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淬火装置压紧机构液压控制系统研究

来源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aaaaaaazzz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整体淬火后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直线度,其将影响后续工艺流程。本文介绍了钢管淬火装置压紧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结构,该机构主要包括支撑轮、钢管、压紧臂、压紧轮及油缸,支撑轮带动钢管反向旋转,压紧臂在油缸驱动下松开、压紧钢管。对压紧机构的液压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提供了高压运行、低压保持的工作循环,既保证了钢管淬火后的直线度、椭圆度,又解决了钢管跳出支撑轮事故的发生及压紧轮划伤钢管外表面的质量问题。工程应用证明该机构运行可靠,满足了钢管整体淬火的工艺要求。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汽车用双相钢带性能特点,分析了双相钢在连续退火窄搭接焊接时产生飞溅及焊缝熔合不牢的原因.试验表明,通过调整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等参数,可以获得高质量焊缝.
通过分析QBe2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出现重复固溶、硬度不符合要求、变形大、表面质量差和硬度测量误差大等问题的原因,提出了编制工艺规范、控制制件变形、加强日常监督和规范硬度检测的措施,有效地保证了QBe2合金的热处理质量稳定性。
采用万能试验机、硬度计、电导率仪、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仪等研究了不同均匀化温度和强淬火冷却方式对6005A铝合金型材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均匀化温度的升高,铸锭的电导率和硬度下降,铸锭中的弥散相析出、聚集长大,对位错的滑移和再结晶长大的抑制作用降低,导致型材的力学性能和弯曲性能下降。
本文介绍了行业内带钢退火工艺常用方式,阐述了分段密闭式连续退火炉在冷轧1550 mm连退机组中的应用及设备概况,结合冷轧-连退生产工艺和炉区设备特点分析了连退炉区故障缺陷原因并给出解决措施,消除了连退炉内跑偏、加热性能不合、氧化色等故障缺陷,改善了冷轧带钢物理性能和表面质量,保证了生产的连续高效运行。
采用CALPHAD技术及热力学计算软件模拟7055合金的凝固路径、TTT曲线,以及η(MgZn2)相和S(CuMgAl2)相生成温度和生成数量随Zn、Mg、Cu含量变化的关系曲线,并进行DTA曲线测试,测试结果与热力学结果相一致。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随Zn、Mg、Cu元素含量增加,液相线温度降低,低熔点共晶相析出温度升高;凝固组织中η相(MgZn2)的生成温度在408~448℃范围内,生成量为5.7%~6.9%;S相(CuMgAl
(6)分离型共析转变在钢球化退火上的拓展性应用rn钢进行球化退火是一种老工艺,但是现在应该赋于一些更新的概念,要提出拓展性的应用.rn钢进行塑性变形和球化退火热处理工艺相
期刊
介绍了纳米晶软磁合金磁场退火后合金晶化行为和磁畴结构的变化。相对于无磁退火,磁场退火可以起到细化晶粒、提高纳米晶粒形核率的作用,从而使合金中晶体相所占的比重得到增加,软磁性能得到改善;磁场退火后,合金的磁畴结构中钉扎位消失,磁畴界面清晰,多沿外场方向分布。
本文以45钢薄壁齿轮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薄壁齿轮在吊装和平放两种装炉方式下的淬火冷却过程,分析了其温度场、应力场及相应的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薄壁齿轮在吊装850℃淬火时,齿顶在100 s下降到25℃,残余应力为150.6 MPa,变形量为0.054 mm;齿根在104 s下降到25℃,残余应力为227.31 MPa,变形量为0.058 mm;节圆内部在104 s下降到25℃,残余应力为178.77 MPa,变形量为0.056 mm。薄壁齿轮在平放850℃淬火时,齿顶在86 s下降到25℃,残余
铜及其合金在实际应用中稳定性差且强度相对较低。石墨烯作为一种由碳原子杂化的二维层状材料,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纳米级铜基材料增强体。本文基于石墨烯在铜基材料中的应用研究现状,概述了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常用制备工艺,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综述了石墨烯铜基复合材料的有效分散、界面结合和结构设计等关键技术,对石墨烯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为解决压裂井在压后井内压力高,液柱上涌,完井耗时较长而影响生产的问题。以加快压后投产为目标,应用了一种压裂用机械免压井防喷桥塞,通过工具的锚定和封隔作用将下部承压管柱留在井内,阻止压力攀升和井口泄流,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压井完井需要放喷降压的问题。现场推广应用30口井,压裂投产周期缩短按4天计,累计多产油712 t,折合经济效益150.02万元。机械免压井防喷桥塞的应用满足现场措施后免放喷需要,对安全施工和减排均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