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其中,教学管理是重中之重,毕竟学校工作都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而展开的。但在长期的中学教育管理中,所沿用的模式还是“上令下行”的常规管理,目标不够突出,重结果轻过程,没有把握好教师和学生这两个重点,致使教学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升。因而,应该在中学教学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对人的管理而实现对目标、过程、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这将更有利于提升中学教学管理的品质。
[关键词]以人为本目标过程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75
教学管理本质上说是人对人的管理,而非制度或规则对人的管理。但在长期的中学教学管理中,因受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依然沿用“上令下行”式的管理模式,很明显这种管理不仅不利于被管理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管理品质也难以得到提升。在中学教学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人(管理对象)的关注,辅以相应的制度,将更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联系实际,以合理的目标为导向
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目标管理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但从以往的教学管理目标来看,多以上级下达的目标为主,如升学率目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目标是什么,学校就会按照相应的目标去执行。如辍学率规定了是多少,似乎就要达到多少。如此,目标脱离了学校的实际,教学管理中也就容易出现各种矛盾,当教师无法完成学校所下达的目标时,就会产生挫败感,甚至会影响情绪,致使消极怠工的现象出现。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目标在整个教学管理中对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指导作用,但目标不能脱离实际。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就是要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相应的目标作为指导,要能因地制宜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根据目标制订计划,按计划落实,这样才能让教学管理更加有效。如对学校升学率目标的制定,要充分分析近几年学校的升学率情况、当前学生的实际、教师结构等因素,统筹各方因素后再制定目标。在学校管理业务中,一是要能充分调动学校行政人员的力量,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如学校的在校人数、学生的入学成绩、当前学生的水平等,根据这些实际情况而确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二是考虑目标的全面性(正确全面认识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而突出特色。
二、关注过程,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都会出现重结果而轻过程的现象,如优秀率,更多看到的是某个年级组、某个班的优秀率,而容易忽视受评价的年级组或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看到教师和学生在目标指导下在过程中的付出,强调“此时此地”,即要能看到广大教职员工在整个管理活动中所作出的努力。如对班级及格率的考查,要充分分析班级的及格率情况,在学期或学年度中班主任教师都制订了哪些计划,通过哪些措施去改变,最终获得怎样的结果。
当然,过程和结果并不可完全剥离来看,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一是要通过具体的量化标准加强对教师的过程管理,二是要以相应的激励机制作为对过程管理结果的激励评价。以对年级组组长的管理为例,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求年级组组长每学期听多少课、组织多少次教研活动、对组员有哪些指导活动等都应该具体化。同时,要对每个项目提出相应的标准。如组织教研活动中组员的参与情况是否达标、讨论活动是否对教学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在加强对过程管理的同时,要以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广大教职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在以往学校的激励制度制定过程中,一般标准较为统一,如对教师教学成绩考核,只考虑教师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而没有对教师的进步进行相应的激励。强调过程和结果相互结合,既要看结果,也要看过程。如成绩管理,教师之前所任课班级的成绩如何,一学期或一学年后,提高了多少分,在同年级中提高了几个等次,要将此因素纳入最终的成绩评定中,然后再给予相应的激励。
三、技能潜能并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首先,要注重在关注教师需要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关注教师的需要,就是要关注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要关注教师当前的成长阶段特点。如对青年教师,因其处于關注生存发展阶段,故而就需多给予指导,让其适应新的工作环节,多给予肯定,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专业技能的提升方面,不仅要以多样化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以活动的方式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如通过讲课比赛、微课比赛、年级组间的比拼等活动来鼓励教师参与,使其在参与中得到提升。
其次,要发挥教师的潜能,一是要能多创造表现机会,让教师的特长得以发挥。学校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如学校在组织校级活动中,可采用征集方案的方式进行,让全体教师参与。二是要通过由下而上的方式让教师参与整个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在实践中教师针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相应的建议,可逐级由个人向教研组、年级组、行政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
四、习惯方法共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管理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没有了学生,管理也就成为空中楼阁。在以往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学生只是被作为管理的对象存在,而没有真正成为学校的一员,他们更多的是按照学校的要求(通过班主任落实)而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几乎没有参与的机会。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把学生也纳入管理过程中,引导其积极参与。
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实务中,首先要能树立学生也是管理者的意识,把学校的管理目标、管理办法、管理方法等让学生了解及体会。同时,要能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如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可以年级组组长为负责人,由组长牵头带领班主任和各个班级的负责人对班级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又如对教师出勤情况的管理,各班可由班长或选出相应的负责人以班级考勤的方式给教师打考勤,学校只需收集学生的考勤记录薄就可了解教师的出勤情况。
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把习惯管理作为核心。在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管理时则要以相应的检查、考核、评比方案为基础。如对班级学生自学情况的管理,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年级组长分配相应的班主任和班级负责人对每个班级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当天检查当天公布相应的检查结果,按周或月对整个年级组进行评比,评比后以最优秀自学班级、流动红旗等方式对班级进行奖励。
在中学学校管理中,教学管理是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说其重要是因为整个学校管理都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而展开的,说其难是因为教学管理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在中学教学管理中,只有树立人本主义观念,以对人的管理来实现对目标和过程的管理,才能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整个管理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统筹规划、全员参与。如此,学校的教学管理才能迈上新的台阶,也才能通过教学管理而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小青.创新教学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福建教育(中学版),2012(1).
[2]韩正荣.人本理念下对中学教育管理的审视[J].考试周刊,2015(11).
[3]张新艳.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学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
[4]刘云英,韩为.略论以人为本的中学教学管理[J].河南农业,2014(2).
(责任编辑斯陌)
[关键词]以人为本目标过程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120075
教学管理本质上说是人对人的管理,而非制度或规则对人的管理。但在长期的中学教学管理中,因受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依然沿用“上令下行”式的管理模式,很明显这种管理不仅不利于被管理者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且管理品质也难以得到提升。在中学教学管理中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加强对人(管理对象)的关注,辅以相应的制度,将更有利于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促进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联系实际,以合理的目标为导向
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中,目标管理起着导向和激励作用。但从以往的教学管理目标来看,多以上级下达的目标为主,如升学率目标、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目标是什么,学校就会按照相应的目标去执行。如辍学率规定了是多少,似乎就要达到多少。如此,目标脱离了学校的实际,教学管理中也就容易出现各种矛盾,当教师无法完成学校所下达的目标时,就会产生挫败感,甚至会影响情绪,致使消极怠工的现象出现。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社会活动,目标在整个教学管理中对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都具有指导作用,但目标不能脱离实际。提倡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就是要能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提出相应的目标作为指导,要能因地制宜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根据目标制订计划,按计划落实,这样才能让教学管理更加有效。如对学校升学率目标的制定,要充分分析近几年学校的升学率情况、当前学生的实际、教师结构等因素,统筹各方因素后再制定目标。在学校管理业务中,一是要能充分调动学校行政人员的力量,在目标制定过程中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展开分析。如学校的在校人数、学生的入学成绩、当前学生的水平等,根据这些实际情况而确定相应的管理目标。二是考虑目标的全面性(正确全面认识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之间的关系),同时,要结合学校实际而突出特色。
二、关注过程,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
一直以来,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中都会出现重结果而轻过程的现象,如优秀率,更多看到的是某个年级组、某个班的优秀率,而容易忽视受评价的年级组或班级的实际情况。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要看到教师和学生在目标指导下在过程中的付出,强调“此时此地”,即要能看到广大教职员工在整个管理活动中所作出的努力。如对班级及格率的考查,要充分分析班级的及格率情况,在学期或学年度中班主任教师都制订了哪些计划,通过哪些措施去改变,最终获得怎样的结果。
当然,过程和结果并不可完全剥离来看,在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一是要通过具体的量化标准加强对教师的过程管理,二是要以相应的激励机制作为对过程管理结果的激励评价。以对年级组组长的管理为例,在具体的操作中,要求年级组组长每学期听多少课、组织多少次教研活动、对组员有哪些指导活动等都应该具体化。同时,要对每个项目提出相应的标准。如组织教研活动中组员的参与情况是否达标、讨论活动是否对教学有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在加强对过程管理的同时,要以相应的激励机制来激发广大教职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在以往学校的激励制度制定过程中,一般标准较为统一,如对教师教学成绩考核,只考虑教师是否达到学校规定的标准,而没有对教师的进步进行相应的激励。强调过程和结果相互结合,既要看结果,也要看过程。如成绩管理,教师之前所任课班级的成绩如何,一学期或一学年后,提高了多少分,在同年级中提高了几个等次,要将此因素纳入最终的成绩评定中,然后再给予相应的激励。
三、技能潜能并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
首先,要注重在关注教师需要的基础上加强对教师专业技能的提升。关注教师的需要,就是要关注教师在学校工作中所期望达到的目标,同时也要关注教师当前的成长阶段特点。如对青年教师,因其处于關注生存发展阶段,故而就需多给予指导,让其适应新的工作环节,多给予肯定,创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专业技能的提升方面,不仅要以多样化的方式来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还要注重以活动的方式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如通过讲课比赛、微课比赛、年级组间的比拼等活动来鼓励教师参与,使其在参与中得到提升。
其次,要发挥教师的潜能,一是要能多创造表现机会,让教师的特长得以发挥。学校管理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如学校在组织校级活动中,可采用征集方案的方式进行,让全体教师参与。二是要通过由下而上的方式让教师参与整个学校的管理过程中,在实践中教师针对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或相应的建议,可逐级由个人向教研组、年级组、行政部门提出自己的意见。
四、习惯方法共管,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管理的对象,也是学习的主体,学校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围绕学生展开的,没有了学生,管理也就成为空中楼阁。在以往的学校教育教学管理中,学生只是被作为管理的对象存在,而没有真正成为学校的一员,他们更多的是按照学校的要求(通过班主任落实)而去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几乎没有参与的机会。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是要把学生也纳入管理过程中,引导其积极参与。
在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实务中,首先要能树立学生也是管理者的意识,把学校的管理目标、管理办法、管理方法等让学生了解及体会。同时,要能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如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管理,可以年级组组长为负责人,由组长牵头带领班主任和各个班级的负责人对班级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检查、评比。又如对教师出勤情况的管理,各班可由班长或选出相应的负责人以班级考勤的方式给教师打考勤,学校只需收集学生的考勤记录薄就可了解教师的出勤情况。
在对学生进行管理的过程中,要把习惯管理作为核心。在对学生学习习惯进行管理时则要以相应的检查、考核、评比方案为基础。如对班级学生自学情况的管理,以年级组为单位,由年级组长分配相应的班主任和班级负责人对每个班级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检查,当天检查当天公布相应的检查结果,按周或月对整个年级组进行评比,评比后以最优秀自学班级、流动红旗等方式对班级进行奖励。
在中学学校管理中,教学管理是工作重点,也是工作难点,说其重要是因为整个学校管理都是围绕教育教学活动而展开的,说其难是因为教学管理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在中学教学管理中,只有树立人本主义观念,以对人的管理来实现对目标和过程的管理,才能让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整个管理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真正做到统筹规划、全员参与。如此,学校的教学管理才能迈上新的台阶,也才能通过教学管理而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小青.创新教学管理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福建教育(中学版),2012(1).
[2]韩正荣.人本理念下对中学教育管理的审视[J].考试周刊,2015(11).
[3]张新艳.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学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6).
[4]刘云英,韩为.略论以人为本的中学教学管理[J].河南农业,2014(2).
(责任编辑斯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