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与自然理论中国化的现实意义

来源 :中外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tanaZ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历经近一个世纪,先后产生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成果。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通过对马恩思想的再研究吸取其养分,使之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关键词】人与自然理论 科学发展观
  【中图分类号】B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4-0029-02
  
  【Abstract】Sinicization of marxism has after nearly a century, successively produce MAO zedong thought, deng xiaoping theory and “three represents” the important thoughts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important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process of marxist siniciza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again-thought to learn from its nutrient, be implementing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 to construct a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s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Key words】Marx’s man and nature Theory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论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丰富的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基本要求,这是对构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和政治文明相统一的和谐农村的高度概括。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以及我国政府相应的政策上历了一个从见“物”不见“人”到“人的全面发展”、从“GDP崇拜”到“科学发展观”、从“人定胜天”到“构建和谐社会”的转变,我们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和动力、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社会的内涵和要件、人类文明样式等都会有新的醒悟和思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新论断,深刻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新发展观的本质特征,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一、理论意义
  1.指明了人与自然理论研究方向
  马克思多次指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的,人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决定着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而他们之间的狭隘关系又决定着他们对自然界的狭隘关系。马克思说过:“经济学家蒲鲁东先生非常明白,人们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范围内制造呢绒、麻布和丝织品的。但是他不明白,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一样,也是人生产出来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1]
  2.提供了研究创新的方法论
  研究当代社会人与自然关系要继承马恩研究问题的方法,中西方学者在人与自然关系研究中有许多理论突破。马克思说:“每个原理都有其出现的世纪”,当代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迫使人类不断地重返古老的人与自然关系话题,不过每一次重提都会有全新的收获。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的当代哲学正面临着从概念的、逻辑的和反思的知识论路向转到更具本源性的生存论路向。
  这对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研究有启发和借鉴作用,同时西方在环境问题上也存在为资本逻辑辩护的思想,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去分析批判;另外环境问题的全人类性是对阶级性的超越,在研究中可以拓展马恩人与自然理论的内涵,显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
  二、现实意义
  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人与自然关系日趋紧张的今天,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的思想,有助于深化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共存共荣、永续发展的和谐社会。从“和谐社会发展”所蕴含的价值意义内容来看,“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发展”蕴涵了人类社会系统构成中人口、资源、环境以及经济、政治、文化等各要素处于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和谐社会发展”也蕴涵了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环境资源系统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
  1.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解决生态环境危机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在集中力量谋求“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同时,邓小平、陈云等同志仍对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之间关系保持了相对清醒的认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生态问题提出过警告,提出要在“经济建设中必须尽早注意”到生态环境这个“重大问题”。1979年10月15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知名人士代表团时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辩证统一的思路。1989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发展必须“能够持续,有后劲”,实行以生态可持续能力为前提的现代化发展战略。1990年12月24日邓小平同中央第三代领导集体进行谈话时指出要把“自然环境保护”问题列为关系全局发展与跨世纪发展的六大战略问题之一。[2]1992年我国签署了两个环境问题国际公约。1994年编制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21世纪议程》。1995年9月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指导方针。1996年江泽民对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了深刻阐述,并将生态环境问题置于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地位上,把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同等重要的问题,他说:“要使广大干部群众在思想上真正明确破坏资源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资源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资源环境就是改善生产力”。[3]1997年党的十五大再次重申“我国是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在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一次把可持续发展战略写入党的代表大会文件。
  集体立足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探索制定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刻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尤其是针对中国跨世纪的三大难题,把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并将三大难题的解决看作是一个总体运作统一协调的过程,这种认识上的前瞻性,将从根本上避免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生态危机的爆发。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既是我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认识,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2.探索农村新型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农业生产最基本的耕地资源人均占有面积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描绘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美好前景。在新农村建设中,只有探索变革我国传统的农业经济增长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道路,依托循环经济,才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循环经济”从生态学规律把经济活动重构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在建设新农村的进程中,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发展生态型的可持续农业,尤其是要推广绿色农产品的种植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生产绿色食品,延长农产品加工的产业链,促进农业产业化。
  3.新农村建设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从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入手,指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和途径。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即每个人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性发展。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了“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阐明了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自然解放的关系。
  21世纪初,“人的全面发展”问题重新受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的高度重视。在著名的《七一讲话》中,江泽民曾8次提到这一概念,并且在文章的第四部分以它为主线全面论述了党的基本路线和历史任务问题。江泽民指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全面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是逐步提高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提高、相互促进地向前发展。”“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这是辩证的历史发展观,它揭示了党的方针、政策“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这是人与社会共同全面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是当代马克思主义者在规律面前所表现出的理论自觉。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坚持以人为本”,是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新要求。新发展观明确把以人为本作为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就是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就是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全面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
  2 李承宗.略论邓小平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思想[J].湖南大学学报,2005(03):97~100
  3 丁守遐.论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天津师范大学,2009
其他文献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学科,它不仅对计算机技术以及电机电器技术信息方面有所涉及,还与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网络控制技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然而,在现实的实际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电力设施保护技术也在不断革新.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在日常生活中,停电问题依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风险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关于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发生系统性风险以及风险对宏观经济影响的讨论日益增加。我国自1998年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摘要:在设计房产开发项目的户型时,需考虑室内设计与建筑的和谐统一,除了要追求流线清晰、功能分区合理之外,还需注重对各细部功能尺寸开展系统化、精细化的推敲。针对部分设计当中原有的消极空间,需与具体功能配置相结合,进行合理、规范化利用,将消极空间向积极空间转化。用高新技术处理细节,提升人们住宅生活的愉悦感与舒适性。在住宅型设计中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住宅总体质量。  关键词:住宅;户型;设计  户型作
目前,市场上有数百种股票软件分析系统,其中良莠不齐,有些软件误导了投资者.由北京慧谷盈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最新研制的证券信息分析系统,运用数量经济、数理统计及股市博弈
摘要:在房屋建筑中,设计属于必要环节,房屋结构方面的基础设计处于首要位置,是整个房屋建筑工程开展的前提。房屋结构中的基础设计不仅决定着建筑质量,而且决定着房屋建筑过程及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本文基于房屋结构基础设计的常见类型,将相应的设计建议提出。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1、前言  在房屋结构中,基础结构是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作用是对上部结构的荷载进行支撑,对一项房屋建筑工程进行开展
期刊
期刊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趋势下,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所需的电能越来越多,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新的挑战.现阶段电力系统中使用较多的就是110KV输电线路,随着110KV输电线路的
一、2014年上半年就业形势  (一)上半年就业基本态势  1、城镇就业继续平稳增长  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737万人,比1-5月份增加130万人,同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