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皮匠开启法国“香”时代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080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世纪的巴黎是一个拥有六十多万人口的大都市,当时的医学常识认为体臭是健康的象征,洗澡则是一种医疗手段,如果没有医生的嘱咐,哪怕是上流社会的绅士、淑女也绝不会轻易洗澡。尽管体臭标志着“健康”,但味道实在不敢恭维,上流社会的人们便绞尽脑汁寻找能与臭相抗衡的味道,香水应运而生。当时最受欢迎的香水是来自法国格拉斯的“臭”皮匠皮埃尔发明制作的动物香精。
  皮埃尔家族世世代代从事皮革制造,到了皮埃尔这一代,其传统手工业是使用橄榄油熟皮技术制作手套。然而,经过橄榄油熟皮后的气味真的不好闻,皮埃尔每天被难闻的气味熏得受不了。有一天,他撂下工具,捂着鼻子抱怨:“难道就没有香味能盖过它?”皮埃尔的话惹得大家纷纷笑话,大家的笑声刺激了皮埃尔寻找香味的决心。经过多方打听和寻找后,他终于觅得龙涎香、麝香、麝猫香等几种动物香料,并且成功制成了动物香精。
  后来,聪明的皮埃尔开始试着在难闻的熟皮制作中使用动物香精,没想到阴差阳错地制成了一款风靡一时的带香味的手套。很快,欧洲上流社会掀起了一场香味风暴,人们纷纷购买这种带有香味的时尚用品。经过近十年香料生产的摸爬滚打之后,皮埃尔干脆带着一些庋匠脱离了传统的手工业皮革制造,把赚钱的目光转移到了上层社会追赶时髦的妇女身上,开始专门制作动物香精。
  然而,到了18世纪中期以后,皮埃尔发现动物性香料由于香味过于浓郁正在逐渐失去人们的青睐。商业嗅觉灵敏的皮埃尔和其他皮匠们立刻根据人们的兴趣变化,把目光转向了植物香料。他们用大量柠檬、橘子和玫瑰花等制成了各种时髦的香袋,一时间,气味清新的香袋代替了香味浓郁的手套。
  看到植物香料如此受欢迎,那些在阴暗简陋的作坊里与气味难闻的皮革打交道的皮匠们纷纷打起了植物性香料的主意:他们把气候温暖湿润、水土条件优厚的格拉斯小镇变成了制作香料的鲜花栽培中心。为保证香精的质量,所有作为原料的鲜花一律都由人工采摘,时间要求也十分严格。比如,素馨花只能在凌晨四点至上午十点之间采摘;茉莉花必须在凌晨四点至日出前带露水采摘,因为太阳一出来,它就没有什么香味了。
  经过近七年的努力,皮匠们终于为人们制造出了一种散发着迷人味道、由植物香料制成的香水。此后,随着王室大量使用香水,香水业日渐兴隆。1730年,法国第一家香精香料生产公司诞生于格拉斯,从此,由“臭”皮匠开启的“香”时代正式在格拉斯落地生根。
  两百多年过去了,法國的香水成了世界的翘楚,而“臭”皮匠皮埃尔功不可没。
其他文献
小编在百家讲坛杂志微博中发了一组插画,吐槽高中历史课本中的秦始皇、光武帝、唐玄宗原来是同一个人,不少网友深表赞同(还未看到的同学们赶紧关注微博哈)。是的,倭瓜脸、肿眼泡、鹰钩鼻、长胡须……不知从何时起,这些成了皇帝的标配,也反映出了插画作者想象力之匮乏。但“歪果仁”脑洞比较大,一起来看看他们眼中的中国皇帝吧。
不会种地  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正式登基称帝。这位40岁的铁腕强人经历了多年的艰难搏杀,把无数难逾越的沟沟坎坎全数霸气踩在脚下,此刻君临天下,他有了全新的目标:将这个此刻饿殍遍野的国土,改造成民富国强的盛世!  这个目标十分伟大,要完成也十分困难,因为经历元朝几十年的糟蹋和十多年的战乱,乡间满眼都是荒地,城市大多成了废墟,扬州这个烟花三月常热闹的好地方,在明初只剩下18户老弱病残。大
在化学史上,有一位被马克思、恩格斯誉为“把化学确立为科学”的开创者,他的著作《怀疑派化学家》标志着近代化学的开端。他就是被奉为“化学之父”的英国科学家波义耳。  按如今的标准,波义耳称得上是一位地道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是爱尔兰最有权力、占有广大封地的李察大公爵。优裕的家境为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波义耳却不留恋大都市纸醉金迷的生活,为了安静地钻研科学,他隐居到了乡下的庄园。在那里,他邂逅了此生的挚爱
自古以来,埃及王室就有一个奇怪的风俗,那就是只能在兄弟姐妹之间进行联姻。克莱奥帕特拉(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位女王)就在父亲的安排下,和她的弟弟托勒密十三世结婚了。婚后他们共同成为埃及的统治者,当时克莱奥帕特拉才18岁,就已经表现出对权力的强烈欲望。不过托勒密十三世也不是善茬,直接联合朝中重臣,把老婆拉驱赶到了叙利亚。  托勒密十三世步步紧逼,眼看克莱奥帕特拉就要被一勺烩了。这时,罗马赫赫有名的大
【刻舟求剑】  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到水中,他立即在船上刻了个记号,并在船停后,按照记号去寻剑。  小编有话说:小时候觉得刻舟求剑的人真傻,船已经走了,哪里能找到剑呢?长大后才发现现实中也有很多人和他一样傻,明明人已走、茶已凉,却还沉浸在过去中执着等待。  【掩耳盗铃】  范氏灭亡后,有人趁机偷了一口钟。他想背着它逃跑,又怕别人听到钟声,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以为这样做别人就听不到钟声了
中国戏歌《辞·九门回忆》中唱道:“一曲定重楼,一眼半生筹……入得此门不回首,无需宣之于口。”可谓唱尽了戏子一生的悲苦与无奈,然而身为戏子的著名京剧艺术大师程砚秋是个例外。  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在戏曲上颇有造诣,为人孤洁,一生清白,纤尘不染。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生只娶了妻子果素瑛一人,也爱了她一生。  程砚秋与果素瑛的相遇,其实并不浪漫,二人是通过相亲认识的。  那一年,程砚秋18岁,在经历了幼
读完汪曾祺先生写的《老味道》,我对泡茶馆心生向往。在一个夏日午后,我和同学来到茶楼,体验了一把泡茶馆。  茶楼古色古香,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氛围。我们坐定,点了这里的特色茶饮——四碗茶。  四碗茶由待帝茶、绿茶、水潽蛋和熏豆茶组成。第一碗是待帝茶,用饭糍干加糖冲上开水即成。老板娘介绍说,这茶过去是用来招待贵客的。茶叶经水泡发,像白云片片舒展开,品一口,真是香甜适口。  第二碗茶是清茶,在这炎热的天气,
《异苑》中记录了一件关于饮茶的奇闻逸事。  会稽郡剡县中人陈务早丧,留下遗孀与两个孤儿。妇人带着尚未成年的两个儿子寡居在一座山野老宅中,日子虽然清苦贫寒,却被她活出了自己独特清雅的滋味。大约受丈夫影响,妇人对南朝士族饮茶的风尚颇为钦羡,逐渐也形成了好饮的习惯,闲时便于山野之间采摘鲜嫩的茶叶,阳光暴晒后再用明火干炒一番,芳香四溢间,可以泡饮的茶叶也就制成了。竹下听风,煮水煎茶,一家人在乱世之中,觅得
高唐州知府高廉的妻舅殷天锡仗着高廉的势力横行霸道,抢占了柴进的叔叔柴皇城的花园水亭,还殴打了柴皇城,使他一病不起,最终离世。柴进收到消息后,带着李逵赶到高唐州,殷天锡被打抱不平的李逵打死了。李逵打死殷天锡看似在柴进的意料之外,实际上则是柴进的借刀杀人之计。  柴进到柴皇城家后,先探望柴皇城的病情,了解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然后表示要倚仗家传的丹书铁券告倒殷天锡。柴进想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家族的合法权益
在金庸小说中,要论浪漫,谁也浪漫不过黄老邪:妻子过世了,他十年如一日,在玉棺旁堆满世界名画和珍贵文物,把墓室摆放得像个微型博物馆。为了给夫人殉情,他还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浪漫的死法,专门造了一艘大游轮,要带着妻子的玉棺扬帆出海,自己则傲立船头,吹动玉箫,和船一起沉没。  只可惜,即使他为妻子做了再多浪漫的事情,都无法改变妻子去世的现实,反而显得很不实在,远远不如木讷、憨厚的郭靖为黄蓉做的一件浪漫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