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焙茶暖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specialsho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心如一泓泉水,宁静,清澈,不再澎湃汹涌
  让眼睛是雁羽梳理过的天空,不再有乌云的痕迹
  让记忆拥有一拱大雨滂沱后的彩虹,记住难得的美丽
  十二月的南方依然温暖如春,到处的花红柳绿,莺莺燕燕,没有一点冬天的样子,只是偶尔的一丝丝阴冷提醒着自己这已是秋末冬初的时节。而街上大大小小的茶店挂出醒目的秋茶上市的招牌,倒是加浓了这份虽不明显但却正悄然而至的冬天的味道。
  总是很怕那一步步走近的冬季。南方冬季的冷不像北方那样明朗、凛冽,那是一种无法言说的阴冷,一种渗到骨子里面的阴冷。在这样的季节里,一杯氤氲着热气的传统炭焙铁观音成了冬日最奢侈的享受、最温暖的感动。
  眼看已经到了冬季,却始终没有喝到秋天的好茶,心中多了份惦念之想。细心的朋友看出了心事,便安慰说:放心,好茶还怕没有,就怕你喝不过来呢。八面玲珑的朋友总是不会让人失望,不几日,就笑嘻嘻地邀我出去品茶。
  喝的茶名为“咏炭”,名字的灵感来自于“咏叹调”(一种形式多样、极富感情色彩的歌剧表现形式,给演员最宽广的发挥空间)。它既蕴含着此茶乃传统炭焙而成,也概括了这茶整体的内质。
  拿起干茶,放到面前仔细地嗅,初闻有淡淡的蜜香。再仔细闻,仿佛又有种类似咖啡的醇香之感。茶汤入口,浓稠顺滑,舌面淡淡的苦,稍纵即逝,很快地化开,然后便是满嘴的花香,满喉的回甘。紧结圆实的颗粒,直到第四道才慢慢地舒展,而直到泡到第十道的时候才完全地舒张开,内质的丰富程度可见一斑。
  小小的一口杯,被我紧紧地握在手中,看着在空气中逐渐升腾的袅袅热气,嗅着杯中散发着醇厚的茶香,不舍得喝下,因为深知这一杯茶来得不易。深金黄透亮的茶汤,向茶客们证实着她的原产地正宗,略带蜜香的馥郁兰花香味诉说着传统工艺的魅力,褐色油润紧结的颗粒传递着炭火的讯息。
  八个小时的文火慢焙,才会有这样类似咖啡香醇的干茶香;每半个小时一次的翻笼,才能保证这么均匀的干茶色泽;静置半个月的退火后,第二次以同样的工序认真焙火,才会让人产生“岩茶”的错觉。所有这些综合后,才会得到“观音韵味,岩茶香”的称赞吧。
  有人说:绝对不会有人愿意拿当季的好茶做成浓香型观音,浓香型观音多半是陈年滞销的茶拿来焙火翻新一下,换一种面貌出来而已。所以朋友都极力劝说我放弃,另觅“新欢”。对苦口婆心的劝说,我没有丝毫的动摇——没办法,谁叫我就好这一口?索性管不了那许多,就这样痴痴地、傻傻地爱着吧。
  朋友的劝说虽无力,但自己有些还是明白的,自己放不下的是木炭慢慢渗入到叶脉中的那份温暖和对那种用心的感动。传统炭焙,耗时费力,还不一定能做出好茶来。已经很少有人再用木炭来焙观音了,老茶客记忆里那熟悉的茶香将一去不复返。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都很让人扼腕叹息,也只能如此了,因为我深知自己的无力。
  遇到这茶,以致手捧茶杯默默地注视,良久不语。这是怎样难得的茶呀!在闽南海拔近千米的高山中,常年的云雾缭绕,鲜叶采摘时茶树正值黄金树龄,叶厚汁多按照最传统的铁观音加工方法制成上等的清香型铁观音茶,这只是第一步。而后才是最精彩的地方,茶被运到武夷山,接受专业的焙茶师的专业炭焙服务。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午后的和暖也随着太阳的西落而消失,行人们裹紧衣服,步履匆匆,向往家的温暖。此刻,坐在古典优雅的茶座里,享受着一泡茶带来的满足感与幸福感,看着吐尽芬芳后的叶底,舒展着柔软的身体,安静地躺在茶盂内。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我想起来席慕容的《咏叹调》,“……人生原是一场难分悲喜的演出,而当灯光照过来时,我就必须要唱出那最最艰难的一幕。你屏息静听,然后,再热烈地为我喝彩……”
  是的,这一杯我深深爱着的茶,曲终人散后,不管我是要哭泣着,或是微笑着与你道别,我都会庆幸曾目睹你的芳华;你虽已远去,你的余味将会久久地萦绕在我的记忆中,因为你是这个冬天最温暖的感动。
其他文献
说起友谊,人们最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这是一种淡泊宁静的处世态度。真水无香,平淡如水的友情,并非索然无味,而是融入了真睛的至味之味。关于友情的诗文,如繁星般闪耀在历史的天空,如一坛坛珍藏多年的陈酿,带着经久沉凝的香气,一启封便醉一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浓涩、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浓烈、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浓醇,还有……不过,人们已经在
期刊
12月23日上午,为期4天的第十一届广州国际茶文化节、2010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琶洲展馆盛大开幕。开幕典礼上,广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曹鉴燎先生致辞并宣布开幕,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庆先生致辞并与广州茶文化促进协会会长邬梦兆先生、广州市旅游局局长朱力先生、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会长穆有为先生一同为茶博会开幕敲响铜锣。  本届广州茶博会为期4天,展会总面积50,000平方
期刊
12月的厦门,冬日的寒意总是姗姗来迟。  12日,在位于蒷筜湖边的华祥苑儒士馆,一场来自闽南传统茶文化与宜兴紫砂壶的碰撞却在热情上演。  18日,华祥苑的浓香型铁观音——“金凤凰”适时出巢,数代的技术传承、正宗的烘焙工艺,使得“金凤凰”一出,就吸引了无数茶叶爱好者前来观摩品茗。  连续的两场盛会成为这个冬日里福建茶界最闪亮的热点,众所周知,随着茶行业的发展,就茶谈茶的单一传播方式在效果上已经大不如
期刊
近年来,茶企代言人热忽如一夜春风来,在2010年突然爆发,从年初萧氏茶业诚邀陈建斌作代言人后,八马茶业签约许晴作为代言人,安溪铁观音集团也请来经常饰演皇上的张铁林作为代言人,而且还有天方聘请韩再芬作为代言人。如此众多茶业企业纷纷寻找代言人,难道真的是茶业营销时代的到来?难道真是茶业繁荣的征兆?所请的这些代言人是不是真正与茶业行业相吻合?  答案是否定的。茶业企业争相诚邀代言人,究其原因在于我国茶业
期刊
一船头一壶酒,船尾“卷书”的乌篷船、杏花春雨时节的油纸伞、淡淡的茶烟氤氲、轻轻的弦索弹唱……如果说这是江南的印象,那浆声灯影的秦淮河、山青水秀的的西湖和色绿味美的龙井就更不用说了。忆江南最忆是杭州,因为茶,这是一个理由。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身无半亩,心忧天下”。取名自此的半亩江南茶楼,偏安于三坊七巷衣锦坊的尽头,在喧闹中演绎偷得浮生半日闲的闲情。在半亩江南,感知的是一种印象,享受的是
期刊
茶事入画,始于唐代。  在这部漫长的画史里,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一道茶文化的脉象。那些隐匿于故纸深处的茶画,为我们提供了茶文化的点点滴滴,一场风雅的茶会,一座古旧的茶楼,一套精致的茶具,都能让我们隔着久远的时光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而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自唐以来,不少优秀的书画家,本身也是一位地道的茶客,这也为古代画作里常常出现茶事提供了一份契机。画与茶的联姻结缘,让茶脱离了它作为一种饮品的简单、粗
期刊
茶叶竞赛是包种茶节的重头戏,今年冬茶特等奖由黄振和夺冠。此次竞赛新增“包种茶花漾料理大赛”,吸引各方厨艺好手以包种茶入菜,展现创意茶料理。其它还有茶花殿、茶香茶会及花舞留影等,不仅有文化的茶艺大观,也安排了传统制茶示范、环保打击乐、找茶魔术秀、花舞嘉年华等精彩节目,让民众体验不同风貌的坪林,例如12月4日的“茶香满坪林茶艺大观”,就广邀各茶艺团体与茶艺师在茶博馆中庭大展身手,呈现古今各式茶艺风貌。
期刊
12月11日,厦门悦华酒店华庭厅内宾客满堂,茶韵飘香。在众多政商名流和嘉宾高朋的掌声中,原福建省常务副省长、现海峡茶业交流协会会长张家坤欣然向大家展示了自己题写的墨宝,为在这里举行八周年庆典的山国饮艺茶业公司送上祝福。“名利清如茶,事业重于山”道劲的书法饱含了老领导对这家茶业新军八年成长的由衷赞叹,也是对与会上千山国同仁和加盟商的殷切期许。  “名要清白,利要清楚”是山国饮艺八年来孜孜执守的经营理
期刊
现在我们在各种场合看到的有关茶事的舞台表演大致可分成“茶道表演”与“茶艺歌舞”两大类,这些表演在茶学教育与茶文化推广上起到很大的效用。但我们必须将它们的特性与在茶文化上所扮演的角色弄清楚,才能有效地加以应用与吸收。  “茶道表演”是为了述说茶文化内涵而从事的演出;“茶艺歌舞”是以茶文化为题材所从事的歌舞节目。  有的茶道表演是为了告诉观众“泡茶”上的一些做法,如小壶泡法如何操作、大桶茶如何做等等;
期刊
天福总裁李瑞和先生说:“二十一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也必将是中国茶的世纪”。茶行业作为阳光产业已经进入一个高速发展车道,各路诸侯相继崛起,资金不断往茶行业涌入,去年民生银行在茶行业投入十个亿的免抵押贷款,房地产行业、投资行业等人士也相继介入。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格局,如何把握机会、加快速度发展?本人认为:招商加盟是关键。  直营模式的种种弊端已经开始显露,资金投入大、人才输送难、管理难、外地资源少是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