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派”动画片的审美解读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SS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美术电影,因在国际影坛上独树一帜,被称为中国学派。“中国学派”是指发轫于20世纪50年代,成熟于60年代,收获于七八十年代的一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画作品的统称。“中国学派”美术片植根于深厚的审美语境,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更具有独特的审美精神。
  关键词:“中国学派”;美术片;意境;天人合一
  1 “中国学派”审美语境
  “中国学派”出现在建国后和平稳定的计划经济时期,政府以及电影部门从物质上和精神上给予动画创作以资金和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动画作品的艺术质量。动画师的创作积极性和创作自由度得到空前释放,动画片的题材和形式得到拓展,也成为动画人为中国动画片树立民族身份的绝佳时机。
  “中国学派”不可避免地受孕于20世纪中国美学语境之中。动画艺术的内容,所表现的人、语言、环境和审美追求都沾染着20世纪中国文化土壤的气息。20世纪的社会审美思潮波澜起伏。正如俄国著名美学大师车尔尼雪夫斯基早在19世纪中叶就指出的:“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美,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审美标准和审美需要,只有新的美才能满足他们日益发展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心理。”社会生活中的革命进程剧烈地震荡着社会文化心理和文艺界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每一个艺术家的创作审美意识中,影响着他们的审美倾向和审美创造。
  2 “中国学派”审美特征
  2.1 内容取材中国经典故事
  “中国学派”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著称于世界,题材大多源于中国古代的神话、民间故事、寓言、古典小说等,具有浓厚的东方神秘主义色彩。美术设计的创作思路来源于丰厚的本土传统艺术形式,如水墨画、皮影戏等,重在突出本民族的审美意趣。做到雅俗共赏,别具韵味。
  2.2 形式借鉴中国传统艺术
  中国“美术片”造型主要取材和借鉴中国古代壁画,民间年画、门画、剪纸、皮影,舞台戏曲,庙宇泥塑中的形象和服装、道具设计。角色造型或富丽堂皇,追求形式感很强的“装饰风格”;这种形象明显地只有“高”与“宽”,而没有“厚”。中国传统动画的场景设计与很多国外动画(尤其是电脑三维动画) 不一样,它不是真实“立体空间”的再现,而是创造一个完全不同于真实物理空间、 适合平面形象活动的“平面空间”。角色表演动作也要“表现”,不要“再现”,既有动画特点,又与画面的平面风格一致。经典动画片《骄傲的将军》《大闹天宫》《哪吒闹海》《三个和尚》中的很多动作都借鉴了京剧表演。《大闹天宫》对玉皇大帝、太白金星的眉、眼、口、鼻不同线条的勾勒,巧妙地展示了人物的性格和心理状态。剪纸动画片的线条则刚劲有力,棱角分明,是对传统剪纸艺术、皮影戏的借鉴融合。
  2.3 强调意境营造
  中国当代著名美学家宗白华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意境是感性体验与理性思维共同创造的结果。既然是表现感受,必然融入更多情感、情绪。意境是“情”与“景”的融合。中国传统绘画、文学、诗词对意境的追求与传达,是一种高层次的美学观念的体现。中国美术片自然也不例外,独特的意境使中国动画具有有别于世界各国动画的艺术品格。
  中国画很重视留白,留白处更有意味。中国动画遵循传统绘画及美学原理,以虚代实,追求韵味。中国动画的高度主观假定性趋向于绘画的“写意”艺术和戏曲的“摹情”艺术,表现为有意忽略和削弱电影视听语言,拉大动画和电影的距离,坚持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质。水墨动画场景设计运用了以虚写实、计白当黑的写意手法。散点透视利于画面的均衡和协调。中国传统毛边纸本色和传统中国画讲究的留白,为角色提供了无限容量, 也加强了观众的参与感,给观众留有回味和琢磨的空间。《小蝌蚪找妈妈》空白中水草的轻柔摆动,小蝌蚪欢快地追逐,上升的水泡,给人以水底的幻觉,小鸡和小蝌蚪的上下聚拢,传神地体现出空白两处的水陆空间。
  3 “中国学派”审美精神
  中华传统审美“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互统一、交融。不论在美学家的思想中,还是在艺术家的创作中,都洋溢着浓郁的欣赏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意识。《小蝌蚪找妈妈》是动画家对自然界的生物学原理的形象化、趣味化;《牧笛》《山水情》是自然景物对人性情、品格的陶冶,是动画家触景生情的有感而发;《九色鹿》、《鹿铃》则更加直白地表现了人与自然相生相克,和谐共存的主题;《三十六个字》则直接从孕育万物的自然中找寻中国文字的起源和发展。在这些影片中,民族动画家们更愿意表现朴素的生活情趣,正如自然是最朴素无修饰的一样。
  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识始终包含一种博大的胸怀,仁厚之心。传统美学的儒、道、佛家,无处不体现了对自然万物的平等意识。儒家的“仁爱”之心,“仁者以天地 万物为一体”;道家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佛家的“终生平等”的思想,这些审美思想体现在动画片中,最突出之处便在于动画片中人与动物、与非人类的生物的平等关系上。《大闹天宫》中猴子形象的孙悟空与所谓的权利的代表玉帝是平等的,并且获得了极大的高扬,而对于人类形象所代表的等级、权力则是处处丑化和贬低。《九色鹿》更直接地褒扬了自然生命的智慧和伟大,以及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感化作用。《葫芦兄弟》诞生于葫芦中,是自然孕育的产物,他们的生命来源于自然,力量来源于自然,处处彰显了对自然万物的歌颂。
  “中国学派”多部作品当中均闪耀着中国式的哲思。动画片《三个和尚》是根据中国谚语创作,以生动活泼的画面,简单的形象和文化学的视角揭示出“一个和尚挑水、两个和尚抬水、三个和尚没水”的中国民间流传已久的哲理。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审美精神“中和之美”、“生态意识”、“人文关怀”、“创新精神”,流淌于“中国学派”的动画家们的血液中,供给他们动画创作以不竭的养料,最终树立了“中国学派”并为世人所认可。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动画创作和研究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今天的动画创作和研究。既不是模仿过去的内容和形式,也决不意味着抛弃和全盘否决,而是寻找到一种由内在精神所生发出来的外在活力。在新的时代。新的历史时期,新的环境,新的技术手段,以及外来文化冲击和世界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下,只有把握了中国传统的民族审美精神内涵,并且将自己对生活的最真实最深刻的理解灌注其中,才能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创造性地发展出中国动画的“民族化”之路。
  参考文献:
  [1] 曹小卉.中国动画导演创作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2016.
  [2] 曹飞.艺术美学[M].临汾: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3] 王德胜. 20世纪中国美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348.
  [4] 文化部电影局电影通讯编辑室.美术电影创作研究[M].中国电影出版社,1984.
  [5] 金天逸.中国动画学派的发韧、成型、和成熟[J].电影艺术,2004(1).
  [6] 孙立军.动画艺术辞典[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秦娜,女,硕士,研究方向:新闻出版。
其他文献
文章探讨了高校毕业生论文教学改革并提出如下设想:毕业论文命题多样化、毕业论文研究知识化、毕业论文价值化、毕业论文答辩系列化。
本文讨论了合成抑食肼中最关键的一步,即中间体叔丁基盐酸的制备,合成中采用特殊的循环方法,克服了在生成叔丁基肼的同时伴随副产物的生成,从而使最终产品抑食肼的量由70%左右提高到
2006年3月13日,由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卫生部、共青团中央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预防艾滋病作品有奖征集活动”颁奖大会在西安交通大学举行
全日制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初审稿)对高中阶段的听力要求作了明确的规定:“在没有生词或生词已作解释的情况下,能基本听懂简写的故事或题材熟悉的语段,语速为每分钟一百十个字(三
本文以大肠杆菌DNA聚合酶为例,从热力学角度阐述该酶的催化特征与自由能的关系,从而向读者介绍DNA聚合酶多功能的催化机制。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日前发布通知,启动2016年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估工作。在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评估指标中,中央财政经费使用、地方省级财政经费保障机制、保障培训对
摘 要:动画场景的色彩表现毋庸置疑是动画镜头画面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从事于动画专业的学者多数从写生绘画开始学习,从静物到风景写生,逐步接触到人物、动物等其他题材,当积累了一定的绘画经验后,便开始将动画的创作作为自己的专项工作。本文内容从创作层面探讨动画场景中色彩表现的训练方法,从素材的收集处理到再设计的过程,从静态实景转化成符合情境的概念图设计,逐步深入的阐述创作场景色彩设计的方法。从而更好地帮助动
广东省深圳市政府近日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卫生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将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待遇,保障社康中心医务人员的薪酬待遇不低于医院同类同级医务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