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疗护共享决策中的信息需求——以晚期肿瘤患者及照护者为例

来源 :医学与哲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lclu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晚期肿瘤患者及照护者参与安宁疗护共享决策时的信息需求,选取2021年4月~9月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安宁疗护科室15名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及12名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化个人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资料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 显示,患方行共享决策时信息需求分别为:疾病相关信息、治疗方案信息、患者支持性照护信息、出院计划信息、照护者支持内容、就诊信息以及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建议医务人员基于患方信息需求与患者及照护者的区别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沟通,提高共享决策的质量.
其他文献
1例77岁男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医嘱予甲氨蝶呤10 mg口服、1次倜,雷公藤多苷20 mg口服、2次/d,甲泼尼龙8mg口服、1次/d,但患者将甲氨蝶呤的用药频次与雷公藤多苷混淆,误服为甲氨蝶呤5 rmg、2次/d.服药4d后(服用7次,共35 mg)出现严重口腔溃疡、全身皮疹、发热、咳嗽、咳痰.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1.21×109/L,血清肌酐288 μmol/L,γ-谷氨酰转移酶163 U/L,丙氨酸转氨酶82 U/L,碱性磷酸酶235 U/L.6d后实验室检查示白细胞计数0.13×109/L,中性
1例83岁女性患者因右肺腺癌左肺转移和可疑肝转移口服吉非替尼0.259、1次/d.用药27 d后患者出现严重腹泻伴恶心呕吐,实验室检查示血钾2.1 mmol/L,粪培养结果为阴性,排除感染性腹泻.未停用吉非替尼,给予补钾、止泻等治疗4d,患者痊愈.4d后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症状,实验室检查示血钾2.96 mmol/L,考虑腹泻和低钾血症与吉非替尼有关.停用该药,给予补钾、止泻、止吐、护胃等对症治疗.停药9d后,患者腹泻、恶心呕吐症状减轻,实验室检查示血钾3.52 mmol/L;停药22 d后,患者腹泻、恶心呕
针对工作调研中了解到的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医疗机构和相关监管部门在数据共享中面临的现实问题,探讨在实践层面的应对策略,包括:建立可操作性强的共享制度与机制保障,厘清健康医疗数据监管者、提供者、使用者等相关各方的职责与权益;提供数据共享基础设施与先进技术保障,建立以应用为出发点的数据平台,确保数据全生命周期能够安全、可靠且可及的共享;提高涉及各相关方数据共享的伦理责任意识,并针对各种难点开展相关研究.
医疗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汇聚与标注,同时也引发了医疗大数据及其标注标准如何统一的问题.从AI发展对医疗大数据需求出发,指出建立医疗大数据统一标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分析当前医疗AI技术的开发过程缺乏数据统一标准和临床共识,提出“以开放换取共识”的医疗大数据平台方案——素问系统,实现“算法工程师开发技术 临床医生编辑知识 伦理专家监控伦理”的一体化AI生产流程.最后,以素问系统中第一个开源项目——医学知识图谱,作为大数据抽取标准知识的案例,解析了
症状是疾病所引起患者主观上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是医师对患者进行疾病调查的起点,以症状为导向的诊疗模式更符合临床实践;充分了解患者症状,可以便捷、高效扩展医生的横向思维,而大型仪器的使用也是以症状学为基础,用来验证医生临床决策;医生最早接触的是患者的症状,因此,症状能更早提示鉴别危重患者,减少过度医疗;症状学是通向患者真实世界的途径之一,不仅能判断患者整体情况和病情转归,还是医学人文融入临床的落脚点.
从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医生角度出发,通过工作中所接触的典型案例,提出患者入住ICU三个不同时间所产生的伦理问题,包括:患者入住ICU前,不同患者实际情况与ICU收治标准不符,作为ICU医生应在尊重患者自主意愿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完成治疗;患者于ICU治疗期间,ICU综合征及ICU后综合征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案,家属代表患者做医疗决定时面临的两难抉择,ICU医生应该做好医患沟通工作,从多角度实施人文关怀;ICU治疗终末期患者生命尊严和短暂生存之间的选择,ICU医生应建
加强安宁疗护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主要存在专业人才队伍缺口大、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培养与培训不系统、人文关怀不到位等现实困境,要以安宁疗护学科建设为引领,通过建立完善专业化、多学科安宁疗护协作服务模式,在各层面机构构建专业人才梯队,形成多学科服务团队,分阶段培养,多层次培训,培养符合安宁疗护服务需求的人才队伍,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推动安宁疗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分析放射影像检查中面临的医学伦理困境及产生原因,包括医疗市场化、公立医院背离公益性、相关卫生法律法规不足、部分医务人员缺乏医学伦理学意识和知识、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强化公立医院公益性,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合理、有序、有效地选用各种成像技术和检查方法,优化影像检查程序,避免过度检查和重复检查,加强法制与政策监管,充分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知情同意权、隐私权,提高医务人员医学伦理意识和业务水平,真正体现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通过对安宁疗护中患者和家属的双向关怀相关概念及其需求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国安宁疗护服务领域中医护人员专业照护的关键主导地位以及家庭照护中患者一家属双向关怀的重要补充作用,强调两者协同提高患者和家属生命质量对于实现安宁疗护“优逝”目标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国内外研究和临床实践现状,以家庭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一种以医护专业照护为依托,将患者—家属双向关怀嵌入其中的多维协同创新安宁疗护模式,以期为实现“优逝”目标提供帮助,并为提升我国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按照护士人文执业能力概念架构,将护士人文执业能力培养分解为心理调适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人文关怀实践能力、伦理与法律实践能力5个核心概念,并将其融入在体验式教学课程中,应用于ICU护士人文执业能力的培训中.通过引导式思考、情境体验、实践反思、质量评价等方式,开展相关培训.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发现体验式教学法能为ICU护士提供对人文执业能力理解的思路与方法,进而提升护士人文执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