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有效的探究学习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mu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探究热热闹闹,学习浮浮躁躁" 的现象日益突出,那么怎样的探究活动是合理的、有效的呢?
  【关键词】探究欲望有效探究激励学习
  笔者想结合实践,就怎样有效地进行探究性学习谈些体会。
  一、创设情境,是有效探究的前提
  情境的创设只有立足于儿童的现实生活,贴近儿童的知识背景,形象直观而又蕴涵一定的数学味,才能使学生切实理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的动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如学习"最小公倍数"时,我用学雷锋做好事引入:圆圆和芳芳为敬老院打扫卫生,他们商量好了,从当天起,圆圆每隔3天去敬老院一次,芳芳每隔5天去敬老院一次,那么圆圆和芳芳会不会在敬老院相遇呢?如果相遇,最少用多少天?此时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他们很想知道圆圆和芳芳是否会相遇?相遇在哪天?这样将知识与实际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巧妙地创设探究情境,激起了学生用心去感悟、去体会、去探究,思维处于最佳状态。
  二、提供素材,是有效探究的关键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探究欲望,而那些现实的、典型的、具有挑战性的"探究素材"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如:在教学《分类》时,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已准备的自己最喜爱的玩具(汽车、火车、坦克、手枪……),图片(奥特曼、机器人、孙悟空、哪吒……),水果(苹果、梨子、香蕉、桔子……),问:"同学们都带来了这么多好玩、好看、好吃的东西,你能把它们分类摆放吗?"学生兴趣盎然,各抒己见:我想把好玩的放在一起,我想把好看的放在一起,我想把好吃的放在一起……等等,在富有开放性的问题情境中,学生的 思路开阔了,思维的火花闪现了。这样的素材立足于学生的实际,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问题意识去寻找、去探索、去验证,确保探究活动有效进行。
  三、经历过程,是有效探究的核心
  新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探究空间。教师要尊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自主性,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给学生多一点创造的信心,多一点成功的探究,让学生充分享受自主探究的过程。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一课时,首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平行四边形,自己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学生有的在量边的长度,有的在画方格,有的在剪拼……,虽然探求的方法不同,发现几乎是相同的,即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大小应该与它的底和高有关。这时老师用多媒体演示一个不断变化的平行四边形:第一步演示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逐渐延长,另一组对边及夹角不变,让学生感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有关;第二步演示各边长度均不变,相邻两边夹角由小到大变化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感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还与两边夹角大小有关,而夹角大小又决定平行四边形的高,说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高有关。 由此证明学生的推断是正确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确是由它的底和高决定的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又有怎样的关系呢?这才是探索长方形面积的关键问题。于是,我有意设计认知冲突,很自然的将学生的认知聚焦在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关系上,鼓励学生利用转化的思想积极的探索,成功的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一过程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合作交流,充分进行探索验证,亲身经历了有效的探究过程,获得了有效的探究体验,提升了有效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四、激励评价,是有效探究的动力
  对学生探究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探究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参与探究的态度和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探究的自信心。如在"一般应用题"复习课上,王老师出示一道题:修路队修一条路,计划每天修50米,6天修完。结果提前1天完成,平均每天比计划多修几米?甲同学很快列出算式:50×6÷(6—1)—50=10(米),算法得到同学的赞同。这时乙同学举手发言:"我有一种简便的算法,50÷(6—1)=10(米)"。他说:"这条路计划6天修完,如果提前1天完成,那就是在5天里每天比计划多修的米数合起来应该等于计划1天修的米数。所以只要将50除以5就是平均每天比计划多修的米数。"同学们听了他的分析后,对这位同学的另辟蹊径的简便算法拍手称好。正当同学把赞赏的眼光转向这位男同学时,从后排传来丙同学质疑的声音:"这道题不可以这样列式,如果提前5天修完呢,按照他的算法,用50÷(6—5)=50÷1=50(米),验算一下,50 50=100(米),与原来题意不符合,所以他的解法不对。"这时王老师并没有否定他的思路,而是表扬这位同学敢于质疑,并因势利导启发他说,刚才××同学的解题思路没有错,只是没有整体去理解题意,相信××同学一定会找到正确解法的。只见这位同学喜形于色,稍加思考后立即报出算式:50×5÷(6—5)=250(米),并在老师的邀请下,向同学们介绍算理。王老师的激励评价让学生感到亲切和温暖,使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更多的信心,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欲望,不断的从一个成功步入另一个成功。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时,要善于结合教材内容,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加工,科学、合理地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全程参与,全身心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潜力在激励评价中得以更充分的发挥,真正体验到有效探究的成功快乐。
其他文献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它较之以往教学改革的语文活动课和语文实践活动更具综合性、实践性和自主性,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我们教师虽然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但在实践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还是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选题,如何确定目标。总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要求不好把握。如何把握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尺度,充分发挥其
甚高能(VHE:10-10eV)γ射线天文观测是全波段天文观测旭联结卫星高能(≤30GeV)γ射线观测和地面广大气簇射(EAS)阵列探测(10-10eV)的纽带。
状物记叙文是小学语文课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也是小学生作文训练的重点项目之一。"状"是陈述或临摹的意思;"物"是物体。状物就是以某物体为对象,把他的外部特征及内在特点,用语言文字有条理的陈述、描摹出来,再现物体形象,使读者对所临摹的物体获得具体鲜明的印象。  要写好状物记叙文,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认真观察,抓住物体的形状特征。  状物是对物体的临摹,只有全面细致的观察物体,熟悉了解物
期刊
国际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研讨会综述哈艳秋,杨亚鸿在秋风送爽的九月,北京广播学院迎来了她的40岁的生日。9月7日至9日,由北京广播学院和澳大利亚广播公司共同发起举办的“国际广播电视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广院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有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法...
经典区域滤波的缺点在于增强了图象的低频噪声,且有时可能会将图象边缘信息丢失。该文基本数字图象象素之间的固有相关性,提出一种加权非尖锐的掩膜滤波法,在滤波同时较好地保留
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是以创新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必将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针对如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看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因此必须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  一、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互相融合  "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当今社会是一个到处充满语文信息的社会,学校、家庭、社会、书籍、影视、广告、标语等等,语文信息源无处不有。小学生不可忽视对语文教科书的学习——从中掌握学习方法,如查字典,理解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  本学期,我参与了《综合实践活动与德育资源拓展课程整合实践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