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作者首次报道了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对照分析。作者对2004至2008年3家中心的3名经验丰富的微创外科医生进行的118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和129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手术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组与腹腔镜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首次报道了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对照分析。作者对2004至2008年3家中心的3名经验丰富的微创外科医生进行的118例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和129例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手术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结果显示机器人辅助组与腹腔镜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的远期效果. 方法 1991至1998年共施行回肠原位新膀胱手术79例.男73例,女6例.平均年龄55(41~75)岁.术后随访时行肾功能、电解质、血常规等测定,B超测定残余尿,作IVU或MRU检查;测量术后5、10~14和15年患者肾盂最大横径和膀胱最大垂直和水平径线,不同时段结果间作两两比较;观察肿瘤局部或远处是否复发以及手术并发症等. 结果获随访64例.男58例,
目的 探讨CT平扫轴向旋转视频显像在复杂性肾结石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伴轻、中度肾积水的铸型多发性肾结石患者33例,单侧31例、双侧2例.术前行双肾64层螺旋CT平扫,经三维重建后合成轴向旋转视频影像,根据影像显示的结石空间分布关系,测量PCNL通道与目标肾小盏的角度,了解通道的有效覆盖范围,据此设计PCNL通道人路和数目、预测结石可能残余的数目和部位并与手术结果比较.
隐匿性阴茎又称埋藏式阴茎,是一种先天性发育异常及畸形性疾病,我们采用阴茎体部脱套松解加根部固定术治疗2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尿路移行上皮原发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SCC)临床罕见,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膀胱SCC约250例[1].而上尿路SCC报道更少.2009年我院收治肾盂、输尿管多灶性SCC 2例,现报道如下。
经皮肾镜取石术是上尿路2cm以上结石的标准治疗方式,但其在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中的作用未见阐明。作者回顾性分析1981年10月至2009年2月采用经皮肾镜治疗的多囊肾继发肾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以探讨其采用经皮肾镜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合并结石的经验。
目的 分析<50岁男性血清PSA水平的影响因素. 方法 2006年9月至2008年11月健康检查<50岁男性6808例.分别测量身高、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检测血清PSA水平.将人群按年龄分为10岁~、20岁~、30岁~和40~49岁4组,按WHO亚太地区BMI水平分级标准分为消瘦(BMI<18.5 kg/m~2)、正常(BMI 18.5~22.9 kg/m~2)、超重(BMI 23
1989-2002年行根治性膀胱切除(RCE)和淋巴结切除866例,其中未侵袭肌层的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219例。男185例,女34例,平均年龄65岁。术前至少诊断性TURB1次。按RCE时的淋巴结状态分类,比较分析TURP和RCE标本的肿瘤分级分期。
患者,男,55岁.因右腰部酸痛1周入院.B超检查示右肾失去正常形态,右肾下极7.9 cm×8.2 cm中低回声区.CT检查示右肾下极见直径9.0 cm类圆形实质占位灶,密度较均匀,平扫CT值39 HU,增强后不均匀强化,CT值84HU,双侧肾盂未见扩张,肾血管无特殊,后腹膜未见肿大的淋巴结,考虑右肾癌.全麻下行右肾癌根治术。
我们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标本中RUNX3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
目的 总结原发性肾滑膜肉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原发性肾滑膜肉瘤患者1例,男,55岁.因右腰背及上腹部疼痛5 h入院.无尿频、尿急、尿痛、血尿、发热等症状.CT检查示右肾中下极恶性占位可能,累及右肾门、肾动静脉及肝脏.行右肾肿瘤根治性切除术.结果 病理检查:肿瘤大小12.5 cm×11.0 cm×9.0 cm.镜下瘤细胞呈梭形、束状排列,细胞异型,可见核分裂相,部分区域见增生的薄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