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伏瓦的绝对自由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gle_198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雷娜·弗兰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女作家,擅长历史题材小说,2010年获得法国文化部奖章。作为世界女性经济与社会论坛的创立者之一,弗兰的目光近年来锁定了法国女权运动的创始人西蒙娜·德·波伏瓦。斯人已去,传说犹在。她所写的《恋爱中的波伏瓦》,诉说了波伏瓦的爱情故事。
  波伏瓦生于1908年,1986年离世。她所成长的时代,正是西方各类社会运动的高峰期。制度藩篱和道德禁忌不断被打破,人们希望对生活做出更自由的选择。正是在此背景下,波伏瓦成为20世纪女性运动的旗手、存在主义的教母。她与法国哲学家萨特结识于1929年,他们的契约伴侣关系,以及他们与其他男男女女的复杂纠葛,早已纷纷扰扰了大半个世纪。除了萨特之外,波伏瓦生命中还有一位重要男性——美国作家纳尔逊·艾格林。到底哪个是真爱?萨特,还是艾格林?这真是一个难题。
  弗兰想了一个策略,她把波伏瓦一分为二,让理性的“海狸”(萨特对波伏瓦的专有昵称)归于萨特,而感性的西蒙娜则属于艾格林。“我身上发生了什么事——可到底是什么事呢?”小说开篇就预埋了命定的相遇,互不相识的男女因为共有的一些朋友,生活圈快速接近,直到在咖啡馆里会晤,艾格林带着波伏瓦穿梭于芝加哥的小巷、贫民区的低等娱乐场所,波伏瓦恰如其分地展示了她的勇气和女性魅力,《廊桥遗梦》般的相处时光,《廊桥遗梦》般的分手时刻。一段爱情水到渠成,并顺利成章地得以铺展。
  弗兰以生动的笔触,还原了一个恋爱中的波伏瓦,让我们窥见了波伏瓦温柔细腻的一面。她与艾格林相识时已39岁,那时波伏瓦正在访问美国,后来波伏瓦返回法国,他们仍保持长达17年之久的联系,有过几次见面,主要通过书信的方式传达思念。这300多封信件后来结集为《越洋情书》。波伏瓦曾承认,艾格林是她唯一的真爱。她甚至将艾格林当年赠予的戒指带进了她与萨特共同的坟墓。
  《恋爱中的波伏瓦》把现实与小说交错,在史料基础上有所虚构,毕竟很多细节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但弗兰通过想象描绘的波伏瓦,符合《越洋情书》里的形象,且喜且忧,热烈奔放,毫无顾忌地投身于爱欲情焰。
  弗兰所采用的两分法让她得以去除繁枝冗节,波伏瓦和艾格林之间的爱情显得简单而纯粹。
  波伏瓦的前辈、不畏世俗的女性主义先锋、英国作家伍尔夫在《到灯塔去》一书中,将婚姻视为“丧失自我身份的灾难”。而波伏瓦与萨特的契约关系,无疑也是带有这种先锋性质的社会实验。萨特曾经提出过结婚的意愿,而波伏瓦却意志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单身身份,波伏瓦离开艾格林也是同样的理由。“我们共享这绝对的自由”,波伏瓦对萨特所说的这句话,是一种最适合波伏瓦的爱的方式,无论是面对萨特,还是面对艾格林!
  波伏瓦和艾格林之间并非仅止于谈情说爱,《越洋情书》里还有很多谈文学、艺术、哲学、政治、时事的内容,既有对情人的无赖撒娇、浓情欢爱,也有独立自由的思想见解。这个内心丰富、头脑敏锐的女性,充满了无可抵挡的魅力。如果能多点笔墨谈谈波伏瓦这一趟美国行,并由此延伸至波伏瓦学术的成就,那么,也许我们就能看到一个更立体的波伏瓦。
其他文献
一日,父亲拉着一板车沉重的钢管来到一个陡坡下,不禁望而却步。心想,靠他一个人拉上去肯定不可能,得有人帮一把才行。  正在父亲为难之时,一个热心的过路人走了过来,笑着对父亲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说着,他便卷起袖子,拉开一副推车的架势。见有人来帮忙,父亲心里便增添了底气,力气也上来了。父亲在前头使劲地拉着车,热心人在后面不住地喊:“加油!加油!”经过一番努力,父亲终于把车拉上了坡。  当父亲感谢热
弟弟:  初秋的午后,连阳光都有些惨白。一道穿过法桐树梢的斜光,反射到攒了积年灰尘的窗棱上,又别有一番魅惑的色彩。我猜大抵今天是鬼节的缘故。  在阒寂无人的办公室待久了,心思便如何都不能沉在稿子上。倘晚间可以去关中的村子里走一遭,田野上鬼火莹莹,纸钱在夜里独舞,应该很有滋味吧。  哪里晓得我怎么会生出这样稀奇古怪的想法。昨儿个还想飞到天上去,坐在上帝旁边吃块点心;今儿就要入地三尺,想知道松软的泥土
路伟,1978年生,天空之城公司创始人,电影《大圣归来》出品人。  7月,一只长脸红猴子搅动了中国的大银幕,正如它曾闹龙宫、闹冥府、闹天宫……《大圣归来》上映一周票房过3亿,也是有史以来海外版权销量最好的中国动画电影。这几天,它不但刷爆了微博、朋友圈,还由此诞生了一个新词“自来水”——相比掏钱买的“水军”,网友们因为喜爱而为电影做义务宣传。  在这个孩子帮成人找回自己的故事中,孩子的力量不但体现在
“早上醒来,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爸爸’就这样没了。”21岁的梅波尔是南非一家连锁超市的服务员,由于12月6日要上班,5日晚上她很早便休息了。早上一起来,报纸上“爸爸”纳尔逊·曼德拉(下文称曼德拉)辞世的噩耗让她在椅子上呆坐了许久。她一边擦眼泪,一边打电话跟老板请假,急急忙忙赶往约翰内斯堡霍顿区的曼德拉住所,准备送“爸爸”最后一程。当她到达时,这里已是悼念的海洋。有人身披国旗,有人手持蜡烛和
马车行驶在道路上,它走远了;  而道路没有变得更漂亮,也没有变得更丑陋。  這便是人对于外部世界的作用。  我们什么都不添加,我們什么都不删除。  我们经过,我们遗忘。  而每一天,太阳依然准时。  (程晓东荐)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日前结束了为期两天的中国之行。这虽然不是他首次造访中国,却是在土中关系因涉恐问题产生分歧的背景下进行的国事访问,其重要性及象征性尤其引人关注。  在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时,埃尔多安明确表示“反对‘东伊运’等针对中国的恐怖主义行径,土耳其政府坚定支持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愿就此加强同中方的合作,绝不允许土中战略合作关系受到破坏势力的干扰”。而此前,土耳其的说法是,“不允许任何组织
从51岁开始戒烟;诚实做人,生活中不耍滑头;不背叛山口百惠,绝不出轨——三浦友和在他新近出版的自传《相性》(日语缘分的意思)一书中,曝出了他对婚姻的三项承诺。32年的婚姻生活证实,他都做到了。  在日本,每年11月22日是“恩爱夫妻日”。2011年的这一天,明治安田生命保险公司按照惯例公布了当年的“名人理想夫妇”排名,结果,三浦友和、山口百惠夫妇再度登顶,连续6年排名第一。年轻时的三浦友和形象俊朗
中國近代的女作家,大多命运坎坷、争议缠身。尤以爱情惊世骇俗者居多,譬如萧红、张爱玲;困于政治的也有,譬如苏雪林。至于丁玲,则是爱情、政治都充满波折。她与胡也频、冯雪峰、冯达、陈明4个男人的感情经历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她的一生始终与政治挂钩,起起落落。不久前,李向东、王增如所写的《丁玲传》出版,再一次掀起各种关于丁玲的讨论。  丁玲出生于1904年,湖南临澧人。她的母亲余曼贞是一位湖湘“新女性”。
1  19世纪晚期出生的孩子,要发蒙的话,大部分还是要先去私塾完成。生于1895年的钱穆也没有例外,扎着小辫子的他七岁时即入私塾读书。  已经持续了上千年的科举制度,还要等到1905年才废除。而晚清的私塾、书院等教育机构,仍与科举考试密不可分。作为民间幼儿教育机构,私塾在当年兴盛于家庭、宗族或乡村内部。  摆在这个七岁孩子眼前的课本,料想也就是那么几本。私塾教育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就教材而言,通行的
虽然有数万人在国会外冒雨抗议,虽然在野党采取各种手段予以抵抗,安保法案在安倍政权的强行推进下,在國会最终通过。安倍还去了趟外祖父、前首相岸信介的墓前汇报此事。  安保法案的通过,为日本自卫队出兵海外、行使集体自卫权扫清了法律障碍。同时,也标志着日本结束了战后70年的和平发展道路,开始走向战争。  日本会重新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吗?它没有这个能耐,周·边国家也已不再好惹。但我们仍担忧,日本在行使集体自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