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生存意志的悲观意识与尼采权力意志的悲剧精神

来源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y_Drun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九世纪上半叶,叔本华一反欧洲哲学史上的理性主义传统和德国古典哲学的乐观主义态度,把非理性的盲目欲求的意志抬高到哲学的首位,并以此为理论根基创立了悲观厌世的人生哲学。继叔本华之后的尼采,继续倡导唯意志主义的思想,肯定意志的首要地位。但他赋于意志以新的内涵,并更新了叔本华哲学的悲观主义颓废情绪,倡导积极,昂扬的悲剧精神,使他成为二十世纪影响最大的唯意志主义者,这一思潮也随之广为流传。作为人本主义思潮几乎都带有悲观主义的倾向,但叔本华的悲观意识与尼采的悲剧精神却有着显然不同的人生态度,本文就此问题作个比较。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Schopenhauer’s reaction to the rationalist tradition in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philosophy and the optimistic attitude of the German classical philosophy raised the will of irrational blind desire to the top of philosophy and founded it as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Pessimistic attitude of life philosophy. Nietzsche, following Schopenhauer, continued to advocate the idea of ​​voluntarism and affirmed the primacy of the will. But he endowed with a new connotation and updated the pessimistic decadent mood of Schopenhauer’s philosophy and advocated a positive and high-spirited tragic spirit that made him the most influential will-activis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The widely circulated. As the tendency of pessimism in almost all humanistic thoughts, Schopenhauer’s pessimistic consciousness has obviously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life from the tragedy spirit of Nietzsche. This article makes a comparison on this issue.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数学》(人教版)中一幅幅有着丰富情境的主题图是其一大特色,主题图作为数学资源的重要载体,以其色彩斑斓的画面、生动活泼的情景吸引着教师和学
我初次听说那两个人被风雪困在山里的故事,以为不过是当地的传说罢了。多年前我用这个故事作背景,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当时,我认为很可能可以找出确切的线索,探明事实的真相:我问过
<正> 一、改革固定资产使用年限法的必要性建国以来,我国对固定资产折旧一直采用按固定资产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平均摊提折旧的方法。这种折旧方法的主要优点是计算简便,易于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高速发展,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已经率先实现了小康目标.根据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下一步,也就是21世纪初期,我国东部发达地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
党的领导制度现代化和科学化水平的微观基础,在于基层党建科学彳七水平。基层党组织一直提倡并探索党建科学化工作,但仍然偏重于向实践要经验而少向理论求指导,借鉴融合现代
针对当今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项目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对于企业来说,风险的识别、评价和控制就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投资者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项目得经济风险评价时,一定
尼采,本世纪初一位振聋发瞆的哲人,他的出现曾给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的产生以不可低估的影响;时至今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地方,都还可听到其人生哲学的回声。作为一个哲学家,
<正> 炸料是传统膏药制备工艺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所有粗料药的提取均由这一步完成。由于膏药基质是由植物油与铅丹组成的,用植物油加温的方法来提取药物有效成分,便于制剂的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