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鸣|“音乐不需要懂”吗?

来源 :音乐周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freshingmin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日关于白岩松谈论古典音乐的视频刷爆了朋友圈,这个他自2009年起便在各大剧院、大学不断宣讲的观点是:“音乐不需要懂”。作为非音乐专业名人参与推动音乐普及我们理应大力欢迎,本文写作主旨也只在于希望能协助白岩松更加完善其观点。
  白岩松说:“我起初听音乐也是瞎听……最早被古典音乐打动是2004年。”之前真是“瞎听”吗?白岩松在《人物》中说他是中国摇滚乐的历史见证人:“崔健1986年在工体的第一场音乐会,我跟同学去买的票……《一无所有》等快速地在校园中流传,我自然是推销这些歌曲的积极分子,由于上大学时我主持广播学院的广播站,因此隔三差五全校的学生就会在崔健的歌声中进餐,我还费了很大的周折给崔健打了采访电话,这事让我在同学面前很是得意了一阵;唐朝录第一张专辑时,我同宿舍哥们是副录音师,我跟他们天天滚在一起。我当时还在北京交通台兼职,我必须支持他们,写文章,拿他们的歌曲小样在电台节目中做推介;我跟黑豹他们关系很好。我在广播学院广播站放了恨不得有一两个月的黑豹。”显然,把这说成是“瞎听”有点谦虚。
  白岩松还说:“毕业后我到《中国广播报》做音乐版块策划,等于有了自己的阵地,摇滚则不仅仅是欣赏还成了一种责任下的推广。”先后听过300张摇滚乐专辑,邀请过刘欢一起做探讨披头士音乐节目,以至于痴迷到因想办流行音乐的报纸而拒绝进央视,后进了央视甚至还曾向有关领导建言扶持摇滚。他在自己的书中总结说:“摇滚乐说着真话,唱着真实的心情,这种真实很珍贵……摇滚精神已进入我们那一代人的骨髓。”因此,乐评人沈黎晖说:“白岩松很懂音乐。”此外他还喜欢邓丽君的歌,称有的磁带“不知被翻录过多少遍”。如此痴迷,如果是我且不去“懂”邓歌这还真是个难事。有人可能会质疑我,白岩松谈的是“古典音乐”,不是歌曲。请注意,白岩松对“古典音乐”的解释是“经典音乐”,包括摇滚和邓丽君的歌。
  我认为,白岩松2004年突然对交响乐开窍正是此前大量歌曲实践产生的质变,如是,“懂音乐”是“需要”的,它有利于聆听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高。且“懂音乐”的内涵还很广泛,从形式论美学看,“懂音乐”意味着听出乐曲中的旋律(音准)、节奏等。如白岩松在东西联大讲课时就曾要求学生“注意摇滚的节奏”;在伦敦奥运开幕式解说中还指出麦卡特尼的演唱“严重跑调”。即便那些自称“不懂音乐”的人也“懂”王菲“跑音”不好。如果真不需要“懂”,那“五音不全”的演唱也就无所谓了,被美国大众选为“美国偶像”的华裔孔庆翔是“跑调”大王;中国某超女是绵羊音式“走音”。显然,白岩松不会推广这些。其实,所谓“不懂音乐”只是不能像专业人士说出更多音乐道理而并非一点不懂和不需要懂。当然,白岩松所谓的“懂音乐”是指“对音乐的段落大意、中心思想进行总结”。之所以反对这“懂”,白岩松举例说他初听“梁祝”前,磁帶上很厚的文字注释告诉他每段代表着什么。尽管看完文字后懂故事了,但“以后再听‘梁祝’就想吐”,因为这“懂”堵塞了他的音乐想象力。显然,这属于“所指论”内容美学观下的“懂音乐”,但这解释值得商榷。白岩松认为中国人走不进古典音乐就因这“懂”,且跟“毁人不倦的中国教育强调标准答案”有关。且不论寻找“标准答案”并非我们文化的产物,就“梁祝”这样的标题音乐西方多得是,刘靖之甚至认为这是模仿西方的。而绝非白岩松所说“音乐几乎无法表达,但中国人偏要去表达”。
  其实,乐曲的文字介绍就像“药引子”一样,犹如服用某些中药需要蜂蜜水等来送服,起“向导”和“增强”药效作用,但把“药引子”当“药”单服(把故事当音乐本身),这就不能怪“中药”(乐曲)没有疗效(乐效)了。在《人物》中白岩松说他2004年采访了季羡林等10位均龄80岁的学者,称这深深改变了他,没有这次采访就没有他今天。当他很用心地写了10万多字的采访笔记后,突然一天晚上听《“悲怆”交响曲》“第一乐章转折处的旋律一起来,我瞬间泪流满面……我听出似乎是一个老人躺在病床上……这是我的诗意理解”。其实这些老人故事就是他最早对交响乐开窍的“乐引子”,只不过“梁祝”那“乐引子”是文本自身给定的,而这是白岩松自己的经验建构的,但道理是一样的。这“诗意理解”就是一种“懂”。白岩松“懂音乐”的例子还多的是,如他用“达明一派”的歌来讲香港史;评价汪峰是“用歌唱来关注和面对现实”;用“喝酒”来引导学生欣赏《祝酒歌》;批评音乐剧《妈妈咪呀》有些“情节设置不妥”;评价黑撒乐队的演唱是“西安的名片”;认为“《黄河》展现了民族气节和凝聚力”;在伦敦做《奥运1+1》时每天都选歌任务。如果大众“不需要懂”,郎朗到美国白宫弹奏《我的祖国》也就不会引起热议了。
  其实,白岩松的主张只是重视听者的自由联想,但他演讲中又这样讲:“看一部好的歌剧,可能刚开始还没有感觉,但10分钟之后就会被舞美设计、演员歌唱或故事情节所吸引,总有抓住你的一点。”这可是他自己说的“需要懂”的例证。可见,“音乐不需要懂”的主张不能绝对化,需因人、因时、因曲再做具体分析。
  有音乐的地方
  就有音乐周报
  请投稿箱:yyzb1979@163.com
  长按二维码 即刻关注
  阅读 250638
  精选留言
  写留言
  8
  罗密欧
  音乐不需要“懂”,这个命题最早是中央音乐学院周海宏提出的,那时他是图书馆长,后来才担任副院长。他的提出,主要是针对音乐欣赏中过度的文学性解读的“懂”,脱离了概念的特定含义去作宽泛的推论,然后引发互不对应的争论,甚无谓矣。
  6月2日
  8
  老杨
  其实是看如何理解这个“懂”字。如果只是“听”,那么不懂也罢,但如果是“欣赏”,那还是要懂点的。一部作品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作曲家生平,创作动机,创作手法……等等等等,了解得越多,作品会越立体,也就是越容易听“懂”。   6月1日
  5
  David
  我认为白岩松说的没有问题 作者却在无聊的钻牛角尖 吹毛求疵……
  6月2日
  4
  王喜亮?
  “音乐何需懂"是周海宏老师庞大音乐美学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周老师以音乐欣赏为基础,引入西方美学理论,融汇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吸取文学、美术等学科之精华,创立了音乐美学。周老师认为,当今中国之音乐教育出现了很多偏差,老师非要让学生听懂音乐,把一个本来感性的东西理性化,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因为听不懂音乐而远离高雅艺术的国民。周老师还将审美理论应用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甚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周老师广博的理论知识,深厚的艺术修养,我们音乐专业人士只有虚心学习的份。白岩松作为非专业人士,建议还是先提高一下自己的音乐基础理论水平,再来评说比较好,否则只能是断章取义
  6月6日
  4
  一生有你
  从20世纪初西洋音乐在中国占据主要市场,中国音乐被认为俗不可耐,到现在21世纪初中国音乐类型已经多样化,众所周知。可谓音乐发展变化的迅速和强大,就是这样的变化,加上媒体的宣传,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已经对音乐有了浅薄但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喜欢的不喜欢的,这些都是基于对音乐的“懂”,才会有了评价。可能观点会有片面,比不上专业水平,可是这些都建立在一个“懂”字。
  6月3日
  4
  卡卡兔
  音乐懂或者不懂被几位音乐知名人士研究的绕来绕去,也是,让一些意志不坚定的,音乐道行不高的想用音乐教个学都难,到底是要怎样?音乐究竟是用来做什么的?最初的音乐不就是用来取悦心情的吗?所以懂或者不懂,只要这个音乐作为一个个体愿意听,就好。何必在意懂还是不懂?听音乐懂或者不懂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愿不愿意听音乐。
  6月2日
  4
  蓝色天空
  懂与不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没有完全的懂,也没有完全的不懂,就连作曲家自己也不能控制其作品衍生出来的意义,像《英雄交响曲》,《拉德斯基进行曲》等。如果仅从音响作用于人的感官,音樂作用于人的情绪来说,几乎没有什么人不懂音乐;但要谈到作品结构,创作手法,和声对位,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人确实不懂。说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其实是指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耳朵,如果说真有完全不懂音乐的人,只能是极少数先天失聪的人了。而那些轻易给音乐定位好听或不好听的人,真的需要再‘懂’一点音乐。
  6月2日
  4
  大地
  文章观点较零碎,较随意,且自相矛盾,懂与不懂,其实举例展开就好,偏偏要绕来绕去,本来该懂的却不懂了。
  6月2日
  4
  半瓶子醋
  白老师有很强的“自律论”倾向嘛,甩给他一本汉斯立克的《论音乐的美》
  6月1日
  3
  舞/乐
  作者说得好!支持!正确引领大众对音乐欣赏的思维,对音乐鉴赏的理解!白岩松这位名人作为一名音乐听众,可以自由的谈自己的音乐理解,但并不代表导向的正确性,换句话说:名人可以作为外行胡说,但我们的专业人士必须把观众引导回正确的方向上,这是也专家的职责。为本文作者点赞 为音乐周报点赞
  6月2日
  3
  林涛
  如"高山流水遇知音"
  听不出山和水的,未必听不懂。
  仅听出山和水的,未必很懂。
  其实关键还在于具体一点的对于"懂"的定义。
  6月1日
  2
  大虎
  只要接触音乐就需要懂音乐、其实它是根据需要而层面和深浅不同。一般欣赏起码要能辮音准、节奏吧、如果是设技、创作音乐形象起码要怕懂的调性、和声移调等方面的知织吧,所以接触音乐的目地不一样、懂得音乐的深度和广度就不一样,因此懂不懂音乐是相对的、是有‘’级别"的
  6月12日
  1
  多莉
  看盆栽肉肉和听音乐是一样一样地用到身体的感觉系统。不同的只是:一个是视觉,一个是听觉。看肉肉你只需静静地用眼晴观看,听音乐静静地用耳朵去聆听,心中泛起的滋味自己最清楚。同理,闻识气味是用嗅觉,品尝味道是用味觉,肤体感知冷热是用触觉,这些都是人的基本功能,个人拙见"音乐只需去感觉就好"。
  6月6日
  以上留言由公众号筛选后显示
  了解留言功能详情
其他文献
在欧洲,教堂几乎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精神与信仰的核心,文化的标志,尤其是每个城市的老城区,市中心大教堂一般来说是最壮丽,最高大的建筑,也是最神圣庄严的所在。是政治文化、绘画雕塑、音乐和礼仪等所有元素的融汇凝聚地。  更接近天堂的地方  史蒂芬大教堂  音乐之都维也纳,又是一个教堂多到爆的城市,仅天主教堂的数量就多达246座(2017年最新统计),维也纳整个城市分为23个区,仅市中心一个区,天主教堂就
期刊
2017年5月21日至5月27日,第十五届北京现代音乐节(Beijing Modern Music Festival)将在北京隆重举行。来自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奥地利、俄罗斯、美国、波兰、印度、中国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数十位音乐精英将汇聚一堂,在北京呈上一份音乐艺术盛宴。  2017年,北京现代音乐节迎来了第十五个年头,多年来,北京现代音乐节积累了数量庞大的音乐成果,包括五百余场精品音乐会
期刊
现代音乐在创作过程中似乎面临两个极端化走向。当一批先锋派作曲家沉浸于技巧展现和谱面表达之中不可自拔,写出人鬼共泣般“难听”的作品时,又一批作曲家以矫枉过正的姿态,写出可听性极强的现代作品,大有怎么接地气怎么来的趋势。前者在西洋古典音乐界蔚然成风,后者在民族管弦乐界大行其道。当然,这些都是作曲家及其作品的风格而不是艺术水准的高下问题。不过,判断新作品良莠,听感固然重要,但还以风骨为主。  5月6日晚
期刊
唱片:Thalassa:Les Plus Belles Escales Musicales  艺人:群星  厂牌:Sony Music(France)  时间:2002.5  风格:世界音乐  推荐度:★★★★★  这是一张献给大海的唱片,是一次在蓝天白云下的碧波拍岸!“Thalassa”在希腊语中是“大海”的意思,而这张专辑是一套以Thalassa命名的15张唱片中的精选集,它们不只是音乐工业的
期刊
还是冬天,服装设计师猫咪小姐就早早地为春装的设计忙碌着。  猫咪小姐在窗户上这样写道:  春天来了,请您来做猫咪小姐的模特吧,欢迎每一位先生和女生!
期刊
34年前,26岁的关峡邀约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同学郭小笛等4人背起行囊,坐上了开往云南的火车。他们翻山越岭,蹚过泥泞,来到云南省红河县彝寨采风。当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村寨门口,身着盛装的少女跳起舞蹈,伴着衣衫上的银饰和悠扬的歌声迎接他们,风华正茂的郭小笛便对领舞的18岁姑娘李阿帕一见倾心了。2015年,身为中国交响乐团团长的关峡,再次带领作曲家中坚力量走进这片神秘又熟悉的土地。歌声如故,面孔如故,郭小笛
期刊
省事国里全是勤俭节约的人。他们的口头禅是:“省事!”为了省事,省事国的人总是忙忙碌碌。  省事国里,有部分人忙着盖大房,这些人叫盖房族。  盖房族的理想很宏大。他们要建成一间世上最大的房子,大到可以住下省事国的所有居民。  盖房族认为,让每个人都住间房子,简直就是最大的浪费,明明是增加了太多的墙壁嘛!而座大房子只需四面墙就足够了,虽然那是四堵很大的墙。  大到哪种程度呢?其实盖房族也不知道。  为
期刊
原创 2017-05-11 孙洁 音乐周报  孙洁与王磊(右)  记得上高中的时候,每年春天都会有英国伦敦的高中生来中国和我们一起交流学习,那个时候的我已经学习钢琴多年,所以每次的交流表演,学校都会让我准备钢琴表演的节目。有一年,我精心准备了三个月,每天勤学苦练,希望能在外国友人面前豪气冲天地展现自己学校的实力也展现自己的实力。可当我信心满满地在台上演奏肖邦的钢琴曲时,却能感觉到台下的漫不经心,曲
期刊
若是惹爸爸妈妈生气了,你会怎么解决呢?  A.自己先去道歉  B.耍小脾气,让爸爸妈妈来向你道歉  C.冷战,谁也别理谁  D.大声地埋怨爸爸妈妈  A 你是番茄宝宝,红彤彤的番茄总让人爱不释手。不论外表还是内心的想法都很可爱,所以无论是谁,都会非常疼爱你!但是呢,这也让你养成了喜欢耍小脾气的毛病。所以你要快快长大,这样的话,会有更多人喜欢上你的!  B 你是卷心菜宝宝。你太内向了,就喜欢把自己藏
期刊
原创 2017-05-11 李瑾 音乐周报  今年7月中旬将在瑞士海拔1500多米高的度假胜地举办的韦尔比耶音乐节,近期对外发布了节目公报。今年为期17天的音乐节,将有20多位钢琴家登场亮相。除了韦尔比耶音乐节每年的创新性节目设计之外,音乐节在今年还将降低演出票价门槛,以期迎接更多的观众和游人。音乐节准备了1.2万张票价在50瑞士法郎以下的音乐会门票,针对年龄在16-26岁的青年和青少年观众,还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