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流程服务+领域智库”赋能理财顾问职业成长

来源 :大众理财顾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rk3039683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时候,“人才红利”逐渐显现,专业人才正在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和转化核心,理财行业作为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专业顾问的价值非常高。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容量巨大,业态分散。行业中存在头部的财富管理机构,但亦有不少高级理财顾问离开所在机构开始独立展业,形成“多家头部企业+大量独立理财顾问/精品机构”的市场格局。
  高级理财顾问倾向独立展业的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第一,随着客户关系的不断深入,客户对理财顾问的信任增加,希望理财顾问可以提供多维度的综合服务,包括风险管理、投资管理及事务管理等。然而,受制于所在机构的资源体系,在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时,理财顾问面临方案执行的部分局限,不能选用开放的产品结构为客户提供服务成为理财顾问脱离机构的“推力”。第二,理财顾问在服务高净值人士的能力提升,手握的客户资源足够丰厚时,往往会更加爱惜自己的羽毛,不愿因机构内部的业绩考核压力进行过度销售,破坏了自己与客户之间建立起的宝贵的信任关系,因为他们深知长久信任的客户关系才是事业的基石,这是理财顾问脱离机构的“拉力”。
  财富管理服务主体不断分化,产业上下游也变得非常分散,存在平台式的商业机会。
  金石财策联合创始人兼CEO刘干霄认为,知识经济阶段,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的时候,“人才红利”逐渐显现,专业人才正在成为新的流量入口和转化核心。网红经济和知识付费的兴起都是人才红利现象的佐证。理财行业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业,优秀理财顾问的价值非常高,但当下中国的财富管理刚刚兴起,理财顾问的价值还远未被挖掘出来。
  金石财策希望通过财策流程服务、专业培训与认证等帮助理财顾问更好地提升专业能力,释放商业潜能,成就顾问价值。这一理念使金石财策不同于传统的金融机构和市场上常见的第三方理财公司,作为一家独立理财顾问机构,其构筑的是以专业人才为核心的业态。
  公司专注于理财顾问的转型发展,为理财顾问提供深度服务,作为与理财顾问一同成长的开放式服务平台,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具商业价值的财务策划服务品牌。


  财策流程服务,重点在于为理财顾问优化中后台运营体系,帮助理财顾问解决品牌支持、市场策划、业务协作及办公资源共享等问题。
  在财策流程服务中,很重要的一项服务是资源的采购与整合。金石财策通过对接代表性的资产管理机构,精心采集多元化的金融产品,为理财顾问装备“弹药库”——构建产品与服务体系。“在今天的市场里,我们不做百货商店,而是做精品超市。我们并不是要解决客户的所有需求,而是解决主流客户的主流需求。”刘干霄说。
  据介绍,金石财策开放式产品和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保险产品、现金管理、固定收益、权益投资、另类投资、海外投资等投资产品,以及全权委托管理、事务型信托、财富传承相关的法律和税收服务等。
  特别是于2016年推出的两款智能投顾服务——玑智和玑慧,是金石财策借力品钛集团的金融科技,运用其旗下的数字化资产配置解决方案,提供的“智能机器+人工顾问”全球资产配置服务。其中,玑智提供人民币结算的资产配置服务,玑慧提供美元结算的资产配置服务。该服务品类有效降低了资产配置服务的门槛,提供客户更加个性化的解决方案,实现7×24小时的资产全球配置。
  理财顾问在中国是一个新兴的职业,它天然具有两重属性。首先,它是一种市场型的职业,需要开拓客户,不断找到客户的理财需求。其次,它更是一种专业型的职业。作为一个专业人士,他要在市场中挑选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整理变成客户的解决方案,解决客户靠自己的資源、技术、精力、体系等无法解决的财务问题。
  刘干霄认为,当前行业仍处在以金融产品销售为导向的初级阶段,但中国财富管理专业化的时代大幕已经开启。为了帮助理财顾问成长,提升理财顾问专业技能,金石财策为顾问提供领域智库服务:通过对接财富管理领域专家,在理财顾问展业时可为其提供“1+N”的智库支持;组建“财策研习社”,通过运营社群、定期发布报告及白皮书、组织沙龙等方式,将成熟的理财方法归纳总结,进行标准化、模型化,普及给更多的理财顾问;通过引入国际金融专业人士(ISOFP)的国际认证财富管理师(CWMA)培训认证体系,为理财顾问提供培训认证服务,助力理财顾问的职业发展进阶。
  “我们帮助理财顾问成为‘巧妇’,并让他们做‘有米之炊’。”刘干霄介绍,“未来,金石财策还将提供基于移动互联的财策科技服务。构建值得信赖与尊重的财策流程服务平台,成就理财顾问的专业价值是我们孜孜以求的事业使命。”
  刘干霄介绍,金石财策是一家拥有20年理财经验沉淀的专业顾问团队,团队核心成员来自国内大型金融机构、律师事务所、咨询机构等。公司在行业中具有较高的专业美誉度,于2017年获得知名机构数千万元A轮投资。
其他文献
市面上销售的房产,大多数属于自由产权或共管产權。那么,这两类产权哪种增值更优呢?毋庸置疑,是自由产权。因为,土地所有权说到底是一种权利,产业的自主支配权越高,就意味着权力越大,那么价值就越高。  在中国,商品房产权通常是70年,但在加拿大,房屋一般有独立屋、公寓、联排房、多单元房4种类型,这些住宅的产权多种多样。如果对这些房屋产权类型不甚了解,难免会在加拿大房产投资中出现偏差。下面,笔者将结合上述
期刊
面对用户更新换代的需求,银行未来要想扳回一城,就必须有所动作。  今天,用户的理财正在发生变化,无论是在理财态度或是理财选择上,较以往都有了很大的不同。为了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推动银行业用户体验水平的提升,微众银行在2015年和腾讯CDC(即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部)共同发起了“银行用户体验联合实验室”。2017年6月,微众银行联合包括大中型国有银行,部分城商行、农商行等在内的27家银行发起了银行
期刊
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财富管理行业非常重要,成功的人非常懂得如何持续优化自己的时间。  金融行业有三大支柱:银行、证券和保险。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后,我先后在银行和证券机构工作。当日益感觉收入空间局限性越来越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时,我决定转变自己的职业路线。当时对保险本身比较认可,于是我决定向保险业发展。  客户积累从细分市场开始  职业转型初期是非常辛苦的,因为需要重新积累客户。我的起点是找到自己的细分市
期刊
有人说房产税就像“狼来了”的故事,不管喊过多少次都是遥遥无期,即使出台也是效果甚微,这次会不一样吗?要看懂房产税何时动真格,其实要看清楚房产税背后的故事。  最近,关于房产税的消息不少。特别是财政部部长肖捷的讲话,明确了房地产税实施的“立法先行、充分授权、分步推进”原则。  这里要科普一个小概念:什么是房地产税。房地产税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房产税是房地产税中的一种,将来对普通买房人征收的就是房产税。
期刊
截至 2017 年 1 月,中国大陆地区千万元高净值人群数量为 147 萬,比去年增加 13 万,增长率达 9.70%。拥有亿万资产的超高净值人群数量达到 10 万,比去年增加 1.1 万,增长率达 12.36%。中国 23 个城市高净值人群突破2万,其中一半城市高净值人群突破 5 万。北京拥有最多亿万资产超高净值人群,广东省拥有最多千万资产高净值人群。
期刊
随着政府“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持续推進,实体经济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去库存、国企改革等政府重点经济举措的效果逐步显现,创新创业浪潮和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成为私人财富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政府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例如IPO审核速度调节有度、兼并收购交易增加等,市场资本化的脚步加快将持续催生“新钱、新财富”。  随着创富方式的转变,高净值人群细分日趋多元化,创富一代
期刊
随着我国财富管理行业的不断发展,如何客观量化地反映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动态变化,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成为摆在行业面前的重要课题。11月9日,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2017)”发布会在青岛金家岭金融区举行。由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编的《中国财富管理发展指数》,是我国首次从指数的角度对中国财富管理发展的全面系统分析研究。报告认为:  第一,全球私人财富管
期刊
千万元高净值人群主要由以下4部分人群构成:  企业主 企业的拥有者,这部分人占到55%, 比例没有增长。企业资产占其所有资产的60%,他们拥有180万元的可投资资产(现金及部分有价证券),20万元以上的车和价值200 万元以上的住房。  金领 金领主要包括大型企业集团, 跨国公司的高层人士,他们拥有公司股份、高昂的年薪、分红等来保证稳定的高收入。这部分人群占20%。他们拥500万以上的自住房产,价
期刊
父母在给子女购买保险之前,需要给自己和爱人购买必要的保险,毕竟少儿保险的交费时间通常长达十几年,期间一旦发生意外,父母将无法成为子女的最大的保障和依靠。  很多宝宝的父母都尽可能多地给宝宝购买保险,却忽略了对自己本身的投保,其实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大人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是子女最好的“保护伞”。如果只给子女买保险,大人自己却不买,万一大人发生意外,这个家庭很可能会因此陷入困境。  保险是爱的传递  
期刊
在风口上,猪也会飞。在金融领域,下一个风口将会是什么?  近年来,国际互联网巨头如Google、IBM纷纷将人工智能技术(AI)全面渗透到金融产品和服务。而国外金融行业也逐步在业务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如摩根大通和高盛公司,均表示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进行大规模投资。在金融科技(Fintech)浪潮下,“智能金融”似乎可能成为下一个风口。  所谓智能金融,是指人工智能与金融全面融合而生的金融服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