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说八道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gua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禅宗所说的“悟”,就是摆下万象,心无执着,既无可求,亦无可舍。一念能摆下万缘,此一念就在悟中。我做陶艺做壶,只生一念,顺手拿泥,随心所欲,随气而运,自然流露……
  人的一生十分短暂,作为从事陶艺创作的人来讲,时间显得更加紧张。我打交道的是地球最本质的东西:金、木、水、火、土。我只用心去同它交朋友,而不是凌驾于其之上。真诚地对话、交流,就此下去在短暂的有限的生命时间中,会做出意义无限的作品来。
  我家的园子里,有百年的大樟树,也有昨天刚生出来的小草,大樟树不因为已有百年而看不起小草,小草也不因为自己昨天刚出生就显得悲哀。做陶艺做壶也同样是这理。从古至今,多少人做壶,又有多少名人大家?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慢慢地做小壶,把小壶作为人生来做,古语云:“袖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
  


  (2001年5月记)
  我是什么?什么也不是!我能干什么?什么也不能干。只能干一点点泥巴活,也就是陶艺,也就是我日前的心里所思、所想的真实状态。进山意味着更好地出山,出山意味着更好地进山。在庐山五年的山里生活给我收获甚多,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读书学习潜心做壶,真诚交友。以此引申,做人做事何尝不是如此!这一状态同样也是一股力量和智慧。
  
  (2004年12月11日记)
  在悠闲、优雅中寻找自己,在客观中有些事物有感觉。在做壶过程中,我有时放大或缩小,或拉长或变形,或上色等等,随着自己的思路感觉去做,我想天长日久慢慢地就能领会静心之境。
  


  “做秀”两字很时髦,陶艺界也不例外。每个人的行为无可厚非,也有些朋友说我“做秀”。我说:朋友,我“做秀”又何必在山里呆了五年,而不是五天或五周呢?我是陶艺家,是因为我是玩泥巴的,有一个家在这山里,所以我也叫陶艺家。空闲之余,我也写写书法,画小幅国画,可三句话不离画壶,题字就是“壶来”、“壶玩”、“壶弄”、“壶想”、“壶搞”之类的字句,也正是这种玩的轻松状态,反过来给我做壶提供了极大的心理空间。我在做壶的实际过程中,思维不受任何限制。把长江泥、黄河泥及珠江泥混合在一起,翻来复去对比,随着感觉走,作成型了之后,创造性地去用釉,同时也是创造性地烧窑(当然一定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一会烧还原,过一会又烧氧化,再过一会又弱还原,总之烧出来的作品,有时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绝妙,但是记录却相当细致。也许一个思想的旅行者,总是在灵魂深处探讨什么是生活的最佳状态,这种探求的执着与无奈总是若隐若现地显示在生活的层层面面。生存本身就是娱乐,就是舒服,还有这无穷无尽的泥土组合的追求,“烦恼”二字不知在什么地方。
  


  玩泥巴的人,也要讲一个“品”字。那么我做的陶艺(壶)是什么品呢?下品、中品还是上品?是极品还是绝品?终极目标是信手拈来的妙品,这才是我内心要追求的“品”字。
  一位朋友来访说:一辈子只选择某一件事去做。集中精力和时间,专心致志地在这一件上埋头苦干,追求在此件事情上做到极致,做到别人无法超越的极点。这其中给我做陶艺很大的启示,我何尝不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又同时是在自己的优势上把“壶”做到一定的高度,做它几百把壶,做出七彩来,做出人生来。满屋子是壶,满脑子是壶,整个变成了“壶”涂人,该有多美呀!
  平静的心态是什么感觉?不为名不为利又是什么感觉?人戴帽子是什么感觉?剃光头又是什么感觉?人如果不去超越自己,不去感悟、不去体会是没有感觉的。
  


  弘一法师讲,小人是什么标准?就是每件事占别人便宜。那君子又是什么标准呢?就是每一件事都是自己吃亏。“舍”、“得”二字是人生大学问,问题是谁愿意舍呢?说真的,我愿意“舍”,“舍”的概念很广,作为我做陶艺的人来说,舍得全身心地投入,舍得大量时间地投入,舍得大量时间与泥土伴,感悟泥与火产生奇妙无比的结果。“舍”与“得”的辩证关系就出来了,千万不要只“得”不“舍”呀!
  做壶对我来讲只是一个概念、说话的载体,我从来没有在做壶的过程中去看参考资料,而怪就怪在还源源不断地出来“壶”,这源泉又来自什么方面呢?来自我的智慧,开启自己的智慧大门,不是跟在别人的后面抄袭、模仿呀!真正去通过自己的生活体会,对文学、音乐、舞蹈及广泛不同知识的了解、吸收,走自己的路,再下来十年磨一剑的话,到那时,不就像爬山一样吗?到了山顶最高“峰”,人站那里,自己的光头不就是“峰”吗?不管你怎么折腾你的光头就是“峰”。这就是应了古语“海阔无边天作岸,登峰绝顶我为峰”呀!
  


  每个艺术家当然都在重复他自己,大艺术家毕加索如此,大艺术家摩尔如此,我这个小陶艺“家”也如此,每一位都如此。这并没有错,问题是每一次重复都应在品质上更纯一点,就像酿酒一样。
  做壶要独特、高雅、有情趣而简洁。佛教《金刚经》上有“善”、“护”、“念”三个字,其实我对整个陶艺作品制作的全过程,又何尝不是如此。善意对待泥土,成型之后时时“护”着它们,晒干、转方向等。哪怕吃饭时间或睡觉之前也还“念”着它们。陶艺家的生活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你不要指望你每件作品的成功!用心去观察,用心去体验,用心去琢磨,用心去做,我想长期积累下来是非常惊人的。不管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总会给你在陶艺舞台上展示提供足够的陶艺精品。当然谁具备这种素质和精神能熬过这长长的黑夜便是时代的艺术大师。不要为一时的热浪所晕倒,相反更可以静心地虚心地学习和吸收,我想起《李自成》的作者姚雪垠先生的一句话:不管别人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你只管默默地把自己的事做好。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我只是想把自己的一生的想做的陶艺这一点的事做好。
  


  有多少艺术家有过米开朗基罗那样伟大的声誉吗?我不知道他是否真正接触到那个伟大的名声,毫无疑问,在他去世不久以后他的伟大之处才被认识到。他那些未完成的习作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观察未完成的作品或者几乎是刚刚动手的作品,你会更多地学到他所使用的方法和思路。从石湾陶都到江西庐山脚下,我把陶艺同生活融合在一起,我把种花、种菜、养狗、养鸡等等同大自然完全像做陶艺泥一样揉在一起,我用平静的心去感受做陶艺给我带来的快乐,我有两个小孩,一男一女,我把他们基本当朋友一样对待,我很快乐地过日子、做人、做事,天长日久。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敲出来的世界     郭海博、郭海龙是在石家庄市生活成长的兄弟俩。他们自幼喜爱绘画和雕塑艺术,长大成人后,海博上大学、当编辑,海龙参军、复员造飞机,业余时间俩人仍未放弃对艺术的爱好与追求。十余年来,哥俩用铁板浮雕艺术创造了一幅幅感人的作品,从而也在金属工艺锻造技术领域内突破了锻铁浮雕技术之难度,以其特殊的金属质感和艺术魅力获得了人们的好评。  郭氏兄弟铁板浮雕艺术是以手工锤锻的方法,直接在生冷的铁
期刊
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标准。伦理学,是指关于道德的起源、发展、人的行为准则和人与人之间的义务学说。文化伦理学,则是其对社会公德、行为规范所产生的作用,是文化艺术“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化功能的具体体现。那么,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与文化伦理又是怎样的关系呢?  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这样说过:“我们总应该允许探索,鼓励探索,可也得有个原则。就是要真、善、美的新,不要假、恶、丑的新;要人们
期刊
在所有的艺术创作材质中,运用陶土可能是最具难度的形式之一。徒手制作器皿或是雕塑更是不容易。器皿的制作始于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在拉坯车上成型的技艺已经由几个世纪的发展,传播到了世界各个角落。大型的器皿多以拉坯与泥条盘筑的方式结合,泥条盘筑后拍打或是在拉坯后进行泥条盘筑,这些技法现在还在很多地方被延用着。器皿形态在一开始就已经是实用功能和纪念性的有机结合,在千百年前就开始被制造,直至今日,在中国和日本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