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碍眼的“风景”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wtz7x8f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再过一年半,这幅场景就会出现在北京颐和园了,只是诗文要改成:“你坐在轻轨里看风景,看风景人在颐和园里看你”。
  别以为这是一句玩笑话。就现在,颐和园南墙外不远处,原本密布的雪松早已被连根拔起,在那里,将会竖起一个个钢筋泥墩,北京轨道交通西郊线将在此穿行。这个“暗中”进行的工程近期被颐和园周边的居民发现。而在此之前,这个消息从未见诸报端。当整个工程已然“暗战”三年、一年半后就将投入试运营的时候,事情终于被曝光。这段长780余米的高架,最高点距地面9.5米,最高点距离颐和园南墙1.5公里,高架落地点距离颐和园南墙最近处仅180米。
  稍有常识的人都应该知道,颐和园早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当年承诺的颐和园墙外3公里的三级保护区,如今却赫然“一桥飞架”。一条高架线,对于颐和园的整体风光将造成怎样的影响,不言而喻。在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中,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博弈始终在进行,而其结局往往是,前者虽然支持者甚多,却总是不出意外地败下阵来。文物保护这条细胳膊似乎永远也拗不过经济建设这条粗壮的大腿。
  而对比近些年如火如荼的“申遗”热,“名分”到手就“翻脸不认人”的例子比比皆是。从进入全球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到中华民族不能忘却的历史文化名城,几乎没有一处能逃得过旅游开发、经济效益的冲击。自以为是的建设往往给原本极好的景区添加上一道“碍眼”的风景。前有张家界核心景区内的观光电梯,名曰方便游客,实则如一道疤痕,刻在奇山怪石的脸上,结果“当之无愧”地领到世界遗产委员会的黄牌警告;后有盲目开发的8家历史文化名城,想要开发旅游,却破坏了游人最向往的景致,最终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与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通知,通报批评。
  一年半之后,穿越颐和园的高架轻轨也将成为颐和园新的“风景”,但现在就可以肯定的是,那一定是最碍眼的一道风景。
  人们在对当年承诺的遗产“保护”随意改变质疑的同时,不禁要问:《文物保护法》的法律效力何在?为什么管理部门如此漠视它的存在?
其他文献
旧时文人书斋案头的文房用具中,用来盛水洗笔的笔洗是不可或缺的器具之一。笔洗除了实用价值之外,因其雅致精巧、造型装饰各有千秋,深得追求优雅和精致生活情趣的文人墨客喜爱。特别是玉质的传世笔洗,更是令人赏心悦目的艺术品。  明代是中国琢玉史上相当繁荣的时期,遗存至今的明代玉器内容丰富,碾玉技艺精湛,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了许多小口、深膛、阔腹式的形体比较高大的立体器皿,这是明代之前琢玉史上少见的重要成就。玉笔
期刊
在我见过的王铎作品中,除了他的诗文手稿之外,《题玄宰山水书》算是尺幅最小的作品了,因为它本来就不是一件独立的作品,而是王铎题于董其昌画上的一则跋语。题在什么画乃至什么形式的画上,因为画与题跋分离,且画作部分早已不知所踪,没有人知道。于是有人揣测是一个山水手卷,也有人说是山水立轴,给大家留下了想像的余地。而其纵37厘米、横9厘米的尺幅于二者也确实都无不可,区别无非在于,如果是手卷则此小幅便是卷后的隔
期刊
苏州太湖边的镇湖,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与悠久的刺绣文化积淀,濮凤娟正是生长在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受苏绣艺术熏陶,濮凤娟从小就喜欢画图、绣花。她母亲是当地一位出色的绣娘,濮凤娟八岁开始就在母亲的指导下,学练刺绣的基本针法。随后,她专心学习美术,对苏绣的各种针法进行研究、创新,着力研制“双面三异”(异色、异样、异针法)苏绣作品,并涉猎乱针绣技艺。通过几十年、特别是最近10多年的努力,她从一名普通
期刊
在铜镜这个特殊的文物载体上,华夏祖先创造了世界数学史上的奇迹。通过本文,我们可以穿越时空去寻觅:两千年前为等分圆周的国人,在用尺规作图时,对数字特别是素数的情怀、喜爱、探索、挑战。  高斯(1777年至1855年)是德国著名的大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他是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在历史上影响之大可以和阿基米德、牛顿、欧拉并列。他在少年时代就对欧几里德作图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796年3月30日,
期刊
1904年至1905年间,日本和俄国在中国东北境内和附近海域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当时,日本挟着明治维新的成功,以及在甲午战争后掠夺的中国资源,快速发展国力;俄国则延续沙皇的扩张政策,不断侵略我国东北的领土。日俄两国争夺中国东北权益的矛盾终于爆发为激烈的战争,然而付出最惨烈代价的却是中国。中国领土上的日俄战争为之后日、俄、中三国的发展道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客观上加速了清王朝的灭亡。日俄战争后,中
期刊
“海通之后,西商之来中国者,先至澳门,后迳广州。清代中叶,海航云集,商务繁盛,欧士重华瓷,我国商人投其所好,乃于景德镇烧造白器,运至粤恒,另雇工匠,依照西洋画法,加以彩绘,于珠江南岸之河南,开炉烘染,制成彩瓷,然后售之西商。”清代刘子芬在《竹园陶说》中的这段记载,诠释了广彩瓷的来龙去脉。  广彩瓷是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它是在中西贸易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有别于中国传统瓷器的外销瓷。在清代的中西商贸往
期刊
想去购物,得背着几十斤的方孔铜钱;大量白银外流,部分银行、钱庄纷纷倒闭;1937年的100元法币可买到两头牛,到了1948年只能买到几粒大米……苦楚、无奈、忐忑,老百姓过的是啥日子?  老照片,可揭开一段尘封的历史,也可了解当时的社会现象,是研究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等发展的重要史料。就此,笔者透过以下一组老照片,解读隐藏在钱币背后的历史。  背着几十斤的方孔铜钱去购物  1908年至1932年期间
期刊
8051万港元成交的《荷塘野趣》、7404万港元拍出的《凤箫图》、4803万港元易主的《峨眉华严顶》……这个春季,张大千堪称拍场最热的近现代书画大家,上拍的精品几乎件件热卖,“大千热”卷土重来,价格逐渐攀升,也成为今春中国书画市场回暖的重要指向标。  状元非他莫属  2308万港元的《蕃姬醉舞图》、2702.5万港元的《乙巳泼彩》——在今年4月的香江拍场,张大千先声夺人、两夺状元,分别是香港苏富比
期刊
竹雕笔筒是传统文房清玩器具中的一个重要品种,在如今的拍卖市场上,竹雕笔筒差不多占据了全部竹雕艺术品类的三分之一。自从明代中晚期竹雕笔筒开始盛行,各种工艺技法便不断加诸其身,蔚为大观。简略来看,明清竹雕笔筒给我们带来的审美意蕴最主要的无外乎两种,一种以“技”见长,雕工繁复,深雕细镂,精细玲珑,尽显刻竹人手上的功夫;另一种则是以“意”取胜,不施繁复雕工,浅刻即止,更注重彰显文人画的笔墨韵味。  雕镂与
期刊
为发凉飙满玉堂,每亲襟袖便难忘。霜浓雪暗知何在,道契时来忽自扬。  炎炎夏日,闲暇之余,手持一柄折扇,开合把玩之间,自有儒雅风度。如在扇面上绘饰物象,对中国人来说就更有说不完的意味。  缘起  折扇起初是作为一种实用品。它的形状、尺寸、选材都是本着实用而考虑的。它简单轻便,开合自如,便于携带使用,轻轻摇动,微风拂面。  折扇据传是来自东邻,在北宋端拱元年(988年)由日本传入中国。《宋史》记载这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