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三维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来源 :现代医用影像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nastinsb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三维后处理技术在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3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常规X线平片检查未见骨折),均采用16排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检查相关数据输入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成像,采用薄层曲面重建法(CPR)、薄层多平面重建法(MPR)、容积再现法(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等方法成像,并进行诊断分析。结果:30例患者共发现肋骨骨折38处,包括不完全骨折22处,完全骨折16处;肋骨头近胸肋关节处骨折11例,前后肋交界处骨折7例,与横膈重叠处骨折7例,前肋与肋软骨交界处骨折例5例;骨折合并损伤主要有周围软组织肿胀、肺挫伤、气胸、胸腔积液等。结论:16层螺旋CT容积扫描以及后处理三维重建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患者肋骨骨折的情况,有助于提高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并可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某发电厂凝结水泵汽蚀现象,介绍了凝结水泵的汽蚀机理,分析了可能触发水泵汽蚀的诱因,并给出了该电厂导致水泵汽蚀的具原因。最后通过清除水泵入口的障碍物、更换滤
加大对电离层变化的监控力度及应对措施的研究,对提升短波广播工作质量及传送效率意义重大。文章首先简要叙述了电离层的基本结构及分层状况,就电离层变化对短波广播产生的影
随着职业学校教育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教学的要求,微课教学的优势逐渐显现,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微课教学的时效性更高,也改善了学生学习场地和学习时间的的局限性。本文将对
<正>10月9日,"喜迎十八大、践行走转改,全国党刊聚焦嘉兴党建创新"为主题的集中采访活动在浙江省嘉兴市展开。这次活动是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由中组部党建研究杂志社、
<正>着手于揭示,着重于抵御,着眼于预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实践对审计功能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但审计的出发点又不仅仅局限于查账揭示问题,其目的是增强和发挥审计的
目的:基于大气PM2.5污染引发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诸多疾病现状,遵照中医“治未病”传统思维,通过微孔壳聚糖药膜及补正益气膏的初步药学试验研究,以中药药膜滤过、抑菌等多途径外部防护及内服中药膏滋培补正气方法,联合发挥抵御外邪的作用,为中药内服外治防护大气污染提供新思路、新制剂。材料与方法:1.制备工艺试验研究采用单因素分析,以挥发油提取量为评价指标,优化确定白术、防风、细辛挥发油提取方法;采用L
所谓模拟上课,就是模仿真实的课堂,在没有学生参与的场景下完成的虚拟教学活动。这也是在近几年在教师招聘和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采用得比较多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因简便和可操作性
目的了解感染性疾病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对常见传染病感染风险的认知状况,以有效减少感染播散。方法抽取感染科住院患者及家属各150人进行感染风险认知状况调查。结果62.7%住院
当前,部分初中生英语学习出现了明显的困难,通过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适当的惩罚性教育等措施,可帮助学困生"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