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无论历经多少周折,她展现出来的身影,是在漫长的岁月里,朝着一个方向努力的姿势。那也是我们的姿势。
1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前身是夏津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再往前是夏津县渡口驿乡三屯村聋哑学校,由袁敬华于1992年创建。那一年,她只有17岁,高考失利,父亲患病,看到同村两个聋哑儿扒着小学的铁大门往里瞅,忽然就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要是她们有学上该多好啊!”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很快就付诸了行动。
学校就建在自己家里。一间平房,白天是教室,晚上是宿舍;两张方桌,平时是课桌,饭时是餐桌;一面大镜子,晨起整衣,课时对口型;黑板是一块木板刷上油墨;教材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而成……7个学生,有的已经过了最佳语训期,一个音节学几十遍上百遍仍不得要领。不但学生学得失去信心,连袁敬华都想打退堂鼓了。
有一次,她带着学生们出去,一路上不断地有人指指点点,还有人大声喊:“小哑巴、小哑巴老师……”她如芒刺在背。转念一想,这些孩子从小就被这样孤立着成长,他们又该是怎样的心情?
这样想的时候,她的心就隐隐地疼,也就有了继续下去的力量。学生们学不会,袁敬华就让他们摸着自己的发音部位学。这一来,每学会一个音,她的脖子就被捏红一片,润喉片、消炎药比饭吃得都多。
不过,比起教“生活”来,这算不上苦。长期被孤立的苦闷与自卑,在孩子们的心里划下了深重的伤痕。他们几乎不懂“人间事”,方便时不肯入厕,主动洗漱犹如铁树开花,邻居家的鸡蛋经常找不到,鸡窝莫名其妙地被掀,好好的木桶突然就破了个洞……左邻右舍时不时找上门,袁敬华说尽了好话,赔尽了笑脸,邻里关系还是越来越紧张。
他们想不明白,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姑娘,不过是因为父亲生病影响了高考,再去复读一年多好,干嘛揽这打“哑巴缠”的活儿!
这样的事情多了,袁敬华反而更加软糯,透过学生们这些破坏行为,她似乎感觉到了背后的空洞与痛苦。学生张新福刚入校时,不吃、不学、不玩,让他这样,他偏那样。第一次教他说话,让他用手感知老师的声带震动,谁知他竟一下子掐住了袁敬华的脖子,险些令她窒息。她吓了一跳,但惊魂初定后看不到一丝火气,吃饭时照样一口一口喂到小新福嘴里,晚上照样帮他洗脸、洗澡。
那是一段既当爹做娘也当牛做马的日子。幸好,靠着一点一点的温暖,她终于捂热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心,他们一个个开口说话了。
孩子们的声音既不清脆也不婉转,在袁敬华听来,那却真真是天籁啊。
2上学时,袁敬华回家最怕看到父亲的破自行车。如果自行车不在家,那说明父亲不是在田里就是会朋友去了,如果自行车在院子里躺着,那代表父亲生病了。自高考前开始,父亲的自行车就经常在房檐下躺着,这让袁敬华的心紧了又紧,慌了又慌。
聋儿学校开学不久,卖粮食的最后350块钱也让袁敬华拿去买了大镜子,此时父亲又病了,母亲愁得偷偷掉眼泪,劝她到县里的工厂上班,挣点钱给父亲治病。袁敬华紧咬着下唇不出声,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赶往县城,卖了200CC血,从医院出来时天已下起了大雪,加上她早上没吃东西,一时间天旋地转。
怎么回的家,袁敬华已经不记得了,她只记得把90块钱掏给父亲的同时,扑通一声跪在了雪地里,告诉老人家,这是卖血的钱,如果不够下月再去卖,只求老人答应让她教那些孩子。
这件事以袁敬华晕倒在雪地里而告终,不过她求父亲的事最终如愿了。
但钱的事还是没有解决。学生每月交20斤粮食,紧紧巴巴算够吃,每年60元学费,还不够买菜的。经费不够,袁敬华就养了两头猪。有一次,她去给猪喂食,一不小心踩空,掉在了猪圈坑里。等到学生们把她捞上来,只见一身粪泥,18岁的姑娘家,遭遇这种尴尬,又想起以往的种种委屈,一时忍不住悲从中来。这样干究竟图什么?她再次想到了放弃。然而,她哭,学生们也跟着哭,还用并不流利的话说,“老师,我,不好”,“老师,是,我们不好,不好。”
时间在袁敬华一家的咬牙坚持中到了1997年,“让哑巴开口说话”的“神话”传遍了三乡五镇,学校里的学生已达到45名。哥哥的四间婚房学生占了三间,父母的炕上、教室的桌子上,都住上了学生,可铺位还是不够,袁敬华只好搭了顶帐篷,和孩子们睡在帐篷里。隆冬时节,滴水成冰,帐篷又四面漏风,那真叫冷啊。此时父亲的病也一天天加重,没钱给孩子们买棉被,袁敬华急得嘴上起燎泡。最后靠家里的麦秸垛救了急——拽了麦秸铺在褥子底下。尽管这样,孩子们还是冻得发抖。营养更是跟不上,师生都是一天两顿咸菜,中午喝面糊汤。晚上,她怀搂着熟睡的孩子们,觉得自己走到了绝境。
绝处如何逢生?提高学费是不可能的,就是现在,也有些家长不愿让孩子来,有些孩子还是免费就读。究竟该怎么办呢?
袁敬华写了几张征婚启事。上面写道:无论你年龄多大、长相如何,只要你能给这些孩子们盖一所学校,能给孩子温暖,我就嫁给你。
把自己卖了!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了。
3她的计划在父亲甩来的耳光中破产。那是父亲第一次打她。
可能上天也看到了这艰难师生心中的泪,转过这个冬天,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德州市财政局、希望工程办公室等拨款捐资为他们建了一所新校园。学生们终于有了标准化的教室、宿舍和教具,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明显增强,除语训、数学等基本课程外,还开设了舞蹈、书法等课程。
袁敬华用7年心血探索出的一整套聋儿教学模式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2002年,学校再一次扩建,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孩子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和学习。
2003年,袁敬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她自费走访了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四个省的4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跑过山东省多个县的200多个村庄。越了解,心越痛。拿聋儿教育来说,6岁前是语言功能恢复的黄金期,可是很多特教学校只招收8岁以上的孩子,入学后就学习手语。社会上会手语的人有几个呢?
当代表的十余年间,袁敬华先后提交了《制定特殊教育促进法》《修改残疾人保障法》等多项议案。
袁敬华已经不在一线教课,可是她也无法像好利来的掌门罗红那样,扛着相机去旅行。她得东奔西走去化缘,得为残疾人权益鼓与呼。
她说,有些东西或许从来不曾出现在青春的梦里,可一旦拿起了,就再也放不下。无论历经多少周折,也要朝着既定方向努力。
新注解
聋哑儿,准确的称谓应是聋儿。大部分聋哑儿不会说话,并不是语言系统有什么病变,而是由于听力障碍使之失去模仿学习的可能,从而无法自我校正。
目前的助听手段能够让所有耳聋患者听力得到补偿,聋儿康复训练的有效率达100%。6岁前是康复的黄金期。
再嗦一句手语是发声的克星。聋儿一旦学会手语,往往更不愿意开口说话。
1夏津县特殊教育学校的前身是夏津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再往前是夏津县渡口驿乡三屯村聋哑学校,由袁敬华于1992年创建。那一年,她只有17岁,高考失利,父亲患病,看到同村两个聋哑儿扒着小学的铁大门往里瞅,忽然就有了同病相怜的感觉。“要是她们有学上该多好啊!”这个念头一冒出来,很快就付诸了行动。
学校就建在自己家里。一间平房,白天是教室,晚上是宿舍;两张方桌,平时是课桌,饭时是餐桌;一面大镜子,晨起整衣,课时对口型;黑板是一块木板刷上油墨;教材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而成……7个学生,有的已经过了最佳语训期,一个音节学几十遍上百遍仍不得要领。不但学生学得失去信心,连袁敬华都想打退堂鼓了。
有一次,她带着学生们出去,一路上不断地有人指指点点,还有人大声喊:“小哑巴、小哑巴老师……”她如芒刺在背。转念一想,这些孩子从小就被这样孤立着成长,他们又该是怎样的心情?
这样想的时候,她的心就隐隐地疼,也就有了继续下去的力量。学生们学不会,袁敬华就让他们摸着自己的发音部位学。这一来,每学会一个音,她的脖子就被捏红一片,润喉片、消炎药比饭吃得都多。
不过,比起教“生活”来,这算不上苦。长期被孤立的苦闷与自卑,在孩子们的心里划下了深重的伤痕。他们几乎不懂“人间事”,方便时不肯入厕,主动洗漱犹如铁树开花,邻居家的鸡蛋经常找不到,鸡窝莫名其妙地被掀,好好的木桶突然就破了个洞……左邻右舍时不时找上门,袁敬华说尽了好话,赔尽了笑脸,邻里关系还是越来越紧张。
他们想不明白,这样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姑娘,不过是因为父亲生病影响了高考,再去复读一年多好,干嘛揽这打“哑巴缠”的活儿!
这样的事情多了,袁敬华反而更加软糯,透过学生们这些破坏行为,她似乎感觉到了背后的空洞与痛苦。学生张新福刚入校时,不吃、不学、不玩,让他这样,他偏那样。第一次教他说话,让他用手感知老师的声带震动,谁知他竟一下子掐住了袁敬华的脖子,险些令她窒息。她吓了一跳,但惊魂初定后看不到一丝火气,吃饭时照样一口一口喂到小新福嘴里,晚上照样帮他洗脸、洗澡。
那是一段既当爹做娘也当牛做马的日子。幸好,靠着一点一点的温暖,她终于捂热了一个又一个孩子的心,他们一个个开口说话了。
孩子们的声音既不清脆也不婉转,在袁敬华听来,那却真真是天籁啊。
2上学时,袁敬华回家最怕看到父亲的破自行车。如果自行车不在家,那说明父亲不是在田里就是会朋友去了,如果自行车在院子里躺着,那代表父亲生病了。自高考前开始,父亲的自行车就经常在房檐下躺着,这让袁敬华的心紧了又紧,慌了又慌。
聋儿学校开学不久,卖粮食的最后350块钱也让袁敬华拿去买了大镜子,此时父亲又病了,母亲愁得偷偷掉眼泪,劝她到县里的工厂上班,挣点钱给父亲治病。袁敬华紧咬着下唇不出声,第二天天不亮就起床赶往县城,卖了200CC血,从医院出来时天已下起了大雪,加上她早上没吃东西,一时间天旋地转。
怎么回的家,袁敬华已经不记得了,她只记得把90块钱掏给父亲的同时,扑通一声跪在了雪地里,告诉老人家,这是卖血的钱,如果不够下月再去卖,只求老人答应让她教那些孩子。
这件事以袁敬华晕倒在雪地里而告终,不过她求父亲的事最终如愿了。
但钱的事还是没有解决。学生每月交20斤粮食,紧紧巴巴算够吃,每年60元学费,还不够买菜的。经费不够,袁敬华就养了两头猪。有一次,她去给猪喂食,一不小心踩空,掉在了猪圈坑里。等到学生们把她捞上来,只见一身粪泥,18岁的姑娘家,遭遇这种尴尬,又想起以往的种种委屈,一时忍不住悲从中来。这样干究竟图什么?她再次想到了放弃。然而,她哭,学生们也跟着哭,还用并不流利的话说,“老师,我,不好”,“老师,是,我们不好,不好。”
时间在袁敬华一家的咬牙坚持中到了1997年,“让哑巴开口说话”的“神话”传遍了三乡五镇,学校里的学生已达到45名。哥哥的四间婚房学生占了三间,父母的炕上、教室的桌子上,都住上了学生,可铺位还是不够,袁敬华只好搭了顶帐篷,和孩子们睡在帐篷里。隆冬时节,滴水成冰,帐篷又四面漏风,那真叫冷啊。此时父亲的病也一天天加重,没钱给孩子们买棉被,袁敬华急得嘴上起燎泡。最后靠家里的麦秸垛救了急——拽了麦秸铺在褥子底下。尽管这样,孩子们还是冻得发抖。营养更是跟不上,师生都是一天两顿咸菜,中午喝面糊汤。晚上,她怀搂着熟睡的孩子们,觉得自己走到了绝境。
绝处如何逢生?提高学费是不可能的,就是现在,也有些家长不愿让孩子来,有些孩子还是免费就读。究竟该怎么办呢?
袁敬华写了几张征婚启事。上面写道:无论你年龄多大、长相如何,只要你能给这些孩子们盖一所学校,能给孩子温暖,我就嫁给你。
把自己卖了!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了。
3她的计划在父亲甩来的耳光中破产。那是父亲第一次打她。
可能上天也看到了这艰难师生心中的泪,转过这个冬天,事情突然有了转机:德州市财政局、希望工程办公室等拨款捐资为他们建了一所新校园。学生们终于有了标准化的教室、宿舍和教具,学校的师资力量也明显增强,除语训、数学等基本课程外,还开设了舞蹈、书法等课程。
袁敬华用7年心血探索出的一整套聋儿教学模式得到家长和社会的认可。
2002年,学校再一次扩建,来自全国11个省市的孩子在这里进行康复训练和学习。
2003年,袁敬华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她自费走访了山东、河北、江苏、安徽四个省的40多所特殊教育学校,跑过山东省多个县的200多个村庄。越了解,心越痛。拿聋儿教育来说,6岁前是语言功能恢复的黄金期,可是很多特教学校只招收8岁以上的孩子,入学后就学习手语。社会上会手语的人有几个呢?
当代表的十余年间,袁敬华先后提交了《制定特殊教育促进法》《修改残疾人保障法》等多项议案。
袁敬华已经不在一线教课,可是她也无法像好利来的掌门罗红那样,扛着相机去旅行。她得东奔西走去化缘,得为残疾人权益鼓与呼。
她说,有些东西或许从来不曾出现在青春的梦里,可一旦拿起了,就再也放不下。无论历经多少周折,也要朝着既定方向努力。
新注解
聋哑儿,准确的称谓应是聋儿。大部分聋哑儿不会说话,并不是语言系统有什么病变,而是由于听力障碍使之失去模仿学习的可能,从而无法自我校正。
目前的助听手段能够让所有耳聋患者听力得到补偿,聋儿康复训练的有效率达100%。6岁前是康复的黄金期。
再嗦一句手语是发声的克星。聋儿一旦学会手语,往往更不愿意开口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