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场景直播打造全新媒介生态

来源 :新闻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yzk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提要】2016年,“浸媒体”一词走入大众视野。移动直播依托智能技术、互动社交及全景体验等方式,旨在为用户创造沉浸式的场景,开始聚焦未来媒体的趋势与变革。本文尝试探讨浸媒体时代全场景直播如何影响未来媒体景象。
  【关键词】移动直播 场景未来媒体
  一、直播,浸媒体时代的入口
  2016年,出现了一场由技术推动的移动互联时代的媒体转型。在这样风卷云涌的变革之下,多样的趋势、迅疾的变化越来越汇聚出一个共同的特点:智能终端的发展普及、碎片化信息的海量铺展和360度包裹式的信息,让用户沉浸于茫茫的信息海洋,浸媒体成为今年传播创新不可不提的热点。
  浸媒体是在新浪新闻举办的2016未来媒体峰会中出现的概念,本次峰会即以“迎接浸媒体时代”命名,新浪网副总裁、新闻总编辑周晓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周葆华和硅谷精神布道师皮埃罗·斯加鲁菲等大咖以此为题发表了主题演讲。
  关于浸媒体,目前尚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笔者粗浅地认为,“浸”是沉浸的意思,浸新闻就是沉浸式新闻体验,浸媒体时代即是要满足人们对于沉浸式新闻的体验。这种与新闻事件同在的“在场性”,让用户随时随地得到浸入式体验——让观看者得到更加真实的亲临现场感,正是“浸入”的意义所在。
  谈到浸媒体,移动直播和虚拟现实是当下绕不开的两个话题。
  目前正在流行的网络直播,应当称之为网络互动直播,它是依托移动互联的网络环境基础,以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和直播应用程序为软硬件支撑,基于兴趣形成的网络视频信息实时呈现和交互传播模式。
  从传统媒体的实时聚合向移动媒体实时呈现的转变,才是让用户沉浸其中的关键。其实直播聚焦的就是实时呈现的能力表达,旨在为用户创造沉浸式的场景。彭兰教授曾在《场景:移动时代媒体新要素》一文中提出:“与PC时代的互联网传播相比,移动时代场景的意义大大强化。移动传播的本质是基于场景的服务,即对场景的感知及信息(服务)的适配。”?譹?訛
  直播当之无愧地可以被看作浸媒体时代的入口之一。因此,用场景理论观照网络直播,以网络直播反观场景传播,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把握当前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
  二、直播+全场景,浸媒体时代打造全新媒介生态的动力
  当前,传媒业边界正在消失,格局正在重塑,媒介生态正在重新构建,媒体逐渐将用户的生活紧紧包围。场景时代的到来指日可待,美国科技作家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著作的《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认为,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构成了场景的五种原力,同时提出,五种原力正在改变用户作为消费者、患者、观众或者在线旅行者的体验。它们同样改变着大大小小的企业,正在推动建构一个未来真实可感的场景时空。此情此景下,无论是技术还是用户都已经准备好迎接如此全新的浸媒体时代。
  在技术方面,媒体与人工智能正在融合碰撞。一方面,网络高速互联、4G、wifi覆盖首先为其提供了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依托移动设备技术的力量,未来直播的应用场景正在大幅拓展。例如:在今年北京车展期间“花椒”曾首次尝试VR直播,用户打开直播,即可看到立体的车型、配置等情况,改变了以往“二维图片+文字”的呈现方式,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引爆直播临场感,带来全景视频体验。同时,为这些智能技术提供支撑的大数据、云计算更是功不可没。事实上,场景理论赋予直播全新的意义,在网络互动直播中,通过大数据、传感器等在内的技术的进步将促使其更精准地进行服务适配,能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服务,推动专业的、优质的内容融入到直播当中。
  在用户方面,中国互联网用户已经基本完成了从电脑端向移动终端的迁徙,企鹅智库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天使用移动终端超过1小时的用户比例在81.5%,长达3小时的用户比例达到46.6%。以上数据充分表明当前的用户注意力已经发生转移,全身心投入到移动终端。注意力就是用户黏性的源泉,移动终端的用户黏性一旦形成,移动直播就拥有了大规模的潜在用户。在这其中,使用社交媒体应用获得新闻的比例更是高达49.4%,不难看出,社交媒体是目前移动用户与媒体接触的首要入口。社交媒体培养出用户乐于分享、乐于交流的社交氛围,超大的社交平台培养了用户的使用惯性,但现有的社交媒体多为简单重复的交流模式,用户的需求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满足。目前,以微博、微信为首的超大社交平台,资讯形式多为文字、图片、短视频等,关注对象相对固定,用户得不到真正意义上个性化、参与感的满足,这样的推送终有一天会被用户所排斥。
  三、直播+全场景,如何打造媒介全新生态
  网络直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式,依托于移动互联技术、立足于人人皆可参与的UGC模式,通过实时呈现、在线社交及全景体验等方式,给新闻生产、社交环境等方面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直播+全场景,重塑新闻生产生态链。以直播方式报道新闻由来已久,以往的电视直播,受众的视角会受导播机位的限制,而当移动直播进入视野后,从新闻生产过程到用户体验完全被改变,各种个体或自媒体从自身视角出发提供的碎片化新闻素材,为用户呈现了多元的思考角度。移动直播的优势尤其在突发新闻的处理上意义重大,特别是借助VR/AR等技术,用户在体验直播的同时完全沉浸在新闻现场中,不仅仅是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是用户选择观看角度的完全自主。
  因此,全场景直播完全改变了以往的新闻生产生态,新闻制作者与用户的界限逐渐消融,用户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主选择视角。未来技术发展将会进一步将直播推向更多领域,而直播的意义不仅仅作用于新闻生产方面,更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改变未来的媒体生态。
  直播+全场景,打造新型社交环境。现实生活依托具体场景互动社交,而在线上传播过程中,作为场景五原力之一的“社交媒体”是移动传播生态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更是整个传播过程中的内容平台。网络直播平台的互动频率高,社交氛围浓郁,高质量互动的新“玩法”使用户和主播对直播产生依赖。相比单纯的文字、图片、视频,网络直播拥有更深入的交互体验与在场参与感。比如,用户乐于运用趣味性极强的虚拟道具作为礼物,通过这种符号化的方式表达观感和情绪。同时,主播可以根据直播平台的功能开展多人参与的互动,主播与主播之间、主播与用户之间,甚至用户与用户之间,都可以建立起亲密的互动行为,营造一个虚拟但可感的社交场景。在这里,直播已经演变成一种社交方式,直播间变身为社区。
  直播驱动媒体焕新思维,赋予情感和创意。迎接未来的媒体时代,“浸媒体”是传播的关键词,媒体要给用户提供沉浸式的资讯内容、思维方式,让用户有沉浸式的思维表达和思维模式,有沉浸式的体验,在此过程中,直播需要借助虚拟现实、算法、大数据等技术来实现。未来的直播不可或缺的是技术动力,但更需要的是艺术驱动,这种艺术是思维和表达的艺术,需要情感、需要创意。《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也曾经提到:社交媒体作为场景时代的一个重要元素,随着社交媒体与其他四种技术的结合,它将成为极富个性化内容的源泉。这些内容使得技术可以理解你是谁、你正在做什么以及你接下来可能做什么等场景。预测用户未来的想法与期待,引导用户需求与行为才是移动传播的落脚点所在,更是“浸媒体”时代全新生态的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 彭兰.场景:移动时代媒体的新要素[J]. 新闻记者,2015(3).
  [2][美]羅伯特·斯考伯、谢尔·伊斯雷尔著,赵乾坤、周宝曜译.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3] 严小芳.场景传播视阈下的网络直播探析[J].新闻界,2016(15).
  作者简介:何欣,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6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研究生
  编辑:孟凌霄
其他文献
11月1日,德国汉诺威展览公司与汉诺威中国公司在北京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即将在上海召开的汉诺威旗下的五大工业主题展会向媒体介绍情况。会上,来自中国各相关协会的负责人及
在外部经济环境不断的变化下,竞争环境给企业带来更多的挑战压力.为加强企业自身竞争力,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和改革,从而形成与企业经营理念相一致的价值观、道德观.本文主要分
从燃料电池轿车车架的总体外形设计、车架结构、承载形式、车架材料、车架精确建模方法、车架设计中应满足的功能性和工艺性要求及车架分析计算等方面叙述了燃料电池轿车车架
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10KV配电网低压侧无功补偿常见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配电网无功补偿技术改造方案的解决办法.
动态联盟是实现敏捷制造(AM)制造方式的途径,企业资源的表达和产品能力的表达实现动态联盟的基础。在敏捷制造中为了确定具体盟员组成动态联盟,需要对相应企业(公司)的制造能力进行评
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摩托车生产第一大国,摩托车的噪声问题随之凸显出来,加上政府颁布的日益严格的噪声法规,使得汽摩企业对车辆振动和噪声控制的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由
平时考核对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和建设创新型服务政府具有重要意义。福建省开展公务员平时考核试点工作,强化平时考核组织领导和保障,简化了考核流程,平时考核的规范性和制度
目的:对比C型臂机透视下和透视下导航下经皮骶髂螺钉治疗骨盆后环损伤临床疗效,分析两种技术的特点。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2月,前瞻性研究采用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19例骨盆
阐述了高速削切的优越性,论述了高速切削应用于模具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引用高速切削技术在模具加工中的一个实例,并展望高速切削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介绍描述产品信息的扩展赋权有向图之后,研究了产品数据模型在设计与制造过程不同阶段的变化。提出了在统一数据模型的基础上,以工艺设计为纽带,实现PDM/CAPP/MRPⅡ系统集成的方法。最后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