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中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初探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1988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实施中,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对有效教学的理念、原则、内涵、实施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和阐述,并结合教学实例,力求让化学课堂更有魅力、更高效。
  【关键词】新课程;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问题的提出
  化学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在三维目标的指引下,结合新课程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理念,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也有一些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其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实际普遍存在的有效性问题,即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痛苦,教学效率却不高。也就是说,当前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方面所遭遇到最大的挑战和所受到的最强烈的批评就是无效和低效的问题。因此,在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今天,增强教学有效性的意识,注重有效教学方法与技术的运用,对于每一位教师显得十分重要。
  二、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教学即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率的教学。从教师的角度来讲,有效的教学指的是能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其二是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教学,学生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方法,提升了学习能力,达到了不需要教的程度。直接促进的效果是立竿见影,能够即时显现;间接促进则是着眼于长远的。从教育学专业的角度来说,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即三维目标)协调发展。而对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哪些标准?是否有公认的标准的问题,专家们认为,“课堂教学的有效特征(或表现)我们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样学、会不会学”。
  三、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强化全面性
  目标对课堂具有引领作用,是一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从“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考虑,以更好地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还应照顾全体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情况制定分层次教学目标,即“要做到具体化、明确化、层次化、标准化,要充分照顾到全体学生”,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使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
  而在课堂上,我们直接展示的往往是知识与技能的目标,要让学生了解本节课 “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怎么学”。目标的认定可采取教师直接给出和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认定的两种方式,而后者对牵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很有实效,因为是学生自己说出想在本节课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真正达到了“要我学”变“我要学”目的,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注重教学资源的开发
  首先是教材资源。新教材给教师更大的创造空间,给学生更大的探索空间。教师要从教教材的老路中走出来,充分利用教材这一资源,设计更多有价值的探究内容,为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创设机遇。
  如必修2中对于金属铝在空气中加热的探究实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准备两份铝片,一份是用砂纸刚打磨过的铝片,另一份是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铝,同时给出下列信息:
  信息1: 酒精灯火焰温度可达700—800℃
  信息2:
  铝 氧化铝
  熔点 660℃ 2054℃
  并引疑“为什么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铝片熔化后但不掉落?”、“为什么刚刚打磨过的铝片加热后铝也融化而不掉落”两个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感知和探究演练以及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教师通过这种有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扩大了学生的探究空间,学生通过这样一次的实验与探究,不仅对金属铝可以与空气反应有一个直观的影像,而且通过对照,会对“在常温下,铝和氧气也能发生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膜”这一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形成深刻印象,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其次是生活资源。化学是一门自然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学科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创设简练、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去启发和发展学生的思维。如,在进行“溶解”和“乳化”的教学设计时,可以设疑:“在生活中,衣服上的油渍可以用什么洗去”,并给学生准备两块沾有油渍的手帕和汽油、洗涤剂,让学生分别用汽油和洗涤剂来演示洗去两块手帕上油渍的过程。使学生快速地体验了溶解和乳化的应用,这种教学设计非常贴切直观,实实在在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的有效性。
  3.重视教学问题的生成。
  好的问题能带动一堂课,好的问题需要设计,也需要生成。在备课中考虑的问题生成,主要还是预设性的,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学习活动,预测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可能会产生什么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将学生感兴趣的、有价值的问题加进去,如在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实验时,教师可进行下列引疑:
  (1)为什么铁丝与酸液反应没有看到浅绿色溶液?
  (2)为什么铝丝与酸液反应开始没冒气泡一段时间后才冒气泡?
  (3)为什么铝丝与酸液反应看到液滴四溅?
  (4)为什么铜丝正在灼烧时为红色而拿出后变为黑色?……
  这样可做到“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服务理念。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效性
  新课程重视过程性评价,但过程性评价必须要有实效性,切忌流于形式。从操作上来看,教师的课堂教学即时评价能力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优秀教师从来就是激励成功的大师。激励是一门艺术,也是新课程思想的具体体现。体态、动作、表情、语言、无声的、有声的,都可以激励学生。可如今,课堂上却常听到干瘪空洞的评价语言:“好”、“很聪明”、“很正确”等,甚至有的整堂课充斥了“你真棒”这样毫无内涵的评价语。这种过多的“廉价”奖励过分地注重形式,缺乏激励性,甚至会误导学生,以为自己的答案真的很好而沾沾自喜,习以为常,听不进不同意见,还可能导致学生浅尝辄止,不再深究。其实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的表扬。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思维闪光点,给予及时、适当的肯定和激励,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对学生的错误结论明确加以匡正,使得模糊的概念得到澄清,让学生对知识有新的认识,在否定之否定中提高自己的认识能力和思辨能力;对学生学习上的不良表现不作简单的批评,而是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注意理解学生的烦恼和痛苦。由此可见,教师必须对表扬与学习动机的关系有清醒的认识,要求教师不仅对所设疑的问题要有一定的层次性,而且对回答问题的对象要有充分的了解,只有有针对性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再加以恰如其分的表扬,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克服无效和低效,增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识,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剑南、王祖浩,《化学教育展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董军,《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第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专业性技术技能人才,为加快发展、壮大现代产业体系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深化产教融合是当前推进人力资源
期刊
会议
嘿,咋是你?这才刚解封你就跑出来了,是不是都迫不及待了?都说庚子年不好,今年又是庚子年,科技发达了,反倒满世界都是疫情,美国、非洲、印度……听起来没有一个地方没疫情的,
期刊
期刊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is a effective experimental techniques for the analysis of secondary structure of polypeptides and proteins
会议
期刊
期刊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