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文科生物课堂教学中,笔者认为,要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应该做到:上好第一节课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把生物课的内容跟我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的知识内容;利用实验、挂图,模型及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等。
[关键词]文科生 生物学科 学习兴趣
对于高二文科生来说,物理、化学、生物为非高考科目,学生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生物作为一个窗口让学生认识自然、爱护自然,更启发学生该如何去改造自然,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理应摆正生物的位置,平等地对待这门课程,但是,传统高中教学只重视高考科目,多少年来,我们围绕着高考指挥棒的惯性还没有解除。
该如何摆脱这种尴尬的处境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挖掘生物学自身的魅力,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生物科的学习上来。
一、要上好第一节课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很多事情的成功往往要有一个好的开端。我认为教学也一样,一位老师要顺利地完成一门学科的教学,除了自身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外,还要有教学的技能技巧,能把握住学生,所以,第一节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这门课程往后的教学。高中生物的第一节课是《绪论》,主要讲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我不着急讲解,而是首先向学生提问生物与非生物有什么区别,学生多数回答生物是有生命的,而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接着提问:那怎么判断哪种是有生命哪种是无生命的呢?设置疑问,从而迅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然后再通过一些实例和富于启发性的问题,从生物体最基本的化学组成、结构到生理功能,从生物自身的生理功能到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从个体的生长发育到各族的延续乃至生物界的进化,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逐级深入生命的六个基本特征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判断人和其它生物的共同特点。这样既引导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又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营造好一个学习生物的氛围,生物教师除了在课堂要用生动的言语、活生生的例子、多种的教学方式去营造好课堂的氛围,还要利用黑板报、生物知识小竞赛、“告别不良饮食习惯”等活动营造好学习生物的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学好生物的兴趣。
二、把生物课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对文科班同学来说,兴趣比考试更能成为学习的动力。而生物课的最大特点是贴近实际生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学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时,让学生认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人和生物体的生长过程是如何完成的,让学生了解同样是生物体,也存在着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在讲《光合作用》一节时,先提出问题,如“早晨锻炼好还是晚上锻炼好?”“为什么卧室里不应该养很多花?”问题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学生对此比较有兴趣,于是一节枯燥的知识性极强的课就在学生急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中很快度过,学生找到了答案,也学到了知识,老师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关于社会的环境热点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赤潮”等的形成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如何预防这些现象的发生,这是每位学生都非常想关注的问题。所以把这些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例与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如,在讲到细胞的癌变的时候,我给出了学生很多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致癌因素,如吸烟、喝洒、爆晒、吃烧烤等刺激人体的肝脏、皮肤,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还有讲到神经调节的时候,联系吸毒为什么会上瘾?人为什么每天要睡觉?新式杀虫剂是怎么回事……
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的知识内容
例如讲述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时,把该过程比作人过河,若此人会水,他可以直接从上游漂流到下游(高浓度→低浓度的自由扩散);若此人不会水,,当他从下游到上游(低浓度→高浓度)时他必须乘船(需载体蛋白质),还需花费力气(消耗ATP)。这样,把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吸引学生注意听讲,且过目不忘。
四、利用演示实验、挂图、模型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生物教学中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检验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的实验等,可以在课堂中演示的,让一到两位同学上来和教师一起同步操作,这样,既让学生能有自己动手做实验,又能真正看到实验的现象,这样更加深学生的记忆,又不让课堂枯燥。
生物教材上插图比较多,其中大部分都有相应的挂图和模型,生物老师应该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会让内容繁杂、不容易记忆的知识简单化。例如,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可以通过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对照图中的结构,学生就会把这些结构和对应的图形牢记在脑海中了。特别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一个很抽象的内容,学生弄不清楚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如能结合遗传图解去分析讲解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思路更清晰。
而有些知识过程比较复杂,学生往往不容易跟上老师讲解的思路,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整个过程就会呈现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在学生大脑中留下“过电影”印象。
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生物课容易走上“满堂灌”的老路,这样的课当然不是学生欢迎的,也就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要改变这种状态,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讲话的机会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例如,在讲呼吸作用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时可以用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学们,在生活中存在一些现象:我们人类无论去认识太空,或去攀登高山,还是去海底探险,都不得不带氧气瓶,而当我们去一些空气较为稀薄的地方,或当我们激烈运动后,我们会感到腰酸背痛。另外,如果苹果放置时间久了,会有酒香味。大家知道以上现象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吗?”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对细胞呼吸的学习。
又如,学习“生态系统稳定性”时,可利用5~8位学生做示范,当一个学生单独推一个学生时,很容易推倒,被推倒的学生也很容易爬起来,而当一或两个学生去推倒5~6个抱成团的学生就很难推倒,一旦被推倒了也很难一起爬起来,形象地说明了结构越单一的生态系统抵抗力越差,但恢复力强,而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抵抗力越强但恢复力越差。这样让学生参与活动会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让一节枯燥的课堂变成活跃的课堂。
当然,要在整体上提高文科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有很多种其他的方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从自身所处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加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朴雪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M].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
[2]焦瑶光.教育学[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3]周美珍,郑鸿霖,张代芬.中学生物学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王苏豫.生物学学习方式的探讨[J].中学生物学,2004,20(1).
[关键词]文科生 生物学科 学习兴趣
对于高二文科生来说,物理、化学、生物为非高考科目,学生不会给予足够的重视。但是生物作为一个窗口让学生认识自然、爱护自然,更启发学生该如何去改造自然,在我们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理应摆正生物的位置,平等地对待这门课程,但是,传统高中教学只重视高考科目,多少年来,我们围绕着高考指挥棒的惯性还没有解除。
该如何摆脱这种尴尬的处境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能否挖掘生物学自身的魅力,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生物科的学习上来。
一、要上好第一节课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很多事情的成功往往要有一个好的开端。我认为教学也一样,一位老师要顺利地完成一门学科的教学,除了自身要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外,还要有教学的技能技巧,能把握住学生,所以,第一节课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你这门课程往后的教学。高中生物的第一节课是《绪论》,主要讲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物科学的发展,我不着急讲解,而是首先向学生提问生物与非生物有什么区别,学生多数回答生物是有生命的,而非生物是没有生命的。接着提问:那怎么判断哪种是有生命哪种是无生命的呢?设置疑问,从而迅速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起来,然后再通过一些实例和富于启发性的问题,从生物体最基本的化学组成、结构到生理功能,从生物自身的生理功能到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从个体的生长发育到各族的延续乃至生物界的进化,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样逐级深入生命的六个基本特征的学习,让学生学会判断人和其它生物的共同特点。这样既引导了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又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
营造好一个学习生物的氛围,生物教师除了在课堂要用生动的言语、活生生的例子、多种的教学方式去营造好课堂的氛围,还要利用黑板报、生物知识小竞赛、“告别不良饮食习惯”等活动营造好学习生物的氛围,让学生在其中受到潜移默化,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学好生物的兴趣。
二、把生物课的内容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对文科班同学来说,兴趣比考试更能成为学习的动力。而生物课的最大特点是贴近实际生活,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学习《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时,让学生认识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人和生物体的生长过程是如何完成的,让学生了解同样是生物体,也存在着不同的结构和功能;在讲《光合作用》一节时,先提出问题,如“早晨锻炼好还是晚上锻炼好?”“为什么卧室里不应该养很多花?”问题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学生对此比较有兴趣,于是一节枯燥的知识性极强的课就在学生急于解决现实生活问题中很快度过,学生找到了答案,也学到了知识,老师也完成了教学目标。
关于社会的环境热点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赤潮”等的形成及其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如何预防这些现象的发生,这是每位学生都非常想关注的问题。所以把这些与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例与学习的内容紧密结合在一起,更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再如,在讲到细胞的癌变的时候,我给出了学生很多生活中可能存在的致癌因素,如吸烟、喝洒、爆晒、吃烧烤等刺激人体的肝脏、皮肤,引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还有讲到神经调节的时候,联系吸毒为什么会上瘾?人为什么每天要睡觉?新式杀虫剂是怎么回事……
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科学的知识内容
例如讲述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时,把该过程比作人过河,若此人会水,他可以直接从上游漂流到下游(高浓度→低浓度的自由扩散);若此人不会水,,当他从下游到上游(低浓度→高浓度)时他必须乘船(需载体蛋白质),还需花费力气(消耗ATP)。这样,把原本很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吸引学生注意听讲,且过目不忘。
四、利用演示实验、挂图、模型及多媒体辅助教学
生物教学中一些简单的实验,例如,检验酶的专一性和高效性的实验等,可以在课堂中演示的,让一到两位同学上来和教师一起同步操作,这样,既让学生能有自己动手做实验,又能真正看到实验的现象,这样更加深学生的记忆,又不让课堂枯燥。
生物教材上插图比较多,其中大部分都有相应的挂图和模型,生物老师应该把这些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会让内容繁杂、不容易记忆的知识简单化。例如,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可以通过亚显微结构示意图,老师一边讲解一边对照图中的结构,学生就会把这些结构和对应的图形牢记在脑海中了。特别是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一个很抽象的内容,学生弄不清楚子代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如能结合遗传图解去分析讲解学生就更容易接受,思路更清晰。
而有些知识过程比较复杂,学生往往不容易跟上老师讲解的思路,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整个过程就会呈现出一条清晰的线索,在学生大脑中留下“过电影”印象。
五、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生物课容易走上“满堂灌”的老路,这样的课当然不是学生欢迎的,也就激不起学生的兴趣,要改变这种状态,应该多给学生一些讲话的机会和自由表达的机会。例如,在讲呼吸作用中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区别时可以用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同学们,在生活中存在一些现象:我们人类无论去认识太空,或去攀登高山,还是去海底探险,都不得不带氧气瓶,而当我们去一些空气较为稀薄的地方,或当我们激烈运动后,我们会感到腰酸背痛。另外,如果苹果放置时间久了,会有酒香味。大家知道以上现象是什么原因产生的吗?”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这样可以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对细胞呼吸的学习。
又如,学习“生态系统稳定性”时,可利用5~8位学生做示范,当一个学生单独推一个学生时,很容易推倒,被推倒的学生也很容易爬起来,而当一或两个学生去推倒5~6个抱成团的学生就很难推倒,一旦被推倒了也很难一起爬起来,形象地说明了结构越单一的生态系统抵抗力越差,但恢复力强,而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抵抗力越强但恢复力越差。这样让学生参与活动会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能让一节枯燥的课堂变成活跃的课堂。
当然,要在整体上提高文科生学习生物的兴趣还有很多种其他的方法,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作为一名生物教师,应该从自身所处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加快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朴雪涛.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M].当代世界出版社,1999.
[2]焦瑶光.教育学[M].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3]周美珍,郑鸿霖,张代芬.中学生物学教学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
[4]王苏豫.生物学学习方式的探讨[J].中学生物学,200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