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出游频繁,对所乘坐的客车要求也在提升,具有功能性和装饰性的内饰件则是客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是客车的档次主要体现。本文就客车内饰结构设计中的要点进行梳理、研究,用以指导内设的设计工作。
[关键词]客车;内饰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6-0086-02
各客车厂为提升自身竞争力,追求产品的个性化,因此客车的内饰设计就成为一项非标设计工作,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以设计出综合性最佳的内饰。
一、熟知车身规格主参数、明确整车的档次定位。
要做好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包括设计定义、要求、构思、市场定位、参考车型等。在此基础上,首先通过车身主参数确定整车内饰的空间布置,并结合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等因素,确认内饰模块的划分、零部件的特征、各接口的方案。其次,要确认整车内饰的主色调(大面积的色调),要与外饰件的风格和谐呼应,让乘客、驾驶员感到舒适,消除长途旅行的疲劳。在主色调的基础上,对各模块的零部件进行色彩调整,给人以层次感又不破坏原有的美感。当前流行的主流色调有冷暖相宜的莱茵白、米黄、驼色等,易融入南北方的环境,让人视野开阔、心情放松。最后,是整套内饰产品要符合哪些安全、环保性的要求。
二、掌握客车内饰各模块零部件的功能、结构特点。
内饰零部件设计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造型而忽视其基本功能和安装便利性。目前客车行业车型多、档次差距大,又因各客车厂的设计思路不同,存在多种内饰的模块划分,但较为合理的模式是把客车内部看成一个前、后、左、右、上、下的六面体,按空间位置划分模块、定义零部件分类、明确其功能,见下表:
上表只是对内饰零部件的总成划分,实际设计过程中又要结合不同位置的车身骨架单独设计内饰件,所以只有知晓各内饰零部件的设计要点,才能在过程中不断地优化、调整,最终实现整车内饰的协调、统一。各内饰零部件的设计要点如下(底部内饰的座椅和地垫标准化、系列化程度高,不再做详细介绍)。
顶部内饰:前顶、后顶主要是与车体的造型结构复杂的前后围及顶盖相匹配,所以要从美学、工艺、功能方面予以综合考虑。首先,美学方面的造型横向线条一般为大圆弧,小圆角过渡与两侧为相接,纵向线条从前到后与风道自然过渡(见图1);其次,工艺方面要考虑所选材料的成型特点和强度要求,诸如成型后的平面度、安装边的成型角度到位等,要确保所设计的造型能够通过选定的材料顺利实现;最后要满足出风口、照明灯、遮阳帘的安装强度要求。此外,高档客车前顶上还配置桃木纹装饰件、电镀件。
中顶主要是安装后与前顶、后顶以及顶部的空调、灯具协调,考虑到运输、安装的实际需求,通常设计为分体式,接口处配备装饰件。
风道、行李架:是客车内饰的关键部件,因为客车是一个封闭空间,风道将影响到车内温度场的均匀性,因此风道行李架的设计要求也最高。
首先,既要实现与顶内饰(前、中、后顶)和侧围内饰的顺畅过渡(见图2),又要确定满足乘客站立、乘坐时的空间需求。同时,风道的横向方面截面面积要保证风速在6-8m/S,纵向方面障碍物处平滑过渡,保证风的顺畅流动。行李架的设计要符合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的强度要求、以及GB/T13053-2008《客车车内尺寸》的尺寸要求。安装在风道底板上的出风口、阅读灯位置要在人脸侧前方200-300mm处。
其次,根据车身骨架和实际需求,确认风道和行李架与车体的安装以及连接方式,目前主流的风道、行李架连接方式有整体式和分体式(见图3),各有优势,其中分体式下行李架可以选装,但不论哪种形式,风道与行李架间架的支腿安装都建议采用封闭环式,既可以增强整体刚性,减少行驶震动时造成的噪声及行李滑落的风险,又可以通过造型设计来增加整体的美观性。
最后,要注重出风口、阅读灯的色彩、造型与整体内饰风格的搭配,体现出客车独有的个性化。目前主流的出风口、阅读灯样式如下(见图4)。
侧围内饰:空间位置上是顶部内饰和底部内饰之间的过渡。首先,设计门板、门框、窗立柱、窗下沿装饰件时要注意与顶部内饰,风道、行李架的造型、色调承接,设计侧围板时要与地板色调过渡自然,这样整体的氛围就会一致,不会让人感觉到突兀;其次,要根据车身骨架的特点,尤其是大平面结构的门板,要从结构上考虑到如何避免材料成型后的变形、凸起、波浪等问题;最后,侧围零部件在组装过程中相互接口很多,结构设计上要能保证安装后的间隙最合理。
前围内饰:仪表台(见图5)的主要功能有客车仪表、电器件的安装,设置出风口对前档玻璃进行除雾除霜,设置检修门方便内部线路的检修,預留诸如投币机、围栏门等通用的接口。设计过程中,首先,结构上要满足GB/T 13053-2008《客车驾驶区尺寸》对驾驶室布置后的空间要求,并且安装在上面的各种仪表、指示灯、控制按钮是客车运行的中枢神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所以仪表台上的开关布置要使驾驶员操作方便,指示灯的安装位置能使驾驶员易于辨认;其次,要注意主副仪表台的衔接,主仪表台承担了大部分功能,是设计的核心,副仪表台安装部分电器件的同时也是对客车线束、管路的装饰,从整体上补充主仪表台的造型和功能。最后,随着行业的趋势更关注功能设计和细节设计,要保证制作工艺的可实现性和可靠性。
后围内饰:结构上相对简单,主要是与顶部内饰、侧围内饰的衔接。
三、满足整套内饰的工艺性、成本性。
目前客车内饰件的材料种类有很多,诸如金属类(铝、不锈钢等)、塑料类(PVC、ABS、PP、PE等)、复合类(GMT、亚麻板、玻璃钢等)、聚氨酯类(PU等),要根据各内饰件结构成型的特点、表面着色的难易、实际加工的效率等方面确定材料种类,实现最经济、最协调的内饰设计。
常见的问题工艺性问题有:模具工艺,内饰件80%的制作过程由模具成型,所以设计时要考虑模具生产过程的特性,诸如脱模时的方向性、脱模后的收缩开裂、回弹变形等(设计时可以增加装饰作用的加强筋),但绝不能为脱模的便利性而随意增加脱模角度;装配工艺性,内饰件和车身骨架固定结构的设计,既要保证内饰件的安装便捷、又要保证车辆工作期间遇到颠簸、震动时无松动、无异响;顺畅衔接性,各内饰件搭接接口的结构设计可以做适当的预留,以适应车身骨架的不一致性,使各内饰件和车身完美匹配。
总结:客车内饰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只要在明确整车定位,并掌握各模块零部件结构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实际生产、发运、组装情况,不断优化结构设计,才能设计出既体现出客车档次,又满足客户舒适性、个性化的需求,综合性能最佳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针对中国消费趋向的轿车内饰设计研究[D]. 董越.东华大学 2012.
[2]基于“以人为本”的汽车内饰未来发展的研究与探索[D]. 于光旭.吉林大学 2011.
[3]基于工业设计心理学的汽车内饰设计的和逸性研究[D]. 王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作者简介:李铭,出生年月:1981年11月16日,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河北张家口,当前职务:技术人员,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客车内饰的开发研究
[关键词]客车;内饰件;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6-0086-02
各客车厂为提升自身竞争力,追求产品的个性化,因此客车的内饰设计就成为一项非标设计工作,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以设计出综合性最佳的内饰。
一、熟知车身规格主参数、明确整车的档次定位。
要做好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包括设计定义、要求、构思、市场定位、参考车型等。在此基础上,首先通过车身主参数确定整车内饰的空间布置,并结合设计、生产、运输、安装等因素,确认内饰模块的划分、零部件的特征、各接口的方案。其次,要确认整车内饰的主色调(大面积的色调),要与外饰件的风格和谐呼应,让乘客、驾驶员感到舒适,消除长途旅行的疲劳。在主色调的基础上,对各模块的零部件进行色彩调整,给人以层次感又不破坏原有的美感。当前流行的主流色调有冷暖相宜的莱茵白、米黄、驼色等,易融入南北方的环境,让人视野开阔、心情放松。最后,是整套内饰产品要符合哪些安全、环保性的要求。
二、掌握客车内饰各模块零部件的功能、结构特点。
内饰零部件设计过程中不能片面追求造型而忽视其基本功能和安装便利性。目前客车行业车型多、档次差距大,又因各客车厂的设计思路不同,存在多种内饰的模块划分,但较为合理的模式是把客车内部看成一个前、后、左、右、上、下的六面体,按空间位置划分模块、定义零部件分类、明确其功能,见下表:
上表只是对内饰零部件的总成划分,实际设计过程中又要结合不同位置的车身骨架单独设计内饰件,所以只有知晓各内饰零部件的设计要点,才能在过程中不断地优化、调整,最终实现整车内饰的协调、统一。各内饰零部件的设计要点如下(底部内饰的座椅和地垫标准化、系列化程度高,不再做详细介绍)。
顶部内饰:前顶、后顶主要是与车体的造型结构复杂的前后围及顶盖相匹配,所以要从美学、工艺、功能方面予以综合考虑。首先,美学方面的造型横向线条一般为大圆弧,小圆角过渡与两侧为相接,纵向线条从前到后与风道自然过渡(见图1);其次,工艺方面要考虑所选材料的成型特点和强度要求,诸如成型后的平面度、安装边的成型角度到位等,要确保所设计的造型能够通过选定的材料顺利实现;最后要满足出风口、照明灯、遮阳帘的安装强度要求。此外,高档客车前顶上还配置桃木纹装饰件、电镀件。
中顶主要是安装后与前顶、后顶以及顶部的空调、灯具协调,考虑到运输、安装的实际需求,通常设计为分体式,接口处配备装饰件。
风道、行李架:是客车内饰的关键部件,因为客车是一个封闭空间,风道将影响到车内温度场的均匀性,因此风道行李架的设计要求也最高。
首先,既要实现与顶内饰(前、中、后顶)和侧围内饰的顺畅过渡(见图2),又要确定满足乘客站立、乘坐时的空间需求。同时,风道的横向方面截面面积要保证风速在6-8m/S,纵向方面障碍物处平滑过渡,保证风的顺畅流动。行李架的设计要符合GB7258-2012《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的强度要求、以及GB/T13053-2008《客车车内尺寸》的尺寸要求。安装在风道底板上的出风口、阅读灯位置要在人脸侧前方200-300mm处。
其次,根据车身骨架和实际需求,确认风道和行李架与车体的安装以及连接方式,目前主流的风道、行李架连接方式有整体式和分体式(见图3),各有优势,其中分体式下行李架可以选装,但不论哪种形式,风道与行李架间架的支腿安装都建议采用封闭环式,既可以增强整体刚性,减少行驶震动时造成的噪声及行李滑落的风险,又可以通过造型设计来增加整体的美观性。
最后,要注重出风口、阅读灯的色彩、造型与整体内饰风格的搭配,体现出客车独有的个性化。目前主流的出风口、阅读灯样式如下(见图4)。
侧围内饰:空间位置上是顶部内饰和底部内饰之间的过渡。首先,设计门板、门框、窗立柱、窗下沿装饰件时要注意与顶部内饰,风道、行李架的造型、色调承接,设计侧围板时要与地板色调过渡自然,这样整体的氛围就会一致,不会让人感觉到突兀;其次,要根据车身骨架的特点,尤其是大平面结构的门板,要从结构上考虑到如何避免材料成型后的变形、凸起、波浪等问题;最后,侧围零部件在组装过程中相互接口很多,结构设计上要能保证安装后的间隙最合理。
前围内饰:仪表台(见图5)的主要功能有客车仪表、电器件的安装,设置出风口对前档玻璃进行除雾除霜,设置检修门方便内部线路的检修,預留诸如投币机、围栏门等通用的接口。设计过程中,首先,结构上要满足GB/T 13053-2008《客车驾驶区尺寸》对驾驶室布置后的空间要求,并且安装在上面的各种仪表、指示灯、控制按钮是客车运行的中枢神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所以仪表台上的开关布置要使驾驶员操作方便,指示灯的安装位置能使驾驶员易于辨认;其次,要注意主副仪表台的衔接,主仪表台承担了大部分功能,是设计的核心,副仪表台安装部分电器件的同时也是对客车线束、管路的装饰,从整体上补充主仪表台的造型和功能。最后,随着行业的趋势更关注功能设计和细节设计,要保证制作工艺的可实现性和可靠性。
后围内饰:结构上相对简单,主要是与顶部内饰、侧围内饰的衔接。
三、满足整套内饰的工艺性、成本性。
目前客车内饰件的材料种类有很多,诸如金属类(铝、不锈钢等)、塑料类(PVC、ABS、PP、PE等)、复合类(GMT、亚麻板、玻璃钢等)、聚氨酯类(PU等),要根据各内饰件结构成型的特点、表面着色的难易、实际加工的效率等方面确定材料种类,实现最经济、最协调的内饰设计。
常见的问题工艺性问题有:模具工艺,内饰件80%的制作过程由模具成型,所以设计时要考虑模具生产过程的特性,诸如脱模时的方向性、脱模后的收缩开裂、回弹变形等(设计时可以增加装饰作用的加强筋),但绝不能为脱模的便利性而随意增加脱模角度;装配工艺性,内饰件和车身骨架固定结构的设计,既要保证内饰件的安装便捷、又要保证车辆工作期间遇到颠簸、震动时无松动、无异响;顺畅衔接性,各内饰件搭接接口的结构设计可以做适当的预留,以适应车身骨架的不一致性,使各内饰件和车身完美匹配。
总结:客车内饰设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只要在明确整车定位,并掌握各模块零部件结构特点的前提下,结合实际生产、发运、组装情况,不断优化结构设计,才能设计出既体现出客车档次,又满足客户舒适性、个性化的需求,综合性能最佳的产品。
参考文献:
[1]针对中国消费趋向的轿车内饰设计研究[D]. 董越.东华大学 2012.
[2]基于“以人为本”的汽车内饰未来发展的研究与探索[D]. 于光旭.吉林大学 2011.
[3]基于工业设计心理学的汽车内饰设计的和逸性研究[D]. 王淼.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9.
作者简介:李铭,出生年月:1981年11月16日,性别:男,民族:汉,籍贯(精确到市):河北张家口,当前职务:技术人员,当前职称:工程师,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客车内饰的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