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视域下“西迁精神”的价值意蕴及路径选择

来源 :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ong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本文从政治社会化、道德社会化和民族社会化三个视角,诠释了“西迁精神”在大学生政治人格培育、道德品质塑造、民族文化认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发挥“西迁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时代价值,推动大学生社会化,应从学校教育、同辈群体、学校基层单位、大众传媒等方面自觉融入“西迁精神”.
其他文献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全国各地广泛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汇聚成一股磅礴力量,有力助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路上,在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新阶段,“为群众办实事”如何办好、办实、办久,这是我们作为新时代答卷人的必答之题.
期刊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迄今,学术界对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有过大量的调查研究.但在调查研究过程中,研究者往往有意无意会有一些约定俗成的研究习惯,其背后隐藏着一些先入为主、很少被反思的“元假设”.基于不正确的“元假设”基础上进行调查研究,可能得出片面的、甚至错误的研究结论.本文从已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报告中依据研究者关于其调查工具(问卷)的选用和调查方法的具体描述进行“逆推”,归纳、发掘出研究者在农村留守儿童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中所潜藏的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分布、对照组“农村非留守儿童”、“缺陷型”家庭结构、“非留守儿童”
美无处不在,但人们往往视而不见或见而无感.美育就是要教人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有一颗感受美的心灵;有美的发现、感受以至创造,生活才会充满趣味;有趣味的生活才会令人欢喜“人间值得”.1922年,梁启超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所作题为《美术与生活》的演讲中说:“我确信\'美\'是人类生活一要素——或是还是各种要素中之最要者,倘若在生活全内容中把\'美\'的成分抽出,恐怕便活得不自在,甚至活不成.”然后他还讲道:“我虽不敢说趣味便是生活,然而敢说没趣便不成生活.”没有美、没有趣味,不仅“不成生活”甚至“
期刊
宣侠父直接参加了促进第二次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工作.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宣侠父奉命来到西安,协助周恩来争取黄埔系.第二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后,宣侠父以八路军高级参议的公开身份,利用其早期革命经历所积累的统战关系,转战南北,积极争取地方实力派共同抗日.1938年2月底,宣侠父开始常驻西安,充分利用国共合作时期“合法斗争”的特点,团结西安各阶层人士,开拓了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局面.
中华民族的“和合”价值追求,凝聚成中华和合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中华和合文化作为世界灿烂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物、人与人以及社会组织之间和谐相处、团结和睦、均衡发展的哲学智慧,必然对当今时代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非公企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据的比重日益增高,为推动科技进步、吸纳就业、激发社会活力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当前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要性,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旗帜鲜明抓好新时代非公企业党建工作.
从文化对制度的生成影响入手分析新型政党制度.新型政党制度是中国文化开放包容特质孕育出的政治硕果,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武器扬弃中华传统文化的伟大创造.不断完善新型政党制度要从政治文化入手守正创新,增其肥力、沃其土壤.一是守马克思主义之正道,在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加强新型政党制度建设.二是创社会主义民主之新意,在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中把新型政党制度的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就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向度而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乃是对历史上不同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继承、丰富和创新性发展,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生成和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实践逻辑.置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谱系中透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想不仅在国内具有战略引领作用,而且在世界历史图谱中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既是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也是完成“统一战线服务大局”这一崇高使命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统一战线工作重要思
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礼仪具有潜在的教育性,对人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处世态度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历史上,中华传统礼仪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过深远影响.现如今,充分挖掘中华传统礼仪中的优秀成分,传承和发展蕴含在中华传统礼仪中的有益内容、有效方法,可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一定的启迪和借鉴.
市域社会治理是依据城市区域发展而产生的治理活动.落实到操作层面就是如何在市域社会治理中有效协同各参与主体,整合治理资源、调整彼此冲突,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共进,创造“1+1>2”的治理效应.在市域社会治理中,公众参与的热情日益高涨,但仍存在公众参与渠道单一以及效果不佳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为公众参与市域社会治理提供政治引领;培育公众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的共同体;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会治理格局;在重塑现代治理机制和科技支撑方面重择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