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海带香

来源 :创作·文字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h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时我们家一般每月能喝上一次肥肉海带汤。
  每到那天,母亲必定是大清早就去镇上了。10点多钟的时候肥肉和海带就买回来了。这样的日子,姐、我、弟三人特别地勤快和听话。不用母亲吩咐,我们会自动分工,姐提着大木桶去村里的水井边洗海带,我拎着因久未用而有些锈的汤锅去磨,弟弟则满村的林子里找干树枝。准备工作做完后,我们仨就站在灶台旁看母亲切肉,白花花的肥肉往案板上一扔,就像胖子做运动一样,也会抖抖胖乎乎的身子。这时我们就咽着口水嘿嘿傻笑。
  母亲把一切准备就绪,煨汤的任务一般是交给姐姐。几把火添进去,锅里慢慢有了响动。咕噜直响,热气直冒。继续添火,海带香味飘出来,弟弟就开始不安分,提着筷子说:“姐姐,看熟了没有,看够盐味了吗!”往往这时姐姐就会指使弟弟去扫地,待弟弟屁颠颠地去找扫把,姐姐就揭开锅盖偷出两块肉来和我一人一块,两人便偷偷地笑,不过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没吃到口就被弟弟发现了,就只好再夹出一块,都排在盘子里比划着谁的那块大谁的那块小。
  到开饭前几分钟,我们奔走着拿碗拿筷,脚板踏在地上“咚咚”的闷响声和碗筷碰撞的声音不亦乐乎。一般这餐除了汤是没有别的菜的,那汤也不像如今人熬的汤,讲究那么多章法,就只加了盐。母亲总端着大碗海带一边吃;父亲则舀一碗肥肉端着酒杯美滋滋地坐在桌旁饮啜;姐弟仨端着堆成小山的饭碗蹲在门槛吃得哗啦哗啦响。偶尔父亲或者母亲的海带里裹着一块瘦肉,他们就会把它夹给我们。父母总说大人不爱吃瘦肉,这让那时的我们疑惑不已。
  当然,喝肥肉海带汤在我们家里也引起过小插曲。有一次,农忙季节吧,从肉买回来开始,弟弟就一直吵着不吃煨海带了,要烧着吃。弟弟说:“今天我们也烧着吃吧,那天我看到小强家里烧的肥肉几香哟,看着都想拈一块。”可母亲说煨汤能掺海带掺水,可得一大锅又有吃有喝。失望了的弟弟连柴火也不拣了,我和姐姐威胁他不拣柴不给他吃肉也没用。
  到吃饭的时候,弟弟已不知去向。一家人又去找,最后在池塘边的大枫树上找到了他。母亲把弟弟哄下来牵回家,像以前一样添大碗给她,弟弟端着碗坐在门槛上还是不吃。母亲叹口气,说:“你这家伙和我小时一样呀。”接着母亲讲她小时候喝汤的故事:母亲小时外婆也喜欢喝汤。不过那时是用猪肺和海带煨。有一年母亲和小姨都在生产队里挣工分,到年底的时候分了点钱。外婆用那钱买了点猪肉来煨海带,吃饭时母亲和小姨也赌气不吃,两人也觉得汤没味道,不如拿钱去镇上买新衣服。后来外婆也没喝那锅汤,坏了……母亲讲着讲着就抹起了眼泪,母亲说:“那时小,不知道大人的苦。现在自己有时累得腰酸背疼的,口里干,饭便吃不下,就念着能喝上一碗海带汤……”
  母亲讲这个故事那时外婆已经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讲完后便进睡房关上了门。那时我还是没怎么听懂母亲讲的意思,但我和姐姐都骂弟弟,踢弟弟。弟弟也哭,哭着端起母亲为他添的那碗汤推开了母亲的房门……
其他文献
应朋友之约,去他家议事。这是我第一次到他家去。朋友住在城南一幢别墅里。别墅是为有私车的人准备的,因此与世俗的闹市区总保持一段距离。我没有私车,只得乘公共汽车去。下车之后,要到朋友的别墅,若步行,紧走慢赶,至少也要40分钟。眼看约定的时间就要到了,我顺手招了一辆人力三轮车。  朋友谅解我的窘迫,事先在电话中告知:若坐三轮,只需3元。为保险起见,我上车前还是问了价。“5元。”车夫说。我当然不会坐,可四
期刊
有的人总能将浪漫演绎出各种风情,柴米油盐也能够闹得五光十色,将爱情调理得津津有味。有的人啊,浪漫一回,天啊,简直是要他的命,累。那么,来测测你的浪漫指数吧。  l、第一次约会,你会选择:  A电影院,看一场无关紧要的电影。  B商场,买一些喜欢的物品。  C自已经常去的那间咖啡屋。  2、天气炎热,你想选择以下何种避暑方式:  A只要有水的地方都行。  B呆在空调房里。  C去大山里找一间小屋住下
期刊
世界上最早的火车只在机车里装上一个制动器,车厢里是没有的。火车司机必须用于去扳动制动手轮,不方便且效力不大。一次,一个穷苦的年轻人目睹了一,起可怕的火车车祸,很多人丧命。那是因为制动器力量不够,不能迅速停车的缘故。  一天,年轻人闷闷不乐地在办公室里坐着。他需要钱,偏偏钱又很少。门开了,一个衣衫褴楼的女孩儿走了进来,清他买一份《生活世纪》报纸。他告诉她没有钱买,她就转身向门外走去。但他看到女孩儿悲
期刊
那个男人也许就住在太平南路一带,离夫子庙很近的,他是老城南了,听他的口音就知道的。我猜想,他常常穿梭于这一带,总是在无聊的某个下午,他午睡醒来,也无所事事的,就出来逛逛。  这里即便不逢休息日,行人也是很多的。路面很阔,有梧桐树的阴影;我印象中,这里的人行道是用方形地砖铺就的,红白两色交叉着,看上去很爽目。店铺也很多,大多是有品牌的时装专卖店,珠宝店,鲜花店,西式糕点店……这条街上还有一座圣保罗教
期刊
在珠光宝气的成功人士之中,他足最不同寻常的一个,因为,他戴着—枚铜戒指,行人挪揄它的廉价,他却一笑置之——在他的心目中,这枚铜戒指价值连城,是—段真情的见证……  那一年他40岁,在男人最风光的年龄,他破产了。他变卖了别墅,轿车,股票,债券,却仍有两个债主呆在他刚租下的20平方米的小屋里不肯离去。他说,我现在的情况你们都看到了,请宽限些日子,我一定还你们的钱!债主不为所动。  坐在尾角,与他一样憔
期刊
一天,一位先生要寄东西,问我有没有盒子卖?我拿纸盒给他看。他摇摇头说:“这太软了,不经压,有没有木盒子?”我问:“您是要寄贵重物品吧?”他连忙说:“是的是的,贵重物品。”我给他换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子。他拿过那个盒子,左看右看,又伸进一只拳头,让它躺在里面,似乎是在测试它的舒适度。最后,他满意地朝我点了点头。接下来,他就从衣袋里掏出了所谓的“贵重物品”一一居然是一颗红色的、压得扁扁的塑料心!只见他拔下
期刊
外婆惜土如金。这话可能夸张了。生产队的时候她可没这么恋土。别人也不恋。每天出工,一村子人站在田里地里,都一副恹恹的提不起精神的模样。后来田地承包到户,一下子就像换了一群人,都一个个贼眼乌溜地满山满野去找土地。有点像圈地运动,只一天功夫,村前村后稍能开发的荒地乱野就被人用锄头标了记号。外婆家的孩子多,我妈生我的时候,外婆还在生孩子。孩子太多,有时外婆一天也不能走出家门。  等她第二天走出来,看见满山
期刊
文以气韵为高,宴以气氛为贵,气氛若不足,虽有美肴,也终非盛筵,我地叫人请客,谓之“出热气”,要在袅袅升腾的火锅宴中,情绪与热气浮沉,方算请了客。  中国第一名宴,并非乾隆皇帝的百叟千叟宴,百位千位白头翁齐聚皇宫玉殿,场面壮观自是壮观,然皇帝老儿高居其上,龙眼俯视,哪个敢放胆?胆不放,胃就不开,说话都不方便,吃起来便很是沉闷与索然,若今之茶话会,一个人在上面呜呜哑哑致词,下边客官木雕菩萨一般,满桌佳
期刊
每个要装修的人,都会在这一种风格和那一种风格之间难以取舍。特别是刚过上好日子的中国人,往往恨不得将全世界的好东西一网打尽。与其徘徊不定,不如干脆照单全收。如果你的房子足够大(一二层的“汤耗子”最为理想),不妨一间房一种风格,把自己的家整成“万国宫”。各种风格粘贴在一起,倒也正是后现代波普艺术的经典图景。    客厅:意大利风格     都说“不要与法国人比品位”,而在家居用品领域,“
期刊
小时候老爸老妈把我管得很严,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成绩一定要好,行为习惯一定要符合好孩子的标准。我不太会理书包,书桌也总是乱的,还常常把伞啊、杯子啊弄坏。  弄坏了东西,老妈照例是要骂的。当然该骂,换成我,也一定骂,因为坏得实在太多,太离谱,还常常搞丢东西。寒暑假,我是不能随便出门的。因为天很热或是很冷,都不是出门的好时间。而且那时小,他们担忧我的安全。直到现在我都不太会过马路,更不用提当时。  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