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职教育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高职教育承担着培养大批具有专业技术能力的专业人才的重任。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学生学习倦怠现象普遍存在。主要源于高职院校对学生心理教育的忽视、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可偏差和高职学生自身的理解偏差等原因。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养成不仅有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更加影响未来进入社会后具体工作的开展。因此,高职院校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更要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克服和修正高职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特点“倦怠”一词最早应用于职业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研究的广泛和社会的复杂发展,倦怠在学习领域日益凸显。所谓学习倦怠即学生因对学习没有兴趣但又不得不为之时,从而产生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和消极对待学习的活动,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主要表现为:沮丧、不满意、抑郁、冷漠、焦虑、低自尊心较低等心理上状态。从长远来看,如果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不能得到及时修正,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很难顺利地开展工作,不仅不利于高职学生自我的完善与发展,更加不利于所在企业的发展,更有甚者,延缓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引起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特点及原因分析
1.高职专业的低社会认可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环境压力
众所周知,高职专业的学生往往是高中时学习成绩平平者,或者是高考失利者。总之,高职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本身因为成绩的原因,存在不满情绪,加之当今社会,从事任何职业都凭学历说话,社会上本科学历要高于大专学历。社会上对高职类学历的低认可度,极易导致高职专业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自身所学专业。如果学生从根本上排斥自己所学专业,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学生学习倦怠,必然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将来高职专业学生走向社会,难免会力不从心,也会导致社会对高职专业学历的低认可度,如此恶性循环,高职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面对社会上存在的认可偏差,高职学生更应不断地调适自身,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学好自己该学的,用自身出色的、卓越的工作效果更正人们的认可偏差。
2.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性别差异及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存在性别差异,只是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的研究人员认为,男生高职学生出现学习倦怠心理要高于女生,原因在于男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将来要承担一个家庭的重任,相对女生来说面临的压力更大,男生往往更多的考虑将来的工作,高职学历的低认可度,易导致男生出现学习焦虑,进而导致学习倦怠。还有些研究者认为,高职学生女生学习倦怠率高于男生,原因在于,正是因为女生面临的生活压力相对少,相比男生缺乏学习动力,加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错误观念,使很多高职女生认为将来嫁得好就行,在对待学习上没有一个端正、严肃、认真的态度,在不得不学的高职教育环境中,更加容易出现学习倦怠。无论是男生学习倦怠率高于女生,还是相反,总之,在高职学生中,学习倦怠现象在男女性别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3.高职专业学生对自身所处位置和所学专业的理解偏差
上文已经提到,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大多是高中学习成绩平平者,或者是高考失利者,这些学生在入学时本事就有低人一等的心理误差,在接受与高中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夸度较大的高职教育时,一时难以转换,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心理调适,进行转化,很难适应重技术轻理论的高职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学习倦怠,严重者产生厌学现象,最后开始“破罐子破摔”,最终会害了学生自己。学生应及时转变,调整自身,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理解自身所学专业,才能真正克服倦怠心理的产生,出现“学有所用”的心理。
4.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易导致学生的低责任感,进而引发学习倦怠心理
目前,我国在校的高职学生大多是“90后”,出生环境相对优越,成长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与网络时代同生长,相比“80后”“70后”更加的骄纵。“90后”的孩子容易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影响,认为现在社会就是“金钱社会”“人情社会”学习再多也是无用,结果就倒在学习倦怠。其实现在社会是存在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的丑恶现象,但是我们应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主流还是好的,贪污腐败者必然自掘坟墓的行为。我们应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艰辛,要刻苦、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双亲,回馈社会。
二、修正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措施
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心理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职学生应调适和摆正自身心态,不要受困于世俗的社会认可度,尽我所能的学好专业知识;高职院校的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大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促进高职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合理择业,正确就业;高职院校则应在不断加大实践在高职教育中的比重,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积累经验、收获成就,体验和享受自身所创造的价值,增强自信心;更加重要的是,在就业问题上,社会应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其实,职业不分贵贱,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只是基于不同的社会分工,本科生也好,专科生也罢,也只是不同社会分工的结果,没有高职学校培养的大批专业技能人才,仅靠本科生的努力很难实现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应积极发展市场经济,为各类优秀的高职学生的就业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实现全社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共创人类社会美好明天的局面。
三、结语
总之,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特定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学生自身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教师、高职院校、社会、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尽量减少和避免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产生,才能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6(2):54-57.
[2]许有云.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应对风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5(3).
[3]段陆生.大学生自尊与学习倦怠相关性分析[J].临床心理疾病,2008,14(3).
[4]连榕,杨丽娴.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
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特点“倦怠”一词最早应用于职业领域,近年来随着人们研究的广泛和社会的复杂发展,倦怠在学习领域日益凸显。所谓学习倦怠即学生因对学习没有兴趣但又不得不为之时,从而产生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和消极对待学习的活动,学生出现学习倦怠的主要表现为:沮丧、不满意、抑郁、冷漠、焦虑、低自尊心较低等心理上状态。从长远来看,如果学生的学习倦怠心理不能得到及时修正,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更为重要的是在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很难顺利地开展工作,不仅不利于高职学生自我的完善与发展,更加不利于所在企业的发展,更有甚者,延缓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引起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特点及原因分析
1.高职专业的低社会认可度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环境压力
众所周知,高职专业的学生往往是高中时学习成绩平平者,或者是高考失利者。总之,高职专业学生的入学成绩相对低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这些学生本身因为成绩的原因,存在不满情绪,加之当今社会,从事任何职业都凭学历说话,社会上本科学历要高于大专学历。社会上对高职类学历的低认可度,极易导致高职专业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自身所学专业。如果学生从根本上排斥自己所学专业,必然导致学生学习倦怠。学生学习倦怠,必然降低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将来高职专业学生走向社会,难免会力不从心,也会导致社会对高职专业学历的低认可度,如此恶性循环,高职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压力会越来越大。因此,面对社会上存在的认可偏差,高职学生更应不断地调适自身,尽力做好自己该做的,学好自己该学的,用自身出色的、卓越的工作效果更正人们的认可偏差。
2.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性别差异及因素分析
研究表明,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存在性别差异,只是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见解:有的研究人员认为,男生高职学生出现学习倦怠心理要高于女生,原因在于男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将来要承担一个家庭的重任,相对女生来说面临的压力更大,男生往往更多的考虑将来的工作,高职学历的低认可度,易导致男生出现学习焦虑,进而导致学习倦怠。还有些研究者认为,高职学生女生学习倦怠率高于男生,原因在于,正是因为女生面临的生活压力相对少,相比男生缺乏学习动力,加上“女子无才便是德”的错误观念,使很多高职女生认为将来嫁得好就行,在对待学习上没有一个端正、严肃、认真的态度,在不得不学的高职教育环境中,更加容易出现学习倦怠。无论是男生学习倦怠率高于女生,还是相反,总之,在高职学生中,学习倦怠现象在男女性别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3.高职专业学生对自身所处位置和所学专业的理解偏差
上文已经提到,接受高职教育的学生大多是高中学习成绩平平者,或者是高考失利者,这些学生在入学时本事就有低人一等的心理误差,在接受与高中的学习内容和任务夸度较大的高职教育时,一时难以转换,如果学生不能及时心理调适,进行转化,很难适应重技术轻理论的高职教育。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学习倦怠,严重者产生厌学现象,最后开始“破罐子破摔”,最终会害了学生自己。学生应及时转变,调整自身,找准自己的位置,正确理解自身所学专业,才能真正克服倦怠心理的产生,出现“学有所用”的心理。
4.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易导致学生的低责任感,进而引发学习倦怠心理
目前,我国在校的高职学生大多是“90后”,出生环境相对优越,成长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与网络时代同生长,相比“80后”“70后”更加的骄纵。“90后”的孩子容易受拜金主义、功利主义影响,认为现在社会就是“金钱社会”“人情社会”学习再多也是无用,结果就倒在学习倦怠。其实现在社会是存在贪污腐败、权钱交易的丑恶现象,但是我们应让学生认识到,社会的主流还是好的,贪污腐败者必然自掘坟墓的行为。我们应让学生理解父母的艰辛,要刻苦、努力学好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用自己优异的成绩回报双亲,回馈社会。
二、修正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培养学生乐于学习的措施
高职学生存在学习倦怠心理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职学生应调适和摆正自身心态,不要受困于世俗的社会认可度,尽我所能的学好专业知识;高职院校的教师更要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加大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力度,促进高职学生端正就业态度,合理择业,正确就业;高职院校则应在不断加大实践在高职教育中的比重,可以通过集体活动、实践活动,使高职学生积累经验、收获成就,体验和享受自身所创造的价值,增强自信心;更加重要的是,在就业问题上,社会应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舞台。其实,职业不分贵贱,人们从事不同的职业只是基于不同的社会分工,本科生也好,专科生也罢,也只是不同社会分工的结果,没有高职学校培养的大批专业技能人才,仅靠本科生的努力很难实现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应积极发展市场经济,为各类优秀的高职学生的就业创造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实现全社会“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共创人类社会美好明天的局面。
三、结语
总之,高职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特定的出现是社会环境、学生自身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教师、高职院校、社会、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才能尽量减少和避免学生学习倦怠心理的产生,才能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2005,6(2):54-57.
[2]许有云.大学生学习倦怠及其应对风格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2007,15(3).
[3]段陆生.大学生自尊与学习倦怠相关性分析[J].临床心理疾病,2008,14(3).
[4]连榕,杨丽娴.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