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

来源 :东方青年·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uebu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对学生的成长教育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学生在成才的前提下先成人,成人也就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而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渠道,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如何提高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如果把学生培养成人,是目前一线思想品德教师迫切研究的问题。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和谐能产生动力,提高效率,产生最佳效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起主导作用的是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教师必须对学生充分理解,对学生付出诚心诚意的爱,必须坚持对学生持尊重的态度,坚持以启发诱导为主,对于毛病较重的学生要注意抓时机,不要直接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更禁止体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赞许,每一句鼓励,每一个亲善的目光,都能成为激发学生努力汲取知识的动力。学生则会在教师对他们最终会成才的暗示中不断产生和增加自尊心、自信心,并努力校正自己的学习和品格行为,自觉地去完成各学科的学习任务,从而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可见,要想提高教学效率,必须顾及到师生的关系,也就是说要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对教师的亲切感,要创造一个师生心理相容的良好环境。所以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与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记得在学习《学会与父母沟通》一课时曾问到 “你为你的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一男生回答此问题时有些难为情,说不出口,我及时地用真诚的、信任的目光去鼓励他,结果他终于勇气十足地说出了心里话:“我觉得我为爸爸妈妈做得实在是太少了……”, 在说的同时还留下了眼泪,他的举动感染了其他的同学,一女生趴在桌上失声痛哭。这堂课使我和学生的心里都充满了感动。我从中也感悟到:现在的学生有鲜明的个性,丰富的情感,他们需要理解,需要渲泄,需要沟通。把课堂看作情感交流的场所,用自己良好的情感激发学生说真话,培养学生强烈的爱憎、好恶之情,点燃学生思想的火花,唤起学生探索真理、积极向上的欲望是我们教师神圣的使命。再者教师在上课时微小的动作也能消除与学生间的距离。如布置学生分组讨论后,我不是站在讲台冷眼旁观,而是来到他们各小组,认真听,参与其中,有必要时可以在组内发言;看到学生开小差,可以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头,暗示其改正;上课与学生谈话时,要上身略有前倾。要让学生知道老师是真心真意地对待他们,从而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大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二、把握学生心理,提高学习兴趣。
  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忽视学生的心理状态,每个学生带着某种情绪来参加学习的,积极地如喜欢、愉快、满意,消极的如紧张、烦躁。如果这种情绪是积极的,将会对学习起到推进作用,相反如果是消极的,将会起到副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该把握住学生的心理状况,积极引导,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记得在一次课堂教学中,外面突然刮去大风,电闪雷鸣,一会就下起了大雨,教室里的同学立刻就骚动起。情绪不能稳定,也不能专心听课了,我没有批评他们,想到孩子们的心理,我就大声宣布:“同学们,我们欣赏雨景吧!”同学们就亮声欢呼。几分钟后,我再引导学生回到课堂中来。此时我发现学生的积极性都比原先提高了很多。所以我每次备课,不仅认真钻研教材,还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知识掌握的差异,透视学生的心理状况,努力尊重每个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是上有提高。每位学生都看到自己在进步着,所以也对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学生如果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表现出对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就会乐此不疲,也就是说:“乐学之下无负担”。
  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多于实践技能的学习。这样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是: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每况愈下,大多数对学习还有兴趣的学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是家长、老师“威逼利诱”的结果。面对这样的现实,教师“传道、受业、解惑”的前提是:我们所做的这一切必须要引起学生的共鸣,若引不起学生的共鸣,我们在课堂上所做的一切就都是徒劳的,“言者有心,听者无意,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的昏昏欲睡”正是没有引起共鸣的写照。引不起学生共鸣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所讲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水平脱节。学生不想听,不愿听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所学内容空洞、与生活实际无关。理论知识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究其本源,无一不是来源于生产实践。
  三、品德课联系实际,让学生回归生活
  《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中指出:教学要联系学生的思想品德。实际和社会实际,符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
  教育与社会生活相联系,既是现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也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产物。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回归生活”目的让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经验。联系实际要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三贴近”为原则,材料来源于生活,学生们就会觉得教学内容具有真实感,有利于增强品德的说服和感染力。我们不妨举一些身边的例子如:乡镇企业的腾飞、学校面貌的变化、农村生活的改善等。教师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具体表现,结合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有目的的渗透品德教育。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针对思想品德学科具有教材的时代性、内容的可变性、思维的抽象性和答案的多元化的特点,在现代教学中如果单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不是读死书就是死读书,难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张嘴”的单一课堂教学手段,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冲击,并将被现代化教学手段所取代。以个人电脑、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出现,为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成了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现代教学手段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远远超过了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的作用,它能使教学内容由平面到立体、由静止到运动、由文字到声音图像,强化了形声教学效果,可以创造超时空的课堂,同时也能将教学内容化深为浅、化难为易、化隐为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大大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事实证明,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引入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给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这在推动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有着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它将为实现教学的现代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其他文献
启发式是古今中外都公认的是一个成功的教学原则,是现代教学方法的灵魂和特征,运用启发式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获取真知。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启发性教学有过不少论述,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指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指出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根据教育家对
合作学习,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不长时间里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一些小学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践,有效地推动了小学英语教学改革。那么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呢?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教学策略。它是将班级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成学习小组,共同研究和探讨教师或他们自己设定的学习任务,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使小组每一个成员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新课程改
立德树人是教学的核心,教师应重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还应重视学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只有每一方面的教育都得到完善,教育的质量才能提
面对犯错的学生,进行合理的说服教育,是班主任日常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我们要明白中学生还处于成长发展中,是在问题中长大的,有优点、缺点、甚至错误,有进步、停步甚至退步,这都是正常的。清醒地认识到中学阶段学生成长的特点,才能正确的处理好学生存在的问题。所以如果学生所犯并非原则性的问题,那么我们大可不必上纲上线,穷追不舍,完全可以大事化小或冷却处理一下。但如果是带有原则性的问题,那班主任就必须提高
一线班主任甲,诉苦写真:“班主任苦,班主任累,班主任的生活烦、细、碎;学生气、领导批,家长追着要成绩,班主任长寿是奇迹……”!  一线班主任乙,幸福地呼喊:“在成长中享受班主任特有
2011年1月22日至3月1日,“李象群、张树国、陈连富雕塑展”在北京爱慕美术馆举行,三位当代雕塑艺术家的17件雕塑作品应邀参展。三位雕塑家的艺术风格各有不同,对人体艺术的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用火红的青春和火热的激情铸就人类美好明天的人!”从我踏上讲台的那一刻。我就立志要将平生所学传授于我的那群可爱的学生,努力给他们创设一个全英语的环境。但是,愿望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一接触到高一新生,学生的英语水平简直令我难以置信。一个平行班级中,总分为100分的英语摸底平均成绩却在是30—40分之间。这个平均分说明班级中绝大多数的学生连最基本的初中英语知识也是不过关
【摘 要】新课改下的数学教学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价值,生活中离不开数学,使他们喜欢数学,乐于学数学。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  数学是一门基础课程,新课标强调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取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应充分了解小学生的特点,了解数学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在此基
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语文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处理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仅体现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调动学生一切感官去感知和理解信息,引导学生运用巳知去吸收、同化信息,构建崭新的认知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启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到信息的输出、传递活动之中,在与教师和同学相互“倾吐”的活动中,发展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情意系统,学会创新知识。引导学生学会“倾吐”的主要做
有效教学,是在符合时代和个体积极价值建构的前提下使其效率在一定时空内不低于平均水准的教学。我认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在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采取可以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和策略,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激发学习兴趣,创建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有效课堂。这可谓是到达实现教学目标之境地的引路明灯。  在思想品德这一学科的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兴趣更是尤为重要。思想品德课教育意味浓厚,教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