学生在不同的国家可能会遇到不同的安全问题,要加强防范意识,有必要了解更多安全常识。如:不随身携带大额现金,不显财露富;避免深夜独行,至少要走明亮的道路;在遭遇困难时及时报警、配合警察;主动联系驻外使领馆,并且查明中国驻外使馆的联系方式,确保紧急情况下寻求援助;与家人和朋友保持畅通的联系;尽量不要晚上在外面逗留太晚,特别是没有朋友陪伴,单独搭乘大众运输系统或单独走路回家等。更为重要的是,留学生群体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出国学习准备,要充分了解留学所在国家的文化习惯,增强对他国文化了解的深度与厚度,学会应对突发危机事件。
(二)媒体——充当文化差异的“弥合器”
正如狄更斯《双城记》所言“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当下,互联网信息技术瞬息万变,新闻媒体应更好地尽职尽责,不仅要客观地报道新闻事件,还应充当文化差异的“弥合器”,搭建中西司法差異的桥梁。据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数量已达到7.51亿,面对如此庞大的网民数量,媒体要做好文化阐释者的角色,而不是单单口诛笔伐。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全球文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多元文化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相互碰撞、磨合,使得文化的边界意识逐渐淡化。而文化边界的淡化,必然会触发文化的自我防卫机制,使得文化与文化之间产生剧烈的冲突,这不利于文化间的相互交流。在此次章莹颖案件中,媒体应充当中美司法理念与文化阐释的布道者,而不是煽风点火;应客观呈现事实的本来面貌,而不是添油加醋,误导公众。媒体不仅要站在“自身的主体性”立场去解构“他者的主体性”,还要多阐释不同文化国度的司法理念差异。互联网世界的网民也要做到承认双方文化的差异、司法理念的不同,而不要充当网络世界的“喷子手”“离场介入者”和“英勇无比”的“键盘侠”。
(三)政府——加强国际合作与政府间沟通
人无往来而不通,政府在重大国际突发事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长期以来西方戴着“有色眼镜”,以意识形态划分来看待中国。在对外文化传播上,我们几乎还是处于失语、挨骂的状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话语体系尚未形成。但是,笔者认为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政府对事件反映得及时迅速,不仅有利于本国公民合法权益的维护,更能加快事关本国公民的重大国际事件的解决,同时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本国公民的民族认同感与国家归属感。
此次,中国驻美领事馆在促进学校和警方重视章莹颖失踪事件,促成美国警方加大警力和FBI的介入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体现了我国政府的重视与对本国公民人身安全的关注。因此,国家政府部门应更好地建立健全国际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以捍卫本国公民的合法权益;同时,还应与美国政府及司法机关保持密切沟通,必要情况下可为本国公民申请相关国际司法援助。
结语
无论章莹颖失踪事件本身,还是其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影响都是深远的。它更让公众从不同层面了解了中西文化与司法理念的差异。从传播学视角解读章莹颖失踪事件,重在探讨媒体在传播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信息接受者的态度倾向,讨论公众在关注事件本身的同时而隐含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以期呼吁海外留学生群体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注释:
①周光辉、刘向东.全球化时代发展中国家的国家认同危机及治理.中国社会科学[J].2013(9).
②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民族研究[J].1995(6).
参考文献:
[1]鹰眼舆情观察室.北大女硕士章莹颖在美失踪[DB/OL].http://www.eefung.com/hot-report/20170622100037
[2]赵灵敏.章莹颖失踪案,嫌犯为何可以一直保持沉默?[J].华夏时报,2017(7):2.
[3]胡康静.“深夜撸串”的安全感问题探讨——留学安全事件报道的隐喻运用与国家认同[J].今传媒,2017(10):76.
作者简介:赵树金,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