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分析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的主题分布和关注热点,本文运用共词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关键词词频统计、网络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结果显示:(1)学前融合教育研究核心关键词较多,但中心度较低,高频关键词互动程度不足,研究网络有待完善。(2)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估研究处于边缘地位,亟需补充过程性、结构性和个别化评估等研究。(3)教师专业素养及利益相关者观念(态度)是当前研究的核心议题,是学前融合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4)课程设置及物理环境是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重要基础,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孤立,边缘化明显。因此,我国学前融合教育亟需加强跨领域多学科之间的合作,以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的全面与深入开展;同时,要加快境外经验的本土化研究,拓展基于实证和循证的实践探讨;此外,还要关注融合教育现场的过程性指导问题,完善保教策略与支持系统研究,以促进学前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共词可视化;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4-0049-07
学前融合教育是指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0~6岁儿童能真正地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接受早期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1〕近年来,学前融合教育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为分析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的主题分布和关注热点,本文运用共词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关键词词频统计、网络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研究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学前融合”“学前全纳”“幼儿融合”“幼儿园随班就读”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截点为2016年3月15日,共检索到267篇文献。同时选择《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过的核心学术期刊刊载文献,排除人物报道、报纸及会议论文等非学术性文献,结果得到有效文献66篇。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有BICOMB2.0、UCINET6.0、Netdraw和SPSS21.0等程序软件。
(三)研究维度
1.领域核心关键词
一个领域研究成果的关键词集合,可以揭示该研究领域的总体特征、内在结构和发展脉络及方向等。词频分析是通过统计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推断该研究领域被关注最多的点。在由关键词组成的网络中,词间关系复杂,仅从词频角度判断关键词的地位可能会出现误差,因此,还需结合网络中心性分析判断出核心关键词,即从“关系”的角度对关键词进行定量研究,以揭示关键词在网络结构中的地位及其特征。
2.关键词互动程度
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紧密度、互动程度较为隐性,需要通过网络密度分析和距离分析进行判断。网络密度是指网络节点之间彼此的联系程度,可据此判断关键词之间的知识流通和互动程度,网络节点的高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科发展较为系统。距离指两个点之间存在的一个最优途径的长度。〔2〕网络距离分析可借由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层次、各层次的联系度以及关键词之间平均距离等指标,把握研究领域的总体特征。
3.主题类别
主题类别是对关键词进行的聚类分析。它是一个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组或若干类的过程,并使得同一个组(类)内的数据对象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组(类)中的数据对象是不相似的。对关键词之间相似或不相似的描述需基于它们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频率来确定,即以各对象间的距离来表示,关键词越相似则距离越近。
4.主题内外部结构
在聚类分析中类团划分具有排斥性,一個词只能聚入一个类团,这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类团成员的个数,甚至不能形成类团,造成领域划分与实际情况的不符。聚类分析中并不能看出类内与类间的相互影响,看不出所有词与各类别的关系。〔3,4〕因此,为更好地解读出主题内容,梳理出类内与类间的联系,研究者需对各聚类种类进行个体网分析。
5.主题的成熟—中心性地位
聚类分析可以得到领域的主题结构,却无法明确各主题在研究中所处的位置,即主题的成熟—中心性,因此需要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和预测,研究发展趋势。为可视化呈现主题类内与类间的关系及各主题的成熟—中心性,相关研究大多会将共词网络与聚类及多维尺度分析加以结合。
(四)研究过程
首先,对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规范化处理,合并含义相同的关键词,以确保关键词语义的一致性,同时,使用BICOMB2.0提取并统计关键词,得到高频关键词统计结果。其次,生成关键词共现矩阵。将矩阵导入UCINET6.0进行格式转化后,使用Netdraw对转换后的矩阵进行网络分析。再次,生成关键词词篇矩阵。使用SPSS21.0对词篇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在Netdraw的关键词共词网络中,对各聚类的种子词(关键词)进行个体网分析。最后,对聚类分析中生成的相似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将共词网络与聚类及多维尺度分析相结合,直观呈现知识图谱。
二、研究结果
(一)高频关键词频次分布
对关键词进行合并和替换等标准化处理后,66篇研究文献共呈现的关键词频次为171次,主要关键词详见表1。从表1可见,频次阈值大于等于3的关键词有10个,累计百分比达到57.89%。可以初步看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主要围绕自闭症儿童、教师专业素养等主题展开。
(二) 关键词中心性分析判定
在社会网络分析领域,某节点度数中心度(point centrality)指与该节点直接相连的其他点的个数;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是描述资源控制程度的指标,如果某点处于其他点对(pair of nodes)的捷径(geodesic)(最短的途径)上,则表明该点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如果某点与网络中其他所有点的“距离”都很短,则表明该点具有较高的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5〕对关键词的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及接近中心度进行分析,有助于找到该领域处于中心地位的关键词。对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分析见表2。 表2显示,整体网络的度数中心势值为11.23%,表明关键词之间的共现程度较低。网络的中间中心势值高达90.78%,表明词间不存在太多混乱传递,存在核心关键词对资源传递起决定性作用,但可能聚团性较差;网络的接近中心势值为86.72%,表明关键词间路径相对较短,此结论与距离分析的结果一致。
从关键词节点来看,美国和职前培养这两个关键词的度数中心度排序与词频排序相比有提升;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教育干预、融合课程、美国和安置模式等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优势大于词频优势;幼儿园、美国、职前培养、安置模式和特殊教育等关键词的接近中心度排序相较词频排序有所提升。
(三)高频关键词互动程度
关键词网络密度指各个关键词之间相互作用的平均程度。将前16个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导入UCINET软件中做二值化处理,沿Network-cohesion-density路径计算网络的整体密度,得共词网络密度0.308,可见该网络密度不是太大,说明高频关键词间整体互动程度不高,连带作用不明显。关键词距离即词间存在的一个最优途径的长度。研究者采用强度/能力(strengths / capacities)计算最优途径,所有关键词距离情况如表3所示,其中,网络平均距离为2.127,建立在“距离”基础上的凝聚力指数为0.498。
(四)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布结果见图1,左侧文字和數字为参与聚类的24个高频关键词及其序号,上方数字表示分类对象之间的距离,分析结果显示24个高频关键词可分为三个种类。
从结构上看,种类1中18号词“学前融合教育质量”和22号词“学前教育质量”在所有高频关键词中距离最近,其相似性在所有关键词词对之间最大,因此可首先合并为一个种子,然后与15号词“质量评价”合并为一个种子,并依次和23号词“新西兰”和21号词“学习环境”合并,最终构成种类1,并可以初步判断出种类1是关于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估的研究。
种类2中“美国”和“职前培养”是距离最近的关键词词对,其次是“幼儿园教师”和“教师专业素养”,然后再与“融合教育观”合并。可推断种类2是关于教师专业素养及利益相关者观念(态度)的研究。
种类3中的种子词都是在较远的距离上得以聚类的,关系最近的“自闭症儿童”和“自我概念”两个词也是在大于10的尺标距离完成聚类的,同时,种类3中的种子数最多,达到10个。可见种类3包含的内容广泛,其中“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等关键词具有较高的密度,是大多数关键词的共现关键词,扩大了该类别主题词的内涵。从分层结构看,种类3可分为两个小类。小类一包括自闭症儿童、自我概念、个案研究、教育干预和融合课程。小类二包括幼儿园、物理环境、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可推测种类3是关于学前融合教育课程设置及物理环境的研究。
(五) 聚类主题的个体网分析
在Netdraw中对各种类的关键词分别进行个体网分析(Egonet),依次呈现种类1、种类2、种类3中的小类一和小类二,结果见图2~5,其中种类3小类二内涵广泛,为增强图谱可读性,已剔除类间复杂连结。图中类内词的节点用方块表示,类间词用圆形表示。节点的大小表示中心度值,值越高显示越大。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间的共现强度,线越粗表明共现强度越大。
由图2可知,种类1主题结构单一,主要涉及学前融合教育质量、学前教育质量、质量评价、弱势儿童、学习环境评量等研究点,各分支并无系统延伸和拓展。
图3显示,种类2的研究包括普通幼儿、家长态度、特殊教育机构教师、融合教育观,幼儿园教师、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师培养等。其中“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和“幼儿园教师”的连线较粗,互动程度高。类内词中,“幼儿园教师”居于网络互动的中心。
图4和图5展示了种类3中两个小类的个体网。小类一包括自闭症儿童、自我概念、个案研究、教育干预和融合课程。其中“自闭症儿童”和“学前融合教育”共现强度大,处于网络的中心。从图4可知关于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研究有集体生活、生活技能、视觉支持策略、语用和优势视角等。小类二内涵较广但网络结构单一,仅个别词的网络层次较高,如幼儿园、物理环境、“最少环境限制”、通用设计和资源教室等。可见小类一是关于特殊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支持策略、教育建议等融合课程方面的研究,小类二是关于幼儿园的物理环境、通用设计、资源教室等幼儿园环境方面的研究。
(六) 共词网络与聚类及多维尺度统计的知识图谱
研究者将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导入SPSS21.0软件,使用“Alscal”功能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按照多维尺度分析结果布局聚类词的网络节点和坐标位置,用节点形状和颜色及实线矩阵框标注聚类类别,结果见图6。图中节点大小和连线粗细表示共现强度,横轴表示向心度,纵轴表示密度。从东北方位开始沿逆时针方向分析分别是第一、三、四、二象限,第一象限中心成熟,第二象限中心不成熟,第三象限边缘成熟,第四象限边缘不成熟。〔6〕
领域1是关于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关键词节点均位于第四象限。从网络连接关系可以看出领域1为3篇文献构成,3篇文献均只与核心词“学前融合教育”相连,与其他领域关键词无联结(向心度低),并且3篇文献除了核心词为共现词,无其他共现关键词(密度低)。说明该领域处于研究的边缘地位。
领域2主要探讨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和利益相关者观念(态度)研究,大部分处于第一和第二象限,向心度高,即领域2与其他领域联系较为紧密。领域2中幼儿园教师、教师专业素养和融合教育观贡献了较高的密度和向心度,研究相对成熟,居于该领域的核心地位,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美国和学前资金计划等方面的研究位于第二象限,密度低,领域内部不成熟。
领域3的内涵较为广泛,研究主题大致是学前融合教育课程设置和物理环境,其中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和特殊儿童为核心词,趋向于第一象限,拥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教育干预、自我概念、个案研究、自闭症儿童等词位于第三象限,密度相对较高,表明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活跃,内部联系较为紧密。 三、分析与讨论
(一)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核心关键词较多,但中心度较低,高频关键词互动程度不足,研究网络有待完善
词频统计发现,与我国学前融合教育联系最为紧密的关键词有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幼儿园教师、自闭症儿童等词。从中心度来看,“美国”和“职前培养”等词虽没有较多的研究频次,但与之共现的关键词较多,涉及的研究点更为宽泛。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教育干预、融合课程、美国和安置模式的“中间人”特点突出,表明这些词是知识传递的“桥梁”,在研究网络中沟通着各个研究主题。幼儿园、美国、职前培养、安置模式和特殊教育的距离优势大于密度优势,但优势不明显。
因此,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词有: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师专业素养、教育干预、个案研究、融合教育观、美国、职前培养、质量评价、融合课程、安置模式、特殊教育。但这些词的网络密度不高,说明高频关键词间互动程度较低,连带作用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研究网络不够系统,导致核心词的联系不是很紧密。
(二)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估处于研究的边缘地位,亟需补充过程性、结构性和个别化评估等研究
种类1是以学前融合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估研究,该主题包括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学习环境评价及弱势儿童的相关研究。由于我国学前融合教育正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有关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评估研究都尚处于边缘地位。研究者认为,早期融合教育应重视价值问题的研究,要建构起一套包括融合教育实施策略、家庭观点、社会政策、社区以及文化的教育服务体系和支持系统,发展具有可接近性、高参与度和完整支持系统等特征的学前融合教育,以保证教育过程中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和成人的互动质量,以及有关特殊幼儿教育策略和支持系统的有效落实。对其质量评价宜使用总体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侧重于过程性质量评估,同时不忽视结构性质量评估。〔7〕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由学前教育质量和个别化的实践与支持两个维度共同决定,其中个别化的实践和支持更是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核心。〔8〕
(三)教师专业素养及利益相关者观念(态度)是当前研究的核心议题,是学前融合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
学前融合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观念(态度)对融合教育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幼教工作者的融合教育素养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幼教工作者以及普通幼儿家长在师资、设备以及教育方式有保障的情况下,更乐意接受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兒园。〔9〕但是,当前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融合教育观念、融合教育知识和融合教育技能与能力等方面素养的缺失现象,因此,改革职前教育体制,加强在职培训,加强幼儿园教师与特教机构的合作,〔10〕提升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是学前融合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
(四)课程设置及物理环境是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重要基础,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孤立,边缘化明显
已有研究发现,融合教育在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改善其问题行为和情绪情感表达方面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因此,应从学校环境设置、校长倡导和监督、教师态度与培训、同伴同化和引导四个方面构建学校支持系统,加强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建立起学前融合教育人员共同参与的网络体系,扩大协调人员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增强部门间合作。〔11〕课程设置则应考虑实用性、兼顾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年龄、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可设计具有统整性和适当挑战性并强调社交技能的课程;可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发展良好并具有支持性的同伴关系,发挥教职员工团体的力量,并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联系。〔12〕对融合教育环境的创设要作出符合中国国情及国际发展趋势的界定。〔13〕可见,课程设置及物理环境是学前融合教育的重要支持系统,但当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与其他领域的相互作用较弱,内部发展度高但外部疲软,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四、建议
第一,加强跨领域多学科的合作,以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的全面与深入开展。融合教育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学前融合教育研究需要儿童发展、儿童教育、教育政策、临床干预和社会融合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以促进研究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和系统化发展,实现各要素、系统、层次之间部分与整体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学科研究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二,加快境外经验的本土化研究,拓展基于实证和循证的实践研究。已有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较多为介绍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现成经验,没有衍生出系统的热点主题,缺乏对我国现实问题的深入探讨。目前,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应积极探讨他国教育经验与我国教育改革的对接问题,扩展基于实证和循证的实践研究,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融合教育之路。
第三,关注我国融合教育现场的过程性指导问题,完善保教策略与支持系统研究。科研体系中若缺乏对具体保教策略与支持系统的研究,则难以实现理论成果对教育实践的转化。因此,对融合教育现场的过程性指导,有利于研究者自身研究、培训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保教策略与支持系统等实证研究的深入,从而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念丽.中日幼儿园教师学前融合教育意识比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52(12):35-37.
〔2〕〔5〕刘军.整体网分析:UCINET软件实用指南〔M〕.2版.上海:格致出版社,2014:127-136.
〔3〕钟伟金,李佳,杨兴菊.共词分析法研究(三):共词聚类分析法的原理与特点〔J〕.情报杂志,2008,27(7):118-120.
〔4〕杨颖.基于共词分析的学科结构可视化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0.
〔6〕CALLON M, COURTIAL J P, LAVILLE F.Co-word analysis as a tool for describing the network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bas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The case of polymer chemistry〔J〕.Scientometrics,1991,22(1):155-205. 〔7〕胡碧穎,李克建.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相关概念解析与评价工具的理论构想〔J〕.中国特殊教育,2012,(5):3-7.
〔8〕张国栋,曹漱芹,朱宗顺.国外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界定、评价和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5,(4):3-8.
〔9〕孙玉梅.幼教工作者对特殊幼儿融合教育问题的态度和意见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12):8-13.
〔10〕叶增编,吴春玉,廖梅芳.学前融合教育:理想与现实:基于一名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12):7-11.
〔11〕张莉,周兢.英国学前融合教育“部门间合作模式”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7,(6):10-14.
〔12〕于松梅,王波.学前全纳教育中自闭症幼儿的教育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06,(8):9-12.
〔13〕张朝,于宗富,方俊明.中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实施状况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11):100-104.
【Abstract】In order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topics and hotspots of domestic 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research, this study, using the methods of co-word network analysis,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reviews related literature for keywords frequency statistics, network analysis, and mapping of knowledge map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number of core words is quite large while the centrality is fairly low,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igh frequency core words is not sufficient; (2) the quality assessment research i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and needs to include researches on process assessment, structure assessment and individualized assessment; (3)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ideas of interest partners are core topics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are preconditions for 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4) curriculum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are vital bases for 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supporting system, but research in this area is relatively isolated and needs cross-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t is urgent to push forward the researches in localizing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and encourage experiment and evidence based practical studies.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researchers pay attention to process guidance research, and research in strategies and supporting system.
【Keywords】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co-word visualization; research focus; knowledge map; network analysis
【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共词可视化;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网络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4-0049-07
学前融合教育是指让有特殊教育需要的0~6岁儿童能真正地和其他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接受早期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1〕近年来,学前融合教育研究日益受到关注,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颇为丰富。为分析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的主题分布和关注热点,本文运用共词网络分析、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关键词词频统计、网络分析和知识图谱绘制。
一、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
研究者在中国知网(CNKI)中,以“学前融合”“学前全纳”“幼儿融合”“幼儿园随班就读”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时间截点为2016年3月15日,共检索到267篇文献。同时选择《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过的核心学术期刊刊载文献,排除人物报道、报纸及会议论文等非学术性文献,结果得到有效文献66篇。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工具有BICOMB2.0、UCINET6.0、Netdraw和SPSS21.0等程序软件。
(三)研究维度
1.领域核心关键词
一个领域研究成果的关键词集合,可以揭示该研究领域的总体特征、内在结构和发展脉络及方向等。词频分析是通过统计关键词出现的频次,推断该研究领域被关注最多的点。在由关键词组成的网络中,词间关系复杂,仅从词频角度判断关键词的地位可能会出现误差,因此,还需结合网络中心性分析判断出核心关键词,即从“关系”的角度对关键词进行定量研究,以揭示关键词在网络结构中的地位及其特征。
2.关键词互动程度
关键词之间的联系紧密度、互动程度较为隐性,需要通过网络密度分析和距离分析进行判断。网络密度是指网络节点之间彼此的联系程度,可据此判断关键词之间的知识流通和互动程度,网络节点的高密度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科发展较为系统。距离指两个点之间存在的一个最优途径的长度。〔2〕网络距离分析可借由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层次、各层次的联系度以及关键词之间平均距离等指标,把握研究领域的总体特征。
3.主题类别
主题类别是对关键词进行的聚类分析。它是一个将数据集划分为若干组或若干类的过程,并使得同一个组(类)内的数据对象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不同组(类)中的数据对象是不相似的。对关键词之间相似或不相似的描述需基于它们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频率来确定,即以各对象间的距离来表示,关键词越相似则距离越近。
4.主题内外部结构
在聚类分析中类团划分具有排斥性,一個词只能聚入一个类团,这可能会影响到其他类团成员的个数,甚至不能形成类团,造成领域划分与实际情况的不符。聚类分析中并不能看出类内与类间的相互影响,看不出所有词与各类别的关系。〔3,4〕因此,为更好地解读出主题内容,梳理出类内与类间的联系,研究者需对各聚类种类进行个体网分析。
5.主题的成熟—中心性地位
聚类分析可以得到领域的主题结构,却无法明确各主题在研究中所处的位置,即主题的成熟—中心性,因此需要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和预测,研究发展趋势。为可视化呈现主题类内与类间的关系及各主题的成熟—中心性,相关研究大多会将共词网络与聚类及多维尺度分析加以结合。
(四)研究过程
首先,对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规范化处理,合并含义相同的关键词,以确保关键词语义的一致性,同时,使用BICOMB2.0提取并统计关键词,得到高频关键词统计结果。其次,生成关键词共现矩阵。将矩阵导入UCINET6.0进行格式转化后,使用Netdraw对转换后的矩阵进行网络分析。再次,生成关键词词篇矩阵。使用SPSS21.0对词篇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同时,在Netdraw的关键词共词网络中,对各聚类的种子词(关键词)进行个体网分析。最后,对聚类分析中生成的相似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将共词网络与聚类及多维尺度分析相结合,直观呈现知识图谱。
二、研究结果
(一)高频关键词频次分布
对关键词进行合并和替换等标准化处理后,66篇研究文献共呈现的关键词频次为171次,主要关键词详见表1。从表1可见,频次阈值大于等于3的关键词有10个,累计百分比达到57.89%。可以初步看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的研究主要围绕自闭症儿童、教师专业素养等主题展开。
(二) 关键词中心性分析判定
在社会网络分析领域,某节点度数中心度(point centrality)指与该节点直接相连的其他点的个数;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是描述资源控制程度的指标,如果某点处于其他点对(pair of nodes)的捷径(geodesic)(最短的途径)上,则表明该点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如果某点与网络中其他所有点的“距离”都很短,则表明该点具有较高的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5〕对关键词的度数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及接近中心度进行分析,有助于找到该领域处于中心地位的关键词。对高频关键词的中心性分析见表2。 表2显示,整体网络的度数中心势值为11.23%,表明关键词之间的共现程度较低。网络的中间中心势值高达90.78%,表明词间不存在太多混乱传递,存在核心关键词对资源传递起决定性作用,但可能聚团性较差;网络的接近中心势值为86.72%,表明关键词间路径相对较短,此结论与距离分析的结果一致。
从关键词节点来看,美国和职前培养这两个关键词的度数中心度排序与词频排序相比有提升;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教育干预、融合课程、美国和安置模式等关键词的中间中心度优势大于词频优势;幼儿园、美国、职前培养、安置模式和特殊教育等关键词的接近中心度排序相较词频排序有所提升。
(三)高频关键词互动程度
关键词网络密度指各个关键词之间相互作用的平均程度。将前16个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矩阵导入UCINET软件中做二值化处理,沿Network-cohesion-density路径计算网络的整体密度,得共词网络密度0.308,可见该网络密度不是太大,说明高频关键词间整体互动程度不高,连带作用不明显。关键词距离即词间存在的一个最优途径的长度。研究者采用强度/能力(strengths / capacities)计算最优途径,所有关键词距离情况如表3所示,其中,网络平均距离为2.127,建立在“距离”基础上的凝聚力指数为0.498。
(四)高频关键词聚类分析
高频关键词聚类分布结果见图1,左侧文字和數字为参与聚类的24个高频关键词及其序号,上方数字表示分类对象之间的距离,分析结果显示24个高频关键词可分为三个种类。
从结构上看,种类1中18号词“学前融合教育质量”和22号词“学前教育质量”在所有高频关键词中距离最近,其相似性在所有关键词词对之间最大,因此可首先合并为一个种子,然后与15号词“质量评价”合并为一个种子,并依次和23号词“新西兰”和21号词“学习环境”合并,最终构成种类1,并可以初步判断出种类1是关于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估的研究。
种类2中“美国”和“职前培养”是距离最近的关键词词对,其次是“幼儿园教师”和“教师专业素养”,然后再与“融合教育观”合并。可推断种类2是关于教师专业素养及利益相关者观念(态度)的研究。
种类3中的种子词都是在较远的距离上得以聚类的,关系最近的“自闭症儿童”和“自我概念”两个词也是在大于10的尺标距离完成聚类的,同时,种类3中的种子数最多,达到10个。可见种类3包含的内容广泛,其中“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等关键词具有较高的密度,是大多数关键词的共现关键词,扩大了该类别主题词的内涵。从分层结构看,种类3可分为两个小类。小类一包括自闭症儿童、自我概念、个案研究、教育干预和融合课程。小类二包括幼儿园、物理环境、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和特殊教育。可推测种类3是关于学前融合教育课程设置及物理环境的研究。
(五) 聚类主题的个体网分析
在Netdraw中对各种类的关键词分别进行个体网分析(Egonet),依次呈现种类1、种类2、种类3中的小类一和小类二,结果见图2~5,其中种类3小类二内涵广泛,为增强图谱可读性,已剔除类间复杂连结。图中类内词的节点用方块表示,类间词用圆形表示。节点的大小表示中心度值,值越高显示越大。节点间的连线表示关键词间的共现强度,线越粗表明共现强度越大。
由图2可知,种类1主题结构单一,主要涉及学前融合教育质量、学前教育质量、质量评价、弱势儿童、学习环境评量等研究点,各分支并无系统延伸和拓展。
图3显示,种类2的研究包括普通幼儿、家长态度、特殊教育机构教师、融合教育观,幼儿园教师、教师专业素养及教师培养等。其中“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和“幼儿园教师”的连线较粗,互动程度高。类内词中,“幼儿园教师”居于网络互动的中心。
图4和图5展示了种类3中两个小类的个体网。小类一包括自闭症儿童、自我概念、个案研究、教育干预和融合课程。其中“自闭症儿童”和“学前融合教育”共现强度大,处于网络的中心。从图4可知关于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的研究有集体生活、生活技能、视觉支持策略、语用和优势视角等。小类二内涵较广但网络结构单一,仅个别词的网络层次较高,如幼儿园、物理环境、“最少环境限制”、通用设计和资源教室等。可见小类一是关于特殊儿童(尤其是自闭症儿童)的干预、支持策略、教育建议等融合课程方面的研究,小类二是关于幼儿园的物理环境、通用设计、资源教室等幼儿园环境方面的研究。
(六) 共词网络与聚类及多维尺度统计的知识图谱
研究者将高频关键词相似矩阵导入SPSS21.0软件,使用“Alscal”功能进行多维尺度分析,按照多维尺度分析结果布局聚类词的网络节点和坐标位置,用节点形状和颜色及实线矩阵框标注聚类类别,结果见图6。图中节点大小和连线粗细表示共现强度,横轴表示向心度,纵轴表示密度。从东北方位开始沿逆时针方向分析分别是第一、三、四、二象限,第一象限中心成熟,第二象限中心不成熟,第三象限边缘成熟,第四象限边缘不成熟。〔6〕
领域1是关于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研究,关键词节点均位于第四象限。从网络连接关系可以看出领域1为3篇文献构成,3篇文献均只与核心词“学前融合教育”相连,与其他领域关键词无联结(向心度低),并且3篇文献除了核心词为共现词,无其他共现关键词(密度低)。说明该领域处于研究的边缘地位。
领域2主要探讨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专业素养和利益相关者观念(态度)研究,大部分处于第一和第二象限,向心度高,即领域2与其他领域联系较为紧密。领域2中幼儿园教师、教师专业素养和融合教育观贡献了较高的密度和向心度,研究相对成熟,居于该领域的核心地位,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美国和学前资金计划等方面的研究位于第二象限,密度低,领域内部不成熟。
领域3的内涵较为广泛,研究主题大致是学前融合教育课程设置和物理环境,其中学前融合教育、幼儿园和特殊儿童为核心词,趋向于第一象限,拥有大量的研究成果。教育干预、自我概念、个案研究、自闭症儿童等词位于第三象限,密度相对较高,表明这方面的研究较为活跃,内部联系较为紧密。 三、分析与讨论
(一)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核心关键词较多,但中心度较低,高频关键词互动程度不足,研究网络有待完善
词频统计发现,与我国学前融合教育联系最为紧密的关键词有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幼儿园教师、自闭症儿童等词。从中心度来看,“美国”和“职前培养”等词虽没有较多的研究频次,但与之共现的关键词较多,涉及的研究点更为宽泛。幼儿园教师、质量评价、教育干预、融合课程、美国和安置模式的“中间人”特点突出,表明这些词是知识传递的“桥梁”,在研究网络中沟通着各个研究主题。幼儿园、美国、职前培养、安置模式和特殊教育的距离优势大于密度优势,但优势不明显。
因此,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词有:学前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幼儿园、自闭症儿童、教师专业素养、教育干预、个案研究、融合教育观、美国、职前培养、质量评价、融合课程、安置模式、特殊教育。但这些词的网络密度不高,说明高频关键词间互动程度较低,连带作用不明显,这可能是因为我国学前融合教育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研究网络不够系统,导致核心词的联系不是很紧密。
(二)学前融合教育质量评估处于研究的边缘地位,亟需补充过程性、结构性和个别化评估等研究
种类1是以学前融合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质量评估研究,该主题包括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综合评价研究,学习环境评价及弱势儿童的相关研究。由于我国学前融合教育正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有关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评估研究都尚处于边缘地位。研究者认为,早期融合教育应重视价值问题的研究,要建构起一套包括融合教育实施策略、家庭观点、社会政策、社区以及文化的教育服务体系和支持系统,发展具有可接近性、高参与度和完整支持系统等特征的学前融合教育,以保证教育过程中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和成人的互动质量,以及有关特殊幼儿教育策略和支持系统的有效落实。对其质量评价宜使用总体环境质量评价标准,侧重于过程性质量评估,同时不忽视结构性质量评估。〔7〕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由学前教育质量和个别化的实践与支持两个维度共同决定,其中个别化的实践和支持更是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的核心。〔8〕
(三)教师专业素养及利益相关者观念(态度)是当前研究的核心议题,是学前融合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
学前融合教育利益相关者的观念(态度)对融合教育的开展有重要影响。幼教工作者的融合教育素养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实施至关重要。有研究表明,幼教工作者以及普通幼儿家长在师资、设备以及教育方式有保障的情况下,更乐意接受特殊幼儿进入普通幼兒园。〔9〕但是,当前幼儿园教师普遍存在融合教育观念、融合教育知识和融合教育技能与能力等方面素养的缺失现象,因此,改革职前教育体制,加强在职培训,加强幼儿园教师与特教机构的合作,〔10〕提升幼儿园教师融合教育素养是学前融合教育工作能够有效开展的前提条件。
(四)课程设置及物理环境是学前融合教育支持系统的重要基础,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对孤立,边缘化明显
已有研究发现,融合教育在提高自闭症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交往能力、改善其问题行为和情绪情感表达方面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因此,应从学校环境设置、校长倡导和监督、教师态度与培训、同伴同化和引导四个方面构建学校支持系统,加强社会工作者的介入,建立起学前融合教育人员共同参与的网络体系,扩大协调人员队伍,加强人员培训,增强部门间合作。〔11〕课程设置则应考虑实用性、兼顾儿童的心理和生理年龄、以“社区需求”为导向,可设计具有统整性和适当挑战性并强调社交技能的课程;可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发展良好并具有支持性的同伴关系,发挥教职员工团体的力量,并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联系。〔12〕对融合教育环境的创设要作出符合中国国情及国际发展趋势的界定。〔13〕可见,课程设置及物理环境是学前融合教育的重要支持系统,但当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与其他领域的相互作用较弱,内部发展度高但外部疲软,有被边缘化的趋势。
四、建议
第一,加强跨领域多学科的合作,以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研究的全面与深入开展。融合教育是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医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综合性学科,学前融合教育研究需要儿童发展、儿童教育、教育政策、临床干预和社会融合等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以促进研究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和系统化发展,实现各要素、系统、层次之间部分与整体的良性互动,从而推动学科研究水平的全面提升。
第二,加快境外经验的本土化研究,拓展基于实证和循证的实践研究。已有关于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较多为介绍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现成经验,没有衍生出系统的热点主题,缺乏对我国现实问题的深入探讨。目前,我国学前融合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应积极探讨他国教育经验与我国教育改革的对接问题,扩展基于实证和循证的实践研究,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学前融合教育之路。
第三,关注我国融合教育现场的过程性指导问题,完善保教策略与支持系统研究。科研体系中若缺乏对具体保教策略与支持系统的研究,则难以实现理论成果对教育实践的转化。因此,对融合教育现场的过程性指导,有利于研究者自身研究、培训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有利于保教策略与支持系统等实证研究的深入,从而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念丽.中日幼儿园教师学前融合教育意识比较〔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6,352(12):35-37.
〔2〕〔5〕刘军.整体网分析:UCINET软件实用指南〔M〕.2版.上海:格致出版社,2014:127-136.
〔3〕钟伟金,李佳,杨兴菊.共词分析法研究(三):共词聚类分析法的原理与特点〔J〕.情报杂志,2008,27(7):118-120.
〔4〕杨颖.基于共词分析的学科结构可视化研究〔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10.
〔6〕CALLON M, COURTIAL J P, LAVILLE F.Co-word analysis as a tool for describing the network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basic and technological research:The case of polymer chemistry〔J〕.Scientometrics,1991,22(1):155-205. 〔7〕胡碧穎,李克建.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相关概念解析与评价工具的理论构想〔J〕.中国特殊教育,2012,(5):3-7.
〔8〕张国栋,曹漱芹,朱宗顺.国外学前融合教育质量:界定、评价和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5,(4):3-8.
〔9〕孙玉梅.幼教工作者对特殊幼儿融合教育问题的态度和意见的调查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7,(12):8-13.
〔10〕叶增编,吴春玉,廖梅芳.学前融合教育:理想与现实:基于一名自闭症幼儿融合教育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9,(12):7-11.
〔11〕张莉,周兢.英国学前融合教育“部门间合作模式”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07,(6):10-14.
〔12〕于松梅,王波.学前全纳教育中自闭症幼儿的教育建议〔J〕.中国特殊教育,2006,(8):9-12.
〔13〕张朝,于宗富,方俊明.中美特殊儿童融合教育实施状况的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3,(11):100-104.
【Abstract】In order to clarify the research topics and hotspots of domestic 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research, this study, using the methods of co-word network analysis, clustering analysis and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analysis, reviews related literature for keywords frequency statistics, network analysis, and mapping of knowledge maps.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number of core words is quite large while the centrality is fairly low,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high frequency core words is not sufficient; (2) the quality assessment research is not paid enough attention to, and needs to include researches on process assessment, structure assessment and individualized assessment; (3)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ies and ideas of interest partners are core topics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are preconditions for 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4) curriculum and physical environment are vital bases for 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supporting system, but research in this area is relatively isolated and needs cross-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t is urgent to push forward the researches in localizing international practices and encourage experiment and evidence based practical studies. It is also suggested that researchers pay attention to process guidance research, and research in strategies and supporting system.
【Keywords】preschool inclusive education; co-word visualization; research focus; knowledge map; network analy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