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路径选择

来源 :理论前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2008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当今世界,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战略举措。我国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关键词] 自主创新能力;路径选择;提高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962(2006)05-0041-02
  
  当今世界,企业的竞争,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的较量,日益集中地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战略举措。我国要提高国际竞争力,也必须把自主创新作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制度保障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充分发挥政府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制度建设中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
  1.完善知识产权制度。知识产权制度是实现国家技术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其实质是在保护创新者利益和积极性的同时,促进技术合理、有偿地扩散。知识产权制度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创新。应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和市场环境,把知识产权管理落实到技术、经济、贸易管理等各有关部门的工作中,培养全民的知识产权意识,引导企业提高运用、管理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建立专业人员可以自由发挥所长的激励机制。我国企业不愿自主创新,不愿花钱进行研究开发投入的主要原因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到位,企业之间技术竞争不规范。企业偷、抢技术,挖人才,比搞研究开发简单得多。因此,要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并有效防止不利于竞争的市场垄断行为。支持企业组建各种形式的战略联盟,在关键领域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和技术标准。
  2.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完善产学研结合机制。目前,我国仍然存在着科技与经济脱节、研究机构与企业和市场脱节,科技投入的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应加快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科技投入的配置效率,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机构进行科技资源重组。科技体制改革不是科研机构简单地进入企业或转化为企业,而应根据行业技术经济特征和产业组织特点,分类确定科研机构重组方式和产权结构,分层次建立创新体系。在战略和公共性较强的行业建立国家级产业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实行国家实验室制度,形成一些集资金筹集、研究开发、技术扩散功能于一身的研究开发联合体,采取基金会或协会等非营利性机构的组织形式;通过政策引导,形成一批具有行业带动作用的各种形式的产业技术研究开发联合体。对一些企业比较分散、规模不大的行业,应充分发挥行业性或区域性科研机构的作用,吸收相关中小企业参与,组成行业性技术中心或联合体,为中小企业服务。加强技术市场建设,培育科技中介,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自主创新技术的利用和扩散,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率。国家组织的具有产业前景的共性技术研究项目,特别是应用性较强的项目,要以企业为主体,由企业来牵头申报、立项和组织,使企业的需求成为国家重大项目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使国家项目更好地面向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在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国家工程技术中心和产业化基地,吸引和引导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使技术研发适应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支持和帮助企业提高研发人员的科技素质和研发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设置一定数量的流动岗位向企业开放,使企业参与大学和科研活动的研发项目,同时,国家财政给予一定的补助。
  
  二、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技术创新是一个从研究开发到产业化和商业化的过程。企业最贴近市场,在规模化和产业化方面具有优势,应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投入主体、利益主体和风险承担主体,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华为、海尔、奇瑞等科技型企业已经具有了比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而且,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坚持自主创新,就无法适应当代经济竞争知识化和全球化的挑战,这成为我国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最强大动力。企业已经成为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依靠、而且可以依靠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还没有像发达国家那样能够集应用性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于一体的大型企业。在发达国家,80%的科研工作在大企业中完成,但我国企业研发机构数量较少,研发能力不足。2001年我国大中型企业有研发机构的仅占25%,有研发活动的仅占30%,因此,应加大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力度。通过基金支持、创业投资、贷款贴息、税收优惠等方式,支持它们的技术创新活动。围绕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调动各方面力量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应当建立国家支持形成的公共科技成果和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向企业和社会开放的共享制度。同时,大力扶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往往具有特殊的创新活力。世界各国政府都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三、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企业都不惜为研究开发投入巨资,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标志之一。而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经费支出与其销售收入的比例,多年来一直在0.7%以下徘徊,2002年为0.83%,中小企业更低。而主要发达国家已达2.5%—4%。按照国际上比较流行的观点,这一指标低于1%的企业通常难以生存。因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增加投入,政府更要发挥作用。由于知识的公共性和技术的外部性,单纯依靠竞争性市场机制是不能完全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的,政府必须大力扶持。在二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创新研发必须由政府主导,集中力量,整合各方面资源,力争取得关键性突破。政府应重点支持基础性研究,提供公共品和发展公共技术平台;在应用技术领域,政府应在少数影响国家安全和产业竞争力的重点领域发挥作用;在产业技术发展中,政府应重点支持共性技术和影响整个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改善财政科技投入的管理体制,提高其效率。在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更应调整政府投入的结构,实现政策上的战略转变;从资助商业性研发转为资助竞争前技术研发;从资助单一企业转向资助联合研发体和共性技术;从上市前的风险投资转向培育技术和孵化企业;从对单个国有企业投资转向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从强调技术供应和增加研发投入为主转向扶持技术开发和刺激需求相结合。
  
  四、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传统工业化模式提出了挑战,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的拥有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已是世界制造大国,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约为美国的1/4、日本的1/2,与德国接近。但是,我国制造业的多数产品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大部分设计和制造技术依靠引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少,原创性的产品和技术更少。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产业竞争能力的最大差距是缺乏创新能力、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没有自主创新能力,没有自主知识产权,就不可能真正成为制造中心。由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我国的企业和产业正面临新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严峻挑战。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外国公司拥有的知识产权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在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行业,外国公司获得授权的专利数占60%-9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的专利在我国注册的,还是以外国人为主。我国发明专利授权中四分之三为外国人所拥有,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10家电子信息企业,5年申请之和仅相当于美国IBM公司1年申请的专利数量。一些加工制造能力较大的行业,因缺乏自主知识产权而导致缺乏竞争力。例如,我国的DVD生产能力世界第一,却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出口受到外国企业知识产权的制约,每出口一台价格40美元的视盘机,就要向外国公司交纳专利使用费20美元。对此,我们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培育创新文化,增强创新能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社会氛围。
  (作者单位:中共大庆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 史小今
其他文献
2014年,面对经济下行和民间借贷的双重压力,陕西省神木县财政局按照“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理财有政、用财有效”的原则,主动作为,努力挖潜增收,攻坚克难,着力破解财政收入发
期刊
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始终将推进部分公共服务市场化运作作为深化公共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积极借鉴外地经验,因地制宜探索实践,在购买社会服务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一
期刊
对比研究了三种热稳定剂对PVC/CPVC合金流变性能、热稳定性及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HAAKE流变仪试验,表明温度升高至195℃,铅盐体系和有机锡体系的PVC/CPVC合金有不同程度的分
期刊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连年来有增无减,可以说已经成为了我国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但是矿山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面
UPS电源,是保障工业控制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它具有储能量大、供电质量稳定、隔离电网谐波等特点.基于此,本文结合UPS电源的相关理论,着重对UPS电源在工业控制系统中
近年来,南宁市邕宁区检察院结合自身实际,立足“文化育检”、“文化兴检”,围绕倡导“专业、纪律、奋进、奉献、和谐”五种精神,通过开展具有邕宁特色的检察文化建设,影响人、塑造人、鼓舞人,引导检察干警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和价值取向,进而铸造一支作风优良、业务精通的检察队伍,推动各项检察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倡导“专业”精神,培育“学习文化”  该院深刻认识到专业水平的高低决定一个院整体竞争力的强弱
期刊
为了解决煤层预抽钻孔施工时钻孔穿透煤层较为困难、钻孔预抽量不高的难题,渝新公司联合重庆能源科技公司,经过深入分析研究,最终形成一套比较完善的低透气性煤层增透抽采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