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接受腹腔穿刺术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观察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enice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慢加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腹腔穿刺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

方法

前瞻性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确诊为ACLF且进行1次以上腹腔穿刺的患者,观察术后腹腔或腹壁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记录每次操作前3 d内的指标。连续变量采用t检验,离散变量采用卡方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结果

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入组185例ACLF患者,共进行525次腹腔穿刺术,其中289(55.0%)次为诊断性腹腔穿刺,236(45.0%)次为腹腔穿刺放腹水治疗。最终观察到16(3.0%)例出血事件,其中4例为腹壁血肿,12例为腹腔内出血。根据是否出现出血并发症,将所有患者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两组在年龄、性别、Child-Pugh评分、穿刺腹水量、是否存在肝硬化基础、血小板计数、凝血酶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血组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显著高于未出血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则低于未出血组(均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是腹腔穿刺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0.105, 95%CI:0.018~0.608,P=0.012)。随着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下降,出血的风险随之增高,当纤维蛋白原≤0.8 g/L时,出血风险高达11.76% (12/102)。

结论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是ACLF患者腹腔穿刺后严重出血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目的建立一种多重PCR方法用于莫西沙星耐药的艰难梭菌鉴定和初步基因分型。方法根据艰难梭菌slpA可变区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设计5种slpA基因型(gr、hr、fr、gc08和078)的特异性PCR引物,同时加入检测艰难梭菌管家基因磷酸甘油醛异构酶基因tpi的种特异性引物,构建多重PCR方法;利用9种肠道常见的正常或致病菌验证多重PCR方法的特异性,利用46株分属于11个slpA基因型的艰难梭菌参考菌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