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缆化率下谐波源谐波发射水平评估方法

来源 :电气传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vf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电网高电缆化率加剧了谐波污染,对于谐波电压含量较高的母线,有必要评估系统侧与用户侧的谐波发射水平.现有方法大多基于系统侧谐波阻抗远小于用户侧阻抗且背景谐波相对稳定这两点假设.但电缆对地电容较大,易引发感容耦合,增大系统侧谐波阻抗.此外,高电力电子化率也加剧了背景谐波波动,传统方法所需的两个假设不再成立.为此,对该领域所流行的FastICA算法进行改良,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稀疏成分分析与综合负熵最大化的筛选机制,在该筛选机制引导下搜索与真实谐波源吻合的局部信号,然后通过该局部信号计算两侧谐波阻抗,并评估谐波发射水平.当两侧谐波阻抗幅值接近且背景谐波波动较大时,所提方法均具有较高精度.仿真与实际案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为了研究底水油藏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底水厚度对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开展了底水厚度对底水油藏开发影响的规律研究,并建立了不同流体性质、不同油层厚度对应的临界底水厚度图版,提出了考虑底水厚度影响下油层厚度布井下限值确定思路.研究结果表明,临界底水厚度与油层厚度呈较好的线性关系,原油黏度越小,特征曲线斜率越大,底水厚度影响越大;当底水厚度低于临近底水厚度时,底水厚度越小,单井累产油指标越高.以地层原油黏度30mPa·s、累产油4×104 m3为经济极限累产油为例,针对底水厚度3m的区域,相比常规界限
当海量数据请求访问异构内存系统时,异构内存页在动态随机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和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之间进行频繁的往返迁移.然而,应用于传统内存页的迁移策略难以适应内存页“冷”“热”度的快速动态变化,这使得从DRAM迁移至NVM的“冷”页面可能在短时间内变“热”从而产生大量冗余的迁移操作.当前的相关研究都仅着眼于正在执行迁移的页面而忽视了等待迁移和完成迁移的页面,且判断“冷”“热”程度的标准不一,使得冗余的迁移
针对延长气田延北区块主力气藏山23层单井动态储量认识不清,产能评价不确定性大等问题,通过调研目前石油行业计算气藏动态储量较为成熟的各类方法,对比不同方法的计算原理和典型井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对产能贡献大的Ⅰ类储层气井、Ⅱ类储层气井筛选出最优动态储量计算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生产初期物质平衡法计算的动态储量偏低,但是对于定点测压关键井,根据年度测压数据和累采量及时更新物质平衡法曲线图,可逐步校正动态储量;生产初期产量递减法计算的动态储量也偏低;不稳定生产拟合法,因整合了多种递减法和特征图版,能高效提供更
延113—延133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二叠系山23储层发育低孔、低渗、低压致密砂岩气藏,以水力压裂开发为主.为了评价储层改造效果,井区在压裂改造前利用测井和录井数据,运用Kohonen神经网络岩性识别的方法实现了山23储层试气无阻流量预测.研究结果表明,在常规压裂条件下,储层厚度和岩性是控制产能的主要因素,石英砂岩储层压裂试气单米无阻流量为0.8×104~1.0×104 m3/d,岩屑石英砂岩储层单米无阻流量为0.3×104~0.5×104 m3/d,岩屑砂岩储层压裂后产能较低,排活困难.该研究成果
针对延北113-133气藏水平井积液后,如何利用速度管柱提高排水采气效率,同时较大程度恢复产能的问题,在综合考虑储层条件、井筒状况、生产动态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不同储层类型的井及速度管柱安装的合理尺寸及时机研究.研究成果表明:1)速度管柱的安装时机影响气井的阶段累计产出,不影响最终的累计产出;速度管柱的安装尺寸既影响阶段累计产出也影响最终的累计产出.2)对于Ⅰ类和Ⅱ类储层的井,应该在采出程度约大于33%的时候安装速度管柱;对于Ⅲ类储层的井,采出程度约大于19%的时候安装速度管柱.3)速度管柱的
针对延长油田浅层低渗油藏压力低、地层能量不足、物性差、油井压后产量低、稳产时间短以及递减较快的问题,在充分研究目标区域油藏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室内实验,优选出一种可循环使用的低伤害减阻剂滑溜水压裂液体系,同时采用Fracpro压裂软件优化了压裂施工参数.结果表明:1)0.1%含量的JHFR-2减阻剂和0.2%含量的JHFD-2多功能添加剂配置的滑溜水压裂液减阻效果好,可有效降低表面张力,抑制黏土膨胀,减小对储层的伤害;2)每一段压裂施工参数优化为10~12 m3/min大排量,800~1 000 m3大液量
为了改善气顶大底水薄油藏的开发效果,针对大气顶薄底水油藏在开发过程中面临气窜、水窜的风险,该文利用岩心和测井资料对夹层进行了定量评价和识别;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夹层对于X油藏气窜、油侵气顶、开发方式及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X油藏气油界面处发育厚度1~2 m的低渗透夹层,平面展布范围广,从东向西方向夹层逐渐减薄.采用“划层系、分区域”的开发策略和先底部采油后边部采油的开发方式进行开发.在夹层下面布井,气顶状态变化不大,气窜现象微弱,无油侵气顶现象发生;在夹层以上布井开发,夹层不能阻止油侵气顶;夹
矩阵向量乘法(matrix-vector multiplication,MVM)运算是高性能科学线性系统求解的重要计算内核.Feinberg等人最近的工作提出了将高精度浮点数部署在忆阻阵列上的方法,显示出其在加速科学MVM运算方面的巨大潜力.由于科学计算不同类型的应用对于求解精度的要求各不相同,为具体应用提供合适的计算方式是进一步降低系统能耗的有效途径.展示了一种拥有尾数压缩与对齐位优化策略的系统,在实现高精度浮点数忆阻MVM运算这一基本功能的前提下,能够根据具体应用的求解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浮点数尾数压缩
针对现有快递包裹分拣系统存在的传输速度慢,准确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快速搜索随机树(RRT)算法.该算法以RRT算法为基础,首先建立了包裹环境模型,引入人工势场法引力分量使节点的扩展更具方向性.其次,对于节点进入障碍物区域需多次重新采样的问题,采用扇形区域法避障以提高算法生成质量,并在路径规划结束后采取二次优化,以获得平滑的路径.仿真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算法相比于传统的RRT算法,包裹传输速度提高73.22%,与加入人工势场法的改进算法相比,包裹传输速度提高94.46%.
针对电磁直线执行器控制性能要求高、控制参数设计周期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控制参数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基于电磁直线执行器系统,设计了鲁棒控制器,选择控制器参数作为优化变量,以系统ITAE准则、正弦信号跟踪下的相移量、阶跃信号下的超调量作为优化目标,采用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MOPSO)对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求解Pareto前沿,最后结合控制参数与控制系统性能的相关系数矩阵选择最终控制参数最优解.结果表明:控制参数优化后控制性能指标与优化前相比,电磁直线执行器控制系统中ITAE准则JITAE下降了约79.9%;阶跃