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播期和密度对大棚豇豆春季制种产量的影响

来源 :长江蔬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b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探讨大棚长豇豆春季高产优质制种技术,寻求大棚豇豆春季种子获得高产的最佳播种期和密度,以绵豇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播期、密度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和密度对豇豆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豇豆春季制种产量随播期的推迟和密度的增大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和密度的增加,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先增加后降低,早播和迟播均不利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质量的提高,密度对百粒质量的影响不显著;A2B3(3月15日播种,密度为9000株/667 m2
其他文献
导读:为在有限的土地上获得更高的效益,通过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在浙北地区开展葡萄—黄瓜套种高效种植模式,并通过数字农业精准的温、湿度管理,减少病害发生,经济效益显著,每667 m2最高效益达3.1万元,具有较强的推广价值,对丰富浙北地区高效种植模式和推广应用数字农业精准控温控湿进行病虫害物理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多年来,笔者经常接到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户的咨询,他们大多是农民,也有企业家。笔者也经常到全国各产区进行现场调研及技术咨询和讲座,到各级广播电台农业节目中进行咨询和讲座。在与种植户的交流中,接触到了大量从种植者角度提出来的问题。最近几年,更是通过电话、彩信、微信、QQ及电子邮件等方式,接触到大量从事莲藕等水生蔬菜种植的年轻人提出的问题。为此,笔者对种植者特别是青年种植者提出的部分问题进行整理,并力求进行较为全面的回答。
永康,隶属浙江省金华市,历史悠久,古称丽州,置县始于三国孙吴赤乌八年(公元245年),相传孙权之母吴国太因病到此进香,祈求“永保安康”而得名。永康山川秀美、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不仅是全国闻名的“五金之都”,同时还出产多种传统名优农产品。“方山柿”“永康五指岩生姜”“永康舜芋”“永康灰鹅”等先后获原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
为了准确快速建立薄皮甜瓜品种翡翠的SSR鉴定体系,利用234对甜瓜SSR特异性引物对翡翠品种亲本进行引物筛选,筛选出3对扩增出差异片段的引物,结合商品种F1代进行验证,获得1条最优引物。在开展田间人为掺杂母本并定植后,大田和室内2种鉴定方法对同一定植苗开展一一对应鉴定试验,结果发现室内分子鉴定与大田鉴定符合率达100%;再对生产销售近2 a的样本鉴定发现,室内鉴定与大田鉴定符合率达99%以上。结果表明,薄皮甜瓜品种翡翠的SSR快速鉴定技术可以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导读:甘蓝在河南的蔬菜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种植甘蓝是当地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途径。详细介绍了河南4个地区通过利用不同设施,采取不同的栽培模式,选择合适的品种,分批分期进行栽培的生产技术,实现河南省内甘蓝周年供应。
豌豆苗,即豆科蝶形花亚科豌豆属豌豆(Pisum sativum L.)的幼苗,又称龙须菜、豌豆尖、荷兰豆苗、龙须苗,是以豌豆幼嫩茎叶、嫩梢为食的一种绿叶菜,原产地中海沿岸及亚洲西部,当前国内几乎各省均有种植,以四川省种植面积较大。豌豆苗营养丰富,含粗蛋白4.4%、粗脂肪4.7%,还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其味鲜美清香、质柔嫩、滑润适口,可以用来炒、作汤、涮锅,近年来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笔者将多年栽培豌豆苗的经验总结如下,供种植户参考。
导读:西兰花常出现在与营养保健相关的研究中,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抑制癌症都少不了它的身影,被誉为“蔬菜皇冠”,亦有“蔬菜之王”的美称,更是当仁不让的抗癌明星,8种癌都“怕”它。西兰薹由西兰花与芥蓝杂交培育而成,它继承了西兰花的营养物质,又兼具鲜甜脆嫩的口感。亚非种业自主研发的亚非西兰薹系列早、中、晚、特晚熟品种适应性广,上市周期长,非常适合在武汉及周边地区多茬口种植,可实现周年供应。亚非种业拥有西兰薹注册商标以及西兰薹绿色食品标志。农业农村部相关产业领导先后莅临亚非农业科技园考察,对亚非西兰薹的示范推广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主题。崇尚自然,维护环境,是现代绿色消费的潮流。随着电解水在农业领域的应用,电解水农业理念的提出,电解水肥系列产品的推出,在促进种子萌发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农作物的杀菌、驱虫,农副产品的防霉保鲜,以及提高农产品品质,对土壤酸、碱度的中和改良等作用明显,真正做到了“用自然的力量,创造健康的生活”,为中国绿色农业的发展开辟了新路径。
在广东各地收集了9个白菜薹品种进行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连州利坚甜菜心F1、雄心一号、特靓358 F1(白菜薹)在产量、外观特性、品质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大的优势,符合深圳市场的消费习惯,在深圳及周边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本文综述了芦笋茎枯病发生及其病原菌研究概况、芦笋野生种质资源及其抗茎枯病应用前景和芦笋茎枯病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认为大力加强芦笋抗茎枯病品种的选育是病害防控的根本方向和关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