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初到奶奶家,见到堤岸边一棵枝叶繁茂的柳树,有四丈高,两人合抱粗,我不由得“哦”了一声。 柳树斜着生长在河塘的淤泥中,树干已经和水面形成了三十度的角,树枝上挂着的“胡须”直直地垂进水中,浓密的树叶遮出一大片树荫。让枝干在水面保持不倒的,是那些裸露于地面、比成人手臂還要粗的树根。树根排列的顺序特别有趣,就像台阶一样正好可以让人走下河去,树根从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 我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到奶奶家,见到堤岸边一棵枝叶繁茂的柳树,有四丈高,两人合抱粗,我不由得“哦”了一声。
柳树斜着生长在河塘的淤泥中,树干已经和水面形成了三十度的角,树枝上挂着的“胡须”直直地垂进水中,浓密的树叶遮出一大片树荫。让枝干在水面保持不倒的,是那些裸露于地面、比成人手臂還要粗的树根。树根排列的顺序特别有趣,就像台阶一样正好可以让人走下河去,树根从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
我抑制不住自己的猜测和想象:风从遥远的山川把一片柳絮带到了这里,一阵大雨过后,它里面的种子有幸萌发了。随之而来的洪水冲刷了这片泥滩,可是那一棵柳树奇迹般地存活了下来。年复一年中,人们看到柳树不停地生长,又被损毁,又接着顽强地生长。
这么粗壮的柳树,经历过多少次山洪,经历过多少场风雪!被摧毁又重新抽条,被掩埋又重新苏醒。它一次又一次被摧毁,却一次又一次起死回生!

生长在陆地上的柳树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随便折一条柳枝插在地里,不用两三年就能变成一棵婀娜多姿、风情万种的柳树。漫天飞舞的柳絮一飘落在地,过不多久就能长出一片茂盛的柳丛。而泥滩上的这棵柳树呢,却为生存付出了巨大而又难以想象的努力。
它没有抱怨,也没有畏惧,只是聚集全身之力,与艰难险阻抗争,终造就了泥滩上一道壮丽的风景。命运给了它一条崎岖的路,它却成就了一片宜人的绿荫。
其他文献
同学张琦发微信告诉我,最近他在老家拍纪录片。我很诧异,他不是一直在北京从事高薪工作吗?还记得毕业那会,他可是我们班上唯一一个进入外企工作的人,当时可把大家羡慕坏了。直到看到他在朋友圈发的视频,才知道他是真的在拍片,和几个伙伴扛着台摄影机,在那个有点破败的村落跑来跑去…… 张琦告诉我,他从小就有一个演员梦想,却阴差阳错地考了一所外语学院,后来又阴差阳错地进入了外企。在大家眼中,他是众人中的佼佼者,
一提起教授,人们的第一印象便是戴眼镜,穿条纹衬衫、休闲西服。作为复旦大学的中文系教授、《新发现》杂志的总编,严锋也不例外。但在网络上,他却是叱咤风云的游戏玩家、IT评论家,微博坐拥480万粉丝。早在1991年,他就用286电脑(第一台国产的微机)玩游戏,曾经为了用天文望远镜看星星,他在家乡浦东买下了一栋楼房,现在的新宠更是各种VR设备。在艰苦岁月里,播种一颗“童心” 严锋的玩乐精神,皆来源于父亲
中国人历来不缺少年感。 魏晋名士王子猷曾经暂借朋友家的一处空屋居住,一安顿好,他就让家人在空地上种竹子。家人说:“只是暂时住一下,何必这么麻烦呢?”王子猷吟咏了一会儿,然后指着竹子,说:“怎么可以一天没有这位先生呢!” 没有实际的功用?审美,恰需要一颗童心、一份少年心性,不拘有用无用,方能领略大美之况味。 又有一天,夜里突然下起了大雪,王子猷一觉醒来,打开房门,就让家人拿酒来喝。眺望四方,一
颐和园是全球保存得最好的皇家园林之一,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每年都吸引大批外国友人前来游览。80后女孩韩笑,被誉为颐和园“金话筒”,北京APEC峰会期间,她给彭丽媛及另外9位“第一夫人”做讲解,一夜成名。仅2018年,她就先后接待过十几个国家的政要及其夫人,她讲述的有关颐和园的故事,令贵宾们在大开眼界之余,对神秘的中国文化充满敬佩。北京大妞迷上皇家园林 韩笑1986年出生在北京昌平,爸爸爱读
哪个女子不爱美?自古以来,爱美是上天赋予女人的特权。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曾在《楚辞·大招》中说:“粉白黛黑,施芳泽只。”可见涂脂抹粉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盛行,传承数千年,依旧是女人们乐此不疲的事情。 唐朝女子的妆容雍容富丽,浓艳奢华,引领潮流的是上官婉儿的“梅花妆”;宋代女子的妆容自然素朴,清新淡雅,用珍稀的螺子黛画眉;明代女子则以细眉为美,流行“桃花妆”“酒晕妆”;现代女人的化妆技术更是日趋成熟,妆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90后女孩张瑗,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 四年前的一天,做了品酒师的张瑗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开始接触公益,每周四定期到成都市成华区残联特教学校当志愿者。当她第一次走进特教中心,近距离接触到这里的孩子们时,大吃一惊,他们中有自闭症、唐氏综合征、智力残疾的孩子。她的心不禁一颤,多可怜的孩子啊!那天张瑗作为一名爱心志愿者,陪着他们一起玩耍、学习、办画展,孩子们露出了开心的笑脸。
被狠狠信任过的孩子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但我成年后的婚姻却非常幸福,连公婆也对我赞誉有加。我能逃出“没爹的女孩难以驾驭好自己婚姻”的魔咒,与母亲很有关系。 当父亲跟后母生了孩子后,后母闹到了我家门口。小城的大杂院里人多嘴杂,体面要强了半辈子的母亲颜面扫地。不过她还是每天高挽着发髻、打扮得漂漂亮亮地去学校教书。我印象中,她从没有说过父亲和后母半个“不”字。 一天,我在街上遇到父亲带着蹒
同桌是騎行客 我成绩不错,但自卑而阴郁,在班级里毫无存在感。直到有一天,小莫成为我的同桌。 小莫家里条件好,有十余辆自行车,每天都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不同车型。 每周六补课那天不需要穿校服,小莫最酷的一身打扮是灰色的紧身T恤、翠绿的九分修身裤、橙色的帆布鞋、一条东北大花图案的围巾,搭配一辆上世纪70年代邮递员叔叔的自行车,车子的后座可以载人。骑车的时候,她戴着墨镜,故意露出手臂上刺目的巨大伤疤
外出旅游,我更愿意坐慢車而不是快车。很多人认为,坐快车会更好,因为会节省许多时间。而我觉得,慢车能让我欣赏到更多窗外的风景,让人放松心情。 虽然我人生阅历有限,但我感觉人生就像一趟车上的旅行。我看到大多数人上了车之后,困了就倒在卧铺上睡觉,饿了就去餐厅吃饭,闲下来就刷手机……很少有人抬头去欣赏车窗外的风景。而我上了车之后,最喜欢看的就是窗外的风景,发很长时间的呆,完全把注意力放在窗外闪过的风景上
“佛系”热度未尽,“蛙系”余温尚存,“兽系”野蛮生长,“蜗系”悄然登场。 “佛系青年”不争不抢、看破紅尘,这样的人生态度看似随意闲适,但任何事情都采取佛系态度则会变得不思进取,对生活失去激情,甘于安逸,不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佛系”的根源是井底之蛙。 “佛系”的万事皆空并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社会发展需要的是愿意为目标而奋斗的人,因而出现了“蜗系青年”。 在充满诱惑与机遇的时代,“蜗系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