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野生动物中,虎是当之无愧的“大明星”。它们体态雄伟,毛色绮丽,尤其是前额的黑纹很像汉字中的“王”字,更显得威武异常,不愧被誉为“山中之王”和“森林之王”。不过在这个“明星家族”中,生活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苏门答腊虎却完全没有享受到明星的待遇,反而生存状态岌岌可危。随着天然丛林逐渐消失,野生苏门答腊虎的栖息地也在不断缩小,它们正生活在种族灭绝的边缘。
作为虎家族中体型最小的虎种,苏门答腊虎雄虎平均体长约2.4米,重约120千克;雌虎体长约2.2米,重约90千克。别看它们不如“亲戚”东北虎、华南虎那么雄壮,却长着现存陆生食肉动物最大的犬齒。所以说,在所有虎中,这娇小的虎却可能是攻击力最强的。
野生的苏门答腊虎最长寿命为15年,而人工圈养的苏门答腊虎最长寿命能够达到20年。在所有种类的虎中,它们的毛皮颜色最深,上面的斑纹也最多。这些斑纹又宽又黑,斑纹之间的间隔很小,有时候甚至重叠在一起,这十分有利于它们在狩猎的时候隐藏自己。最神奇的是,大部分苏门答腊虎身上的条纹都超过1 00条,而且每只都不尽相同。
近代虎家族共有八个分支,分别为苏门答腊虎、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爪哇虎、里海虎和巴厘虎。20世纪初,人类还能在地球广袤的森林之中寻找到虎家八兄弟的足迹。其中,苏门答腊虎、巴厘虎和爪哇虎三兄弟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几个岛屿上。不幸的是,在人类无情地猎杀下,巴厘虎、爪哇虎都相继灭绝了,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幸运儿苏门答腊虎如今也处境不妙。三十多年前,野生苏门答腊虎还有1 000多只,可现在已不足400只了,而人工养殖的苏门答腊虎也只有200多只。
苏门答腊岛的丛林里薄雾弥漫,此起彼伏的虫鸣鸟叫声让这片茂密的森林显得更加清幽。可谁也没料到,一场灾难正在悄悄降临。在一座被密林环绕的简陋工棚里,割胶工人阿巴音遭到了一只苏门答腊虎的闪电伏击,当场身亡。五天后,离出事点不远处,一位不幸的非法伐木工人被虎咬死,并被啃食了一部分尸体,而启事者还是这只老虎。随后,这只苏门答腊虎被护林员捕获,送进了动物园。
无独有偶,在苏门答腊岛最北端,有雌雄两只苏门答腊虎因为不断偷吃当地居民的家畜而被捉住,并被关进了铁笼。还有一只雌虎,因为盗猎者偷走了它的幼崽,它苦苦追踪盗猎者的足迹,最终将盗猎者一家人全部咬死。
人虎狭路相逢,并频繁引发冲突,使得当地居民恐慌不已。这些都怪“邪恶”的苏门答腊虎甲其实,虎并不是邪恶的坏家伙,它们通常是不把人类当作猎物的。相反,正是因为人类入侵森林,侵占了它们仅存的生存空间,它们才本能地做出一些反应。
苏门答腊岛是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岛屿、世界第六大岛,曾是一座天然的生物宝库。如今,苏门答腊岛有一半的土地被划归为伐木业,另外,油棕种植园 覆盖了300'多万公顷的土地。人类活动范围 不断扩展,致使森林植被尽遭破坏,最直接的影响便是苏门答腊虎可捕食的野猪、野鹿等动物越来越少,而适合它们栖息的环境也被切割成了碎块。森林家园不断消失,使得苏门答腊虎与割胶工、伐木工和盗猎者有了直接的接触,它们也会经常游荡在当地的村庄中,以寻求更多的食物。
据动物保护组织估计,20世纪最后十年里,几乎每年都有30~50只苏门答腊虎惨死于盗猎者的枪口或圈套之下。原来,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印度尼西亚国内外对老虎产品需求旺盛,不仅虎皮和老虎器官供不应求,作为小饰物、护身符和纪念品的虎爪和虎牙也相当抢手。
以虎骨为例,20世纪下半叶,印度尼西亚每年的虎骨出口量都在500千克左右。在1975年到1992年期间,仅韩国一个国家就从印度尼西亚进口了3720千克虎骨。如果一只成年老虎的虎骨风干后,平均重量按12千克计算,这相当于猎杀了300多只虎。
进入21世纪,尽管老虎产品贸易早就被宣布为非法,但盗猎老虎的行为和老虎产品交易在苏门答腊岛依然屡禁不止。虽然盗猎者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但利益的驱动让许多不法分子不惜以身试法。不法分子在市场上高价售卖虎制品,更引发了猎人对苏门答腊虎的无情猎杀。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曾经多虎的印度尼西亚竟然变得虎踪难觅。
值得略感欣慰的是,印度尼西亚政府已经陆续在苏门答腊虎聚居的雨林和山地建立了五个国家公园,使其成为野生苏门答腊虎最主要的栖息地。人们将老虎与人类分离开来,保护它们最后的领地。
一些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和国际慈善组织也为保护野生的苏门答腊虎提供了资金和专业支持。印度尼西亚还成立了苏门答腊虎饲养中心,建立老虎基因库,以便这一种群得以繁衍。此外,这些组织还对人工养殖的苏门答腊虎进行野性训练,为它们回归大自然做准备。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人类需要靠这些人工养殖的苏门答腊虎来延续这一种群。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苏门答腊虎这一动物界的大明星能够挺过最艰难的岁月,再度成为“森林之王”。
最袖珍的森林之王
作为虎家族中体型最小的虎种,苏门答腊虎雄虎平均体长约2.4米,重约120千克;雌虎体长约2.2米,重约90千克。别看它们不如“亲戚”东北虎、华南虎那么雄壮,却长着现存陆生食肉动物最大的犬齒。所以说,在所有虎中,这娇小的虎却可能是攻击力最强的。
野生的苏门答腊虎最长寿命为15年,而人工圈养的苏门答腊虎最长寿命能够达到20年。在所有种类的虎中,它们的毛皮颜色最深,上面的斑纹也最多。这些斑纹又宽又黑,斑纹之间的间隔很小,有时候甚至重叠在一起,这十分有利于它们在狩猎的时候隐藏自己。最神奇的是,大部分苏门答腊虎身上的条纹都超过1 00条,而且每只都不尽相同。
走向衰亡的家庭
近代虎家族共有八个分支,分别为苏门答腊虎、东北虎、华南虎、印支虎、孟加拉虎、爪哇虎、里海虎和巴厘虎。20世纪初,人类还能在地球广袤的森林之中寻找到虎家八兄弟的足迹。其中,苏门答腊虎、巴厘虎和爪哇虎三兄弟生活在印度尼西亚的几个岛屿上。不幸的是,在人类无情地猎杀下,巴厘虎、爪哇虎都相继灭绝了,印度尼西亚唯一的幸运儿苏门答腊虎如今也处境不妙。三十多年前,野生苏门答腊虎还有1 000多只,可现在已不足400只了,而人工养殖的苏门答腊虎也只有200多只。
人虎之争
苏门答腊岛的丛林里薄雾弥漫,此起彼伏的虫鸣鸟叫声让这片茂密的森林显得更加清幽。可谁也没料到,一场灾难正在悄悄降临。在一座被密林环绕的简陋工棚里,割胶工人阿巴音遭到了一只苏门答腊虎的闪电伏击,当场身亡。五天后,离出事点不远处,一位不幸的非法伐木工人被虎咬死,并被啃食了一部分尸体,而启事者还是这只老虎。随后,这只苏门答腊虎被护林员捕获,送进了动物园。
无独有偶,在苏门答腊岛最北端,有雌雄两只苏门答腊虎因为不断偷吃当地居民的家畜而被捉住,并被关进了铁笼。还有一只雌虎,因为盗猎者偷走了它的幼崽,它苦苦追踪盗猎者的足迹,最终将盗猎者一家人全部咬死。
人虎狭路相逢,并频繁引发冲突,使得当地居民恐慌不已。这些都怪“邪恶”的苏门答腊虎甲其实,虎并不是邪恶的坏家伙,它们通常是不把人类当作猎物的。相反,正是因为人类入侵森林,侵占了它们仅存的生存空间,它们才本能地做出一些反应。
消失的家园
苏门答腊岛是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岛屿、世界第六大岛,曾是一座天然的生物宝库。如今,苏门答腊岛有一半的土地被划归为伐木业,另外,油棕种植园 覆盖了300'多万公顷的土地。人类活动范围 不断扩展,致使森林植被尽遭破坏,最直接的影响便是苏门答腊虎可捕食的野猪、野鹿等动物越来越少,而适合它们栖息的环境也被切割成了碎块。森林家园不断消失,使得苏门答腊虎与割胶工、伐木工和盗猎者有了直接的接触,它们也会经常游荡在当地的村庄中,以寻求更多的食物。
贪婪无情的贸易
据动物保护组织估计,20世纪最后十年里,几乎每年都有30~50只苏门答腊虎惨死于盗猎者的枪口或圈套之下。原来,20世纪的大部分时间,印度尼西亚国内外对老虎产品需求旺盛,不仅虎皮和老虎器官供不应求,作为小饰物、护身符和纪念品的虎爪和虎牙也相当抢手。
以虎骨为例,20世纪下半叶,印度尼西亚每年的虎骨出口量都在500千克左右。在1975年到1992年期间,仅韩国一个国家就从印度尼西亚进口了3720千克虎骨。如果一只成年老虎的虎骨风干后,平均重量按12千克计算,这相当于猎杀了300多只虎。
进入21世纪,尽管老虎产品贸易早就被宣布为非法,但盗猎老虎的行为和老虎产品交易在苏门答腊岛依然屡禁不止。虽然盗猎者最终都逃不过法律的制裁,但利益的驱动让许多不法分子不惜以身试法。不法分子在市场上高价售卖虎制品,更引发了猎人对苏门答腊虎的无情猎杀。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曾经多虎的印度尼西亚竟然变得虎踪难觅。
守护苏门答腊虎
值得略感欣慰的是,印度尼西亚政府已经陆续在苏门答腊虎聚居的雨林和山地建立了五个国家公园,使其成为野生苏门答腊虎最主要的栖息地。人们将老虎与人类分离开来,保护它们最后的领地。
一些国际动物保护组织和国际慈善组织也为保护野生的苏门答腊虎提供了资金和专业支持。印度尼西亚还成立了苏门答腊虎饲养中心,建立老虎基因库,以便这一种群得以繁衍。此外,这些组织还对人工养殖的苏门答腊虎进行野性训练,为它们回归大自然做准备。也许在将来的某一天,人类需要靠这些人工养殖的苏门答腊虎来延续这一种群。不过无论如何,我们都希望苏门答腊虎这一动物界的大明星能够挺过最艰难的岁月,再度成为“森林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